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打過一次。就是他在幼兒園學了髒話回來說。 這次也只打了他一下。 他明顯感到跟平時玩鬧的拍拍打打不一樣,愣了,我告訴他:這種俏皮話不許說。打你不是懲罰你,是讓你有深刻印象,如果你忘了我的話,會捱揍,我不打你別人也會打你,說這種話就是討打的。 他果然沒有再說過。 打,是建立規矩,不是講道理。 講道理他不聽,是因為你講的道理太複雜了他沒記住,沒能理解。你要改變一下講道理的表達方式。以及講道理時候的語氣和態度。你的語氣態度很可能會引起他的反感和牴觸——很多人講道理的時候都不是好好的說明一件事,而是在拿孩子的一個行為當例子來批評他,沒人願意聽你批評的,不管你說得對不對。 講道理給孩子,是因為孩子不懂,你才要講。所以講道理絕對不能跟批評聯絡起來一起做。 他懂的事兒故意亂弄,這需要批評或打,是針對他行為的,不是針對道理。 他不懂,才需要道理。而他不懂就沒有主觀故意,這時候無論他的行為有多大後果,都是他無心的,絕對不能批評。 掌握了這個界限,你講道理他就不會不聽了。 我的孩子曾經在我車上畫字,因為他平時在牆上亂畫我是不干涉的,所以他覺得在車身上亂畫也一樣。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跟他說:家裡的牆畫得多亂,都不要緊,因為別人看不見,車是要開出去給人看的,畫得很亂就不好看了,所以出了家門,任何地方都不能畫。畫了爸爸的車,爸爸要去修理,噴漆,要花很多錢,爸爸沒錢了,你的零食和畫報都沒法買,你就沒有零食吃,也沒有玩具玩兒了。 兒子再也沒在任何公共場合亂寫亂畫過。 如果我只是簡單地罵他一頓打他一頓,他會感到糊塗:怎麼昨天畫小人兒他就笑,今天畫小人兒他就發火了? 這種糊塗認識會讓他焦慮,不知道以後該不該畫,或者他從此不畫了(報繪畫班都不肯去),或者他依舊亂畫(讓你看起來,這就是“他不聽話”的表現)。這是你造成的,不是他的問題。 孩子生下來個白痴,他連一件事都不懂,教給他慢慢懂得很多,是你的責任。不能指望他自動懂得很多道理,你不教,他永遠都不會懂,所以孩子犯了錯,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教過。要允許孩子犯錯,要允許孩子沒記住又犯了第二次,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 不光對孩子是這樣,我對員工都是這樣。我跟員工講:我允許你同樣錯誤犯兩次,第一次是我沒教你,怪我,第二次是你疏忽大意沒經驗,怪你但不能讓你承擔責任,第三次就沒有任何理由了,你絕對不要在一件事上犯三次同樣的錯誤,出現第三次的時候我不聽任何理由。所以我的員工都是一次或從不犯錯,很少有第二次,因為他們會格外用心。所以他們說:跟著王總能學習和成長,其他領導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感覺。 你要讓你的孩子聽話並且學習成長,你就要允許他犯錯,用正確的態度講道理,用是非分明的標準去批評和處罰。
只打過一次。就是他在幼兒園學了髒話回來說。 這次也只打了他一下。 他明顯感到跟平時玩鬧的拍拍打打不一樣,愣了,我告訴他:這種俏皮話不許說。打你不是懲罰你,是讓你有深刻印象,如果你忘了我的話,會捱揍,我不打你別人也會打你,說這種話就是討打的。 他果然沒有再說過。 打,是建立規矩,不是講道理。 講道理他不聽,是因為你講的道理太複雜了他沒記住,沒能理解。你要改變一下講道理的表達方式。以及講道理時候的語氣和態度。你的語氣態度很可能會引起他的反感和牴觸——很多人講道理的時候都不是好好的說明一件事,而是在拿孩子的一個行為當例子來批評他,沒人願意聽你批評的,不管你說得對不對。 講道理給孩子,是因為孩子不懂,你才要講。所以講道理絕對不能跟批評聯絡起來一起做。 他懂的事兒故意亂弄,這需要批評或打,是針對他行為的,不是針對道理。 他不懂,才需要道理。而他不懂就沒有主觀故意,這時候無論他的行為有多大後果,都是他無心的,絕對不能批評。 掌握了這個界限,你講道理他就不會不聽了。 我的孩子曾經在我車上畫字,因為他平時在牆上亂畫我是不干涉的,所以他覺得在車身上亂畫也一樣。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跟他說:家裡的牆畫得多亂,都不要緊,因為別人看不見,車是要開出去給人看的,畫得很亂就不好看了,所以出了家門,任何地方都不能畫。畫了爸爸的車,爸爸要去修理,噴漆,要花很多錢,爸爸沒錢了,你的零食和畫報都沒法買,你就沒有零食吃,也沒有玩具玩兒了。 兒子再也沒在任何公共場合亂寫亂畫過。 如果我只是簡單地罵他一頓打他一頓,他會感到糊塗:怎麼昨天畫小人兒他就笑,今天畫小人兒他就發火了? 這種糊塗認識會讓他焦慮,不知道以後該不該畫,或者他從此不畫了(報繪畫班都不肯去),或者他依舊亂畫(讓你看起來,這就是“他不聽話”的表現)。這是你造成的,不是他的問題。 孩子生下來個白痴,他連一件事都不懂,教給他慢慢懂得很多,是你的責任。不能指望他自動懂得很多道理,你不教,他永遠都不會懂,所以孩子犯了錯,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教過。要允許孩子犯錯,要允許孩子沒記住又犯了第二次,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 不光對孩子是這樣,我對員工都是這樣。我跟員工講:我允許你同樣錯誤犯兩次,第一次是我沒教你,怪我,第二次是你疏忽大意沒經驗,怪你但不能讓你承擔責任,第三次就沒有任何理由了,你絕對不要在一件事上犯三次同樣的錯誤,出現第三次的時候我不聽任何理由。所以我的員工都是一次或從不犯錯,很少有第二次,因為他們會格外用心。所以他們說:跟著王總能學習和成長,其他領導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感覺。 你要讓你的孩子聽話並且學習成長,你就要允許他犯錯,用正確的態度講道理,用是非分明的標準去批評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