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自然法則是真理

    哲學的核心是邏輯。邏輯就是規律。哲學是一門尋找規律的科學。最早的科學沒有分科,只有哲學。可以說,所有的後來的科學分科其始祖都是哲學。

    哲學本身可有四個組成,一是本體論,二是認識論,三是邏輯論,四是方法論。

    本體論就是最早的尋找羅格斯,所謂存在的存在。認識論就是人的意識,人的知識的獲得,以及認知的正確性。邏輯論就是事物之間以及自身運動的規律。方法論就是如何作用哲學知識去處理你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怎麼解決問題。

  • 2 # 惠舒旅社老闆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學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例如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人,就會從客觀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樹立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人,就會從神、上帝身上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 3 # SouthCross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但好在我不是專業哲學研究者。淺薄之人,感覺也就簡單。在歷史當中,哲學是一個逐漸被瓜分的領域,哲學的定義一直隨著情境和歷史不同而變動。因此古代哲學、大學哲學跟一般人口中的哲學,指涉的物件可能完全不同。

    個人以為「哲學知識」跟「哲學背後的思考模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起學習、背誦具體的哲學知識,最重要的其實是學習後者。如果搞混了這兩者的區別,可能會造成許多精力上的浪費 甚至誤入歧途。

    看到,聽到不少觀點。覺得哲學要麼被過度高估,要麼就是被過度低估:

    哲學被過度高估:很多人看到哲學經典或理論就很崇拜,覺得這些知識肯定很厲害。但我認為「哲學知識」反而是哲學中最無用的部分,它不僅複雜難懂而且離生活很遠。因此如果好不容易讀完《理想國》,卻僅僅只學到當中的故事細節(說真的知道什麼叫「洞穴諭」又能怎麼樣),而沒有產生自己的思考和觀點,那其實不如不要讀。

    哲學被過度低估:雖然比起更加實用的醫學、電腦科學,哲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用處,但這些知識的價值其實是體現於當人思考該問題的過程。比起其他知識領域,哲學的學習更能有效的讓學習者進行思維上的訓練,而這些被訓練出的思考能力,絕對能夠是面對其他難題的強大武器。

    總之,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我覺得如果花了心思去學了哲學卻無法因其受益(像是培養出適合自己價值觀、獨特的視角或是擁有更好的人生)。那即使知道了那些複雜艱澀的哲學知識、名詞又怎麼樣呢?還不如去研究那些有標準答案且更靠近生活的實用知識。畢竟,學習應該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複雜。

  • 4 # 使用者3097950555020

    新華大字典1606頁:【文字源流】哲是形聲字,口形折聲。哲,它的本義是智,也就是"聰明"的意思

    由此可見,所謂"哲學"就是讓人聰明起來的學問。與人們這樣的觀,那樣的什麼觀,起初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是八杆子都打不著的事。

    那麼,人們對哲學的誤解是怎樣出現的呢?就是語言文字這種形而上學工具理性的出現,引發了語言文字本體論邏輯學命題(黑格爾)。這就是說,人類文明文化的發展,不但沒有讓人聰明起來,反而成了砠礙人類聰明起來的障礙。(這個"障礙物"後來,在工業革命時期又與西方"市民社會"階級鬥爭聯絡了起來,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誕生)。

    自從西學東漸以來,中國從西方引入一個名詞,叫做"自然哲學本原論"。但人們對此"論"的誤解頗多,但是當我們把"哲學"一詞換成"智慧"一詞時,這句話的意思就變成為:這個"自然(宇宙)智慧開始之時是什麼樣子"的了。(在東方的中國對此宇宙無字自然天書,也有幾乎同樣的表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換句話說,形而上學本體論邏輯學命題,就是考察自然智慧開始之時是什麼樣子(本原)的學問,因而立即就與自然智慧(知識)的信仰扯上了關係,成為了上帝存在形而上學證明的過程。(沒有宗教信仰的華人,可能有所不知的是:所謂logos,所謂辯證法,所謂理性,在西方中世紀教會中不但早己存在,而且己經被經師們熟練運用著。)

    這個,就是我們東方華人耳熟能詳的"基督教經院哲學"。馬克思曾經說過:基督教教會,不但是一個宗教組織,而且它還是一個經濟組織,並且進而它還是一個軍事組織。(言外之意,從嚴格意義上講,工業革命之前與東方中國農耕民族郡縣制治國方略比較起來的西方並無政治,而是由基督教教會代行政治行政執能的所謂"封建社會"。)

