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城小呀嘛小哥哥

    重耳要重賞介子推,他攜母親歸隱山林了,然後晉文公為了逼他出山,放火燒山,介子推最終沒有出山,被燒死了。晉文公很傷心,規定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 2 # 熊貓說史

    首先晉文公是一個有仇必報,但是有恩未必記得的人。這點從他的逃亡就可以知道了,他在外流亡十九年,有無數的人包括國君都曾經不待見他,其中曹國國君還曾經偷窺過他洗澡,這對於出身高貴的晉文公來說是很侮辱的,於是他回國繼位以後,就把曹國國君帶回去關押起來。這當然是曹國國君自己作死,但是把他關押起來,也不是一個君子的做法。另外還有鄭國,他嚴厲打擊鄭國。就是因為鄭國不待見他。還有跟隨他流亡十九年僕從,回國後做了大將。有一次這個僕從害死了曾經禮遇過晉文公的大臣。結果晉文公不顧當年跟隨之恩當即就要殺了那個將軍,辛虧那個將軍機靈,證明自己還有能力,能為晉文公繼續效力。晉文公才放了他。所以晉文公實際上是個刻薄寡恩的人。忘了封賞介子推也就不足為怪了。

  • 3 # 風一樣的男子131623

    大多皇帝都是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 晉文公越王明太祖 至於那些見證了帝王不堪一面的 更是留不得 比功高震主的還讓他們厭惡

  • 4 # 使用者線上等

    倒不是忘記了這個人,而是別人閒雲野鶴慣了,只是晉文公這人太實在,太愛表現,愛面子,就是要別人出山,甚至燒山逼迫出山,可是真是不願意,結果就死了。然後晉文公就緬懷他,寒食節就是這樣來的,一個主公愛表現,不愛自己的臣子,那也是沒有辦法。

  • 5 # 沅汰

    介之推沒有受到獎賞這不怪晉文公。《左傳》裡寫得很清楚,“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從亡者”就是指當年跟從公子重耳一起逃亡的人,這裡面就包括介之推。

    不過《左傳》裡寫得還是有點奇怪,說“介之推不言祿”就是說介之推自己沒有去要求祿位之賜,所以晉文公也沒有賞賜他。但好像狐偃他們也不是自己要求的吧?要說介之推不要求晉文公就不賞,顯得晉文公確實是有點涼薄,別人都賞了也不差這一個吧?

    介之推說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晉文公還在。晉文公的兄弟惠公以及侄子懷公沒有親信而晉國內外都拋棄了他們。上天如果不打算讓晉國絕滅,那就必須要有主持祭祀的人,就是說一定會有一個國君。除了晉文公還能有誰?驪姬亂政的時候公族被滅,逃亡在外的晉文公是僥倖存活的。

    介之推認為文公繼位是上天的意願,而得到賞賜的那些從亡者是貪天之功。《左傳》裡記載介之推他娘也曾勸他讓晉文公知道他的想法,但是介之推拒絕了,並且覺得和狐偃那些獲賞的人無法再相處,於是他娘和他一起隱居了。

    《左傳》裡沒說過介之推割大腿的肉給文公吃,也沒說過晉文公為了逼他出山而燒山,並沒有說介之推最後怎麼死的,只說“遂隱而死”。

    晉文公也並沒有找到介之推,“晉侯求之,不獲”。於是晉文公“以綿上為之田”,也就是說用綿上作為給介之推的封賞,以銘記自己的過失,錯失了賢臣。綿上是現在的山西介休一帶。

  • 6 # 楊朱學派

    割自己肉者,是最奸惡歹毒之人。前有閹割自己,以服侍齊桓公的豎刁。後由割自己肉,讓晉文公吃的介子推。

    齊桓公好色。豎刁為了服侍齊桓公及其嬪妃。閹割自己,以做內侍。

    管仲勸諫道:人情莫過愛其身,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愛惜的人,怎麼能忠君忠國。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齊桓公疏遠了豎刁。但管仲死後,齊桓公又重用豎刁。後來豎刁發動叛亂,囚禁齊桓公。齊桓公被活活餓死。

