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
2 # 洋洋讀史
這個問題值得很多人思考。在文臣裡面,李善長和劉伯溫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他們都為朱元璋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兩個人受到的待遇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長被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封南韓公,成為朱元璋封的六個公爵之一,他也被朱元璋引為開國第一功臣。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卻被只被封為一個伯爵,整整比李善長低了一個檔次,而且他的俸祿還是伯爵裡面最低的,年俸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長的年俸足足比劉伯溫多出了十幾倍,每年四千石。這其中有著複雜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李善長和朱元璋是同鄉,而朱元璋是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這點上李善長就佔了優勢。劉伯溫還是朱元璋三番四次請出山的,他對劉伯溫本來就是又喜歡又防範,並無太多感情。
第二、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勤工作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李善長是個能力極強的人,在多年的戰爭中,不管條件多麼複雜他都圓滿地完成了朱元璋的軍需供給,而且從不搶風頭,低調穩重,這讓朱元璋很放心。而劉伯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做的多是臺前的工作,難免高調,這讓朱元璋又愛又恨。在很多事情上,劉伯溫的判斷比朱元璋還要準確,朱元璋能想到的劉伯溫想到了,朱元璋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處處顯示出他的聰明之處,他忘記了,一個帝王是不允許有人比自己更聰明的。
第三、劉伯溫深諳厚黑之道,老謀深算,滿腹權謀之策,如果這些用在了政變上將是統治的一個極其危險的因素,當初劉伯溫勸朱元璋不去救韓林兒這件事雖然對朱元璋是有好處的,但也讓朱元璋對這個人增添了幾分忌憚,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他會對自己來這一手。
綜上所述,朱元璋對李善長和劉伯溫一個封公爵,一個封伯爵,其實是合情合理的。
-
3 # 寒鴉少年
本人看過《明朝那些事兒》所以對此問題略知一二,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朱元璋和李善長都是淮西人,李善長又是淮西集團的領軍人物,老鄉啊,自然要偏心一點,近水樓臺先得月嘛,劉伯溫是浙東人,屬於後來加入的,自然是比不了。
其次,就是李善長的功勞了李善長雖然沒有像劉伯溫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是他為朱元璋穩固了後方,讓朱元璋沒有後顧之憂的去爭奪天下,他就像是劉邦的蕭何一樣,功勞自然不小。
還有,就是後期朱元璋不喜歡劉伯溫了。因為劉伯溫料事如神,有的時候也比朱元璋更有見解,朱元璋自然是不樂意的。作為一個領導人,我知道的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你也知道,這怎麼可以容忍。更何況朱元璋的性格也是眼裡不揉沙子,所以對於劉伯溫他是越來越不喜歡了
-
4 # 小慶聽歌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大封功臣,一共封了六個公爵,二十八個侯爵,另外還有幾十個伯爵。文臣之中李善長被封為南韓公,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第一謀士劉伯溫卻只被封了個誠意伯的爵位,而年祿只有區區二百四十石,在伯爵裡面也是最低的,以劉伯溫運籌帷幄的功勞,即使封個公爵也是理所應當的,為什麼卻只被封了個伯爵,而且俸祿還是伯爵裡面最低的呢?
朱元璋常常對手下的大臣們說這樣的一句話:“劉伯溫就是朕身邊的張子房啊”,雖然老朱口口聲聲的以張子房比喻劉伯溫,但在老朱的心底對這個第一謀士是懷疑大於信任。出身淮右布衣的老朱並不是那麼的喜歡讀書人,他也覺得這些才高八斗的飽學之士看不起自己這個泥腿子皇帝。在這些人中他覺得劉伯溫就是個代表人物。猜忌心極重的老朱是絕不會讓劉伯溫身居高位的,但也絕不會讓他離開自己的眼皮底下。因為他怕這樣一個能人再為他人所用而謀反。
從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請到金陵做謀士,一直到洪武三年的十年間,劉伯溫也看透了老朱這個皇帝的真面目。 他一方面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另一方面竭力掩飾自己以做到寵辱不驚,免得遭到殺身之禍。
朱元璋是一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他的天下也是淮西的眾將給他打下來的,而劉伯溫卻不屬於淮西集團,他不僅不是淮西一黨,反而在立國之初擔任御史中丞時嚴厲打擊違法亂紀的淮西一黨(立國之時所封公、侯、伯爵大多是跟隨老朱打天下的淮西人),這當然引起以左丞相李善長為首的淮西一黨的強烈不滿,人人皆欲殺之而後快。在這種情況下不被老朱殺掉以安撫淮西諸將就已經不錯了,能封個伯爵已是僥倖。
洪武四年,老朱賜劉伯溫歸鄉養老。但在地方官員的嚴密監視之下,其所有日常生活均由當地官員寫成奏摺一日一奏。洪武八年正月,劉伯溫患病,老朱命胡惟庸,帶御醫為其診治。而胡惟庸對劉伯溫恨之入骨。四月下旬即死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
在之後的胡惟庸被誅時,其罪狀之一就是下慢毒毒害劉伯溫。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立國之初所封的六公二十八侯在之後的日子裡幾乎被老朱殺絕,封爵全部廢除,只有湯和得以善終。而劉伯溫的誠意伯的爵位卻一直傳到了1646年。
-
5 # 武威王
明代李善長和劉伯溫對於朱元璋,就像西漢蕭何和張良之於劉邦。但是蕭何和張良都順利封侯,甚至張良食邑(劉邦要分齊地三萬戶,張良只要了留縣一萬戶)還要多於蕭何(先封8000戶,後增加了2000戶)。為什麼李善長封國公之首,年俸四千石;劉伯溫只封了普通伯爵,年俸二百四十石呢?
