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透古今
-
2 # 人心厚道
折中,指對幾種不同的意見和方案進行調和,拿出一個各方都可能接受的辦法。這是主觀意識對已經出現的複雜多樣的情況進行思考和取捨的過程。折中的方案,折中的辦法,多數情況下可以照顧到各方的利益,所以無論在單位之間,黨派之間,還是國家之間,往往才是合作共贏的最好選擇和最佳出路。 中庸,指接人待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哲學主張和思想觀念。也是儒家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認識基礎上,對“方法論”總結歸納得出的結論。是教化人去用折中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分析、對待、處理事物和問題。 中庸是思想方法和處世態度,折中是對不同意見的調和過程。
-
3 # 麗麗99616526
相同的是都有一個"中",而區別不同的是中庸之道屬於主觀上是主動行為,折中屬於客觀上的被動行為。
中庸之道是孔夫子儒家傳統學說,講究的是過猶不及,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中庸屬於主觀上的主動行為。
折中屬於圓滑的處事方法,折中是把各種不同的觀點無原則地拼湊在一起的做法,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許多屬性不加區別地東抽一點,西抽一點,作完全偶然的機械的拼湊,在原則問題上模稜兩可,講究的是中和對立的兩種觀點,屬於客觀上的被動行為。
兩者在本質屬性和行為屬性有明顯的區別。
-
4 # 明貞
中庸之道和折中法則不是一回事,差別挺大。知不知,尚。不知知,病。中庸之道即中正之心,是知不知。而折中法則是不知知。知不知有兩重意思,一是知道自已的不知不虛偽妄想,實事求是。二是知道卻似不知道的樣子難得糊塗,不使局面尖銳複雜化。不知知也有兩種意思,一是不知道卻裝作知道的樣子弄虛作假。二是不知卻妄想能知而妄作胡為使事情敗壞而不可收捨,自以為是。中庸之道是孔子的理論實踐,而折中是市儈們的作為,境界不同結果也就大相徑庭。孔子的理論若無老莊思想為基礎則流於膚淺和虛偽,這己經被歷史所證明,佛道儒是時候有機融合了。
-
5 # 泰山124453211
折中是一種處理事情的方式,比如在集市上買東西,你要價三元,我出價一元,最後大家以兩元成交。這就叫折中方案,我們在處理很多問題時常常釆用的一種方法。
而"中庸之道"是一種哲學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實際上"中庸"的意思是"中和",並非庸庸碌碌的縮寫。《禮記·中庸》原書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準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喜怒哀樂沒有發作,就稱為"中",而各種情緒表現的恰到好處,就稱之為"和"。"中"是天下行事之根本,"和"是天下歸順道德之途,能將"中和"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會賦予他應得之位,萬物都會欣欣向榮。
幾千年來儒家的中庸思想曾受到非議,其實關鍵就是錯用了一個"庸"字,有些人甚至連原書看都不看,只聽到這個"庸"字就認為是碌碌無為的意思,便大加批駁,其不知"中和"是一種完美的修養境界。
-
6 # 馬振廷1
中庸之道,是成功和失敗的秘密,是所有萬事萬物正巧成為實實在在不可更改已過的事,是矛盾統一的發展規律。是既成的事實唯物論。折中是處理人事關係,調解已有矛盾的處理方法,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是人事想相的處理方法論。與中庸之道不是一碼事。
-
7 # 李志勇LZY
事物東西尺寸中間對摺;
陰陽暗明哲學中正反論;
人體四肢頭性中鼻口便;
中庸之道皆為中通道理。
-
8 # 程式設計師阿坤
折中法則是處事方法,中庸之道是一門學問,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折中是幾種方法或勢力的妥協,未必是最優方案,前景不明。折中不能稱為智慧。
中庸之道是一門學問,是儒家行為之學的最高境界。孔子曾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人民很少能做到,說明其難度大,也並非描述為走中間路線。孔子為了宣揚儒家學說,奔走列國,如果只是折中處事,早就放棄偏執,過著“乘桴浮於海”的生活了,何至於“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半生顛簸!