    介子推堪稱豎刁第二。但晉文公比齊桓公英明。不但不封賞介子推。還欲殺之。

    介子推聽聞風聲後,和母親一起逃走。晉文公斬草除根,追至其隱藏的介山。放火燒山,將其燒死。

    孔子曰:殺一人而天下正,此之謂也。

  • 7 # 潘不安講究史

    春秋時期,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改立奚齊為太子,逼原太子申生自殺,致使晉國內亂,公元前655年,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公子重耳,也就是之後的晉文公,從小就有賢名,結交士人,因此當時有大批的文臣武將和賢士陪晉文公一起出逃。

    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人,歷史上稱為五賢士,分別是狐偃、趙衰、賈佗、先軫、魏犨,此外還有狐毛、介子推、顛頡、胥臣、郤縠等。他們陪伴晉文公在列國流浪19年,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公元前636年,在秦國的護送下,重耳回國登上大位,史稱晉文公。

    成為國君後,文公重重的封賞了19年來始終陪伴他的眾人,但其中獨獨缺了介子推,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首先看看,當年陪晉文公出走的這些人,主要的原因自然就明朗了。

    狐毛、狐偃:出身戎狄部落,毛為兄偃為弟,是晉文公的舅舅。當時兩人已經年過花甲,來往奔波幫助晉文公出逃到翟國,而他們的父親狐突則是留在國內,是晉文公在晉國朝堂上最主要的支援力量。狐家也是晉文公迴歸國內,獲得國君之位的主要策劃者和支援力量。狐偃是晉文公的首席謀士,之後助其登上霸主之位,是晉國上將軍,狐毛為上軍佐。

    趙衰:嬴姓,趙氏,造父之後,趙國君主的祖先。趙衰祖先叔帶在周幽王時來到晉國,建立趙氏,這一代由趙衰繼承爵位,是晉文公童年的好友。在翟國時,翟君獲得兩個女子,將年長的嫁與晉文公為妻,年少的嫁給趙衰為妻。流亡期間,趙衰屢次出謀劃策,另外秦國國君也是嬴姓趙氏,趙衰起到不少中間溝通作用。回國後任上卿,封原地。

    賈佗:姬姓,賈氏,是晉國公族,所謂公族即是國君的非嫡系親屬,也就是晉文公的遠房親戚。相關記載很少,晉靈公時期擔任太師,曾接受中軍將趙盾制定的刑法,使它行使於晉國。

    先軫:沒有出身記載,但是先姓原是姬姓,是晉國公室的一個分支,所以先軫一定也是晉國公族。晉文公流亡時,沒有相關事蹟記載,但是先軫富有謀略,是城濮之戰、崤之戰的主將,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元帥頭銜獲得者。

    魏犨:姬姓,魏氏,魏國君主的祖先。晉國大夫畢萬之後,因畢方隨晉獻公消滅耿、霍、魏三國有功,被封魏地,其後代稱為魏氏。回國後封為大夫,曾任戎右。但因為是一介武夫,所以不被晉文公喜歡,也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孫子魏絳時,受到晉悼公,魏氏才成為晉國六卿之一。

    從中大家找到什麼規律沒有?晉文公回國之後得到重用的,不光是在晉文公流亡之時出謀劃策,更重要的他們都是重耳能夠成為國君的重要支援力量。重耳賞賜他門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拉攏和團結他們背後的公族和士大夫勢力。

    如此,我們再回頭看看介子推,他的出身和事蹟已經不可考了,只有陪同晉文公流亡的記載。而從之後介子推隱居綿山的說法來看,介子推即使是晉國貴族,也已經是沒落貴族。那麼如果封賞介子推如果太大,必然會影響晉國其他貴族的利益,如果太小,又會遭別人詬病。

    所以晉文公很可能不是忘記了介子推的功勞,而是對這個難題進行選擇性遺忘。希望的是有人提起,或者是介子推親口說起,那麼晉文公就可以根據介子推所說的功勞進行相應的賞賜,也不會得到別人的非語。可惜介子推是一個道德高尚的賢人,將輔佐晉文公認為是應該的事情,不屑於以此邀功請賞。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介子推對晉文公最大的功勞是《韓詩外傳》中介紹的割股充飢,可這對晉文公來說是私恩,不同於狐偃和趙衰他們是在國事上出謀劃策,就很難用公器來賞賜介子推。而如果只是和其他普通人那樣用錢財賞賜介子推,對於介子推這樣的人來說實際是一種侮辱。實際傳說中,介子推留詩提醒晉文公的做法基本可以肯定是後人杜撰的,一詩文不符合春秋時期的風格,二這樣做也不符合介子推的人設。

