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環球網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有:

    1842年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賠款、開放五地為通商口岸、割讓香港島、協定進出口關稅等。1843年又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籤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同美國簽訂了《望廈條約》。主要內容有:美國除了享有英國在中國的特權之外,美國的軍艦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出入;美國也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和醫院等。

    1844年同法國簽訂了《黃埔條約》。主要內容有:法國除了享有英美兩國在中國的特權之外,還可以在通商的口岸租地建立教堂,同時中國有義務保護等。

    1858年分別同俄、美、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賠款、外國派公使駐京、開放十地為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自由航行在長江的各個口岸、外華人可到自由到內地活動等。

    1860年分別同俄、英、法《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割讓九龍給英國,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土地給俄國,增開天津和大連為商埠,對英法兩國的的賠款增至800萬兩等。

    1895年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有:賠款、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以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給日本,增開四地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等,其中遼東半島後因法德俄三國的干涉而未能得逞。

    1901年同侵入的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等11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有:賠款白銀共計4.5億兩(本息共計約為白銀9.8億兩);北京的東交民巷被劃定為使館界,並允許各國進行派兵保護;清政府拆除大沽口到北京的炮臺,並允許各國在北京至山海關的鐵路沿線派駐兵駐紮;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並居於六部之首等。

    這些條約中,《南京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辛丑條約》的簽訂,則標誌著中國徹底的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2 # 手機使用者馬井平評論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腐敗的清政府和列強前後簽訂了16個不平等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分別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和西方列強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美《續增條約》、中葡《天津條約》中俄《伊犁條約》、中英《煙臺條約》、中法《會議簡明條約》、《中法新約》。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之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和西方列強共簽訂了16個不平等條約。中國割地賠款,香港正式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回歸中華版圖,150年的走失。

  • 3 # 大話民國

    回答這個問題,無異於自揭心靈瘡疤,但是,忽忘國恥,乃知奮進。知恥而後勇,牢記清廷給華人留下的這些國恥,有益於增強民族尊嚴,有益於強國富民,實現中國夢。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清廷被迫與西方列強(包括日本)總共簽署了眾多不平等條約。

    按時間劃分: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有: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中英《虎門條約》(簽訂)、中美《望廈條約》(簽訂)、中法《黃浦條約》(簽訂)。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有:中英《天津條約》(簽訂)、中法《天津條約》(簽訂)、中俄《璦琿條約》(簽訂)、中俄《天津條約》(1858後6月13日簽訂)、中美《天津條約》(1858後6月18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簽訂)、 中法《天津條約》(簽訂)、中英《北京條約》(簽訂)、中法《北京條約》(簽訂)、中俄《北京條約》(簽訂)、中美《續增條約》(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中俄《伊犁條約》(簽訂)、中英《煙臺條約》或稱《滇案條約》(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簽訂)、《中法新約》又稱《越南條約》(簽訂)

    甲午中日戰爭後簽訂的有: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日《交收遼南條約》(簽訂)、《中俄密約》(簽訂)、《中日通商行船條約》(簽訂)、《中德膠澳租界條約》(簽訂)、《中俄旅大租地條約》()。

    八國聯軍戰爭後簽訂的有:《辛丑條約》(,清政府與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十一國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簽訂)。

    按內容劃分:

    所謂不平等條約,就是西方列強和日本強加給中國的戰爭後果,條約主要包括賠款、割地、降免關稅、治外法權等等。

    1.戰爭賠款

    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中英《天津條約》中國賠償英國白銀四百萬兩,中法《天津條約》中國賠償法國白銀二百萬兩,中英《北京條約》中國增加賠款八百萬兩,中法《北京條約》中國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中日《馬關條約》中國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辛丑條約》總共賠償11國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釐,本息合計達九億八千多萬兩)。

    2.割地

    中英《南京條約》割讓中國領土香港,中俄《璦琿條約》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俄國,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土地改由中俄共管,《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允許葡萄牙永駐澳門,中俄《伊犁條約》爭奪伊犁河流域的中國領土,中日《馬關條約》日本強佔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

    3.單邊治外法權(包括領事裁判權)

    中法《天津條約》法國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中法《北京條約》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中俄《天津條約》准許在中國設領事,並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辛丑條約》將北京東交民巷劃為外國使館區,華人不準居住。

    4.通商,開通通商口岸

    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中美《望廈條約》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中英《天津條約》增開南京、臺南、漢口、九江等九個通商口岸,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中法《天津條約》法國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中俄《天津條約》允許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南、瓊州七口通商,中英《北京條約》開天津為商埠,中英《煙臺條約》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英國可經甘肅、青海、四川等地進入西藏,轉赴印度;並可由印度進入西藏,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允許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中日《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設領事館和工廠。

    5.協定關稅

    中英《南京條約》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中英《煙臺條約》租界免收洋貨厘金,減少進口稅。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簽署的《南京條約》開始,到八國聯軍簽署的《辛丑條約》為止,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此期間,中國大片領土喪失於列強之手,外華人在中國境內設定的租界成了“國中國”,這些不平等條約在華人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記過不可磨滅的創痛!