我想從朱元璋的性格以及權利制衡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朱元璋的成長經歷不可謂不勵志,從乞丐、和尚做到皇帝,歷史上絕無僅有。但朱元璋是一個性格很糾結的人,從他對官員的態度、對貪腐刑罰的嚴苛、從對文武功臣的忌憚,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實際上是個帝王權術很老到,而且不相信任何人的皇帝,真正的“孤家寡人”。有野史記載,朱元璋時刻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其心智可見一斑。
朱元璋分封功臣很有意思,這種有意思還體現在官員的品級上。首先,死去的都能得到優待,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死後都被追封為王,而活著的都只能做到公爵,並且一般“太師、太傅、太保”這樣的一品大員,很多人死後才能夠得到;其次,親屬待遇都比功臣高,朱元璋的兒子幾乎都封王,作為他女兒的公主們都是一品,而大臣們到六部尚書才二品官。很明顯的感覺,朱元璋並不十分想分封功臣,只是形勢所迫逼不得已才封的,後來還將大批次的功臣都殺了。
然後,我們看看李善長當時的官職,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幾乎到了文官的頂峰,手中權力無限;而劉伯溫呢,太史令、御史中丞。太史令幾乎是無關痛癢的職位,御史中丞確是言官之首,擁有彈劾之權。在明代,言官可謂是歷朝歷代最為強勢的朝代。一眾言官,想罵誰罵誰,別說大臣,罵皇帝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還以此為榮。劉伯溫作為一個耿直的言官首腦,充分發揮了言官的優勢,一度曾經讓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喘不過氣來。
很顯然,朱元璋就是在刻意製造這種不公平,來激化李善長和劉伯溫兩派的矛盾,自己坐山觀虎鬥,最後坐收漁利,將李善長和他的丞相職位一起消滅,同時也捎帶腳幹掉了劉伯溫。
-
6 # 每天讓陽光多一點
這個主要是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劉伯溫在元朝當過官,而且還參與過討伐朱元璋的義軍。還有剛開始的時候劉伯溫是瞧不起朱元璋的,朱元璋多次請他出山,他也不願意。直到後來才加入了朱元璋的義軍的。所以朱元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而李善長從一開始就跟著朱元璋的,跟朱元璋一樣都是淮西人,所以只封了劉伯溫一個公爵也應該是有一定的報復心理的。
二,劉伯溫這個人比較高傲,一直都瞧不起朱元璋本人以及朱元璋陣營裡的這些人的,經常是一副高高在上,指點江山的姿態,所以朱元璋手下有很多人對劉伯溫是比較排斥的,也不希望他封太高的爵位,甚至很多人都是跟他有矛盾。而李善長這個人處事比較圓滑,對上對下都比較得人心,他又是淮西陣營的代表人,而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大都是淮西人,這個陣營勢力強大,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藍玉案,以及胡惟庸案,當然這是後事。
綜合以上所述,劉伯溫和李善長一個封了伯爵一個封公爵的原因有劉朱二人歷史的矛盾問題也有劉李二個的性格差別的因素,還有就是政治上的因素。答的不好還望見諒。
-
7 # 夢福駒
李善長被封為公爵很可以理解,公爵下面就是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這就是古代的五種爵位!
劉伯溫之所以被封為伯爵那是有原因的,當初劉伯溫可是跟著元朝政府混的,後來不得已跟隨了朱元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然劉伯溫是個有名的神算軍師,出謀劃策那可是大行家,那真是諸葛在世!還有一點朱元璋的手下好像聽從了劉伯溫的話弄死了小明王,這些事朱元璋都是記在心裡的
-
8 # 置身黑白的精彩
舉個例子,創業老闆手底下有兩個人,一個是老鄉兼發小,有能力有水平但不及自己。另一個是世界五百強挖來的高管,實力水平甚至可以和自己五五開
如果要提拔一個人當副總,會是誰勝出呢?