    這樣看起來的西方所謂"黑暗的中世紀",就不再是中國教科書上說的那樣,而是針對東方而言的。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一直被東方壓著捱打。這就是說,歐亞大陸的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是經濟、政治和軍事都不是東方的對手。這就解釋了世界人類歷史的"李約瑟之謎":在西方工業革命之前,世界人類中心為什麼在東方的中國。

    時當今日已經站工業革命前沿之中國,再來回望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我們就立即會發現越往自己的文化發萌之初的時期,全球自然地理對我們智慧發生也就越具有決定性意義。

    我還想說一句:種族與民族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兩回事。某種意義的前者是自然哲學本原論中文化人類學內容;但後者卻屬於形而上學本體論中政治經濟學內容。相對說來,我們華人由於數千年來文化統一融合,我們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已經沒有了西方世界中的那種優越種族文化意識了。當然這既是好事,同時又是壞事。在此只是想提請華人注意到這一點。

  • 5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哲學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這種方法叫思辨。

    後來哲學家為了能更好的在辯論中說服對方,開始設計實驗,引用實驗結果當證據,這種方法叫實證主義哲學,後來發展單獨的一個詞,叫做科學。所以科學來自哲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後來科學越走越遠,只講證據不再辯論了,就獨立出來分道揚鑣了。

    科學方法是如此的成功,以至於在科學能夠研究的領域,哲學逐漸被科學取代了。比如原子論,四元素理論,都逐漸從哲學範疇退出,被物理和化學等科學方法取代。到如今自然哲學基本上已經讓位給自然科學。

    這樣看上去,哲學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小,就剩下一些科學無法研究的領域,比如人生觀世界觀啥的適合哲學來研究了。當然其實還不止這些。

    對人類社會的研究,科學方法也有一定的進步,但還遠遠不能取代社會哲學。歷史唯物主義,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樣的哲學問題仍然在指導歷史學的研究,而沒有被歷史科學取代。

    還有一個領域,就是醫學。西醫,或者叫現代醫學,就是使用了科學的方法,有的病被攻克了,有的病還沒有。中醫,完全是使用哲學的方法。從長遠來看,現代醫學一定會取代中醫,就像在自然領域一樣。

    引導社會革命的理論方法,也是哲學的。三權分立,少數服從多數,民主集中制,這些都是使用哲學方法研究的結果。經濟學和法學,也主要依靠哲學方法。

    哲學其實無所不在。

  • 6 # 無有和有無

    試答:

    以往常把哲學定義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一般知識的研究,如今好像又常增加了一個"思維科學"進去.這樣,哲學就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最一般知識的研究.

    當今社會,有人鄙視哲學,認為其誇誇其談,不著邊際,虛無縹緲,毫無實用價值,是盒萬金油.解決問題還得需要具體科學.也有人崇拜哲學,認為其是真善美的總結,是深度廣度正確度的體現,是把萬能鑰匙,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是解決世界所有問題的開路先鋒.

    首先,如今的哲學是門派林立,不分伯仲,深入探討是各有道理.單入一門則恐"偏食",得"營養不全症".門門皆入則怕"消化不良",且有"食物相剋"存在.

    其二,單一門派的哲學也在日新月異,更有和初始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你也許是以僧尼身份入的"廟",而卻會在不知不覺中以牧師身份離了"堂".

    其三,哲學是否有用?肯定有用,因為哲學是人類最一般思想的總結.哲學是否萬能?肯定不是,因為哲學始終在變化成長.用落後的哲學指導先進的問題,定會"題"上加"題".

    讓我們別把哲學看得太高,也別把哲學看得太低,就把哲學看作是一門普通的科學.哲學和其它科學的關係就同數學和物理學的關係一樣:數學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加快了物理學的發展,同時也給數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從而發展了數學.哲學在各科學中的應用加快了各科學的發展,同時也給哲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從而發展了哲學.

    千萬別給哲學和其它科學分伯仲.

