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新華通迅

    任何人寫作品總有其目的,都是透過文學作品的具體內容表達出來的一種思想感情。詩人也不例外。詩人用詩化的語言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並結合詩歌本身的創作特點,採用各種表現手法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們在創作詩詞歌賦的同時,往往有形無形的融入了很多的個人靈性,個人的感情色彩,有了浪漫,有了趣味。此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境。

  • 2 # 笑看不言何所謂

    第一,我們應該要知道為什麼寫詩或填詞。人經過成長是有思想和判斷力的,對一件事有自己的見解。詩詞是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核心思想的表達,沒有感情的詩詞就像路邊的雜草,除了讓人能看到沒有什麼作用。

    第二,就是詩詞本身。詩詞是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不斷演化來的。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對生命沒有感情,怎麼會有感染力。正能量的詩詞,往往會給人精神力量。文天祥被俘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還在感染著我們。文天祥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投入的感情可想而知,所以它永垂不朽。

    第三,詩詞是對情緒的宣洩,實際上是對社會存在問題或美好事物的反映。從古至今,往往比較出名的詩詞人,都經歷過寫大風大浪或者鮮有的美景。親身經歷過某些事情的時候,那是你生命中的痕跡,或許也是大眾正在經歷的事情,只有這種共通感才有感召力,才會振臂高呼,一呼百應,團結在一起。

  • 3 # 亦有所思

    弱弱地問一下題主,面對一樹梅花,懶得動情感的李白和情感爆棚的我,誰寫的詩會好一些?

    李白!

    面對一個傾世美女,嬉皮笑臉的溫庭筠和真情實意的我,誰寫的《菩薩蠻》可以完全碾壓對方?

    溫庭筠!

    同樣是秋日登高,望遠傷悲,感慨萬千,可是我寫的七律和杜甫的一比,簡直就是垃圾桶裡的垃圾不是麼?

    翻一翻唐詩和宋詩,不難發現佔比最大的詩詞就是應酬詩,今天你升官,明天你遠行,後天喝花酒,反正迎來送往都要寫詩,有沒有感情都要寫詩,可是問題來了,那些毫無情感的詩詞隨便挑出來一首,都幾乎可以把我甩到地球外面?

    為什麼?

    有真感情的我,寫不過沒有感情的古人?

    顯然,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扯但很真實的結論!

    寫詩,最不重要的就是真感情!

    如果感情重要,那麼小可寫的詩應當和李杜蘇辛差不多,最次也得是義山樊川那個檔次。

    可是我不行!每個看到這個回覆的人都無比確認,哪怕小可的情感再乘以一萬倍,寫出的詩也比不過寫詩時沒有情感的他們!

    諷刺莫過於此!

    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寫詩,與感情無關!

    我不認為一個不識字的農夫對妻子的愛,會遠遠遜於古人。可是他卻寫不出浪漫唯美的詩作。

    古代有無數從一而終,不再婚娶的文人,可是論悼亡詞,真的寫不過再婚納妾的東坡、偷情成性的李煜和連娶連納的容若,更寫不過豔遇爆表的元稹和美妾成群的白居易。

    詩的感染力是技巧,是藝術表達方式,是巧妙的詞句搭配和組合,情感,還是算了吧!

    好詩,感動自己不叫本事!感動別人才叫牛逼!

  • 4 # 會哭的罌粟花

    寫詩填詞,是一種文學再創作,自然需要真情實感,才會有感染力。

    如果僅僅只是漢字的排列組合,沒有任何感情的文字堆砌,絕對不能稱呼為“寫詩填詞”,只能說是一種文字遊戲。

    古人云:詩言志

    寫詩填詞,必須有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和目的,如果離開了真情實感,就不能完整的說明其內容和目的,不是一篇好詩或詞。

    不過,也有人認為,光憑真情實感寫詩填詞,也未必能有感染力,還需要寫作者的寫作技巧與文字運用能力。就好比廚師,同樣的食材,同樣的環境之中,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菜品,口味會不一樣,有的可能叫做經典,感染大家,有的只能算得上大眾化,埋汰你我。