畢竟功高震主、非我族類這句老話,形容劉基或許不太合適,但也有幾分意思
作為不出世的奇才,劉伯溫的能力水平可謂是冠絕當代,唯一能在運籌帷幄上能和他難分伯仲的也只有朱元璋本人了
所以,朱元璋是不會讓這個開國元勳獲得太高封賞的——功高震主後取而代之的例子雖然不常見,但是會有。縱使劉基本人並無這種想法,但是防患於未然嘛!
造反派高階官員——前朝省教育廳副廳長劉長官的難處不得不說,朱元璋本事很大,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徐達、常遇春、李善長本事也都很大,他們都是勞苦大眾、都曾是元朝最底層的人。憑藉著天賦和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首先從心理認同感上來說,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劉基就不一樣了,他曾是元朝高階幹部,不僅有身份、還有地位,甚至說還比較有錢。像老朱老徐這樣的泥腿子,跟劉基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大家聊天的時候都是之前啃窩頭、睡草窩,劉基一沒聽過而沒感受過,顯得生疏是必然的。這是階級矛盾,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且劉基和老朱他們並非同鄉,嘮嗑的時候也很尷尬。就像現在的人們用家鄉話親切的攀談著,你卻非得說普通話,是很膈應人的,雖然並非有意
於是乎,從一開始,作為老朱同鄉的李善長,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明末第一謀士——神算劉伯溫的難言之隱劉基的運籌帷幄水平,實在是高的不行。很多時候,他的想法和朱元璋不謀而合,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把雙刃劍
畢竟,領導喜歡有才能的人,卻對才能跟自己匹敵甚至說略勝一籌的人心存芥蒂,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古人有句老話,伴君如伴虎,就是這樣。劉基曾在無數的決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和朱元璋一起成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人才,比如在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討伐順序上,幾乎所有的將領都認為應該先滅張士誠,包括明朝第一戰神徐達也持有這個觀點,但持反對意見的兩個人獲得了勝利
這兩個人是誰,不說也知道。這二人準確的判斷了當時的時局,並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性格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先滅張士誠,難度小,收益大;但陳友諒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會抓準時機趁火打劫。而如果先攻陳友諒,張士誠則必然不會來救援,這也就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機”
朱元璋驚歎於劉基的能力和見地,但在無比信任並重用劉基的同時,卻開始提防起來,這或許就是劉基這種超級謀士的悲哀
自作聰明的劉基——不懂得功成身退和低調做人的道理建國之後,朱元璋封賞有功之臣,作為文臣之首,李善長封公爵當之無愧,可為何劉基落得個誠意伯的賞賜,按貢獻來看,他就算是不能成為公爵,封侯爵也是無可厚非的,可老朱偏偏給了他一個伯爵
要知道,伯爵和公爵的差距,在明朝那是俸祿上將近二十倍的差距!劉基自然心中不服,可他仍然是浙東派官員的黨派領袖,並和李善長的淮西派對立。只是一次次的犯錯讓劉基墜入深淵,最後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老家
朱元璋曾詢問劉基,誰適合做國家的宰相,一連幾個人選都被劉基否決,不是道德品行不夠、就是能力水平不足,總之沒有一個能“入”劉基法眼的
而且劉基還大言不慚的告訴老朱,這些都不是賢人,皇上您得啟用賢能之人啊!
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朱元璋徹底對劉基失去了信任,“什麼意思,我老朱舉薦的都不是賢人,你的意思是就你能行唄?”
徹底決裂了!從此劉基失去朱元璋的信任,隨後被罷黜返鄉,隨後胡惟庸攜帶御醫前來探望,並表達了朱元璋的關切,但不久之後劉基便病死。多年之後,胡惟庸案發,牽連出此事,至於是老朱下令所為還是胡惟庸自作主張,說法眾多
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劉基肯定不是自然死亡
從小明王的處理上,劉基和朱元璋的關係就已經變得十分微妙了。不管怎麼說,護送小明王的廖永忠,失手或是故意弄死了小明王,得到的是朱元璋的“訓斥”
“按你的功績,本來要封公爵的,你這麼一搞只能封你為侯爵了!”講道理,按照當時的貢獻度,廖永忠封侯爵,就已經是燒高香了,但卻...
