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糖溫度

    古代人們晚上計時的工具有:刻漏、沙漏、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臺、大明燈漏。

    計時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臺等。

    1、刻漏又稱漏刻、漏壺。

    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2、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3、水運渾天儀

    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運轉,能模仿天體執行的儀器,並可以測定時間。這個渾天儀改進了漢代科學家張衡的設計,注水激輪,令其自轉,晝夜一週,除了表現星宿的運動以外,還能表現日升月落,當然比張衡的水運渾象儀更加精巧、複雜了。

    4、水運儀象臺

    是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世界史上繼一行之後的重大創造的繼續,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5、大明燈漏

    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透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擴充套件資料:

    星象定時:

    這種方法比用動物報時的方法更加古老,它是根據月亮和星星的晚上位置變化來確定晚上時間階段的。

    根據月亮有“初一升初二長,初三初四見月亮”“二十八九月亮一扭”開始計算時間,一般由“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等計算夜間時間,到了冬天還有“參落正南”——半夜之說(參指三星)。

    另外,根據北斗星在每個季節的晚上轉動位置則更是古代晚上報時和研究四季的重要方法。北斗星在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的黃昏6點和早6點位置和晚上12點的位置——卯時、申時和子時是十分準確的,北斗七星正好在正東西和正南北方位。

    夜行的人們經常根據季節看北斗七星的位置判斷夜間的時辰應該是什麼時間,所以古人有“斗轉星移”一整套夜觀天象之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技水平提升,基層工作人員是更累了還是輕鬆了?上級8小時外發文和無償加班等是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