  • 4 # 以史見今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有:

    1.中英《南京條約》 又稱《江寧條約》。

    1842年8月29日簽訂。條約規定:1、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2、割讓中國領土香港;3、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簽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進一步規定了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1、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2、允許外國兵船停泊在中國通商港口;3、准許英國在“五口”租界。

    意義: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簽訂。又稱《五口通商章程》。條約使美國取得了英國《南京條約》同樣的特權,並又規定:擴大領事裁判權,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

    3.中法《黃浦條約》

    1844年10月24日簽訂。即《五口貿易章程》,使法國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國的同樣特權外,還增加:1、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墳地;2、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有:

    1.中英《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6日簽訂。主要內容是: 1、英國公使得駐北京,並在通商港口設領事館。 2、增開南京、臺南、漢口、九江等九個通商口岸。 3、英華人可以往內地遊歷、通商。 4、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中國給英國賠償白銀四百萬兩等。

    2.中法《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7日簽訂。使法國除取得英國上述特權外,又規定: 1、允許天主教入內地自由傳教。 2、法國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國給法國賠款白銀二百萬兩。

    3.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簽訂。主要是: 1、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俄國。 2、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4.中俄《天津條約》

    1858後6月13日簽訂。主要是: 1、允許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南、瓊州七口通商。 2、准許在中國設領事,並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許俄國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 4、日後中國若給其它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5.中美《天津條約》

    1858年6月18日簽訂。主要是: 1、美國公使駐北京。 2、增開潮州(汕頭)、臺南通商。 3、擴大最惠國待遇等。

    6.中英《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簽訂。又增加: 1、開天津為商埠。 2、准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 3、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 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7.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又增加: 1、開天津為商埠。 2、准許法國招募華工出國。 3、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8.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增加: 1、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東至海的大片中國領土劃給俄國; 2、規定蒙、新西北邊界,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 3、開放喀什噶爾為商埠等。

    9.中美《續增條約》

    1868年7月28日簽訂。主要是: 1、擴大掠奪華工; 2、美國可在中國設學校; 3、對僑民不得“欺侮凌虐”。

    10.中葡《天津條約》

    1887年12月1日簽訂。主要是: 1、允許葡萄牙永駐澳門; 2、同樣享受英、美等在中國的特權。

    11.中俄《伊犁條約》

    1881年2月24日簽訂。主要是爭奪伊犁河流域的中國領土,並將兵費增為九百萬盧布。

    12.中英《煙臺條約》 或稱《滇案條約》

    1876年9月13日簽訂。主要是: 1、英國得派員至雲南調查; 2、英國可經甘肅、青海、四川等地進入西藏,轉赴印度;並可由印度進入西藏; 3、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 4、租界免收洋貨厘金; 5、減少進口稅;

    13.中法《會議簡明條約》

    1884年5月11日簽訂。 主要是:1、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2、允許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 3、調回在越南的中國軍隊。

    14.《中法新約》 又稱《越南條約》

    1885年6月9日簽訂。除要中國承認法國在越南的特權外,還降低了中越邊界的進出口稅率;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商辦;法國退出臺灣、澎湖。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時訂立的:

    1.中日《馬關條約》

    1895年4月17日簽訂。主要是 1、中國承認北韓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強佔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 3、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 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5、允許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設領事館和工廠; 6、日軍佔領威海衛,俟賠款付清後才撤退。

    2.中日《交收遼南條約》

    1895年11月8日簽訂。竟要清政府以三千萬兩“贖回”遼東半島。意義: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國聯軍戰爭(1900-1901)時訂立的:

    1.《辛丑條約》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十一國簽訂。主要是: 1、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釐,本息合計達九億八千多萬兩; 2、將北京東交民巷劃為外國使館區,華人不準居住; 3、拆毀大沽炮臺及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外國軍隊駐紮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十二個重要地區; 4、永遠禁止華人民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的各種組織,違者處死。 5、各地官員如發生“傷害諸華人民”事件,必須立即鎮壓,否則立即撤職,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認附和義和團的錯誤,向帝國主義“道歉”。