而劉基,是不主張殺掉小明王的,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已經和老朱結下了樑子,更不必說他之後的表現了。
其實不必爭論李善長的公爵和劉基的伯爵是否不公平,至少結局上來講劉基應該滿足了,畢竟他還能落得個“病死”的結果,家人也比較安全
反倒是封了公爵的李善長,在七十六歲的那年,被抄家並夷三族
-
9 # 小寶12369
劉伯溫給過度神話了,朱元璋從普通士兵做到吳王時候劉伯溫沒有加入,在和陳友諒決戰前幾個月才加入,在和陳友諒決戰時候決定戰役勝負的是朱文正,康冒才還有徐達,更重要的是常遇春一箭射死了陳友諒,劉伯溫剛加入並沒有給予多大的幫助只是出些穩定軍心之類的計策,打敗陳友諒後天下統一隻是時間問題了所以劉伯溫也沒顯示多重要,最後封個伯爵並沒有不妥,反而給劉伯溫中央紀檢委書記的職位做算重用了。
-
10 # 覃仕勇說史
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在朱元璋的口裡,他曾把李善長說成是自己的蕭何,把劉伯溫說成是自己的張良。
由此足可見李、劉兩人的分量,以及他們在大明開國中的功勞和作用。
但是,憑心而論,以真才實學論,李善長是無法與劉伯溫相比的。
劉伯溫少年有神童之譽,聰穎過人,如果不是元朝政府有二十五歲前不能參加鄉試的規定,他應該早就是進士了。饒是這樣,劉伯溫透過作弊,虛報了歲數,還是在二十二歲就考取了舉人,二十三歲就考中了進士。
李善長,僅僅是一個生活在鄉村毫無功名的小知識分子而已。
劉伯溫流傳於後世的著作都很有名,包括《郁離子》、《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以及兩部兵書:《百戰奇略》、《時務十八策》。
李善長僅粗通文墨,著作一欄為空白。
在謀略方面,龍鳳六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在約張士誠夾擊應天的同時,自己率先統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東下。
在諸將束手、謀士無策的情況下。
當時不是謀士,只是軍中祭酒的劉伯溫挺身而出,力勸朱元璋“伏兵邀取之”,並獻上康茂才詐降誘敵的妙計。
朱元璋連連稱妙。
李善長一頭霧水,想不通劉伯溫的意思,悄悄問朱元璋:“現在我們都以陳友諒賊子的到來為憂,為什麼還要派康茂才去引誘他來呢?”
朱元璋直為李善長的智商“捉急”,耐心向其解釋:“如果陳、張兩賊合兵對我們展開夾擊,我們哪裡抵擋得了?現在只能盡力誘陳賊先來,先將之擊敗,張賊自然就膽落不敢來了。”
李善長恍然大悟,象剛才朱元璋一樣,連連稱妙。
不難看出,在戰略謀劃上,劉伯溫可以遠甩李善長几條大街。
還有,劉伯溫不但文學、政治、謀略各方面了得,他所掌握的天文氣象學還是一流的。
舉個例。
吳元年(1367年) 十一月十二日,在文武百官的不斷勸進下,朱元璋答應登基就位、建立大明王朝。他讓精通象緯之學、身兼太史令、正主持曆法制定工作的劉伯溫挑選一個黃道吉日。
劉伯溫觀風望氣、夜測星象,很快斷定:來年的正月初四是個大晴天,是登大寶的上上吉日。
朱元璋於是在祭告上帝皇祇時說:“是用明年正月初四,於鐘山之陽,設壇備儀,昭告帝祗,惟簡在帝心。如臣可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祗來臨,天朗氣清;如臣不可,至日當烈風異景,使臣知之。”《(明太祖實錄》卷二八下)
朱元璋這段告詞的意思是:如果明年正月初四“天朗氣清”,就代表天帝贊成登基;如果當天“烈風異景”,就代表天帝反對登基,那麼,就不要登基。
可以說,如果劉伯溫的氣象學有偏差,當天是個壞天氣,後果將極其嚴重。
而最讓人心驚肉跳的是,從該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連天雨雪,天地被肆虐了個透,要初四出現晴天,簡直是妄想。
但劉伯溫表現得非常有信心。
果然,雨雪只狂歡了三天,到了正月初一,便突然停止了。到初四日,原野的雪也融化了,地面乾乾爽爽的,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大晴天。
現在,史學家還弄不清楚劉伯溫是根據什麼來預測到來年正月初四是個大晴天的,只能歸結於一個詞:神人!
說了這麼多,回到本題題面:李善長既然如此不濟,劉伯溫卻又如此高明,為什麼李善長封了公爵,劉伯溫卻封伯爵呢?
