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靜地樂土680

    亞歷山大只征服了環地中海地區和非洲南段及亞洲西南部,成吉思汗只是短暫的征服了歐亞大陸洲中部,都是周圍的地區談不上稱霸全球。

  • 2 # 歷史時燒錄

    地球上雖有七大洲,但是在古時歐洲和亞洲是兩人文明最先進的洲,人口最多的洲,誰若征服歐亞大陸,就相當於征服了世界。而我認為歷史上只有兩個人算是真正的征服了歐亞大陸,一是亞歷山大大帝,二是成吉思汗。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世界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其出生在古馬其頓,曾師從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大帝用了僅僅十三年的時間創造了偉大的事業。

    亞歷山大大帝,雄才偉略,英明神武,具有遠超常人的眼光。其先後統一了希臘全境,之後橫掃中東地區,在攻佔埃及全境,又打敗波斯帝國,最後又遠征印度。其打遍了歐亞大陸,巔峰時領土達到500萬平方公里,四大文明古國,亞歷山大大帝佔其三。

    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其征服歐亞大陸,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商品的交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綜上,亞歷山大大帝算是一個征服了歐亞大陸的人。

    成吉思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起強大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貫通歐亞大陸,甚至將古中國都給佔領了,其是古代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蒙古鐵騎,所到之處,無與爭鋒。成吉思汗先後統一部落,殲滅西夏、今國,之後便開始了對外擴張之路。

    蒙古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千米,整個東亞、中亞、北亞、西亞大部分地區,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歐洲中部和東部,以及非洲最北部都在其統治範圍內。

    蒙古帝國將近乎整個歐亞大陸佔為己有,達到了冷兵器的巔峰,所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算是一個征服歐亞大陸的人物。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征服世界的夢,但是也僅僅是夢,因為征服世界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征服了世界也僅僅是一時的,因為沒有任何人任何國家擁有鎮壓世界的力量,一但當你虛弱,等待你的便是粉身碎骨,根據歷史可見,侵略別人終不是正途。

  • 3 # 帝國烽火

    瓦全征服歐亞大陸的人沒有,只有一些帝國建立了區域性霸權,並且國家領土面積比較大,而且跨域歐亞大陸。

    波斯帝國:大流士在前521年揮軍東征印度河平原,納入阿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則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由著名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幷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羅馬帝國: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阿拉伯帝國: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蘇萊曼一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擁有遼闊的疆土(約450萬平方公里)和1400萬人口,這個龐大帝國擁有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疆域。

    蒙古帝國:1206年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餘萬平方公里 (含西伯利亞北部),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