    意義: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5 # 落雨戀花

    條約名稱及簽訂時間

    清朝曾佔據世界GDP總量的1/3。當時並沒有完善的經濟統計部門,該資料是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的觀點,他確實提出過中國在1820年和1900年,佔世界經濟比重大約為33%和11%的觀點

      主要內容

    《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

    ①賠款2100萬銀元。

    ②割香港島給英國。

    ④關稅由雙方共同協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①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②“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

    除取得《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各種特權外,擴大了領事裁判權和關稅協定的規定;還規定美艦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國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中法黃埔條約》

    (1844年)

    除取得英、美兩國條約中規定的權益外,還規定有人觸犯法國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清朝地方官要“嚴拘重懲”。

    《中俄愛琿條約》

    (1858年)

    沙俄割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把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兩國共管。

    《中俄天津條約》

    (1858年)

    沙俄取得陸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權利,還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軍艦、內地傳教、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中美、中英、中法

    《天津條約》

    (1858年)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②增開漢口、九江、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④外華人可以在內地遊歷、經商。

    ⑤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

    ⑥賠償英法軍費各白銀二百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二百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

    ①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④賠償英、法軍費各增到800萬兩。

    《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

    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給沙俄。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1864年)

    割讓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給沙俄。

    《北京專條》

    (1874年)

    清政府付給日本白銀五十萬兩,作為日軍撤出臺灣的條件。

    《中英煙臺條約》

    (1876年)

    ①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廣東北海為通商口岸。

    ②洋貨在“租界”免收厘金,運往內地免收內地稅。

    《中俄伊犁條約》

    (1881年)

    ①中國收回伊犁,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割給俄國。

    ②賠款九百萬盧布。

    《科塔界約》

    (1883年)

    割齋桑湖以東和以南大片土地給沙俄。

    《中法新約》

    (1885年)

    ①清政府同意在雲南和廣西兩省的中越邊界開埠通商。

    ②中國任用法華人修築鐵路。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1890年)

    擬定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間的邊界。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

    (1893年

    開放西藏的亞東為商埠,西藏和印度、哲孟雄邊境五年內免稅貿易。

    《中日馬關條約》

    (1895年)

    ①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款白銀二億兩。

    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中國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

    《辛丑條約》

    (1901年)

    ①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

    ②懲辦曾支援宣戰的王公大臣,保證嚴禁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活動。

    ④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華人居住。

    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

    《二十一條》

    (1915年)

    ①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

    ②日本享有南滿、東蒙一帶工商、土地、路礦、顧問、借款的特權。

    ④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財政、軍事顧問。

    ⑤中國警政和兵工廠由中日合辦。

    《中俄呼倫條約》

    (1915年)

    呼倫貝爾劃為“特別區”,規定中國軍隊非經俄國允許,不得進入該地區。

    《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1918年)

    中國與日本對蘇俄採取共同防敵的行動;日軍在戰爭期間可以駐在中國境內與境外作戰,兩國軍隊必須互相“合作”。

  • 6 # 荒野歷史

    作為中國近代史恥辱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意義太過深遠,此戰將大清的外強中乾暴露無遺。鴉片戰爭之前世界列強們對這個東方巨獸還是有所忌憚的,然而隨著戰敗大清逐漸陷入被宰割的漩渦之中。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的六十多年中,帝國主義列強逼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多達數十個,這是列強侵華的罪證,也是清朝政府統治者喪權辱國的記錄。

    1842年8月29日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條約規定:

    1、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

    2、割讓中國領土香港;

    3、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又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籤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加大了英國在華的特權進一步喪權辱國:

    1、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

    2、允許外國兵船停泊在中國通商港口;

    3、准許英國在“五口”租界。

    1844年7月3日簽訂的中美《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該條約是《南京條約》的翻版取得了同樣的在華特權,並另加規定:擴大美國的領事裁判權,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沿海港口完全落入列強之手毫無主權可言!

    1844年10月24日簽訂的中法《黃浦條約》又稱《五口貿易章程》。與英美一樣法國也要求擁有同樣的特權,當然也新增加了兩條:

    1、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墳地;

    2、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以此想借助宗教信仰進一步侵略中國!