主要有三個地方,劉伯溫是無法和李善長相比的。
一、從一開始起,到胡惟庸案發前,朱元璋一直有著濃厚的鄉土、宗族觀念,他認為那些同自己有著鄉里、宗族關係的淮西將臣,才是最可靠的心腹骨幹。李善長是朱元璋不折不扣的同鄉,而劉伯溫卻是浙東人士。
二、李善長從龍時間很早,是朱元璋手下骨灰級的追隨者。而劉伯溫正式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時間是1360年,即與陳友諒展開龍灣大戰的前夕。
三、李善長對朱元璋“從一而終”,他跟隨朱元璋下滁州、和州,進克太平、應天,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滁州,郭子興一度想將李善長調入元帥府做自己的助手。當時的朱元璋無可奈何,仰天長嘆:“主師之命,弗可違也!”但李善長很有氣節,堅決地拒絕郭子興的排程,堅定地跟著朱元璋,表現出了無比的忠心。劉伯溫呢,一開始是元朝的官員,他還專門為元朝太師脫脫寫過頌歌,並且協助江浙行省樞密院判官石抹宜孫鎮守處州,對抗和剿殺過紅巾軍(朱元璋軍屬於紅巾軍派系),在得不到元朝重視的情況下,憤然辭官。朱元璋從宋濂口中知道了劉伯溫其人,派人去請。當時的朱元璋尚未現出王者之象,劉伯溫見了朱元璋後,三推四辭,彼此話不投機,沒能走到一塊。不久,朱元璋在各路勢力中勝出,兵精將強,極有前途,劉伯溫才開始思念朱元璋。而朱元璋也在這時派處州總制官孫炎再請劉伯溫,劉伯溫這才匆匆前來投奔。毫無疑問,劉伯溫的忠誠度是要打折扣的。
基於上述三點,劉伯溫在論功行賞時比不上李善長,就理所當然了。
再補一句,李善長功勞不但遠大劉伯溫,而且位列文臣之首,是因為他的工作性質——開國過程中,朱元璋在前方打仗,李善長在後方支援後勤,各方面打理得井井有條,使朱元璋無後顧之憂,這功勞也的確巨大。對比之下,劉伯溫的功勞始於龍江之捷,而在徐達克蘇州、擒張士誠後,他的奇謀異略已失去用武之地,功勞就到此為止了。
-
11 # 太宗悅史
以劉伯溫的功勞封個伯爵實在是太低,畢竟公、侯、伯,伯排在最後一位,就算劉伯溫再不濟也能封個侯爵。
但朱元璋為什麼只封了一個伯爵給他呢?反倒是直接封了個公爵給你李善長呢?其實這怪不得朱元璋,要怪就怪劉伯溫自己。
劉伯溫與李善長在朱元璋陣營裡的工作,類似於張良與蕭何,劉伯溫是張良,李善長是蕭何。
李善長自從投奔朱元璋的第一天起,主持的工作就是後勤。
大軍打仗需要後勤準備糧食,大軍的開支需要後勤精打細算,要是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影響到了大軍的發展,後勤肯定跑不掉。
總而言之,後勤是一項又苦又累又不討好的工作,沒有幾個人願意幹,更沒有幾個人能夠幹好。而李善長不但願意幹,而且能夠幹好。
朱元璋征戰天下期間,糧食從未出現過問題,這主要就是取決於李善長。
李善長不但能夠從容不迫的解決好糧食問題,也能夠做出一些令朱元璋喜出意外的工作成績。
就比如朱元璋攻打採石磯、太平路的時候。
當時大軍已經疲憊不堪,如果採石磯、太平路一旦攻佔,大軍為了發洩,很有可能會燒殺搶掠,到時候必定引起百姓的強烈不滿。
而李善長早想到了這一點,事先就把嚴申軍紀的公告準備好,一攻佔採石機,太平路,立刻派人貼在大街上。
使朱元璋成功避免了一場騷亂。
鑑於李善長出色的工作能力,只要朱元璋一親自出徵,後方絕對會交由李善長坐鎮。
朱元璋親自到安豐去救韓林兒的時候,坐鎮後方的是李善長;朱元璋親自到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的時候,坐鎮後方的也是李善長;
朱元璋親自到湖北剿滅陳友諒殘餘勢力的時候,坐鎮後方的還是李善長。
李善長就像是朱元璋的賢內助,一直默默無聞的為朱元璋排憂解難,而劉伯溫就不同了,相比於李善長,他給朱元璋帶來的更多是不安。
朱元璋打天下的根據地是在應天,而龍灣之戰發生的時候,朱元璋才剛剛將應天的局勢穩下來。
面對陳友諒的十萬大軍順流而下,朱元璋的大部分謀士都主張棄應天而去,儲存實力,以做後來的打算。
可是朱元璋卻不想,畢竟他好不容易才在這亂世之中有一片安身之地,如果說放棄了應天,難道陳友諒就會放過他嗎?
