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良笙寫小說

    詩品與人品並不能總是對等的。人品好,詩品可能會好,詩品好的,人品不一定好。

    某種程度上看,詩品是人品的外現。人品是一個人長久凝鑄的個人品行與性格。而詩歌是作家情感、心性的外現,任何詩歌作品都無法完全擺脫作者的影子,好的人品自然會折射在詩品中。這一點在詩歌領域中佔主流。

    縱觀中華民族的詩壇,很多詩品好的,人品都不錯。辛棄疾胸懷報效國家的大志,詩歌亦體現出這一情操胸懷,詩品自然高超;蘇軾放達樂觀,他的詩亦是豁達風格;杜甫心憂家國,詩中自然都是憂國憂民的大愛情懷。

    但因詩歌的創作是需要感悟與技巧的。有的詩人人品雖好,但由於對外物缺乏感悟,創作技巧也不高,即使他的人品再好,也無法有好的詩品。因為內在品格無法外現於詩歌中。所以好人品到好詩品,中間隔了個創作能力。是以,生活中處處都有好人品,但能寫出詩的卻寥寥無幾。

    另一方面,文學創作與作者人品是可以割裂開來的,因為文學筆法是可以掩蓋人性瑕疵的。有的人沒有好的人品,但詩的悟性與技巧足夠高。即使人品差,也能創作出好詩品的作品。因為好的人品是可以“裝”出來的。若創作者能迎合主流價值觀,洞悉好的文學作品需要什麼,他都能裝出“好詩品”。

    所以人品與詩品無絕對的對等。

  • 2 # 晴風微語

    品行合一的人,人品和詩品可能對等。文如其人。但是不對等的還是很多的。寫《憫農》的李紳。為幾句詩殺親外甥的宋之問。

  • 3 # 手機使用者62999923195

    詩品和人品不能混合一談,有些人嘴上語言和善良是兩回事,李白詩詞飄娛,特別是酒後作詩,但是他已成名古詩偉人,所有嘴上不好不等於人品不好!

  • 4 # 文泉

    我認為詩品與人品不能對等,人品好不一定會作詩,詩品好不一定會做人。

    一般詩人,不願意從政的都很正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鳥語花香無它裘。十年寒窗苦,一朝不慎含怨死。做一個純真的詩人,的確詩好、人品亦好。

    人無完人,李白的詩、人人讚歎!可是,李白一生貪美酒,無酒不成詩,因此而得名"詩仙"。多少有些遺憾,貪杯只能詩成名,官運不昌事不成。這種性格的人,以詩而論呢還是以人品而論呢?

    我只知道,寫詩的人必有雅興,沒有雅興根本就腦子空洞無物,有好的作品,必有文化修養,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文字的排練上。

    誰也不敢說詩品與人品對等,可是,有名的詩人無論哪一個都很有個性,相互欣賞,筆下用功、人間吃苦,方得圓滿。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圓滑。詩品只要按格律、平仄、押韻創作出的作品就是上品。可是,人品必須有道德、有理念、有行為誰則、尊老愛幼、善良才算得上人品。

  • 5 # 醉夢狂歌

    我認為,一個人的詩品和人品可以是對等的,可以是相輔相成的。這裡用"可以"來做定論,而不是用"絕對",只是其中存在一些變數。

    比如,一個人的詩品好,但是人品不一定足夠好,當然,這"不一定"只是相對來說的。人品粗暴的人也可能會寫出細膩委婉的作品,性格猥瑣的人也可能會寫出豪情萬丈壯志凌雲大氣磅礴的作品。

    也可以這樣說,詩品其實有時候和人品無關,但是人品好的人卻一定可以寫出詩品好的作品。看官您要問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不然,這種說法看似矛盾,詩品是文字呈現出來的,誰說壞人就寫不出好文章?

    還可以這樣說,詩品和人品其實是互相遊離又互相融合的,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完美結合。