    而且令人安慰的是,晉文公火燒綿山,致使介子推被燒死,很有可能也是杜撰的。因為《左傳》上的記載是介子推不願求功,於是隱居,晉文公一直沒有找到他,只有宣佈將綿上封給介子推作為補償。而《通志》中記載:“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也就是說介子推隱居後三十年,還有人看到他在東海邊賣扇子。

    實際這個故事對於我們現代人,尤其是創業者也有很大的告誡意義。

    很多人跟隨他人創業,會為公司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比如為公司墊款,犧牲健康和私人時間,但是首先要好好想想,你的犧牲是對老闆的私恩,還是對於公司的功勞。如果最後和介子推一樣淪為私恩,往往大多數的結果是被老闆遺忘,而真正最後能夠獲得公司回報的實際是那些可以為公司帶來業績增長的人。

  • 8 # 丹語錄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顛沛流離。一次,連續幾都沒有吃上東西。忠誠的僕從介子推見主人餓得奄奄一息,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燉湯,喂主人救了他一命。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回國即晉國君位,即晉文公,封賞群臣時竟忘記了介子推,也許是有意為之。因為庶人只可共富貴,而天子只可共患難。介子推回家背起母親逃往綿山。晉文公得知,立即派兵追趕,至山下見林海茫茫不見蹤影,就想放火逼介子推下山。結果數日大火過後,亦未見介子推蹤跡,於是上山巡查,只見介子推和母親已被燒為遺骨和灰燼。  

     晉文公砍下介子推身邊的樹做成木屐,穿在腳上,腳時常被磨得流血。文公哀嘆:悲乎,足下!從此足下成為恩人的尊稱。介子推依木而死的地方稱介休。文公下令:封介子推為火神,此日不得動煙火,吃寒食,後為寒食節。   唐代寒食清明兩節相連一體。​​​

  • 9 # 漩渦鳴人yy

    說起來這件事情的話,大家都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吧,清明節一開始被稱為寒食,也就是在那一天只能夠吃冷掉的食物用來祭祀新人兒。這個節日的由來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我們現在有加熱的便利,所以各種各樣的微波爐啊,或者是煤氣灶之類的東西,隨時隨地把我們食物加熱,甚至於說有的人喜歡去吃一些冷的食物來。夏天的時候解暑啊之類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寒冷的食物最好別吃,因為在魯迅所寫的祥林嫂裡面曾經記載過一段就是祥林嫂第二次回到紹興,當時介紹工作的那個人就說祥林嫂,她丈夫慘吶,吃了兩碗冷飯,然後就走了!

    所以說為什麼吃冷的東西會有這麼大的危害,當時還要吃呢,原因便在於介子推,死得仗義。

    當時晉文公逃出了晉國,可以說一路遭到了諸侯列國的冷與包括當時逃到一個國家以後,有的國家國君聽說他腋下的肉長得奇特,在他洗澡的時候身上偷窺他,這個時候只有五個人對他不離不棄,一直幫助著他回到晉國,這六個人可以說一起患難與共,歷經人生苦難,其中之一就是介子推,並且其中四個人成為了晉國的肱股之臣。

    但是回到家的介子推沒有受到晉文公的重視,原因便在於他淡出了晉文公的視線,為什麼他家裡有一個年紀較大老母親要養,由於家裡面需要養活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他就推掉了很多東西,回到家裡面,專心致志的孝順自己的老母親。

    從這一點上來講,介子推這個人作為朋友,夠義氣,幫助自己朋友最危難的時候,陪著他一起渡過難關。作為一個兒子,他夠孝順自己老母親,要照顧的時候,面對巨大的利益上的誘惑,選擇放棄利益去照顧自己的母親,所以說這個人是值得敬佩的。當地的人也覺得介子推你這樣不行,你幫助了國君照顧了老母親,如此德高望重的人,最後,能夠終老山林,我替你感到不值得,所以有人向國君就說介子推這個人現在過的很不好,你想想他之前是怎麼對待你的,怎麼幫助你呢?怎麼跟你一起渡過難關呢?你現在讓他一個人沒有好日子,絕不覺得內心感到有點愧疚。