  • 4 # 關昊彤海棠庭軒

    他所建立的國家疆域遼闊,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尼羅河到高加索。在銘文中,他驕傲地說:“我,居魯士,世界之王,偉大的王。”   2.大流士一世 (Darius I公元前558—公元前486年),波斯皇帝(公元前522—公元前486年在位)他在繼位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以各個擊破的策略,先後打了十八次大戰役,剷除了八大割據勢力的首領,諾大的波斯帝國重歸一統。大流士功成身就,躊躇滿志,並巡行各地。在巡行至一個叫貝希斯敦的小村莊時,他讓人在附近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為自己歌功頌德,以便流芳百世。他自稱為“王中之王,諸國之王”,後人尊稱為“鐵血大帝”。   3.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Alexander III of Macedon, Alexander the Great , 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馬其頓帝國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偉略,勇於善戰,領軍馳聘歐亞非大陸,使得古希臘文明廣泛傳播。亞歷山大大帝,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生於馬其頓王國首都派拉城。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十八歲隨父出征,二十歲繼承王位。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恆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4.阿育王(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約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一位非常偉大的君王。他是一位佛教徒,後來還成為了佛教的護法。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鬥坐穩王位和透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終於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它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5.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姓趙氏[1][2],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漢族(原稱華夏族)[4],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臺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6.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7年7月14日[1]—公元前87年3月29日[2]),字通,漢朝第七位皇帝,西漢時期的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文學家。漢族。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帝劉邦的曾孫,太上皇劉太公的玄孫,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於猗蘭殿,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漢武帝4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徵和、後元、太始。諡號“孝武”,後葬於茂陵。《諡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   漢武帝創造了六個“第一”;第一: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第六: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正如歷史連續劇《漢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於百王”。   7.愷撒大帝   古羅馬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作家,共和國末期的獨裁者。出身於羅馬著名的尤利烏斯家族,父親曾任行政長官。少年時期學習過修辭學和演說術,受過良好的教育,從政初期曾是民主派領袖,反對貴族派。歷任財務官、監察官、祭司長和大法官等職。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結成三頭同盟,共同統治羅馬共和國,史稱“前三頭”。公元前58年取得高盧總督職位,幾年內征服了高盧全境。他不僅有大量財富,更重要的是他訓練了一支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公元前49年,凱撤打敗了龐培,奪取了政權(克拉蘇已在一次對外作戰中死去)。以後幾年間,他獲得無限期的獨裁權力,集執政官、獨裁官等大權於一身,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獨裁者。共和國名存實亡,元老院權力日漸削減。凱撒實行的一些措施,如將行省土地分給8萬老兵,減輕負債者的債務,懲治貪汙勒索官吏等,觸動了元老們的利益,引起元老貴族的不滿。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議事廳,被以布魯圖和喀西約為首的反對派刺死。凱撒留下兩部有歷史價值的著作,即《高盧戰記》、《內戰札記》。   8.奧古斯都 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公元前63.9.24~公元14.8.19)   古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公元前27~公元14),元首政制創始者。凱撒的甥孫。   公元前44年被凱撒收為養子並指定為繼承人。凱撒被刺後登上政治舞臺。公元前43年與安東尼、李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公元前42年與安東尼在菲利皮之戰中打敗共和派首領布魯圖和喀西約。公元前36年打敗龐培之子綏克斯都·龐培,剝奪李必達的軍權,成為羅馬西部的主宰,與控制羅馬東部的安東尼成對峙之勢。公元前32年與安東尼決裂,公佈安東尼將部分國土贈予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的遺囑,鼓動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宣佈安東尼為“公敵”,並向埃及女王宣戰。公元前31年在亞克興海戰中打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王。次年率軍進佔埃及,安東尼絕望自殺。   內戰結束後成為羅馬唯一的統治者。公元前28年改組元老院,自任“元首”(首席元老)。前27年宣佈“交卸權力”,獲“奧古斯都”(意為神聖者、至尊者)尊號。後世即以此稱之。曾先後獲得執政官、保民官、大將軍、大祭司長等職銜,實為羅馬皇帝。為加強統治,對軍隊進行改革:強化職業軍隊,實行僱傭兵制度;建立禁衛軍,駐守羅馬和義大利;規定士兵服役期限,禁衛軍士兵為16年,軍團士兵20年,輔助部隊25年;為退役老兵建立軍事殖民區,給軍隊各級單位賦予固定番號。