朱元璋看著這群往日裡不可一世的謀士,十分的心寒。但還沒等朱元璋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就有另一個人將他的意思表達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劉伯溫。
劉伯溫認為,朱元璋雖然論實力比不過陳友諒,但是還是勉強能夠與陳友諒一戰的。
畢竟是陳友諒來打朱元璋,而不是朱元璋去打陳友諒,再加上陳友諒對南京附近的地形不熟悉,而朱元璋在南京附近的地形特別熟悉,打一場勝仗應該不難。
後來的事情完全順著劉伯溫的意思發展。
朱元璋早早的就在龍灣設下了埋伏,再加上當時是夜晚,陳友諒一上岸,就被位朱元璋打個措不及防,整整損失了將近三萬計程車兵,大敗而歸。
如果劉伯溫僅僅是神機妙算,朱元璋未必會怕他,讓朱元璋怕他的是,他不但神機妙算,而且厚黑學水平還非常高。
朱元璋隸屬於紅巾軍系統,而紅巾軍的領導是韓林兒。
至正二十三年,韓林兒被張士誠包圍在安豐,朱元璋想去救,但是劉伯溫卻不讓朱元璋去救。
原因很簡單,當時朱元璋的勢力是紅巾軍系統中最為強大的,韓林兒這個名義上的領導早就應該去世了,留著他,自己遲早會擔上弒君的罵名。
可是朱元璋不聽,決意去救韓林兒,直到救下了韓林兒,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相信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後,每每想起這件事情,後背都不禁發涼,要是哪一天出現某一種情況,劉伯溫對著自己也來這麼一手,自己能不能招架得住。
任何人都不喜歡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朱元璋也不例外。李善長被封為南韓公,是公爵裡面唯一的一位文臣,其他的五位公爵全部都是武將。
而劉伯溫則被封為誠意伯,僅僅只是一個伯爵。是伯爵也就算了,他的俸祿也是伯爵裡面最低的,一年的俸祿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長則高達四千石。
差一點可以理解,但差這麼多,就難以理解了。相信劉伯溫在得知自己的封賞的時候,肯定愣了一下。
不過以劉伯溫的智商,應該很快就能夠反應過來,這是朱元璋故意在打壓他。
劉伯溫不但爵位與李善長差十萬八千里。職位也與李善長差十萬八千里。
李善長坐鎮中書省,官居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劉伯溫官居御史中丞。
丞相是有實權的,能夠處理奏摺,遇上個別鍾愛權力的丞相,甚至還能夠私自定他人的生死。
而御史中丞手中是沒有實權的,雖然是言官的首領,但頂多也就是有議政權,或者有的時候到地方上耍耍威風,權力中樞的權力一點都碰不到。
很明顯朱元璋雖然提防劉伯溫,但還是捨不得讓劉伯溫走,畢竟開國之初,缺的就是人才。
雖然朱元璋不想讓劉伯溫走,但是李善長卻想要劉伯溫走,因為劉伯溫不給他面子。
李善長的親信李彬貪汙,犯了死罪,按照當時的法令,應該處死,而負責這件事情的人就是劉伯溫。
李善長希望劉伯溫能夠給個面子,放李彬一馬,但是劉伯溫卻不肯,執意殺掉李彬,自此李善長與劉伯溫決裂。
劉伯溫的手段雖然高明,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體現不出任何的作用。
李善長作為淮西集團的首領,劉伯溫哪裡是他的對手。
要知道朱元璋就是淮西人,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也大部分都是淮西人,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淮西話成為了官話,說出一口流利的淮西話,到哪裡都有面。
劉伯溫被李善長擠回了老家南田,但是李善長的親信胡惟庸卻不打算放過劉伯溫。
因為朱元璋當初曾經動過命胡惟庸為丞相的念頭(李善長知道激流勇退的道理,鬥倒劉伯溫他就消失在了朝堂之中),但是劉伯溫卻說胡惟庸既無才,也無德,不適合擔任丞相。
而此時的胡惟庸正接替了李善長的丞相之位,要權有權,要人有人。
胡惟庸直接將一個佔據王氣土地的罪名安插到劉伯溫的身上。
別人佔據王氣土地朱元璋或許並不至於緊張,但是佔據王氣土地的這個人是劉伯溫,朱元璋的精神立刻就崩了起來。
當即大發雷霆,剝奪了劉伯溫的伯爵俸祿。
劉伯溫知道朱元璋對他已經起了疑心,如果再在老家南田呆下去,很有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為了能夠善終,只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跑到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也就是當時的首都南京。