    寫詩也好,填詞也罷,既需要真情實感,也需要創作技巧,只有二者完美結合,才能出好作品,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不管何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都需要寫作者傾注一定的情感,結合自己的認知思維,以及駕馭文字的能力,才能得到感染力,可讀性都有的好作品。可以傳承下去,千萬年不朽。

    寫詩填詞,特別是古詩詞,因為囿於篇幅,拘泥於韻律,更能考驗作者的文字功底,光有真情實感,還真的不行。

  • 5 # 黃土情愫

    《詩歌――詩人思想感情的結晶體》

    詩歌,是語言的精華,亦是詩人情感世界流露出的結晶體,詩人或歌或詠,總會把他的喜怒哀樂豪不保留地傾注在其詩詞之中。“苦難出作家,悲憤出詩人,”可以說,是對詩人創作最好的闡釋。沒有感情的作品就像沒有靈魂的人,是沒有生命力的。一首詩連自己都不能感動,怎麼能夠感動讀者呢?這,也許就是當代新詩漸漸缺失讀者的關鍵所在。

    詩人寫詩填詞為什麼要動真感情,以為詩“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所以說,詩,就是詩人情感流露出的結晶體,如一代名將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那不是無病的呻吟,更不是搜腸刮肚的字詞堆砌。當岳飛被迫班師回朝,又遭陷害,他悲憤之極,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卻又無能為力,只有飽蘸血淚,憤然疾書。每讀《滿江紅·怒髮衝冠》,感覺它不僅僅是詩人自我感情的流露,更像是一曲慷慨激昂的生命的悲歌,一聲聲還我河山的怒吼。

    如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所填寫的那些詞作,哪一首不是讓人肝腸寸斷的泣血之作:“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縱觀古今詩詞佳作,無不傾注著詩人濃厚的情感色彩和對人生深切的感悟。在一條詩歌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那不僅僅是詩歌得到了創新和發展,而更像是對生命的禮讚和愛國主義情懷的體現,屈原,李白,杜甫,李清照,陸游,文天祥……有多少詩人為祖國為民族高歌疾書,有多少詩人熱淚盈眶把真理追求,有多少詩人用生命中最後的一滴熱血,染紅了血腥的土地上飄揚的旗幟。

  • 6 #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寫詩可以分為三層:一是寫客觀世界;二是寫主觀世界;三是二者兼顧。任何一個詩人的主觀世界都有他所經歷的生活的道路的烙印,因而他在詩作中會不自覺地把他的思想折射出來。

    一首好詩應具有七個要素:立意深、構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高、語言新、手法巧。

    主題的深度決定詩人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的水平。主題可能先有,可能在被感觸的素材中產生。主題要有最適合的載體,主題與題材應實現和睦的完美統一,主題與客體應和諧地對位。主題可以不外露,最好交給讀者(應該相信他們)。說明和闡解主題都是不感人的。對題材的選擇,角度要新。對題材的剪裁要慷慨。這樣有利於對主題的表現。僅僅寫一點情緒、一點印象、一點觀念只能流於膚淺。不要忘記他們會幫助我們豐富主題。主題與我們的人生體驗結合了,主題就有了我們的個性色彩。

    構思是整個作品的骨架,關係一首詩歌的成敗與高低。構思的要害是一個巧字,巧就是不平鋪直敘,就是不一般化,就是使人意想不到又引人入勝。構思受主題的引導。構思有不可窮盡的辦法,用一種方法構思,會失去新鮮感,勇於探索的詩人在構思上要敢於不斷的變化。構思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素材的取捨與組合,以及手法的選用。構思中要找到整個詩歌的最好的連線,比如空間的轉換,時間的運轉,情緒的流動,感覺的序列都可以連線全詩。空間在一首詩歌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可以精簡素材,有主與次的轉變,並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一首詩歌的頭尾是構思的難點,詩歌的開頭應該把讀者儘快引入全詩的意境。詩歌的結尾不是總結,不是封閉、而是要給讀者一個全心的境界。多層面比一個層面好,曲線比直線好,空間大比擁擠好,要有反傳統的精神。