  • 7 # 不一樣的歷史趣事

    自1840年到1912年的72年間,清政府簽訂的各類不平等條約累計1175件,也就是平均一年要簽訂16件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給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其中一些不平等條約的惡劣影響甚至遺禍至今。

  • 8 # 淵躍講堂

    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見解,我真誠希望我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在此,我就拋磚引玉、獻醜啦,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看到了很多朋友在下面的回答,我覺得都寫得非常好,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我簡單說說為什麼晚清這麼被動,受洋人捱打蹂躪。

    清朝統治者期望維護極權統治的心理觀念是“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 。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奏準皇帝頒佈了《防範外夷條規》,不說內容噹噹看條規的名稱都能笑掉大牙。外夷是帶有譏諷色彩的詞語,可以看出當時的朝廷是有多麼的自大。

    其實,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防範西方殖民主義者。但這種自衛措施恰恰給清朝和中華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以上我分享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看法,在這裡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9 # 久霜冷鏈

    1 8 4 2年 0 8月2 9日:

    中英《南京條約》;

    1 8 4 3年0 7月2 2日:

    中英《五口道商章程》;

    1 8 4 3年1 0月0 8日:

    中英《虎門條約》;

    1 8 4 4年0 7月0 3日:

    中美《望廈條約》;

    1 8 4 4年1 0月2 4日:

    中法《黃埔條約》;

    1 8 5 8年0 6月2 6日:

    中英《天津條約》;

    l 8 5 8年0 6月2 7日:

    中法《天津條約》;

    1 8 5 8年0 5月:

    中俄《璦琿條約》;

    1 8 5 8年0 6月 1 3日:

    中俄《天津條約》;

    1 8 5 8年0 6月 1 8日:

    中美《天津條約》;

    1 8 6 0年1 0月2 4日:

    中英《北京條約》;

    1 8 6 0年 1 0月2 5日:

    中法《北京條約》;

    1 8 6 0年 1 1月0 2日:

    中俄《北京條約》;

    1 8 6 8年0 7月2 8日:

    中美《蒲安臣條約》;

    1 8 8 7年1 2月0 1日:

    中葡《天津條約》;

    1 8 8 1年0 2月2 4日:

    中俄《伊犁條約》;

    1 8 7 6年0 9月1 3日:

    中英《煙臺條約》;

    1 8 8 4年0 5月1 l日:

    中法《李福協定》;

    1 8 8 5年0 6月0 9日:

    中法《巾法新約》;

    1 8 9 5年0 4月1 7日:

    中日《馬關條約》;

    1 8 9 5年 1 1月0 8:

    中日《遼南條約》;

    1 9 0 1年0 9月0 7日:

    與英關俄德日奧法意西荷比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

    清朝從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為止。共296年。康熙,雍正統治的大清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可是他們的後代卻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清道光22年,1842年,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我們的中華民族遭受了滅頂之災。

    從發動鴉片戰爭以來,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以清政府失敗,再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結束。在八國聯軍侵華的61年時間裡,共簽訂了21條不平等條約。這段歷史是我們中華人民及後代子孫永遠不會忘記的屈辱,它即是民族被侵略、被奴役、被羞辱、被分割的落後黑暗史,它同時也激烈我們勇於反抗、打倒列強、不怕犧牲、發奮圖強的光輝鬥爭史。

  • 10 # 古代的那些事情兒

    1、由於吏治的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鴉片貿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佈禁菸。

    英國為了開啟中國市場,在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清朝戰敗,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2、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俄國趁火打劫,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根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3、清政府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

    4、1896年,清廷為聯俄製日,簽訂《中俄密約》。列強在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後,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此時在華北冀魯地區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慈禧太后欲藉此排外,暗中默許義和團,向十一國宣戰。

    為保華中華南,東南各行省總督巡撫,不服從清廷對外宣戰的敕命,發起東南自保,義和團事件引發西方列強的報復。

    5、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北京被聯軍佔領,劫殺擄掠。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逃往西安,慈禧認為此禍乃義和團引起,遂頒佈剿滅義和團的命令。

    最終義和團運動在清軍與八國聯軍的聯合剿殺下失敗。1901年,清朝同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1904年,日俄兩國在東北的利益衝突爆發日俄戰爭,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6、對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安南)主權爆發中法戰爭。清朝失去藩屬國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臺灣也宣佈建省。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

    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隔年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甸為英國所有。

    此時,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1872年,日本強迫清朝藩國琉球改屬日本,清朝拒不承認,中日交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後以清軍落敗而告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雪為什麼最近頻繁上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