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簡短,最通俗易懂的話講一下
7
回覆列表
  • 1 # 千循D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解釋了心,吾性,良知,實踐。心不動則意不動,意不動則對外物無影響。知是判斷,善惡是方向,分清善惡是有益的事,做有益不做無益的事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致良知,做有益的事要有一個尊重的態度。知行合一,知道了就實踐一下。

  • 2 # 聽魚期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是最純粹的,有那個境界,自然會融匯貫通,無善無噁心之體,可以解釋為孩童一派天真,後來年齡增長,知道一些善惡美醜,並有了想法,可以解釋為有善有惡意之動,但還比較懵懂,後來經過學習,和社會歷練,逐漸能約束自己,不去做不合宜的事,有一定的分辨別能力,可以解釋為知善知惡是良知,下面這個能做到的人比較少,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個人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座標,迴歸至於至善精神昇華,從正走向奉獻和真理,這也就不是我們一般人心有所屬,有欲有求人能理解,或者可以解釋為聖人。

  • 3 # 樂活光陰

    就是研究,“如何最大化的開發心理能量”的學問!屬於生命學的範疇。

    王陽明“心學”,就是傳統的《大學》的“大人之學”,使人成聖的“聖學”,如何彰顯“心性之力”的功夫,通俗的說就是“怎樣以心之力成為一個大人物?”

    這與《易經》宗旨完全相同。屬於儒學心性論這個系統。也是讓人迴歸先天本真的學問,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用李贄的話說,就是找回“絕假純真的童心”,樂活自在!

    王陽明自幼飽讀詩書,自然其思想源頭紮根文脈道統,是與孟子的“良知良能說”一脈相承,推崇天地萬物一體的聖王氣象,立志高遠。後來吸收張載的“民胞物與”、“大其心”的思想,最後認同陸九淵的心學體系,“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倡導“發明本心”,注重“德性”修養。

    王陽明心學,就是站在前賢的肩膀,集其大成,此心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不同於程朱理學哪類“腐儒”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儒學!

    現在,本來心學對西學是有一種超越性的,可對症其溺於“物慾”的弊端,只可惜我們近代的中華民族經歷“三千年未有之畸變”,許多人陷溺於西方機械唯物質論的垃圾坑,迷戀於名利貪食睡,超越不了消費主義的腐蝕,如同在“香糞山”玩推“糞球”上山的“西西弗斯”神話,根本忘記了優秀的華夏文明傳統,不懂“聖學”為何物。物慾克服不了,心學難以發揮其聖學的超越功能!

    現在我們必須立足當代人的生活實際,從生命學的角度重新闡釋心學,使傳統文化精華“活起來”,彰顯應有的價值!

    問道王陽明,是華夏文明振興的開始!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吧!

    關注樂活,聊聊哲學,一起吃茶去!

  • 4 # 布衣閒人10

    關於王陽明的“心學”,簡單作答如下:

    一、王陽明心學的淵源。王陽明的“心學”淵源於孟子和宋代哲學家陸九淵的“心學”思想。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這是“心學”的萌始階段,也是較早的提法。到了宋代,哲學家陸九淵,繼承和發展了孟子的觀點,提出“心即理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學”命題,但並未形成完整、系統的“心學”體系,這個任務是由王陽明完成的。

    二、王陽明“心學”體系的建立。王陽明發展孟子和陸九淵的“心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的重要觀點,“心學”在王陽明這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學”體系。

    王陽明“心學”的“心”,大至有兩層含義,一是“心”代表一種最高的認識,即“心即道,道即天”;二是“心”是指個人的主觀意識,即“心一而已,以其全體側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這兩層含義是交積在一起的。在王陽明這裡,“心”這一概念是較為複雜的。這比陸九淵的“心學”含義要豐富得多。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就是心與物同為一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不能離開物而存在。一方面,“心”是萬物的主宰;另一方面,“心”本無體,以萬物感應的是非為體。萬物沒有被“心”感應,就處於虛寂的狀態。一棵松樹,如果沒被人感知(看見),則與“心”同歸於虛寂。若被感知(看見),則松樹的形態就會在“心”裡明朗起來。

    三、王陽明“心學”的實質。王陽明的“心學”,並不是說萬物的存在是由“心”決定的,不是說人的主觀意識決定客觀存在。而是說萬物的存在離開人的“心”(主觀)的體驗是沒有意義的,是虛寂的(包括“心”在內)。王陽明所說的“心”,並非宇宙本源,而是意識與存在的關係問題。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實質。

    王陽明的“心學”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是,他提倡的用“心”去感知萬物,做到“知行合一”,卻是有積極意義的。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

  • 5 # 手機使用者75124412875

    通俗的說下我的理解,先解釋幾個其中概念!