劉伯溫將家從南田搬到南京,整整住了三年,在這期間,朱元璋從未派人來看他,直到他病倒,才派人來看他。
派來的這個人,挺有意思,這個人就是胡惟庸。
朱元璋明顯是想借刀殺人,胡惟庸也領了朱元璋的意,在劉伯溫科的藥裡放了不該放的東西,以至於劉伯溫自從吃了藥,就感覺肚子中長了一個石頭。
隨著一天一天過去,劉伯溫感覺肚子中的石頭越來越大,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在洪武八年上書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夠同意自己返回故里。
錦衣衛的開創者是朱元璋,有著錦衣衛這樣的鷹犬,南京發生的一切事情,朱元璋都能夠第一時間知道。
關於胡惟庸對劉伯溫做了什麼,他也知道,因此,他放回劉伯溫回到南田。
而劉伯溫回到南田不到一個月就去世。劉伯溫活了一輩子,死就死在了聰明上面。
只要劉伯溫遇到的皇帝是一位猜忌的皇帝,無論他怎麼樣,都會必死無疑,誰叫他太聰明。
劉伯溫死了,李善長、胡惟庸一個也跑不掉,誰叫他們遇到的都是朱元璋。
先是胡惟庸被冠以謀反的罪名殺掉,株連三族;後是李善長也被朱元璋冠以謀反的罪名殺掉,株連三族。
相比之下劉伯溫還是幸運的,起碼三族還在,只死了自己一個。
真是應了那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12 # 詩云歷史
朱元璋這個人,小氣得很。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就是個老農民。
明朝開國之後,洪武三年,對於功臣們進行了一次大封賞。著名的文臣李善長封了國公,同為文臣的劉伯溫,卻只封了一個伯爵。
朱元璋和李善長(影視形象)
差多少?待遇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劉伯溫受封的誠意伯,年祿只有240石,而李善長的南韓公,年祿達到了4000石。
那麼,為何朱元璋要如此做呢?
這個就要細細推究其中的原因了。
先說李善長,此人跟隨朱元璋時間最久,從朱元璋在滁州的時候,李善長就認定了朱元璋必有成就,捨命相隨。以後的日子,每逢朱元璋外出領兵作戰,李善長就負責留守大本營。
同時,李善長還要負責朱元璋大軍的軍糧供應。這個工作,非常重要。所謂軍無糧自散,三天沒吃的,再硬的好漢也扛不住。當年漢高祖劉邦打天下,就全靠蕭何幫他籌劃糧草。
所以,對於李善長的能力和功勞,朱元璋心知肚明。給個侯爺?自己也說不過去啊。那就給個國公吧。
大封功臣的時候,李善長是文臣之首,徐達是武將之首。李善長長期擔任朱元璋的丞相,眾多的政令,公文,皆出於李善長之手。
劉伯溫則是跟隨朱元璋日子很晚。1360年,朱元璋已經佔據應天(今天的南京)四年了,才下書請劉伯溫到應天給自己出謀劃策。對比一下,徐達等人是1353年就跟隨朱元璋的,李善長資歷和徐達相仿。
打個比方,徐達,李善長等人,那是當初和朱元璋一起建立公司的元老型人物,工牌編號都是個位起。而劉伯溫加入的時候,公司的規模已經做大,算是請了個職業經理人,員工工牌編號至少三位起了。
所以,李善長,徐達等人的加入,對於朱元璋的事業發展,那是雪中送炭;而劉伯溫的到來,只是錦上添花。
待到大封功臣的時候,朱元璋心裡那就開始盤算了。李善長,徐達等人,功勞大,資歷深,不封國公說不過去。
其他跟隨朱元璋起兵的淮西將領,資歷也很深,征戰功勞也不小,那就統統封為侯!這些將領都是大老粗,喜歡攀比,如果封得低了,容易激出反心。
所以,眾多的老資格將領,都被封為侯。比如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靖寧侯葉升等等。
至於伯爵,那就給劉伯溫,汪光洋留著吧。
所以,朱元璋洪武三年這次封爵功臣,並非是封了6個國公,16個侯,26個伯這樣的封賞方式,而是封了6國公,28侯,2伯。這2個伯,就是汪光洋的忠勤伯,祿360石,劉伯溫的誠意伯,祿240石。
這批人當中,文臣只有3名,也就是李善長,汪廣洋,劉伯溫3人,其餘33人統統是武將。可見,朱元璋封爵的傾向性和謹慎性,簡直是有點摳摳索索了。
甚至,大名鼎鼎的胡惟庸,沒幾年就登上了丞相之位,權傾朝野,卻連個伯爵的位置都沒有!還有和劉伯溫齊名的宋濂,也是沒有封爵。
可是,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朱家子孫,那叫做一個大方!他的兒子們二十多個,全部封了王,在封地修好王府,兒子們直接去王府住著就行,每年當地地方官會把王府花銷直接送到府中!
