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掉眼淚的冠軍
-
2 # 黃岡中公教育
第一、考察內容更趨科學衛生事業單位是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舉辦的社會服務組織。衛生事業單位招聘一直不斷增強其規範性、針對性和科學性,促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普通醫療招聘多由一家醫院,某一機構,或省衛計委研究出題;E類統考則是舉全國多領域專家之力,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透過對全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制定的相關筆試大綱,每年根據此大綱研究出題。其規範性、針對性和科學性更強。
第二、覆蓋範圍更廣普通醫療招聘多為某一組織機構、一地市、目前最多為1省聯考;招聘人數以幾十、幾百人為主,個別省級招聘人數過千。而E類聯考為全國性聯考,參與省份、人數逐年上升。以2018年為例,全國有湖北、青海、雲南、貴州、安徽、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廣西、新疆這11個省參加了聯考。招聘人數以萬計。
第三、考察方向更綜合普通醫療招聘多分為兩種:一種以各醫療崗位用同一張試卷,考察內容以醫學基礎(公共)知識為主的。根據招聘需求不同地區+公基/醫學人文等另一種以對各崗位專業知識的考察為主,分專業命題。不同地區根據招聘需求不同,或+醫學基礎知識/公基/醫學人文等不一而足。而E類聯考則是採用固定“1+6的形式:即公共知識部分為同一張試卷,所有應試人員必答;專業知識部分分為六個類別,應試人員應根據報考崗位選做相應類別的試題。其中《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與《綜合應用能力》中的醫學基礎知識部分為公共知識部分,佔總成績的80%;《綜合應用能力》的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為專業知識,佔總成績的20%.第四、考察科目更全面、更多普通醫療招聘或考察以醫學基礎知識為主、或考察以醫學專業知識為主,考察內容不盡相同,但都以測查應試人員對醫療衛生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為主。E類聯考中《職業能力傾向測驗(E類)》主要測查與醫療衛生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等部分。《綜合應用能力(E類)》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醫療衛生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醫學基礎知識(60%)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40%)。其中醫學基礎知識又分基礎醫學知識、臨床醫學知識、公共衛生知識、醫學相關知識四個部分。因E類統考考試科目多,範圍廣泛,所以想要考出好成績,學員需要適當的延長備考週期,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科學複習,祝大家考出好成績。
回覆列表
會議上,衛生部首次明確了“基本醫療”的範圍和內容。而“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則被看作醫改的戰略目標。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人人享有”的本質含義是“公平享有”,即任何公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支付能力等,都享有同等權利。 陳竺指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公共衛生服務範圍,包括疾病預防控制、計劃免疫、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衛生應急、急救、採血服務以及食品安全、職業病防治和安全飲水等12個領域。二是基本醫療,即採用基本藥物、使用適宜技術,按照規範診療程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等醫療服務。 既然“人人享有”,即意味著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首先要解決全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保健。對此,陳竺明確表示:“要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確立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疾病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 陳竺稱,“基本醫療服務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攤費用;特需醫療服務由個人付費或透過商業健康保險支付。”他表示,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地增加衛生投入,政府投入將兼顧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投入重點用於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群衛生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