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末等市民
-
2 # 華農小常
很多人都學過一首古詩【鋤禾】,我先給大家溫習一下這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小時候一年級就有的教學,就教育我們節約每一粒糧食,告訴我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一點一滴的種植出來的。不是說現在生活好了我們就可以隨便了,節約糧食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浪費是一種可恥行為。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機械的農業普及,種地雖然比上一代人輕鬆了一些,但是節約糧食依然是我們每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
我們國家現在是農業大國,大部分人都是已農業為主,農民種植的糧食依然都是付出自己的汗水,都是辛勤勞動換來的,節約是一種品德,節約也是一種時尚,節約更是一種行動,我們要學會尊重每一份來之不易的果實,更要理解糧食做出食物艱辛,是多少人的付出,才讓我們吃上美味佳餚,杜絕浪費,要從娃娃抓起,珍惜糧食。
大家都知道,不論現在是在酒店,餐廳,或者是食堂,都有非常醒目的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標語,那些標語時刻提醒我們,節約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見到浪費這種可恥的行為,我們要制止,因為要讓這些人知道,明白,和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要告訴他們,曾經在60年底有多少人吃不上飯,又有多少人忍飢挨餓,我們生在繁華鬧市應該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
-
3 # 手機使用者佛在心
半夜呼兒趁曉耕,
疲牛乏力漸艱行。
世人不知農家苦,
謂是田中谷自生。
-
4 # 使用者董永華
我出生於一九五八年。就這個出生年代,足足就能說明,農民種的糧食遭到別人糟蹋時的心情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個童叟皆知的道理,已經在華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勤儉節約的傳統維繫了多少年的人們的靈魂。亊實,現在國家發展了,人們的餐桌上大魚大肉五彩繽紛,黨和國家歷來提倡勤儉節約,然而,現實生活中踐蹋糧食,嘴裡吃著農民種的糧食,而不珍惜農民種下的糧食的行為比比皆是,特別是那些出身農民,而不知道糧食來自那裡的官老爺們,憑藉手中的權力,吃飯不掏錢,嘴裡吃的流油,有啥好的吃不上,曲曲一顆糧食何足掛齒。有權有勢了就忘記了自己來自那裡,忘記了根本,根本沒有把農民所付出的心血放到心上,大肆揮霍捕漲浪費,貪汙的錢財都滿屋如山,何足是糧食呢!過去的幹部到農民家裡吃飯,自已掏錢掏糧票,成為農民的貼心人。現在呢?生活富裕了,肚子吃飽了,遭蹋糧食的行為好象也就普遍存在了。試想,未來農民老的種不動地了,年輕的又不種地,糧食產量會下降嗎?等一斤糧食漲到十元錢的時侯還浪費糧食嗎!根椐我自己的看法,浪費糧食的主要原因是糧價太低,而農民種下的糧食又太多,造成了不把農民的心血當會事的情況!我是農民,種了一輩孑地,深知農民兄弟為了一粒糧食而付出的心血,春種秋收多麼不容易啊!
-
5 # 131419鑫圭雜苑
肯定確定心疼,國家提出節約型社會,倡議引導大家都要勤儉節約,有句貪汙浪費都屬於犯罪!雖然有些人覺得自己花錢購買物品,浪費也屬於浪費自己的,但在困難時期花錢是買不到糧食 還需憑流通糧票方可吃到飯。聽嫂子講她母親小時候去集體食堂打飯回來,遇見外地逃荒把倆銀手鐲換幾個熟紅薯,說了半天她母親也沒答應,困難時期糧食保命,銀子錢都是次要的。哪怕即使在以袁老為主的科研工作者創造了更多的財富,也不是讓大家浪費的,別說非洲,哪怕國內或許還有吃不飽的現象。食用應該的,浪費是典型的對別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有錢只代表你掙錢的能力,並不代表你有多大浪費糧食的權利!愛慕虛榮浪費更不應該,為了應酬 為了面子,高檔酒店 會所狂點一大堆,隨便象徵性的夾幾塊嚐嚐就結束,浪費同時盡給服務員增加勞動負擔,典型的犯罪。有位朋友說他領導請客吃飯就很有原則,菜上一盤吃淨再來下一盤,吃好吃飽為準繩。浪費並不體現你多富有大方而顯得出庸俗的土豪心態,節約並非說明你貧窮扣三,說明你理性紳士,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把浪費的糧食給需要溫飽的人!尊重別人,得到尊重!
-
6 # 飛火流雲
怎麼不心疼?!