剛才說了,中庸之道是行為之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性命之學的起點。《中庸》裡開篇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庸之道來自人性,其最終的歸宿是天道。《中庸》最後講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概括講,中庸貫通了人性與天道,是一套嚴密邏輯的學問。
-
9 # 回憶19561
折中法則,就是指民間團體,或鄰里之間、或鄉村政府部門,因兩鄉鄰、或者是雙方兩方面的當事人,因為地界、房樁地基,或是承包地確權、地界之類,產生矛盾糾紛與紛爭,而相持不下之時,所採取和採用的一種調節與調劑方法方式,一般情況下,是“二一錢作五,各佔一半”;或者是在雙方當事人或某一個社會團體授權,出面調節、調停化解矛盾糾紛,以避免矛盾複雜化、白熱化,也可根據當事人的一方,讓出一小部分土地,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份額進行化解矛盾,謹防矛盾進入到炙手可得、可熱的複雜趨勢,……
中庸之道,中國古代古時侯,有幾本古書,一個叫《大學》、一個叫《中庸》、《孔子》、《孟子》……,在這裡,所謂的“中庸之道”據我猜想和猜測、推測與推敲,所謂“中庸之道”意即:平々庸々、碌々無為,渾々噩々而平々凡々,一生一世既無大的作為與折騰,屬於那種小蝦小蟹和翻不起什麼大浪,一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今天天黑了,就黑了,明天天明瞭就明瞭”的那種,“吃糧不管家,油瓶倒了都不帶伸出手扶一下的那種(人)”,與世無爭,與人無仇無怨的那一種忙人——“豬鼻子插大蔥呢——裝象(呢)”,四不象;假如、正如那樣的話,還不如一個死人,大々地冒了氣了。另一個意思,中庸之道,我想不偏不倚,不向著誰和也不依靠誰,單憑法度、法碟、法規等,中規中矩,全憑和硬拿法律與法規等硬套呢。套上哪條是哪條,王法不饒人。“折中法則”與“中庸之道”相同之處,就是“取中、折中,以中間價格各取一半”,或者是說、是講:“兩者之間取其輕,二者之間取其重”,孰是孰非,孰輕孰重,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正如歌詞所唱的那樣:“老百姓的心裡都有一杆秤,秤能秤出(人)世間的好和壞,醜與惡”。公道自在人心,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雪遮不住罪惡,紙包不住火”;所謂“雁過留影、留聲,人過留名”,“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一心向善,做善事,善始善終才是(人間)正道與正途。妄想、企圖矇混過關,愚弄和捉弄他人,總以為和認為別人傻和自己聰明之人,最終會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々的身價性命”。……
L:2019年10月16日。
-
10 # 我來讀歷史
曾幾何時,儒家的“中庸”及“中庸之道”一度被一些人簡單而粗暴地批判為折中主義、調和主義,而且這一錯誤論調至今在學術界仍有市場,並非銷聲匿跡;但總的來說,它又正瀕臨著從未有過的致命性的挑戰和衝擊。諸如有人認為,把“中庸之道”說成是沒有原則、平衡調和的折中主義的流行說法實與“中庸”之本義風馬牛不相及。“中庸”之“中”有著明確的原則,就是把握事物“恰到好處”的道理,或者說在處理事物時要做到“恰如其分”。但在這裡卻根本無法調和、折中,因為衡人論事不講中的原則而採取調和和敷衍的態度,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便不是偏就是倚、不是太過就是不及。而“中庸”之“庸”無非是中的道理的日常日用,即在處理、對待日常事物中時時不忘“中”的要求、運用“中”的原則[20]。對此,本文則認為,這一認識應當說是質樸而平實的,而且其中也講出了一定的道理;但它卻並沒有進一步指出這一道理的“精微”與“大要”之所在。而這又不能不說是對儒家“中庸”問題在認識程度和理解高度上的一種莫大的遺憾!有人指出,何謂“折中主義”?無原則地、主觀任意地把對方的方面結合起來才叫折中主義。因此不能把一切“折中”都看作是錯誤的;與此同時,亦並非任何談論“中”的學說都是“折中主義”。按此標準考量,中庸的“執兩用中”,它那些達到對立面同一的靈活性都還只是“折中”而不是“折中主義”。因為它並非簡單地平列對立雙方,而是要依照某種原則來或濟或洩;它所提倡的對立面的各種結合方式並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著某種根據差異和對立的絕對性併力圖泯滅這種對立,以追求無差別的同一。