  • 6 # 思考一段話

    我們經常說兩句話,一句話叫文如其人,另一句話就是言為心聲。中國古代傳統詩論習慣於將詩品與人品相聯絡,以為人品決定詩品,詩品出於人品,因而總是強調“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考察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流程,我們可以看到“文如其人”確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許多詩人的詩品與人品是統一的,和諧的,可以相互印證的。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實是,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也不難找到“言非心聲”的例證,在一些詩人那裡,詩品和人品其實是割裂的,背離的,永遠無法契合的。正因為這樣,一方面,我們固然有必要倡導“欲醇詩品,先正人品”,達到詩品與人品的同步提升;另一方面,如果堅持認為“詩品醇者,人品必正”,顯然是一種罔顧文學史實的想當然的誤判。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與此相應,浙江省也提出建設文化強省。要建設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需要在許多環節著力,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繼承我們的文化遺產,而古典詩歌恰恰是古代文化遺產中最精華的部分,它的生命力是永恆的,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千百年來不僅以其所表現的積極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風貌給我們以感染,而且還以其所顯示的異彩紛呈的藝術畫面和審美情趣給我們以陶冶。孔子曾經把詩歌的功能和作用概括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寫的最好的是風。繼《詩經》之後出現的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作家,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些作家又可以分為風人和騷人。沈德潛《唐詩別裁集》:風人之旨,李震亨《李詩通》:風人之義,李白《古風》:哀怨起騷人。現在“風騷”這個詞,是貶義詞,但是在古代絕對是一個褒義詞,它是指中國古代的詩歌精神,詩歌傳統,詩歌才華。有例偽證,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上闋寫的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下闋寫了歷史人物,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真正的風流人物在毛澤東看來就是文武雙全的人物,能夠橫槊賦詩,這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這裡的“風騷”就是一個褒義詞。

    一、何謂“詩品”?

    提及“詩品”,熟悉中國文學史的很容易聯想到梁代鍾嶸和唐代司空圖的兩部同名著作,儘管後者的著作權近年在學術界受到質疑。梁代文學批評家鍾嶸所著的《詩品》,原名《詩評》,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自覺的文學批評著作”。唐代文學家司空圖所著的《詩品》採用四言十二句韻語,形象地描述了二十四種詩的風格:雄渾、沖淡、纖、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所謂“品”,是就區分詩歌的不同風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為類別,因而前人習慣於將其稱為“二十四詩品”,以區別於鍾嶸的同名著作。司空圖採用了鮮明的風格來評說,如

    纖穠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 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碧桃滿樹,風日水濱。 柳陰路曲,流鶯比鄰。

    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典雅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含蓄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沉浮。 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詩品”有別於鍾嶸、司空圖的指稱,可以按字面意義來理解——指的是詩的品質、品格和品位;與此相應,所謂“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們常常將詩品與人品相提並論。二者之間確實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卻不能等同,也無法對應。它們呈現出的是若即若離、錯綜複雜的雙邊關係,不宜作簡單化的評述和概念化的演繹。

    二、文如其人:詩品與人品的統一

    主張詩品與人品相統一,是中國古代詩論追求詩歌理想人格之美的集中反映。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即倡言:“詩品出於人品”。最早將詩品與人品聯絡在一起的是先秦時期的“詩言志”思想。自《尚書·堯典》首次標舉“詩言志”以來,這一思想觀念在先秦時期得到廣泛認同。如《莊子.天下》“詩以道志”,《荀子·儒效》“詩言是其志也”。所謂“詩言志”是指詩應當抒寫人的情志,應當是人的心靈世界的外在表現。這實際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為心聲”的命題。 “文如其人”這一命題,可以追溯至漢代揚雄的《法言·問神》、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體性》。但從現存的文獻看,明確表述“文如其人”這一命題的,是蘇軾的《答張文潛書》:“子由之文實勝僕,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為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這段話是蘇軾評論他弟弟的,在蘇軾的的眼裡他弟弟的文章超過了他,後人都認為三蘇裡面最有才氣是蘇軾而不是蘇輒。又比如徐增《而庵詩話》 “詩乃人之行略……見詩如見其人。”驗之創作實踐,在中國詩歌史上,確實有許多詩人的詩品與人品是統一的,和諧的,可以相互印證的,讀其詩,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觀其人,亦可想見其詩。“文如其人”,此之謂也。

    李白就是一個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志存高遠,銳意進取,高度自信,不畏挫折,但是同時他這個人又胸無城府,率真任性,放言無忌,不拘小節。為人如此,為詩亦如此。“文如其人”,在李白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讀他的詩我們可以發現他充滿了自信。