一粒糧食從種到收,碾打涼曬,農民都要付出辛勤的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每天把日頭從東山背到西山,確實是粒粒皆辛苦。
俗話說,喝了涼水舔碗呢,學著喪眼呢。喝涼水舔碗我沒見過,可我們小時候吃飯舔碗是經常的。
那時糧食緊張,北方人的早飯大多是玉米作成的稀溜溜糝子,菜是涼拌紅羅卜絲絲,饃是畫眉饃饃,名好聽,其實是麥面卷玉米麵而己,當時叫粗細搭配,好吃不費。
每天吃飯時,奶奶就是嚴歷的監督員,把我們吃過飯的碗挨個檢查一遍,誰的碗沒舔盡,喊來再舔一遍,那時我淘氣,偏不舔,奶奶便拿起我的碗,伸出寬大的舌頭,一下挨一下把碗底舔盡,看得我發噁心。
上中學後,覺得舔碗實在不雅,就改用饃擦,奶奶說:“饃擦也好,擦盡就行。”大家都改為用饃擦,只有奶奶還是舔碗,她端起碗,仰起頭,一招一式,一絲不苟。“糧食是最金貴的,小心遭了年饉。”她常訓導我們。
現在生活過好了,吃喝不愁。可人們一點都不愛惜糧食,賓館裡,酒店裡,許多吃不了的飯菜都被倒掉,浪費驚人。雖說現在提倡弰費,並不提倡浪費啊!
-
7 # 一品花鄉
我在給自己定位時,一直把自己定位成農家子弟,我是農民家的孩子,並且在很小的時候一直過著飢寒交迫、被別人看不起的生活,所以對糧食格外珍惜,糧食就是我的生命。看到別人糟蹋糧食,我就心疼,那浪費的或者被糟踐的糧食是農民拿汗水換來的,需要我們每個人珍惜。
老一輩的人一談到苦日子,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一個特定的年代:六零年。都能頭頭是道地講出在那個年代餓肚子的日子,都說自己過的是吃糠咽菜的生活。其實,從各種資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個時候人們生活的艱難,能夠吃到糠和野菜都還是好的,很多地方由於糧食缺乏,加上自然災害都出現了餓死人的事情。我老爹今年60多歲了,對於那個年代也是記憶猶新,就拿他來說,姊妹四個,為了養育孩子,能夠讓孩子們有點吃的,我爺爺是想盡了辦法,為了能夠挽救我最小的姑媽,連家裡的房梁都拆下來去有糧食的人家換了。後來到我這一輩,家裡面沒有多餘的勞力,所以在我四年級的時候已經要幫助父母下地幹活,直到我工作,幹一天下來真是手心裡起皮、眉毛上淌汗,晚上渾身臭汗躺倒就能睡著,可以說,對於農民的苦我是深有體會,對於糧食,真可以說是農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土裡面刨食得來的,不容易。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把過苦日子的年代忘記了,尤其是年輕人都失去了敬畏之心,對糧食是肆意揮霍浪費,都認為生活好了,有錢了,浪費的是自己的錢,與別人無關。我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覺得太可惜,太心疼。
不論是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養成一種珍惜糧食的習慣,都應該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在思想上應該形成一種意識:浪費糧食可恥。
-
8 # 書童華
是滴!在上海機電學院午攴食堂兩個學生
吃一半米飯就敖氣走了!真想上去訓一頓i算了歲數大勿擾.怒火!
-
9 # 和平2018
人為什有人糟蹋糧食?就是因為它不值錢!所以有人把成兜的大白饃饃往垃圾捅裡丟!因為人人都知道吃糧資出可乎略不計!誰見過把珠寶金銀往垃圾桶裡丟的?因為它值錢!珍貴,沒有人拿糧食當回事了!可怕的現相。人人都說糧食是寶中寶,到大小飯店裡看看那些所為的垃圾!整盤整盤沒動筷的雞鴨肉,基本沒吃的各種菜餚,統統成了垃圾!各各小區的垃圾箱裡真是不忍看!人在犯罪啊!上帝會報應人類的!!
如果糧食成為生活中很重耍的資出?如果人們萬方百計的到處找糧!有錢也買不到糧……。
-
10 # 碧波垂柳
中國雖然比以前是富了,但不是每個人都富了。中國的農業生產水平還比較落後,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風險行業,豐年時要想著災年,糧食的儲備與保管顯得尤為重要,正所謂無糧不穩。節約糧食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帳,是對國家對社會的一份責任。我個人倒是挺贊同按計劃供應的這種分派模式。例如:計劃定量內是平價價格,超出定量外的按計劃定量價格的五倍計價。糧食安全必須時時刻刻放在心裡,糧食供應必須著眼於國內生產,這兩條是萬萬不能忘記的。
-
11 # 使用者652479867669
糧價低,供應寬裕,對於有錢人浪費十斤百斤糧食算個啥。如今農村拋荒十分嚴重,諸君想過有朝一日糧食奇缺的可怕情景嗎?請珍借糧食,善待農民吧。
回覆列表
糧食糟蹋的越多需要的糧食越多,全國的土地就那麼點,產的糧食數量是一定,所以,糧食糟蹋的多了就不夠吃了,糧食不夠吃了就得漲價,糧食漲價了農民就受益了,而且糧食糟蹋的越多,糧價漲的就越多,農民受益就越多,我也想到農民的辛苦,為了讓農民多增加一些收入,凡是看到糟蹋糧食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為了農民,我們應該對那些糟蹋糧食的人真心的說一句:法克!雅蠛蝶…停!法克!雅蠛蝶…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