    何為“心學”?這是後人給起的名,現在還有叫法“心本論”,我就特別不贊成這種做法,就如王陽明所言“好文之風”的現象,一套完整的哲學思想怎能用幾個字就能概括的,只要用幾個字概括的必然只是概括者思想狹隘限制了他對哲學思想的全盤認知!哲學思想本來是可以讓普通大眾“明明德”的,可某些所謂學者就喜歡搞的神神秘秘。

    要了解王陽明的思想,當看《傳習錄》,那麼就依我的淺見略談一二:

    天為性之源,性為心之本體,性即心;這裡的“天”其實指的是人天生就有的“私慾”的一個解釋。

    心之所起則意出,意之所在便是物;這裡可以瞭解“心”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及思維方式,並且思考的結果為“意”。何為“意之所在”?就是說你怎麼思考的,才會對應有什麼樣的結果。

    意之本體為知;上面講了,心和意兩字其實是思考過程的兩個部分,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心之本體亦為知”,這不就和“性為心之本體”衝突了嗎?其實不然,無所謂衝突,“性”與“知”共同構成了心之本體。

    原始私慾的“性”和後天不斷增長的“知”最終會“止至善”!這個怎麼理解?其實按照個人思想經驗,當你瞭解人是種社會性動物的內在屬性時,你會深刻的瞭解“為善”的重要。

    此時,你才有了“誠意”,也就是你有了要深入瞭解其中道理的“意”;此時,你才能“盡心或儘性”而為之,同時,很明顯,你需要把“知”豐富起來,方法論為“格物”,便“致知”,且知的是個“理”;如何“格物”,具體方法便是“博文”便可“約禮(理)”,禮即理,文即理,理之具象者則為文,抽象者則為理;所謂“博文”,即發現了什麼具象的事物,個人在內心便可定義什麼事物;從具象的事物中,你還可以抽象出理!

    最終,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全在個人!

    本質上,王陽明的思想是一整套“基礎哲學”——我知故我在,這個“在”字不是簡單的存在意思,而是我以什麼樣的思想,那“石頭”才會對應個什麼樣的石頭存在!

    那麼,最關鍵的,這思想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其實,如果每個人能夠“修己”以“明明德”,則“至善”求於諸心!但現實情況,大部分人連“誠意”都沒有,談何格物,談何修己,談何明明德止至善??所以,能明白的,自身“修為”即可,不必強求他人。修為夠了,“先知先覺”!因為世間“天理”

  • 6 # 天涯半痴

    前言寫在前面的話:社會上無論什麼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慣性思維,與原始本性的奴隸,當你能駕馭自己的行動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於根據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則你很有可能成功。打個比方,當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時候,本能會恐懼逃避,但是當你的理智(王陽明叫知)強大到能克服恐懼,按照具體規矩去辦(王陽明叫行)。,這就叫(知行合一),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在(遙遠的救世主中,這就叫強勢文化屬性,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才能成為開創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這點沒錯,比如股票,和現在的房市。人性的趨利會買漲不買跌,然而抄底,高賣才賺錢,一般人心理沒那素質,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雞,不是沒有道理的。社會上,無論士農工商,成功的在少數,不是沒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萬金者必是萬金人物。

    要學習心學,就要看王陽明語句集《傳習錄》曾經的儒家,佛家,道家,的修心理論,儒家偏重於一切向內求的廣白理論修習,佛家,道家,偏重於出離於世的修習,都有不足之處,尤其王陽明由儒入,覺得儒家理論浮而不實,沒有遇事具體的致用之法。

    當他被髮配到貴陽龍場,經歷生死浮沉後,發現了人事的本質是心,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體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當日本得到這套理論大量實踐發現,將理論帶入實際,能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

    具體當他在剿匪時,有遠中近三夥土匪,近的最強,中的最弱,遠的不弱不強,若是按遠近當剿滅第一夥,按難易,當剿滅第二夥,但是他帶兵直驅最遠的一夥,為什麼,應為大家都覺得不會去最遠的一夥,所以出其不意,一舉成功。

    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慣性思維,本性思想,要學習事物的規律,人性的弱點,應為大部分人都是受眾,他們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體規矩辦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 7 # 老老的月光

    先生問弟子:你來看這個茫茫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

    弟子:我聽說,人是天地的心。

    先生又問:那人又拿什麼作心?

    弟子:只是那一點靈明。

    先生點頭讚許:所以啊,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一片靈明,人,卻是被自己形體誤導所執,以為阻隔了。其實,我的這一點靈明,便是天地鬼神萬物的主宰。天地鬼神萬物,離卻了我的靈明,哪來存在的意義?我的靈明,離卻了天地鬼神萬物,又如何存在?原本就是一氣流通的,怎麼能夠阻隔得了?