對外繼續擴張,向西完成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他善於審時度勢、進退有節,處事機智果斷、謹慎穩健。他所採取的一系列順乎形勢的內外政策,開創了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面,為帝國初期的繁榮打下基礎。   9.公元280~公元337   君士坦丁大帝[1](Constantine the Great,全名Gaius 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是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信仰基督教並制訂出鼓勵該教發展的許多政策,使基督教從一個受迫害的宗教轉變為在歐洲佔統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作用。   1、 廢除“四帝共治”;   2、 劃分全國為四大行政區,行省、軍政改革;   3、 遷都君士坦丁堡;   4、 “米蘭赦令”承認基督教合法地位。   10.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西元 526 ~ 565 年在位〕   (由於翻譯的不同版本,在某些地方也譯為優士丁尼)查士丁尼大帝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西元 526 ~ 565 年在位。他曾經鎮壓平民起義,征服汪達爾王國,東哥特王國,主持建造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以及位於帝國西部義大利拉芬納[Ravenna]的聖維託教堂[San Vitale]。   統治期間,不僅阻擋了野蠻民族在邊疆的騷擾,甚至幾乎恢復了昔日羅馬帝國的光輝,因此後人稱這段時間為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黃金時代」〔First Flowering period〕。   11.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生卒時間:隋文帝開皇18年12月22日(公元599年)——唐太宗貞觀23年(649年)5月26日(50歲)   廟號:太宗   諡號:文皇帝(唐高宗加諡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加諡文武大聖皇帝、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12.查爾斯大帝(法語:Charlemagne、德語:Karl der Gross、英語:Charles the Great、拉丁語:Carolus Magnus,742——814)   [編輯本段]簡介   公元第七與第八世紀之間,法蘭克人在一連串有力的國王和軍閥的統治之下,統一了今天法國地區的王國。在732年,他們打敗來自西班牙並打算入侵法國的回教徒。在750左右,由於羅馬和教皇受到倫巴底人的攻擊,所以法華人就出兵到義大利。到了768年,查理大帝(或一般稱呼為查理曼)就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並展開他英明的統治。   在774年,查理曼橫過阿爾卑斯山回到義大利,再一次拯救教皇,也因此成為法蘭克人和倫巴底人的國王以及羅馬的合法統治者。查裡曼繼續征戰,同時讓敵人皈依基督教。他控制了法國南部和西班牙的北部。然後轉移到日耳曼的西部,讓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並驅逐匈牙利的馬札兒人。他在這個邊界地區行軍,而那裡正是法蘭克帝國和東方蠻族部落之間的緩衝地帶。在800年的聖誕節,查理曼由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他來說這個名銜是讓他驚奇,而且並不想去接受。)。   查理曼的重要之處,是他超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和世界。可是,在他死後,其帝國就四分五裂了。   他是天主教會最偉大的支持者和守衛者,並且透過教會來鼓勵學問和藝術。他在天主教會設立學校,以教育官員和貴族藉此改善政府的質素。他也從事法律的蒐集和編撰,來改善司法體制,此外還創造了封建制度,一方面作為控制地方的手段,同時又能維持中央的權力。   法蘭克帝國的擴張,一度讓人們對歐洲復興寄予厚望。但是隨著查理曼的兒子去世,這個帝國就在他的孫子手裡分裂成三個部份。帝國的西部成為日後的法國,東部成為後來的德國,而中間的部份就被東、西兩邊互相爭奪,直到二十世紀為止。   帝國分裂後隨即出現的問題是來自斯堪的那維亞的維京人入侵,他們擾亂北歐達兩個世紀之久。   13.奧托大帝(912—973年),德意志國王(936—973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962—973年在位)   14.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又稱元太祖(hán)(Chinggis Khan),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世界歷史上最偉大和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西亞、中歐的黑海海濱末建立宮帳稱汗。與札答闌部札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裡札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即眾部落之首)之官。又隨王汗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王汗戰勝以札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滅塔塔兒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王汗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王汗不備,奇襲王汗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於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裡臺大會,建大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佈札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札魯忽赤(成吉思汗母親的養子)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復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佔中都(今北京)。病死於六盤山。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諡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15.蘇萊曼一世 Kanuni Sultan Süleyman (1494—1566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1520—1566年在位)   他猛擊、毀壞和消滅一切擋道的東西——外國使者評論蘇萊曼大帝   號稱: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在位期間,對內實行政治、軍事改革,加強封建統治;對外大肆擴張,發動數十次征戰,親征13次,先後征服東南歐、北非和亞洲許多地區,為帝國鼎盛時期。1521年率軍攻佔貝爾格萊德。次年從醫院騎士團手中奪取羅得島。