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一句詩出自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的《題龍陽縣清草湖》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此詩筆調輕靈,構思新穎奇特。「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一句,意境飄渺奇幻,將醉夢之態寫得空靈飛動,讓人無限神往。 2、 這一句詩出自南北朝王籍 《入若耶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這一句詩沒有純粹的以靜寫靜,反而以動襯靜,寫出了大自然生動活潑的意趣。 3、 這一句詩出自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竹林中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僧人們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樹林中。這句詩向來為人稱道,宋代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讚道:“我常喜誦常建詩云:"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可見這句詩不僅準確傳神的寫出了禪院的景緻,更寫出了清淨無為的意境。 4、 這一句詩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猶如一幅沒有過多著墨的山水畫,表現了幽清明淨的自然美。 5、 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劉長卿「五言長城」《別嚴士元》: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這是一首送別詩,「細雨溼衣看不見」,寫出了春天的濛濛細雨,慢慢浸潤身體的感覺,讓人體會到了春雨的清冷;「閒花落地聽無聲」,寫得閒雅飄逸,清婉雅雅,給人與無限的藝術美感。 6、 這一句詩是出自魏晉陶淵明 《飲酒》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蘇軾說:“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 7、 這一句詩是出自晚唐李商隱《錦瑟》 莊生曉夢迷蝴蝶,意境飄渺而迷惘; 望帝春心託杜鵑,意境執著而悽楚; 滄海月明珠有淚,意境遼闊而寂寞; 藍田日暖玉生煙,意境溫暖而迷離。 這四句,彷彿囊括了人一生的情感、慨嘆,但是你又分不清哪一絲是喜,哪一絲是悲,最後只剩下惘然之感。 這首詩是朦朧詩的先祖,論意境的塑造與運用,此詩為最。 8、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天上下著茫茫大雪,連鳥都躲了起來。茫茫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小舟,一個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在垂釣。他釣的不是魚,是雪。 雪是什麼?是純潔,是清高的象徵。天地之間的純潔寂靜,正如作者內心的孤傲清高一般。 9、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欹湖》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這是一首送別詩。看著友人逐漸消失在湖面上,詩人一回首,看著青山捲走了白雲。如果不把這當做一次送別,單看這兩句,豈不是說一回首,青山捲走了白雲,也捲走了心中的執念? 10、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當你閒下來的時候,才有空去聽桂花飄落。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空去欣賞春山的靜謐。這兩句詩太靜了,因此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11、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又是一首悲秋之作。自己年華易老,雙鬢花白,時光還在一點點流逝。山中的果子被秋雨摧殘,落到了地上,蟲子為了求生,也躲到了屋裡的等下。豈不如人生一般?為了生存,就要經受磨難,就要忍受時光易逝。 12、 這一句詩是出自魏晉陶淵明 《飲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的奧義,人生的樂趣,只能用心去感受,怎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莊子曰:大辯不言。陶公深知其意也。 13、 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孤、獨、閒,就連開頭的眾,也用一個盡字給抹掉了。這兩句就講了一個字,靜。在這裡悠然閒坐的時候,只有我和你兩不相厭。依然是寫一個靜字。 14、這一句詩是出自北宋蘇軾《行香子》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我坡又開始感嘆人生了。這次感嘆的是擺脫俗世的歸隱之心。功名榮耀全不要了,只想要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過這一生足矣。如果還有個朝雲在豈不美哉? 15、這一句詩是出自初唐王勃《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唯美澄澈,寧靜致遠”之美。 16、這一句詩是出自南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今天都市中的人早已體會不到這種情境,而且社會生活的改變,也會讓審美改變,所以藝術是有其生命期的。湘南的夏夜,也是如詞中這般景色,就是看你能不能體會到自然的美好情趣而已。 17、 這一句詩是出自盛唐裴迪《華子崗》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這句詩充滿夢幻色彩,“侵”、“拂”用得極好,虛實結合,渲染出一個世外高人。 18、這一句詩是出自北宋秦觀《浣溪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秦少游小令的壓卷之作,全詞猶如晶瑩剔透的美玉,令人欣賞把玩,愛不釋手。 19、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王維《終南別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表面的意思是我決定隨意走走,沒有目的地,但是沒想到走到了水的盡頭,看似無路了,所幸坐下來靜看雲捲雲舒。 如果仔細想想。這首簡單的詩句也有別樣的韻味。行到水窮處,不正是人生中有些無路可走的時候嗎,看似絕望,但是你的心裡要保有希望,面對逆境,你能靜看行船流水,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