    介子推一看,脾氣來了個更犟的,她也不含糊。揹著自己老母親直接跑山林裡面去了。告訴你,晉文公,我不想當你的官兒,我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別再來逼我了,否則我一輩子不處這個山林。

    晉文公是越想越氣,自己想要得到東西,那一個沒到自己手裡面,晉國的國君位置春秋時代霸主的位置。還有對外戰爭的勝利,國民對於自己的威望,哪個東西沒有得到,你這一個小小的介子推跟我鬧脾氣,二話沒說,直接放火燒山。

    等到第一把火剛剛扔下去的時候,晉文公反悔了。感覺自己是脾氣上頭了,腦子上火了,趕緊派人到山林裡面去找介子推,在那兒把人家給請上來好好道歉的時候,戒指推和他老母親已經氣絕身亡了!

    這個時候,晉文公才感覺哎呀,我這幹了什麼呀,就被自己的脾氣給支配了呀!趕緊鄭重的把人家安葬,然後在人家墳前告訴自己是自己錯了,大家一看,介子推有情有義,而且不慕虛榮,不是權貴國軍又對他如此敬重,所以大家一起也就祭拜一下戒子推這個人,並且大家約定俗成那天不準吃熱的食物,只能吃冷的食物來祭奠介子推。

    久而久之,這種習俗就流傳下來,並且演變成為我們現在的清明節。

    介子推是隱士,這種人本身就有他的人物特色,不喜歡朝政,所以選擇退出,當然,最後結局發展成這種樣子也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最後,晉文公還不是自己道歉了。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名叫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在位時公子重耳和太子申生、公子夷吾並稱三公子,在臣民之中素有人望。晉獻公晚年寵幸驪姬,驪姬一門心思想扶植自己的兒子繼位,於是設計逼迫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被迫亡命國外。重耳流亡前在晉國有很高的聲望,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願意跟著他,比如有狐毛、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等文武精英等。直到十九年後重耳才在秦穆公的護送下回國繼位。在這十九年的時間裡重耳遭受了晉國統治者的追捕、討伐、暗殺,受到過衛國、曹國、鄭國等諸侯國的冷遇甚至受辱,從西流亡到東,又從東流亡到西,不能不說倍嘗艱辛,但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晉文公絕對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當初他途經曹國時曹共公不過是把他當作逃亡人士看待,此公聽說重耳有並生的肋骨,心中好奇得很,也顧不上國君的尊嚴,居然在重耳洗澡的時候躲在帷簾後面偷看。曹共公的所做所為讓曹國的大臣僖負羈對曹共公這個作為十分震驚,因為他覺得重耳手下的謀士個個都十分傑出,有這些謀士的輔佐,重耳是有機會返回晉國奪取晉國的政權的。僖負羈覺得重耳是有潛力的成長股,是不能惹的,不如趁早做點投資。於是私底下贈送重耳一盤山珍海味,在山珍海味之下放了一塊玉璧,重耳將美味的食物留下,把玉璧歸還。僖負羈的這次長線投資在七年之後獲得了回報,七年後已經是晉文公的重耳下令攻打曹國,活捉了曹共公,但是赦免了僖負羈以及他的整個家庭,僖負羈僅用一盤美食換來這個結果也很合算啦。

    報復了當年輕視自己的人之後晉文公開始封賞當年陪著自己一起流亡之人。在當初跟隨晉文公流亡的人中有一個叫介子推的曾割下自己的肉給晉文公充飢。晉文公回國登基後介子推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客觀地說狐偃對晉文公得以回國繼位是立有大功的,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為了貪小便宜透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後人把介子推身亡這天定為清明節以示紀念,在此感謝偉大的介子推同志為我們留下三天假期。

    不過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是兩頭倔驢:晉文公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他認為介子推有功於自己,所以想封他一個官做做。可他忽略了一點:你認為好的生活一定是別人所追求的嗎?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重蹈晉文公的覆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中珍視的人,或許是父母,或許是戀人,或許是孩子,我們也想盡全力對他們好,可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所給予的未必是對方真正渴求的。話說回來介子推何嘗又不是一頭倔驢呢?人家請你出山為官,又不是要你的命,雖然人各有志不可相強,那你也可以正大光明地明確拒絕呀,何至於和母親一起寧願燒死也不出來露個面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破壞神2純電法師怎麼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