1526年在莫哈奇之戰中,率軍擊敗匈牙利和神聖同盟聯軍,侵佔匈牙利大部領土。1529年圍攻維也納,不克。1533年後數次進軍伊朗,佔領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大部和亞美尼亞西部,並派兵奪取亞丁和葉門等地。1538年擊敗威尼斯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稱雄地中海。繼而在北非征服的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1565年出兵進攻馬耳他島,遭慘敗。1566年再次出征匈牙利時病故。   16.阿克巴(Akbar,1543—1605年),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1556—1605年在位)   莫臥兒王朝是印度最後一個王朝,同它以前的統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歷史意義更大。莫臥兒王朝是印度第一個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寬容基礎上的統一王朝,它的治國精神和疆域版圖對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響。奠定了這一切的阿克巴大帝,在本排行榜中的印度帝王中,排名僅次於阿育王。   17.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é),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英語:the Sun King),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執政期1643年5月14日 -- 1715年9月1日。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路易十四身高僅有1.54米,喜歡穿高跟鞋和戴蓬鬆的假髮。去世於凡爾賽宮。葬於聖丹尼斯教堂。配偶:第一任 瑪麗亞·泰雷扎--西班牙公主、法國王后 ,第二任 曼特農女侯爵Françoise d"Aubigné,Marquise de Maintenon 。   18.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Пётр Великий)   俄國沙皇彼得一世(Peter Ⅰ,Пётр Ⅰ)的尊稱。   彼得一世全名為: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2]   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國最傑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國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   彼得於1672年生於莫斯科。1725年去世。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和他的第二個妻子維塔利婭·納利什基娜的獨生子。彼得不到4歲父親就去世了。因為亞歷克西斯的第一妻子還為他生了13個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繼承人問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殊死鬥爭。有一次他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彼得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做了幾年攝政王,直到1689年才被免去攝政王位。從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穩固。   彼得儀表非凡,高大魁梧205cm,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精力充沛,瀟灑歡快。但是他時常發脾氣,飲酒過度時就大發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軍事才能外,還對射擊、印刷、航海、造船等做過研究。他是一位傑出的帝王,與中國的康熙帝同時。【康熙生於1654年 卒年:1722年,比彼得大18歲】   19.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 -1814,1815)、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在位前期是法華人民的驕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華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出生: 科西嘉島   身高: 5 ft 7 = 170 cm   國籍: 法蘭西   20.姓名: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港譯:希特拉   性別:男   出生日期: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   出生地點: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因河(最後匯入多瑙河,而非萊茵河)上的Braunau)   過世時間: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   過世地點:柏林。   個人簡介: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國社黨(縮寫音譯為:納粹黨)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和頭號戰犯。世界近代歷史上俱有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著名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心理學家。姓氏的由來阿道夫·希特勒家世是非常混亂和複雜,希特勒這個名字的由來,應由他的祖父說起,這位德國未來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爾德維特爾,這位於多瑙河和波希米亞,摩拉維亞邊境之間奧地利的一個縣城,此處屬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區,也算是奧匈帝國的窮鄉僻壤,此處有如捷克農民般的近親通婚,而後來阿道夫·希特勒的父母便是,他們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約翰·格奧爾格·希特拉,希特勒(Hitler)這個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來,阿道夫的父親本從母姓,這是因為阿道夫的父親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於1837年6月7日,在39歲之前一直眾諮倦妊浼巧絕詒康銅襲用母親姓氏施克爾格魯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爾格魯勃這個名字伴隨了阿道夫的父親大半生,雖然人們沒有證據證明約翰·格奧爾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爾格魯勃的父親,但後來約翰·格奧爾格·希德拉在銷聲匿跡30年後在瓦爾德維特爾、威特納鎮出現,為阿道夫的父親阿洛伊斯認祖歸宗,在公證上承認父子關係,此時他們的姓氏希德拉已改成希特勒,此時約翰·格奧爾格·希德拉已經84歲了。