  • 7 # 牧歸落照

    哲學是什麼?有很多解釋,多數是從不同的視角對哲學進行描述,表達不同的人對哲學不同的理解,哲學是很難定義的,可以先放在一邊。但哲學是屬於思想的範疇,這是沒有錯的。

    然而,進行思維活動是人理效能力,是人的本質特性(人性),每個人都在進行思維活動,每個人都有思想。一般的常人在思想,科學家也在思想,思想家也在思想,哲學家也在思想,他們肯定是有所區別的。要把他們的思想區別開,首先是弄清其本質的聯絡,這種聯絡無疑是思想本身,即先弄清什麼是“人的思想”,在此基礎上才能區別常人、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的思想。

    一、“思想”一詞的解析

    西方大哲說“語言是存在的家”,語言是反映人的存在狀況的。中國的象形文字不僅有形象,而且有意象,這種意象是生活之象,也是反映人的生存狀態的,因此,我認為對於從事哲學思考的華人來講,“文字也是存在的家”,對漢文字和詞語的解析比考古學更有意義,因為象形文字裡隱藏著人類文明的密碼。

    何為“想”呢?“想”是一個上下結構,上面一個“相”,下面一個“心”。而“相”通“象”,指感覺印象,即是實在之印象。“相”下面一個“心”構成的“想”,說明“想”是心與物之間的互動活動。

    “想”一種是由慾望引發的指向物件物的意向性願景行為。如“我餓了,想吃東西”,“餓”是本能需求,意識活動;而“想吃東西”是心理活動,是“餓”的意向性行為在心理層面的願景表達。它指向物件,即可能是實在之物,如食物或某人,也可能是心理想象之物,如長出翅膀會飛行的自己。所以“想”是非理性行為。想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有了慾望而“心之於相”,一種是因慾望物引發慾望意識而“相之於心”,如小孩子看見奶瓶而產生餓了的條件反射而“想吃奶”。因此,“想”是“心之相”或“相之心”的互動反應活動。

    產生“想”的慾望有兩類,一類是本能的慾望,如物慾和性慾,二類是情慾,三類是求知慾。

    “思”是上下結構,上“田”下“心”為“思”。如果說“想”是當下的本能意識反應產生的心理意願,而“思”是一種理性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想”的原子事件上的聯想,通俗的講就是“想一想”。“想一想”是一個過程,如“我吃飽了,真好吃,真舒服”,我透過回憶吃的過程而感到滿足並作出評價,這種回憶和評價是發生在大腦裡的思維活動,這就是“原始的思”。

    “思”還有另外情況,當一個需求得到滿足又考慮下一個需求時,這種考慮也是思,如飽暖思淫慾。當本能需求滿足時,上升為其它如精神上的需求時,上升過程的思維活動也是思,如“我吃飽了後,想到一下頓飯吃什麼”、“我吃飽了,想到家人還沒吃”,“為什麼饅頭吃了不餓”,等等。當上一個需求滿足後,下一下需要面臨選擇時,這種選擇也是透過思維作出的判斷,如“我吃飽了後,是選擇在家睡覺還是看書學習,或是外出找人玩還是看電影”。

    總之,“想”與“思”是兩種不同層面、處於不同階段、不同性質的活動。“想”的前提是有慾望,即需求處於非滿足的激發狀態;而“思”發生在需求處於滿足狀態。我“想”時不能“思”,我“思”時不能“想”。“思”與“想”的聯絡是:“想”是“思”的基礎,“思”以“想”為前提。具體區別是:

    第一、思與想之間,“思”具超越性。“思”既然是發生在慾望的滿足狀態,思的超越性即是“思”時沒有“想”,思維的活動儘管是非理性的慾望引起的,但思維活動本身是超越本能慾望的。

    第二、“想”是即時性的,慾望一產生就會想;思是過程性的,包括回憶、回味過程中現象再現,性質確定,事物分析歸類,以及判斷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維過程。“想”是當下的,“想”現在,思是歷時性的,回憶過去,思考未來。

    第三、“想”是內直觀的心理願望表達,是本能意識行為;“思”是非直觀的觀念思維活動,以問題為導向的理性行為。

    正是由於以上區別,“思”與“想”的區別會表現在日常語言表達中,如“我想你了”,不會說成“我思你了”,可以說“我思念你”,那是因為“念”是“想”;又如“我想吃肉了”,不會說成“我思吃肉了”。同樣,說“我在反思”,不會說成“我在反想”;“我憂思”,不會說成“我憂想”。

    總之,“想”是意識意向行為,由慾望激發意欲指向物相或由物相引起的意欲反應的“意識”,雖然經由大腦成為“意念”,但不是思維。而不論是指向未來的是“憂思”,亦或指向過去的是“反思”,都是經由大腦的理性思維活動。

    將“想”與“思”聯成“思想”這個詞,則構成人完整的認知行為,在時間上由“當下、過去、未來”構成人的認知活動的完成式。作為具有理效能力的人來講,“思”以“想”為基礎,但“思”可以整體把握“想”。