    弟子:先生常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那您看這朵花,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相干?

    先生微笑閉眼:你沒看這花時,這花與你看花的心同處於無有寂滅之境。你來看這花時,眼見這花迎面綻開,亮麗多彩。你說,這花在你的心內還是心外?

    弟子:先生說心即理,心外無物。但是朱先生說的卻是心世界理世界截然兩界,天地鬼神萬物存在之前便有理的存在,形而上為理,形而下為氣,稟氣而生萬物之形。心只能探尋認知理,卻不能對理增一分或減一分。那麼先生和朱先生到底誰說錯了呢?

    先生:都對,只是角度不同。

    弟子:不是很懂,先生可否詳細解釋下?

    先生:大學三綱為何?

    弟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先生:嗯,朱子之說,想必都你們學的很充分了。前面和你說了這麼多心學,你便從心學角度,來解釋下三綱。

    弟子:是!所謂明德,天地間一個靈明,乃根於天地之性,自然靈昭不昧者,是為明德。得明德者為大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所用為一體之仁。苟人有私慾,蔽隔明德,猶小人矣。明明德,惟去私慾之蔽,復我靈明而已矣。

    先生:不錯,接著說。

    弟子:明明德者,復天地萬物一體之心也。心之所用,則為親民。親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父。君臣、夫婦、朋友,以至於山川神鬼鳥獸草木,莫不以一體之仁而親之,是為親民。

    先生:好,那麼至善呢?

    弟子:明德親民之極,則為至善。天命之性,粹然至善,靈昭不昧。先一念之所發,無一毫之所加,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亦無有損益。但有私意小智損益其間,則非至善矣。

    先生:那你看天下間小人多麼?

    弟子:熙熙攘攘,為欲往來,茫茫多啊。

    先生:那大人多嗎?

    弟子:行走世間,個個皆是大人。

    先生:那如何去小人而成大人呢?

    弟子:跟隨先生多年,學得一理,惟從本心下功夫。

    弟子接著說:弟子替天下人有一請。世間有能力讀書通理的不多,有機會如弟子般追隨先生學習的更是極少,那如何向天下人簡單明白的說通先生的道理呢?

    先生拈鬚良久道:我便與你二字,雖販夫走卒,一聽便懂,就是“良知”!

  • 8 # 愛初涉

    心即理,仁義禮智信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心學所闡述了存天理,去人慾的思想,此處的去不是去除的意思,而是退而求和,中庸的思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王陽明的思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教會我們心之本體是無善無惡的,若有善惡便是意念在動搖,知道了善念也知道了惡念且除去惡念保留善念乃格物。說明此時的人已經學到了知識,並且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內外原理。王陽明教會我們的便是格物,而在中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屬於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外。王陽明正是教會我們內聖外王,正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9 # 君山話史

    心學說的心,不是撲撲跳動的心臟,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腦,不是有形存在的身體器官。

    王陽明說:“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又說:“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

    人皆有心,心就是無影無形卻能讓人思考、視聽、言動的精神主體。

    不僅僅如此,在心學裡,心的概念還被無限制地放大,從個人放大到了整個宇宙,成為惟一的實在,或者我們可稱之為宇宙精神。

    心學實際上是對程朱理學的反動。程朱構建了一個儒學的哲學體系,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為類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類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慾”也成為新儒學的基本主張。所以理學強調“窮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麼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對各種事物,要一個個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陸王心學,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學的基礎來自孟子的心性說,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只是明瞭自己的內心,就能明瞭天理。孟子還有一句非常有內涵的話:“萬物皆備於我。”

    心學並不是起源於王陽明,而是起於南宋的哲學家陸九淵。陸九淵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說:“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到了王陽明,索性說:“心外無物。”心就成為惟一的實在。

    王陽明寫過一首哲理詩: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說的是心學的宗旨,心學不但是一門哲學,也是一門人的學問。我們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內心有著怎麼樣的想法。過去種種心念織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現實境遇的果。所以,王陽明說,“萬化根緣總在心。”

  • 10 # 好玩的國學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學!

    王陽明是中國文化中的儒家大師,而且是屬於那種站在頂峰上的大師,可以稱之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於王陽明取得的赫赫戰績,王陽明為中華文化做出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心學,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後的歷史中,心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華人文化心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成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他的心學思想,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心學就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學,是對朱熹等人的理學的一種撥亂反正。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應該騎驢找驢,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透過心來認識外界萬事萬物的。因此所謂的心即理,其實就是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認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是我想做一件壞事,那就立即去做嗎?王陽明很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邏輯的黑洞。其實,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慾望所汙染所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慾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才能夠在狼奔豕突的慾望中,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震倉和出貨的區別是什麼?換莊與出貨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