    形象是詩歌的骨肉。形象是根據主題要求和感情的需要,在一首詩歌中由詩人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所創造的美。我們要不斷的擴大生活的視野,要不斷的豐富我們的知識,這是形象的源泉。形象在一手詩歌中不是單一的,要精心的安排主次,協調與統一多形象的關係。要把感情與觀念融於形象之中,同時要對形象進行挑選。不要重複別人的形象,也盡力不要重複自己用過的形象。在表現感覺的時候應該注意色彩形象的濃淡對比,音調形象的高低對比。詩歌的形象對於我們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作用與感覺,一是作用與情感,我們透過這兩條通道進入詩的王國。

    我們作詩填詞的感情必須是真的感情,她應該是展示我們內心世界的通道,她的源泉是愛。我們要有現代人的感情,我們要研究現代人的感情。感情是複雜的多樣的,所以詩歌的感情不該是單一的單調的。她只有與我們的人生體驗,審美情趣結合了,才有鮮明的個性色彩,我們要不斷的尋找個人與社會感情的共鳴點。

    意境是判定一首詩歌美的標準。創造意境一個簡潔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形象與感情達到完美的統一與融合。形象提供意境的空間感情決定意境的色調。一行詩可以出意境,一節詩也可以出意境。一首詩往往會出現意境轉換的情況,我們在寫作的佈局中,應該力求轉換自然,有層次,有視角有起伏。意境是多種多樣的,要不斷的追求新的,要寫出屬於自己的意境,是今人與古人都沒有過的意境。只有這樣的意境才可以給人們留下深思。意境與構思往往同時出現。要看重意境,要讓意境在構思的過程中,加深加濃。加強意境的深度是修改詩歌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人們在讀我們的詩歌的時候有一個再昇華的過程。讀者的經歷不同所感受的意境也不一樣,所以我們的作品應有意境的空間而且空間越大越好。意境是全詩的靈魂必須要深遠高闊有力度,可以觸動人們的心魂。

    語言新是我們一生的追求。無論我們的語言是濃豔還是淡雅、奇險還是平易都應該要求以新取勢。語言在詩歌中有雙重屬性,一是作為審美,一是做媒介。人們在閱讀詩歌的過程中,對語言的印象特別深,如果語言平淡他們很難有興趣卒讀的。不要重複別人常用的語言,也不要重複自己常用的語言。詞彙不屬於任何人的專利,我們必須衝生活採頡並用自己的腦袋加工儲備。要善於組合常用詞彙,要把常用詞彙融入情感,虛實的變化、通感的運用是我們豐富語言的有效方法。句式的變換可以給語言增色,語言的準確首先取決於對生活對人生觀察理解的透徹。詩歌的語言貴在精練。要少用形容詞多用動詞,可有可無的形容詞最好不要。要把握住詩歌的本質,解釋、說明最好不要。一首詩歌必須有幾句叫人難以忘懷的美麗的句子,要不斷積累體驗運用新語言的方法和習慣。要苦心求新啊!

    手法是沒有止境的而且還在發展,要尋求獨特新奇的手法。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要敢於創新。在創作中手法與構思往往交替進行,互相影響,互相選擇,但最後必須達到統一。沒有手法胡亂寫來的詩歌是不可取的,那是對詩歌的強姦,我討厭這樣的寫手。

  • 7 # 蜂聞言事

    文學,題材表達的方式是多樣化的。但永恆不變的主題是人性,是對人精神世界的表達和探討。

    詩詞是文學作品中的一種形式,填詩詞,又是一道命題作文。它當然不是文字的堆砌,華麗詞藻的組合,而是體現意境美,和人積極的精神力量的表達。

    如果連作者都沒有真情實感,那文字背後的張力就無從體現,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創作,在閱讀者的感受中就永遠也體會不到,更不可能把讀者帶入到場景中去。應該說所有文學作品中關於人性的細節都沒辦法憑空的捏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魚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