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愛自駕時尚姐
-
2 # 農婦四姐
回家過年最期待是小時候,那時家裡窮過年沒錢買好吃的,但過年必須有自產稻穀自己加工成的餈粑炸成的小吃,黃燦燦,一碗糖水蘸著吃。那才有小時候的味道和回憶,現在回家難得吃到,自己加工太麻煩老工具都沒有。
-
3 # 農村八零後
快過年像我們打工的回家,最喜歡吃的就是爺爺做的臘肉 臘肉可以蒸 跟炒著吃 農村人做的臘肉極其好吃大多都是用柴火熏製,可以說是無公害食品……
-
4 # 刺蝟不疼
我最期待的是臘肉,因為只有過年的時候臘肉是一年來最難吃飯的食物。臘肉經過幾個月的燻烤,嘖嘖.這口感沒誰了。
-
5 # 詩佩細雨
以前回家團聚,最愛吃的是父親燉的蓮藕排骨湯和油炸綠豆包子。
那是一份親情和鄉愁,濃濃的湯傳遞著父母的愛,綠豆包子是家鄉的風味小吃,吃著包子,聊著家鄉的過往,真的是開心啊!
這些己變成了回憶,定格在了我內心深處。
-
6 # 家簡誠廚湖一刀
家裡的味道,指的是有家的感覺真好。所以過年回家講究年味兒就是家庭團圓飯的感覺不錯不錯,最好不過大家在一起,一家人團聚,開心健康,這才是最好吃的美味。
-
7 # 國國151968327
可能不知一道菜吧,炸肉圓,炸春捲,炸藕夾,滷牛肉,滷鴨掌,滷大豬蹄,蒸排骨,蒸肉糕,蒸糯米圓子,魚蝦蟹,蓮藕湯,羊肉湯!
-
8 # 逐夢先生
作為江西贛南的客家人,每到過年的時候,有幾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來說道說道。
第一是荷包胙。“荷包胙”是流行於原南安府(今南康、大餘、崇義、上猶一帶)的一道名菜。每逢紅白喜事,主家答謝親朋好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與南安府“戴狀元”有關。相傳,乾隆時大餘人士戴衢亨高中狀元后,大擺宴席謝請四方鄉鄰。因為講究“狀元”席的排場,廚師們就用本地的荷葉把經過料理後的豬肉包成“狀元帽”的形狀,經蒸熟後,就成了一道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膩的菜餚。其形狀有地域性的區別,在南康可以做成元寶型、狀元帽型,方形,在贛州市章貢區只能做成長方形,相傳因為南康(南安府)出過狀元,而贛州府(章貢區)沒有出過狀元,故而在南康可以製作成狀元帽方形和元寶型。除上述地域外還有贛縣于都等地方也會製作此菜,但不用荷葉包,而是用碗倒扣來蒸。更可取的是,“狀元席”散席後,戴狀元考慮到那些在家無法參加宴會的人(主要是婦老殘幼),就請赴宴的人用荷葉把宴席上未吃完的“荷包胙”、“頭牲”(指雞鴨肉塊)、“炸魚”等“折”回家去讓家人品嚐。此舉因而形成了風俗習慣流傳下來,至今南康等地仍有“折‘荷包胙’”的做法。“荷包胙”的製作講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製作時要注意把這些攪拌均勻,還要醃上1個小時左右,再用2至3張幹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即成。一般要純正的味道需要一次蒸上百個。現在市場上已有料理好的調配料——蓮葉蒸肉米粉。普遍家庭要想過上一把“癮”也不難,只要買來豬肉和“蓮葉蒸肉米粉”,自己動手製作幾個,蒸熟即可食用。所蒸出來的“荷包胙”也基本上保持了傳統“荷包胙”之味。戴衢亨是南安府歷史上惟一的“狀元”,後官至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南安“荷包胙”也盛名傳世,流傳至今,成為贛南的一道名餚。第二個是客家魚餅。 魚餅是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菜。魚餅,俗稱魚脯,是用新鮮草魚肉經過精摧細掏後,加入各種佐料製成的一粒粒小圓球。用它來開湯,味道鮮美,香脆可口,是家居必備菜。一般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很喜歡上的一種菜餚。魚餅色澤金黃,既有魚肉炸後的香味,又有大量的湯汁包在魚餅之中,鮮嫩味美,久食不膩。魚餅以金錢魚餅和響鈴魚餅最為有名。 魚餅的做法是將草魚去皮剔骨,剁成肉茸,加入薯粉和適量的鹽水,用手不斷的攪拌,使之產生韌性,然後用小勺舀入滾油鍋內炸成乒乓球大小即成魚餅。用魚餅做菜時,將魚餅和湯汁一起煮沸一段時間即可。
第三個是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英文名:Pork with salted vegetable),漢族傳統名菜,屬客家菜 。製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蔥白、薑片等。通常是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回覆列表
現在還在國外自駕遊,所以要年三十才能回家~氣!
扯遠了。。。
我是汕頭人,所以當然最期待的一家人過年“圍爐”吃火鍋的那些菜,雖然也是普通的肉魚蝦蟹,但那代表了一家人整整齊齊,團員團聚的喜慶氣氛。
年三十,我們家還會有一道很血腥的菜叫生醃“血蛤”,雖然能吃的滿嘴都是血,超級鮮美。沒吃過的小夥伴一定要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