在中國思想史上,“尚同”學說可以叫做“調和主義”;中庸雖然主張“和”,但卻並不是人們所謂的什麼“調和主義”。這是因為,中庸所主張的“和”,是以承認對立並以保持對立為基本前提的;而所謂“和”,是對立的結合而不是什麼對立的泯滅,並且“和”之所以為“和”,同時也正是因為其中充滿著對立,是對立按照一定秩序而互相調諧的結果;而“同”則不然,它是排斥差異,要求融解差異的[21]——這應當說是以“和而不同”而解“中庸之道”的典型例子。誠然,“折中”之不同於“折中主義”,正有如“科學”之不同於“科學主義”以及“經濟”之不同於“經濟主義”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然而,奇怪的卻是,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一沾上“主義”二字,似乎便會無一例外地從此而走上一條萬劫不復的不歸之路,總是無法讓人接受。因此,還是胡適先生說得好,還是“少談些主義,多解決一些問題”為好。然而,與此同時,儒家之所謂“中庸”又是這樣一個凸顯著張力結構、保持著動態平衡的變數或者說變數。關於這一點,在本文看來,它本身似乎也並不應當被如此簡單化、平面化地而僅僅糾纏、徘徊、拘泥甚至完全停滯於一般表面意義上的所謂“折中”二字之上而已。
中庸之道是儒家傳統學說,講究的是過猶不及,屬於主觀上的主動行為。折中主義屬圓滑的處事方法,講究的是中和對立的兩種觀點,屬於客觀上的被動行為。兩者在本質屬性和行為屬性有明顯的區別。
-
11 # 趙日金141
中庸,有人解釋為折中,不偏不倚,是錯誤的。
善與惡,兩端,折中,不惡不善、還是又惡又善?
惡與善,《中庸》裡孔子曰的是,“隱惡而揚善”,中庸,惡與善兩端,選中、擇中善,如射箭,一矢中的,正中靶心。
-
12 # 旅居地球80年
折中不就是老好人?各打兩下襬擺平,和事佬。中庸則不同,《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是人們從天然本有的自性中,直心而行,不在喜怒哀樂中。漢儒鄭玄解釋中庸:“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
《中庸》是子思(作者)提出學問修養的主旨~必須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際心性相關的道體和作用。
子思作《中庸》是繼承祖父孔子的心傳,闡述其師曾子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內明和外用之學。也就是“中和才是明德,止於至善的境界。”
-
13 # 聞魯生
雖則老子曾雲:“愛民治國,能無智乎”?並且莊子進而表明,儘管“德蕩乎名”,但必然“智出乎爭”,沒有“百家爭鳴”,又何來出類拔萃之智慧?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其中所蘊涵的不偏不倚、守常不變價值觀念,自春秋以來,一直盤踞中國的思想文化領域。
最為啼笑皆非,應是《周易》鼓吹“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之後,初衷乃道,至高無上!技巧乃器,皆為下品!可憐可悲中國科技,一蹶不振直至近代。
信奉“中道”之中國,孰可忘記莊子所言:“德蕩乎名,智出乎爭”?孰可忘記青年才俊王勃所言:“天下之理不可窮也,天下之性不可盡也”。
-
14 # 龍一歐
使用折中法則的前提是有原則要求的,中庸之道是沒有原則要求的,這是折中法則和中庸之道的本質區別。很多事情需要整體比較,整體之下有各種各樣的單項指標,其中有些指標是互相關聯的,這個指標要求高了,如果只對這個單項指標進行評價,指標越高當然越好,問題是,這個指標高了,就會導致另外一個指標很低,這個指標低了,就會拉低整體效能,遇到這類問題時,就必須整體來考慮這類問題,這時往往需要採用折中法則,以整體綜合性能來評價,對這類相關的各項指標採用折中法則進行選取。中庸之道就是,大家出材料煮粥,有人出了一把米,有人拿來一把老鼠屎,中庸之道就會把米和老鼠屎放到一個鍋裡一起煮,最後無論如何努力,煮出來的只能是老鼠屎粥,這就是中庸之道的做法。上面說的是兩種做事的不同,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時,使用折中法則的前提條件是,各方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受條件限制,如果滿足這一方的全部要求,另一方的合理要求就全部不能滿足,從整體來考量,這是不合理的,所以需要各讓一步,這時就會採用折中法則,儘可能滿足各方最主要的要求,而不是全部滿足某一方的要求。