對於異姓功臣們,朱元璋卻是非常吝嗇腰包,不肯再多發一點工資。所以我說,朱元璋對自己兒孫毫不吝嗇,對於外姓則是毫不大方,是個典型的老農民作風。
封爵其中的道理我再詳細說一下。沒有封爵之前,這些官員只要擔任職務,都有一份官俸。比如洪武二十五年確定的官員俸祿標準,正一品月俸是87石。
那麼,只要某人擔任這個一品官,就月月發87石大米,每石摺合大米90斤,87石摺合大米7830斤。
如果這個一品官,同時獲得封爵,那麼,爵位對應的年祿,單另計算。比如李善長,他是丞相,每年能拿87X12=1044石大米,另外的公爵一年還有4000石大米,好多米啊!
同理,劉伯溫被封為誠意伯,不管擔任不擔任實際官職,每年都會得到240石米。
滿朝文武多了,如果都這樣封下去,皇帝也拿不出再多的米了。朱元璋心想,封爵這個事兒,一定要少封,少封!
所以,封爵這個事兒,朱元璋如此操作,並非單純看不起劉伯溫,封了個240石的誠意伯,實際對於老朱來說,已經很大方了。
按理,以劉伯溫的功勞,有出謀劃策之功,無沙場征戰之勞,封國公那是沒戲,封個侯那是沒問題的。但是,朱元璋想得深,就怕把某個武將封成伯,那麼這傢伙抱怨待遇不公,反了咋辦?
反而是把劉伯溫,汪廣洋這兩個文臣封為伯,他們兩個人就是有意見,也頂多寫幾首詩,不用擔心他們造反。
還有,功勞那麼大的劉伯溫,只封了伯,你們這幫封了侯的武將,還能有意見嗎?
不能不佩服,朱元璋揣測人心的水平是當世一流。後來的發展,果然如朱元璋所預料,有的武將想抱怨,一看劉伯溫封了個240石的誠意伯,面色安然若無其事,也就發作不起來了。
劉伯溫自己倒是心裡明白得很,封了誠意伯過了不久,他就稱病隱退,迴歸鄉里了。遠離朝堂是與非,做個快樂農家翁,也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就寫到這裡吧。
回覆列表
為什麼李善長和劉伯溫都為朱元璋一統天下立了漢馬功勞,前者封了公爵,後者卻只封了個伯爵呢?
個人覺得李善長和劉伯溫雖然都為明朝開國立下了不世功勳,但二者還是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朱元璋在明朝開國之際大封功臣,一共分了36位爵,其中公爵6位,候爵28位,伯爵2位,封李善長為公爵,卻只封劉伯溫一個伯爵,體現朱元璋的智慧和馭人之術。朱元璋這樣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二人背景不同,李善長、湯和、徐達等都是維西勳貴,與朱元璋是老鄉,朱元璋打天下的基礎班子是維西集團,這是浙東劉伯溫無法比擬的。
二、加入時間不同,李善長比劉伯溫更早加入朱元璋隊伍,元老級別,劉伯溫剛開始還擺臭架子,後來馬大腳皇后親自出面,劉伯溫才加入朱元璋隊伍中,自此朱元璋總覺得劉伯溫是瞧不起他,時常給劉伯溫下馬威。
三、李善長和劉伯溫同為朱元璋獻計獻策,前者為朱元璋定下長遠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成王”目標,併為朱元璋掌管後勤以及全國財政收入,是個好“總理”。後者為參謀、軍師,為朱元璋提供戰術策略,計劃周詳,為軍隊攻城抜寨出奇謀,但最終決策在朱元璋,和將士的執行,個人覺得李善長功勞要大於劉伯溫。
四、親疏不同,李善長和劉伯溫雖同為朱元璋的謀臣,但兩人與朱元璋關係卻大不相同,從二人對朱元璋的稱謂就能看出,李善長可以稱朱元璋為“上位”,是僅有徐達、湯和、胡惟庸等少數人可以,而劉伯溫卻不能。
五、政治背景不同,李善長是個落第秀才,只是個私塾先生,無官無政治背景,政治面貌清白,而劉伯溫元朝進土,入過仕途,當元朝過縣丞(正八品),是個有身份的人。
六、性格和處世風格不同,李善長為人圓滑,善於摧測上意,與淮西勳貴打成一片,劉伯溫性格孤傲,高高在上,不懂變通,多次違背上意,與同僚的關係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