    《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代詩人無不渴望躋身政治舞臺,施展政治抱負,鄙視純粹意義上的書生。我們讀唐詩可以看出很多人對書生的身份是非常鄙夷的,寫詩作文只是一種愛好。楊炯《從軍行》裡面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李賀27歲就與世長辭,古人描述他瘦骨嶙峋,真的是個書生。但是他的《南園十三首》之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試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白認為應該在政治舞臺上有一番作為,他把自己比作大鵬鳥,他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唐朝實行科舉考試,要當官就只有去考科舉,而李白根本不屑於參加,但是又想進官場,他就效法古代的縱橫家(張儀、蘇秦),試圖採用遊說王侯的方式,一舉成名,平步青雲。李白是怎樣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他首先想到要去京城見宰相。這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李白想了個出奇制勝的辦法,自制一張名片,名片上五個字“海上釣鰲客”,自稱為“鰲魚”,宰相認為他有氣魄,就召見了他。他問李白去海上釣魚以什麼為線,以什麼為釣?李白就說“以虹霓為線,明月為鉤。” 宰相又問,以什麼為餌?李白說“以天下無義丈夫為餌。”宰相在驚歎他的氣魄之餘,又覺得他大言欺人,所以沒有采納他。李白只好去晉見韓荊州。李白《上韓荊州書》裡說,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番話多少有點阿諛奉承的嫌疑,但是李白高明之處在於前面加了字首“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把李白一個人的看法轉為天下人的共識。,淡化了其中阿諛奉承的意味。但給韓荊州的上書依然沒有結果。

    於是李白又給安州裴長史上書,他極力推銷自己:白少長江漢,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李白還說:南窮蒼梧,東涉溟海,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昔與蜀中友人吳指南同遊於楚,指南死於洞庭之上,白服慟哭,若喪天倫。炎月伏屍,泣盡而繼之以血。行路間者,悉皆傷心。猛虎前臨,堅守不動。總之這篇文章中把李白塑造成一個傾財好施的人,但是這些上書都毫無迴音。

    後來,他就想辦法,和另外五位朋友到山裡隱居,想做官但是去隱居,這是不是南轅北轍?不是的。唐清宗為了表現自己的賢明,就經常請一些隱士到朝中去做官。於是,出現了很多盛世的假隱士,這些隱士和當年陶淵明的隱居完全是兩碼事。他們在距離上與朝廷千里之遙,但實際上是一步可以跨越的。道士吳筠推薦了李白,於是李白得以承召入京。於是李白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代人都希望當官,升官就意味著發財,很多人內心很想當官,但是真正要去當官的時候,還要做作一番,裝作一番愁眉苦臉的樣子,即使要笑也是在心裡笑,或者頂多是微笑,而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像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永遠是蓬蒿百姓。這就註定了他顯然不是當官的材料,入京以後簡直是神采飛揚。因為李白詩詞非常好,唐玄宗每次都要讓李白在宴會上賦詩,但只是把他當做一個娛樂。所以歷史上有了“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皇上親手給他調喝的,楊貴妃親手給他捧硯臺,因為李白是替皇帝寫詩,所以高力士只好幫他把鞋子脫了。而朝廷中的官員都是拼命的巴結高力士,現在竟然替李白乾了脫鞋的事兒,這是奇恥大辱的。於是高力士一有機會就進讒言來中傷李白,所以最終的結果是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你不適合還是回老家去吧。杜甫寫了《飲中八仙歌》揭示了李白失敗的原因: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希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圖,但是他不懂得封建官場的潛規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第二年他寫了《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也知道自己的下場是因為不願意對權貴摧眉折腰。這樣的事情他是不願意乾的,他不願意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所以被朝廷趕出來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安史之亂整整持續了八年的時間,安史之亂的爆發把整個唐王朝推到血雨腥風之中,人民流離失所。但是在這過程中反倒使李白看到了希望。李白認為這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時機,他滿心希望朝廷能夠給他發來一紙詔書,任他為大將軍,堂而皇之的率兵出征,誰知道唐玄宗早就帶著他的妃子逃跑了。等來等去沒有等到皇帝的詔令,卻等來了皇帝的弟弟永王的使者。後應永王李徵召,入其幕府。這時候李白給他的妻子寫了一首詩,這首詩中看不到任何離別的感傷: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這裡李白用蘇秦的典故,說我這一去肯定是要發達的,肯定像蘇秦一樣帶著宰相的金印回來,那時候你不要像蘇秦的妻子一樣。他滿以為功名富貴唾手可得,確實在永王幕府效力期間,他也鬥志昂揚,說“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他把自己比作謝安,其實他們倆是兩個不同的風格。結果沒有多長時間永王的軍隊就和唐肅宗的軍隊發生衝突,永王做了刀下之鬼,李白成了通緝的要犯,後來有人舉報了他,李白在江西被朝廷抓住,進了大獄。李白寫詩:“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後來由於大將軍郭子儀的營救,終於赦免了李白的死罪,被貶至夜郎(今貴州遵義附近)。不幸中的萬幸,走到巫山白帝城的時候遇到天下大赦,這時候他心情非常激動寫下了《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反映了李白歡快的心情。晚年他生活無著,只好投靠時任當塗縣令的叔叔李陽冰。但他依然渴望能夠在晚年有所作為。