中庸之道就是,不管提要求的人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的,只要提出了要求,都會將各方面的要求來個折中,這導致提出合理要求的一方利益受損,提不合理要求的人獲益,最後結果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各方都亂提要求,即走極端,中國傳統文化受中庸思想影響很大,這導致華人很容易走極端。注:折中法則只是工具,在適合使用的場合下就用,不適合使用的場合下就不用,不是什麼情況下都使用的,所以需要判斷使用條件是否適合。中庸之道是辦事原則,是任何場合下都使用的,所以不會判斷使用條件是否適合使用。
-
15 # 上官恨水
一個強行,一個周旋。
折,折斷。東北話叫掰兩半。
中庸,含主觀認知,勸導,自覺性和圓融。
結果差不多,過程出發點不同。
咋莫嘰也這玩意。
理性分配。和感性平和。
-
16 # 魯卡爾
說實在的,我對“折中法則"和"中庸之道"這兩個處世方法還是研究哲學思維問題很少使用這兩個概念。光記得在"文革"期間,批修正主義經常出現"折衷主義"和"中庸之道"。那個時候可了不得,"折衷主義"就是騎牆,走第三條道路,要求人做到要麼是"左",要麼是"右",騎牆不行。說白了,要麼走社會主義,要麼走資本主義,非叫你說清楚不行。這裡說的是"折中法則"我就有點迷胡,是不是猶如人"走鋼絲",不怕你左右搖擺,只要不掉下來就行?那要苦練雜技的法則了。至於"中庸之道"在"文革"中可批臭了,臭到什麼程度,我就不說了。批林彪也用它來,批少奇同志更更用它來,我就別說啦,要說多了,爭個"餘孽"帽子何苦啊!
-
17 # 聽雪說史
折中之道,是針對一件事情中的多個行為主體,可以是多個人,也可以是多個單位或團體,也可以是多個國家。折中之道用於平衡這些行為主體之間利益或主張,保障照顧到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庸之道,是針對一件事情的事件本身!釆用各種辦法包括但不僅僅是折中之道以保障事情向預定的方向發展。
-
18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折中法則”是把不同質的現象或理論無原則地、機械地結合在一起的觀點,即“和稀泥法則”。
“中庸之道"是心臟交換血液、票決領導頭腦(中)時,以平凡平常心對待(庸)的民主道德原則。
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沒有相同之處。
"中庸之道”的意思不是折中法則,“和稀泥”,懦夫哲學,而意思是:心臟、社會票決血液、領導頭腦(中)時,以平凡平常心對待(庸)“之道”,當選了帶頭幹,落選的事都忘了、不知道。這就是健康的社會和人體選領導頭腦的平常機制,文明道路。誰知道單位無記名投票的意見隱私、自己腦細胞更新的事?若知道這些事,就是腐敗的社會和被監測、解剖還監測、解剖不清楚的病人死人。
要想理解“中庸之道”,就要明白中華文化、龍的造字規則,否則解釋不清楚。“中庸"的可操作意思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以交換、票決馬首是瞻的中國龍(五中)文化能用於日用的平凡生活中,豈(庸)有平庸人嗎?“庸"(豈)可棄乎(嗎)?
例如:農曆五月初五(中節),叫端午(代表交換、票決的午馬七的龍首的意思)。
回覆列表
中國的折中法則,就是不論什麼事,什麼主張都須對半打折。否則,就實行不通。正如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誰要主張在這黑屋子裡開個窗,大家都會反對的。如果你主張把房頂掀了,大家都就同意打個對摺開窗了。中庸則不同。中庸是主張固化社會等級制度的方法論。我們從儒家《中庸》一書中可以看出,中庸就是:1,以天命為依託,要人們承認,富貴在天,生死由命的信條,是人的本性。從而要求人民遵天命,守本份。2,固守先天形成的等級秩序。以符合自身等級範疇的言行為標準去為人處世。言行不發謂之中,發則皆中節(符合標準)謂之和。不允許有達不到自己等級標準的言行(無不及);不允許有超過自己等級標準的言行(無過之)。3,反對廣大小人百姓以追求平等自由,無所忌憚為新標準的中庸。堅持固化與廣大小人百姓截然相反的中庸秩序。4,明知人民不能長久服從等級壓迫,也要強行以“至德”之名推行等級中庸。
折中是打折和稀泥。中庸是固級欺民眾。這就是二者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