    “思想”可作動詞用,表示思想活動;也可作名詞用,作為思想活動的結果。思想家就是進行思想活動並有思想成果的人。

    二、常人之思想與超人之思想的區別

    常人之思想,是“念想”,是針對人的慾望帶動情緒與情感而引發的某種念頭(問題)而進行的思考,即是一般性生活問題之思。常人之思想帶有自我性、現實性和直接利害性,即自己為自己思考。

    而作為人,還有許多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如人與自然和人與他人的關係問題,人是如何思想、如何表達情感(語言和思維)的問題,關於如何獲得物件的知識問題(科學),關於人的物質與精神問題,生與死的意義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具有一般的普遍性(非自我和個別)、與人類的長遠利益很大關係(非現實性和間接性)。作為常人出於憂慮,最多會提出這些問題,想到過這些問題,或因非直接利害關係,只偶爾思考一些表層次問題,不會深入其中詳加考察。

    但這類與人類發展相關的問題是需要有人去思考的,關注並思考這些問題的人是超越常人的超人。常人之思想之所以不思想涉及人類發展的問題,是因為他們有生活之憂慮,要思考明天吃什麼,下學期孩子的學費到哪兒掙到錢來交。而超人或本身富有,或是社會職業,有閒暇時間和閒心,能夠超越個人的慾望和利益,出於興趣和責任,他們才會思考這些常用人不思考的問題。

    常人之思想,重點在於想,而超人之思想,重點在於思。超人之思,恰恰是常人所想。如西方非理性哲學家尼采,自己不結婚,但恰恰把人的本能慾望當做比理性更基礎的人性來對待。如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中,民以食為天,飽暖思淫慾,其實就是人本主義思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聽視於民聽,便是一種人文主義政治思想。因此,超人是為常人而思,但這個常人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類或某個群體。

    三、關於哲學家、思想家和科學家思想之不同

    我們身處於三個世界之中,一個本然的世界,一個是改造的世界,另一個是人類創造的精神世界。本然世界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原生物質世界,是人類活動的基礎世界;改造的世界是經由人類認識自然規律,加以改造的物質世界;人類精神生活的世界是建立在本然世界和改造世界基礎之上的,符合人類願望滿足人類精神生活需要的世界,包括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文化藝術以及建立在生產力和生活關係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基本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國家、軍隊、法律等等)。

    普通人是生活在三個世界之中的人,超人則是對建立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有重大影響和貢獻的人。其中,科學家是認識自然規律、指導人類對本然世界加以改造、建設第二物質世界的人,思想家則是在第三世界的某一領域發揮作用和貢獻思想的人。第三領域的思想家包括宗教家、倫理家、政治家、經濟學家、軍事家等。

    哲學家是統籌三個世界的思想家,以構建關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來描繪整個世界圖景,完成作為哲學家的使命和責任。儘管大而全、無所不包的體系哲學受到西方現代哲學家的批判,哲學思想作為人類智慧的精華,對人類文明的構建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是不能否定的,當今的每一個人無不生活在哲學家為我們建立的“精神家園”裡。儘管哲學領域各種思潮此起彼落爭鋒不斷,卻為我們提供了多樣化的人生道路選擇,為實現人的自由和靈魂安慰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儘管科學時代的來臨為人類物質文明建設提供了無限可能性,但哲學思想以文化影響和社會意識形態的方式早已浸透了我們的血液,人類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仍離不開哲學思想。儘管有人宣佈哲學已終結,但哲學家的崇高精神—對人類命運和前途的“終極關懷”,仍將是指引人類前行火炬。

    四、時代對哲學的呼喚

    從歷史視角看,只要人類存在,始終面臨自身的問題。當無法選擇生死時,人們希望靈魂永生;當人生是可以選擇時,人們期盼富裕的生活和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當未來科技發展到人類可以選擇生死時,人類又將面臨怎樣的困惑?

    思當下,今天人類正開始進入“地球村”的時代,技術共享、市場共享、財富共享、文化融合是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人類的共同期盼。但我們應看到,恰恰是政治領袖和精英,不關心人類的共同命運,而強調自己的國家利益優先,以專利壟斷技術、以資本分割財富、以關稅和國家安全封閉市場、以民主和人權為名發動文化侵略戰爭。他們違背世界潮流和哲學家精神,將世界已推向“新的春秋戰國時代”,在劇烈動盪中,人性將面臨新的考驗。

    西方大哲說“我思故我在”,而我要說“我在故我思”,有人說“哲學已終極”,我說那是因為新的哲學要誕生。伴隨著“新春秋戰國時代”的,必然是“新的百家爭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為什麼會這麼蠻橫的稱“安理會決議阻止不了我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