1. 這一句詩出自元末明初詩人唐溫如的《題龍陽縣清草湖》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此詩筆調輕靈,構思新穎奇特。「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一句,意境飄渺奇幻,將醉夢之態寫得空靈飛動,讓人無限神往。 2、 這一句詩出自南北朝王籍 《入若耶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這一句詩沒有純粹的以靜寫靜,反而以動襯靜,寫出了大自然生動活潑的意趣。 3、 這一句詩出自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竹林中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僧人們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樹林中。這句詩向來為人稱道,宋代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讚道:“我常喜誦常建詩云:"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可見這句詩不僅準確傳神的寫出了禪院的景緻,更寫出了清淨無為的意境。 4、 這一句詩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猶如一幅沒有過多著墨的山水畫,表現了幽清明淨的自然美。 5、 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劉長卿「五言長城」《別嚴士元》: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這是一首送別詩,「細雨溼衣看不見」,寫出了春天的濛濛細雨,慢慢浸潤身體的感覺,讓人體會到了春雨的清冷;「閒花落地聽無聲」,寫得閒雅飄逸,清婉雅雅,給人與無限的藝術美感。 6、 這一句詩是出自魏晉陶淵明 《飲酒》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蘇軾說:“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 7、 這一句詩是出自晚唐李商隱《錦瑟》 莊生曉夢迷蝴蝶,意境飄渺而迷惘; 望帝春心託杜鵑,意境執著而悽楚; 滄海月明珠有淚,意境遼闊而寂寞; 藍田日暖玉生煙,意境溫暖而迷離。 這四句,彷彿囊括了人一生的情感、慨嘆,但是你又分不清哪一絲是喜,哪一絲是悲,最後只剩下惘然之感。 這首詩是朦朧詩的先祖,論意境的塑造與運用,此詩為最。 8、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天上下著茫茫大雪,連鳥都躲了起來。茫茫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小舟,一個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在垂釣。他釣的不是魚,是雪。 雪是什麼?是純潔,是清高的象徵。天地之間的純潔寂靜,正如作者內心的孤傲清高一般。 9、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欹湖》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這是一首送別詩。看著友人逐漸消失在湖面上,詩人一回首,看著青山捲走了白雲。如果不把這當做一次送別,單看這兩句,豈不是說一回首,青山捲走了白雲,也捲走了心中的執念? 10、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當你閒下來的時候,才有空去聽桂花飄落。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空去欣賞春山的靜謐。這兩句詩太靜了,因此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11、這一句詩是出自唐代王維《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又是一首悲秋之作。自己年華易老,雙鬢花白,時光還在一點點流逝。山中的果子被秋雨摧殘,落到了地上,蟲子為了求生,也躲到了屋裡的等下。豈不如人生一般?為了生存,就要經受磨難,就要忍受時光易逝。 12、 這一句詩是出自魏晉陶淵明 《飲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的奧義,人生的樂趣,只能用心去感受,怎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莊子曰:大辯不言。陶公深知其意也。 13、 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孤、獨、閒,就連開頭的眾,也用一個盡字給抹掉了。這兩句就講了一個字,靜。在這裡悠然閒坐的時候,只有我和你兩不相厭。依然是寫一個靜字。 14、這一句詩是出自北宋蘇軾《行香子》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我坡又開始感嘆人生了。這次感嘆的是擺脫俗世的歸隱之心。功名榮耀全不要了,只想要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過這一生足矣。如果還有個朝雲在豈不美哉? 15、這一句詩是出自初唐王勃《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唯美澄澈,寧靜致遠”之美。 16、這一句詩是出自南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今天都市中的人早已體會不到這種情境,而且社會生活的改變,也會讓審美改變,所以藝術是有其生命期的。湘南的夏夜,也是如詞中這般景色,就是看你能不能體會到自然的美好情趣而已。 17、 這一句詩是出自盛唐裴迪《華子崗》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這句詩充滿夢幻色彩,“侵”、“拂”用得極好,虛實結合,渲染出一個世外高人。 18、這一句詩是出自北宋秦觀《浣溪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秦少游小令的壓卷之作,全詞猶如晶瑩剔透的美玉,令人欣賞把玩,愛不釋手。 19、這一句詩是出自唐朝王維《終南別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表面的意思是我決定隨意走走,沒有目的地,但是沒想到走到了水的盡頭,看似無路了,所幸坐下來靜看雲捲雲舒。 如果仔細想想。這首簡單的詩句也有別樣的韻味。行到水窮處,不正是人生中有些無路可走的時候嗎,看似絕望,但是你的心裡要保有希望,面對逆境,你能靜看行船流水,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