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金剛經》有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人應該心無所住。但是,不管佛教和瑜伽裡都有三摩地一說,講究合神,心住一處而不散。這是不是矛盾的,應該心無所住還是心有所住呢?
3
回覆列表
  • 1 # 2否

    不問自來,看到了順便回答,緣分使然。

    《金剛經》中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住,執著心。即沒有“自己”放在事情裡面,即沒有主觀立場,因而也就沒有了客觀物件,就是分別對待的心(既一切二元對立)。“生其心”清淨無分別的智慧心,菩提心。當沒有了主客體的二元對立,就能以智慧觀照萬法,根據具體不同的人、地、時作出不同的適應、迴應、處理。

  • 2 # 淨土行者

    樓主問得好!。 會有 制心一處,或 應無所住? 拿不定主意,主要是 六度中的"禪定"度,與"般若"度,混在一起,才會有疑! 禪定,則須去五蓋、制心一處的"心一境性"!(不單是 止, 尚有 觀,止觀雙運)。 但金剛經 開示的是:真如、本心。(般若)。 故:不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可以五蘊、六入等等起的意識心,就誤解成就是本心。而應是: 隨緣應物(無所住),而起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的,才是真如、本心!(六祖至此句,悟了,才有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效能生萬法,的5個”何其”讚歎 偈。 五祖才授衣缽!)。 又此無所住心,也不是 散亂心、廣攀緣外境的心!它只是隨緣應事、應物的”本不動搖”的本心。 所以,金剛經 的 A,非A,是名A。是真確義理! 一切 名相、言語、法、說法…,都非實義,是:引人修行、得悟之方便。 最後,敬恭養大眾,聖 玄奘 菩薩所譯另一譯本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不住於色,應行佈施…,不住於法,應行佈施"。 顯見,空有圓融,不偏空也不偏有我有法! 本分行事去。 南無阿彌陀佛。

  • 3 # 冰冰的爸809

    心住一處是手段、是方法,心無所住是目的。

    剛開始修行,心都是散亂的,而所有的禪定方法,都是讓行者透過各種方法和手段,讓你達到心住一處。

    心住一處,心念就不會散,長時間下去就會生起和堅固行者的覺知。

    能做到覺知了了分明,就會內觀到忘念潮起落滅。

    等到能證到覺性清晰,波平如境,心境中一絲一紋、一個泡的隱念都不起的時候,就證到了有覺無念的、有覺性而無住的空性證境。

    此時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證境?

    修行是要實修實證的,不實證而去依經解義,會誤人的。

  • 4 # 銳度何老師

    昨天回答了一篇關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文章,有人對我的名字表達了不滿。其實我是個做設計培訓的,廣告設計和培訓是我的專業。而做自媒體的目的也是想在這兩個方面有所發展。回答佛教問題屬於個人興趣。所以希望大家明白,我這個老師是教電腦的老師,不是講經老師。其次,先前也曾經寫過很多次回答,但是在寫了一大篇的時候,又都給刪除了,因為我發現我那是在背課文,只是把我在書上看到的再轉述出來,表達的並不是我自己,這就沒意義了。我回答的問題,只是想談談自己的體會,既然是我自己的體會,應該跟你的體會不一樣,這很正常。

    現在咱們進入正題哈。

    應該是心住一處還是應無所住?

    當然是應該無所住。但是,做不到!

    所謂的心猿意馬,我們的心每天就像猿猴一樣上躥下跳,這個意念就像烈馬,奔騰不息。其實大家可以靜下心感受一下,我們心裡的種種念頭,那是片刻也停不下來。

    我們的心每時每刻都被身外的各種事物牽引,這就是心有所住。那有美食,心就被吸引過去了,這有美女,心就被吸引過去了。自己在家沒事,想起一個人就愛,想起一個人就恨,那個人遠在天邊還不知道咋回事呢,你卻已經愛得發狂、氣得要死。躺在床上盤算明天能掙多少錢?今天誰又惹我了?後天找誰玩?這些就是心有做住,心被各種環境所捆綁。表面上看你可以隨便的想,實際上是被外境牽著鼻子走,並不自由。

    如果真的能做到心無所住,就是心不被這些虛假無常的事物所牽絆,那就是解脫了,就是成佛了。我們普通的修行人,入門弟子哪有那個本事?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心少所住,這個心每天儘量少被勾引走,少動點念頭。常人一分鐘有100個念頭,我們再努力,其實也得有95個念頭。

    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佛陀給修行人指出的道路和目標,但具體能不能做到?那得靠自己修煉。

    心無所住,應該是修行人最高理想,但在實際應用中,根本就是誰也做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心住一處。就是念佛,念阿彌陀佛。