  • 5 # 我有我的歷史觀

    首先我們要看清:“征服歐亞大陸”,其疆域必須延伸到歐、亞。這樣的歷史人物不多,不夠雙手數。我現在以時間為軸呈現給大家。

    ①波斯帝國——居普士大帝於公元前550年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

    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期”,帝國滅亡。後又多次重建了帝國,名稱也作了改變。最終於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消滅。

    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幹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面積為695萬平方公里。

    “波斯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大陸的國家。

    ②腓力二世(亞歷山大大帝)——其父腓力於公元前338年夏擊敗以希臘為首的“反馬其頓聯盟”,從此國家走向強盛。

    腓力二世透過東征西戰,於公元前336年建立亞歷山大帝國。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普勒斯、土耳其、黎巴黎、敘利亞、以色列、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全境或大部,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小部分,以帕米爾高原西部的部分地區。面積為約550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籌備遠征阿拉伯半島時突厥病亡,時年33歲。因之前未明確指定接班人,以至於王權爭奪激烈,其母、妻及子女皆被反對黨所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王國被分裂為四個希臘式的國家:“馬其頓”、“色雷斯和小亞細亞”、“埃及”、“敘利亞”。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臨終前,將帝國分給了兩個兒子,阿卡迪烏斯和霍諾里烏斯。由此,羅馬帝國分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476年,蠻族將領“奧多亞克”廢黜東羅馬帝國,宣稱效忠西羅馬。從此東羅馬滅亡。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其首都“君士但丁堡”,1460年佔領其在“摩里亞”的領土,1461年消滅“特拉布松帝國”。從此東羅馬退出了歷史舞臺。

    羅馬在“圖拉真”時期疆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大約500萬平方公里。

    ④哈倫·拉西德和麥蒙——是阿拉伯帝國極盛時期的執政者

    穆罕默德於630年建立了以“麥加那”為中心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阿拉伯半島上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

    阿拉伯帝國極盛時期疆域達1340萬平方公里。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

    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於1258年推毀其首都“巴格達”,1268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阿拉伯帝國滅亡。

    ⑤成吉思汗——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上游的大忽裡勒臺被推舉為“大可汗”,建立大蒙古國。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並滅亡中國宋朝,與中華民族融合,建立元朝。

    蒙古帝國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帝國。鼎盛時期疆域面積3300平方公里。

    ⑥奧匈帝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奧匈帝國的締造者。奧匈帝國其實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合併。1914年的國土面積為約67.7萬平方公里。

    ⑦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奧斯曼一世於1299年建立的帝國。極盛時勢力達亞非歐三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日奧地利及斯洛伐克,南及今日之蘇丹與葉門。

    國土面積約550萬平方公里(1683年)

    後在一戰中敗於協約國,遭到肢解。現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多個。。

    憾蒙古國在蘇聯的矇蔽和唆使下,於1924年脫離中華,獨立建國。

    蒙古國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快回來,回到中國的大家庭來,共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不要相信俄羅斯的那一肚子壞水。

    中國現在已經富強了。兄弟有福同享。

  • 6 # 拾年酒肆

    歷史上其彊域橫跨亞歐大陸的不算少,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帝國的領土都橫跨亞歐大陸。還有葡萄牙、法蘭西、日不落、荷蘭、西班牙等殖民帝國,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但論征服亞歐大陸,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其統領的蒙古鐵騎戰無不勝,基本每佔領一地都是實行屠城政策,尚鋮主編的《中國歷史綱要》有統計蒙古建國前後人口減少百分之八十,元史記載僅陝南一帶交戰,士兵加百姓陣亡數十萬。有人士估計蒙古鐵騎征戰亞歐大陸屠殺人口過億。當時報其名,可止小兒啼哭!

  • 7 # 募輔大將軍

    有好幾個征服歐亞大陸的英雄,按順序來說有波斯帝國的幾位皇帝,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羅馬共和國的諸多名將,羅馬帝國的皇帝們,拜占庭的查士丁尼皇帝和大將貝利撒留,阿拉伯帝國的名將們,蒙古帝國的大汗(成吉思汗)和眾多名將,奧斯曼土耳其的幾位蘇丹,都可以算是征服歐亞的英雄。還有一位是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只不過阿提拉只攻城屠城,卻不守城,不佔領,但他確實是從亞洲打到歐洲。

  • 8 # 今夜無人入眠

    這個征服要看是武力還是精神文化了!對歐亞大陸的影響力有多少?我覺得成吉思汗算一個!絲綢之路也算!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 9 # 正在成長的種子

    真真正正征服歐亞大陸的如果用武力來說,沒有一個,哪怕幅員最為遼闊的蒙元帝國也沒有完全征服亞洲,更別說歐州,如果有隻能從廣義上說,領土涉及的是蘇聯,但不是征服,強調這一點

  • 10 # 哆啦只是夢吧

    1、波斯帝國 2、亞力山大帝國 3、羅馬帝國 4、東羅馬帝國 5、阿拉伯帝國 6、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7、成吉思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夢見手拿白蛇是什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