    在61歲時,他還上書朝廷,請纓殺敵,他後來去投軍了,走到半路病倒了,只好重新回到李陽冰的家裡,第二年就病死在安徽。他的絕命詩叫《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他始終以大鵬比自己,他表達的是一種抱負沒有實現的深哀。歷史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因為正是政治上的失敗造就了詩歌上的成功,物質上的失敗造就了精神上的成功,暫時的失敗造就了永恆的成就。所以李白在政治上的失敗並不值得惋惜。

  • 7 # 高文宏D

    詩昰美麗靈魂的表現,是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不可否認,美麗的外表下也會藏有醜陋的靈魂。

    人品好,詩品也壞不到那兒去,何為人品,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與人能融洽相處,富有美好的心靈,能感知人際的溫暖,世態炎涼,自然的無窮之美。而用心去嘔歌,用愛去感化,這些感受都能反應到詩裡面。所以寫出的詩一定很美,有品味。而人品不好的人,也能寫出好詩來,曹操號稱一代鳧雄,為人生性多疑,殺害了名醫華佗,處死了多才的楊修,卻留有一首《觀滄海》千古流傳。再者,人都有兩面性,俗話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們都善於把最好的一面展示於人,而隱藏了真實的那一面,所以說詩品和人品不對等。

  • 8 # 傳統文化小家園

    總體上來說是成立的,雖然不能完全對等,那畢竟是少數。我這裡說的人品不是說好還是壞的人品,而是他展現出來的氣質,詩是人寫的,詩裡的氣質肯定帶有人的氣質。

    李白喜歡老莊,所以詩裡帶有一絲仙氣。

    杜甫憂國憂民,所以詩裡帶有家國情懷。

    王維信奉佛學,所以他的詩裡帶有一些禪意。

    蘇軾人生大起大落,集儒釋道三家,所以他的詩詞裡帶有很多氣象和智慧。

    辛棄疾一生戎馬,詞裡帶有大氣磅礴。

    所以人和詩是一體的,雖然一首詩裡看不出

    作者的境界和格局,但是縱觀他所有的詩,一定能看出點東西來,同樣人的境界和格局不高,也很難寫出好的詩詞。

  • 9 # 金彬全

    詩品和人品不是對等的,我的結論是人品高於詩品。

    這個話題爭論了幾千年,大部分學者會認為:詩品如人品,中國古代傳統詩論,習慣於將詩品與人品相關聯,以為人品決定詩品,詩品出自人品。於是便有了“言如其人”,"文如其人","詩如其人"的說法,即認為詩品如人品,詩品總是和人品成相連關係。我們來分析一下:詩品,即詩詞的思想品位與格局,品位不去細說,無非就是詩的智慧高雅,自信樂觀,情感細膩等等。格局,一為品格之格,如人有智慧愚賢不肖等;一為格式之格,如人有貧富貴踐等。人品,即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規範,言行舉止等。可想而知,結論是詩品和人偶兩者都是指思想,品性,道德。在瞭解了"人品""詩品"的內涵之後,我們就明確了人物與詩歌品格的關係,於是,便有了結論。

    我的拙見是"詩品"不完全反映"人品"。在生活中及詩歌實踐中,文品高詩品高,而人品卻不高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說詩品並不能真正反映出真實的人品。詩品與人品是歷來文人所關注的較有意思的話題,詩品指詩包含的思想價值和風格特點,人品指人的思想道德和性格特點。應該是人品決定詩品,上層建築決定意識形態;人的思想道德行為意識決定詩的思想價值,人的性格決定詩的風格。詩品並不完全反映人品。詩的特點反映人的性格,但詩的思想可能有作假的成分即人的思想沒詩寫得這麼高尚。寫詩人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以及對社會、對他人、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在詩裡並不能直觀的暴露,

    所以詩品和人品不能完全對等。

  • 10 # 種地一農夫小路

    詩品與人品,詩代表文章收縮版,詩是死物,人是活體,人品看外表看行動是看不出來的,人心是無法估計,詩比人品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瓜伊多表示委內瑞拉國家情報局和他有聯絡,抓捕馬雷羅的組織另有其人,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