    每天阿彌陀佛不停的念,其實就是用唸佛的這一個念頭來替換其他的念頭。專心念佛,就是在練儘量把心集中到一處。就像你跟修行人聊天,說了比較不好的話,比如罵人、或者女色,修行人馬上會說阿彌陀佛。就是你在說惡言或者女色的時候,這個修行人他的內心也會起惡念和慾念,然後他趕緊用這一句阿彌陀佛來把這些念頭來替換掉。

    用修行的理想和一句阿彌陀佛,替換掉美食、美色、嬉戲、恩怨、金錢的吸引,就是在練心住一處。最起碼先不讓心四處亂跑了,安住到一處。

    而金剛經中比較著名的一句偈是:法尚應舍,說的就是心無所住與心住一處的關係。

    唸佛也是執著,也是心有所住,但是可以先用唸佛的一個念頭,用心住一處來消滅其他的雜念。當心裡只剩下唸佛的一個念頭之後,心已經住一處的時候,這最後一個念頭也是要丟掉的。這樣才能做到心無所住。

  • 5 # 根神私語

    當你投入熱情時,這個覺察者,分柝者,法者就轉化為所覺,所柝之物,這時即為一處。沒有來自經驗我的思想的時間廷遲衝突。突有所悟,而產生一種悟境的意象所指,即為生其心。。思想的時間能動廷遲與苜下的此刻產生衝突即為我慢。

  • 6 # 信願唸佛決定往生

    這個問題應該是錯誤的,心住一處和心無所住意義其實是一樣的。心住一處,是安住空性,無餘住處;心無所住,就是四相皆破,了無所執。安住空性不就是四相皆破嗎?無餘住處不就是了無所執嗎?心住一處和心無所住,換句話說就是:住無所住,無住而住。

  • 7 # 本心無為

    應無所住即是心住一處。應無所住其中的動作是淨念相繼,要落到實處才能契合,以思維心去測度是怎麼回事是不可能的。

  • 8 # 心性文明

    心住一處和心無所住其實是一回事。這和語言的侷限性有關,心無所住還是住在一處,住在無所住處。為什麼禪宗要以心傳心,而不是以語言文字傳心,就是讓人離開語言文字,離開人的妄想、分別、執著,離開你的心意識,不要用你的意識,妄想。可一般凡夫離開意識、妄想他就不會動,不會思想了,所以要修行。否則,坐在那裡思考阿僧祗劫你也弄不明白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 9 # 悟十二因緣

    心住一處是修三摩地,即是修定,可以入初禪乃至八定

    應無所住是修毗婆舍那,可以名為止觀,是於六入做文章(六根六塵因緣和合生六識),不修行人於此無觀照,即生無明觸,生無明受想行,生貪愛,生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取),這就是住。

    修行人於此如實知見,則生明觸,不生貪愛,則不生四取,此刻即是無住,此時生的受想行等名法都是無住生心。當然只有到四果阿羅漢才能當下全部是明觸,修行越好當下的明觸越多。

    這兩者的關係:

    修三摩地非常有助於修毗婆舍那,當然,修三摩地很困難,進初禪都需要於欲界沒貪慾(想想自己財色名利。。。)。

    修毗婆舍那有助於修三摩地,因為每次的明觸都會對無常苦空無我多一分認識,貪慾也會減少。

    末法時期修哪個都難。

  • 10 # 大山158297716

    樓主的問題有毛病。引經據典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問題一經樓主提出毛病就來了,顯然是沒思索過,簡而言之:沒過腦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在先,心在其後而生。樓主問題是已經肯定“心”的定在了,“心”己在那裡,還管它住與不住?

    怎麼生‘心’?應無所住而已。

  • 11 # 慧鋒zZ

    心無所住,就已經是心之所住。心住一處,如果做的不錯,那麼其必然是住無所住之處,即住無心處。無心之處,處處可住,住也無住;有心之處,處處不可住,不住也住。以心住無心處,看似矛盾,其實不然。以心尋心,反而無心。人在感受自己的時候其實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感受到的是絕對的充實。這是意識或人性的弱點,是自然規律。

    心之所以無所住,是因為無處不住,是住一切處。就像你和任何人都是朋友,其實你根本沒有朋友。

  • 12 # 空氣000000

    應無所住,不是心無所往。不住的是六塵,經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外不住六塵,則不順其生死相續。不住六塵的同時,生清靜心,經曰:菩薩應如是生清靜心,心不外往,反用六根,入流亡所也。

  • 13 # 不知道12333444

    即不可心無所住也不能心住一處,即要心無所住也要心住一處,心無所住為空,心住一處也為空,心無所住為有,心住一處也為有,因無所住而生其心,關鍵是心而非無所住或住一處,人因顛倒妄想所以總是以頭為腳以頭為頭,佛法的奧秘縱使歷經恆河沙數劫也不能窺其一粒微塵數。

  • 14 # 只緣無事可思量

    《制心一處與應無所住》:(制心一處)是指凡塵眾生(心緒染亂)處處(著相生心)導致(喜怒哀樂)頻繁,所以應將(散亂妄心)迴歸(本來清淨)以便獲取(安詳恆樂)。在(多心)的生活中人生是(煩惱痛苦)的,只有減少(妄想執著)才能獲得(理智)。(應無所住)是已經具足(清淨心)的行者專利,它已經(無心應世)一切隨緣了。因此(應無所住)的人(無心可用~一切隨緣)外部環境(變化萬千)它的(心)始終(清淨),常持(清淨心)則(智慧常在)遇緣遇事能(智慧應對)決不會(自殘)。

  • 15 # 大咖小v

    無所住而施其心! 看清沒? 先是無所住,而後是施其心!

    唉喲,老殼痛,這個東西說了人也不懂,必須靠悟。讀不懂《金剛經》的,基本這個問是白問了。

    打個比方說:心是什麼?

    世尊告須菩提:何為心?

    須菩提白佛言:如來說心則非心,是名心。

    再來這個問題。

    世尊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可作如是念:【心無所住】不?

    須菩提白佛言:不可,何以故?如來說心無所住則非心無所住,是名心無所住。

    OK,再來。

    世尊告須菩提:既如此,善男子善女子可作如是念:【心有所住】不?

    須菩提白佛言:不可,何以故?如來說心有所住則非心有所住,是名心有所住。

    心住一處也是一樣,看吧,你如果能悟明白上面兩個問答,這個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

    別指望我,我雖然可以給你演說,但能不能開悟,完全靠自己。就像世尊為須菩提演說一樣,最開始須菩提也不明白,後來聞說是經,才明白了佛趣,才知道什麼是:如是如是!

    所以我只能回答根本性的答案,那便是: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子應無所住而施其心!

    如是如是!南無阿彌陀佛!如是如是南無燃燈古佛!如是如是!南無大耳彌勒佛!如是如是!南無釋迦牟尼佛!如是如是!南無。。。

  • 16 # 阿福686

    金剛經要和心經一起來看,住和不住看似矛盾,實則不矛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也就是說要先要“有”才可以“無” 。當境界不夠,體悟不到“不住”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先“住其心” 。確切的說應該是“住一心” 。也就是說要去除雜念,把散亂的心“聚起來” ,這樣到了一定的時候便會有了“定” ,當境界到了的時候便能體悟到“不住其心”的妙處了 。

  • 17 # 寒來暑往57017021

    目標是心無所住,但一般人很難做到,於是,退而求其次,以一念代萬念,進而達到心無所住,即禪定的境界中。

    這一念,可能是自己的呼吸,可能是內觀自己的某個部位,也可能是外部某一物。能夠進入禪定的人是智慧、健康、恬靜、和諧的,甚至可以通靈。所以從古到今,有極高修為的人,大都有這種功夫。

    當然,心無所住不見得就單指禪定中的狀態,有修為的人因為大徹大悟,自然沒有了執著,也就是心無所住了。

  • 18 # 弘揚中醫為了百姓健康

    人應該心住一處還是心無所住?

    開示:這不矛盾,佛教裡《金剛經》心住的這一處指的就是以“無所住”為其住處!“無所住即住”,“住即無所住”。

    不瞭解佛法的人總是喜歡對事物進行分別,這就必然產生了對立,差異,有了你,我就有了情感,煩惱……。

    修行佛學的人首先要“無我”,瞭解“無常”,在不斷地精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無我之我”,最後他們都得到了對“得無所得”的深刻體認,到了這個階段,像這“住”和“無所住”兩個對立的概念在佛性上是“無分別”的。不要認為我說的“無分別”就是無分別!它是以其無分別為分別的“無分別”。

    明白此,就知道無所住即住,住即無所住。

    在《金剛經》裡,這樣的開示多了去了,比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以我們要想理解佛門中人的話,要把他們的話裡所含的內容最少轉三轉,達到正面,反面,正與反相合面即“三摩地”,“三藐三菩提”。

    如果還不太瞭解的話就去看看黑格爾的大,小邏輯學,因為佛教所應用的概念都是辯證邏輯的概念,您如果不懂就不能夠了解它,反而會被它轉的糊里糊塗。

  • 19 # 松泉6588

    心住一處乃用功之方法也,故我佛有: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無住生心乃目的,凡夫即無住便不能生心,即生心又非無住,汝若能無住生心,此心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則大事了當矣!雖然,就吾輩凡夫份上還是先向頭一句心住一處上理會。

  • 20 # 藍天61355

    這種問題,只要是明白字意的,或者是修行佛法的,一般都會懂的。

    心無所住,這個心,就是佛教的概念,指的本心,或者說本來面目,是一種假設,因事立名;

    心住一處,這個心,指的是念,就是當下的思想活動,或者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這就猶如,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猶如心無所住,走路就是猶如心住一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知道寶寶是乳糖不耐受,還是牛奶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