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您隔壁的鄰居老王

    那得看讀的什麼書啊。比如你把中醫的古書全都讀完了,現代醫學的教材一本都不看,論文也不去讀,那你還不是很文盲一個樣。

  • 2 # 柳滿城

    1000本??我從大學開始,到現在看了至少2000本書了,主要是歷史,哲學,經濟,商業,還有中醫方面的書。

  • 3 # 作家沙金成

    所謂沈大師,是否讀了1000冊書不論,即使讀了,也是自娛自樂而已。英國有個人,一輩子讀的書數不勝數,把整個圖書館的書差不多看遍了。至死,他沒有寫過一篇文章,更別提出版書了。他也沒有做過一次演講傳播知識 。這樣的讀書人對社會有用嗎?

    我自己的幾千冊藏書絕大部分細讀過 ,也出版過十幾本書,可惜影響不大,所以對他人都貢獻極其有限。但是,我盡力了,沒有大的貢獻 只能說能力有限。

    至於說垃圾分類,那些拾荒者一直在做,為了賣錢謀生存的同時,也為環保做了貢獻,在這一點上,加引號的大師與他們沒什麼區別。

  • 4 # 夏亭3

    二十六年?52歲,26歲才認真讀?太遲我30歲後基本不看書,讀書15~30歲沒超過二千本別談讀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 5 # 夢蜻蜓109039676

    致流浪人言:讀書破萬卷,應為人上人,聖賢教育在,為何成乞丐?海深應藏魚,有才應效國,培養下一代,光宗又耀祖,何樂而無窮?環保是國策,你可宣揚策,不應埋才作,自身貶值底,讀書多何用?需懂大道理,卻不身試作,文才能制國,武將能強國,大師稱國師?流浪有辱國!能懂天文理,人間情天地,有家不歸宿?路邊當鋪眠?父母血緣在,何作外來人?說你讀得聖賢書,情恩心中無,被稱是大師,卻是流浪兒,費盡心機路,書是度日隨,真有文才略,卻是過路人……

  • 6 # Zjn先生

    老沈自己說這26年讀過二千多本書,注意不是小說,而是國學古籍,涉漢人文歷史、社會經濟、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多方面。

  • 7 # 銅雀春深1

    那你假設一個小職員,二十六年,得打多少字,接多少電話,他得說多少話?沈,領工資了,做什麼了?撿垃圾!垃圾!!!

  • 8 # 種花家的老虎

    二十六年讀一千本書,沒能服務社會,也沒造福人類,迷失自己生活的方向,放棄自己應當對國家社會家庭所擔當的責任,其知識在天地之間存在為零,電腦雖然只是一部機器,但對人類所付出的貢獻卻是巨大。一個有生命的軀體不要求你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學這麼多知識孝敬父母總能在書上學到點禮義廉恥吧,父母從小把你拉扯成人,送你讀書學文化,不求讓你給他們養老送終,要求你成為獨立於世界為自己的生活拼搏也不為過,讀那麼多書學這麼多知識,卻在生活上找不到克服困難的方式方法,遇到挫折時找不到行走的方向,情緒低落時找不到戰勝的辦法。只會畏縮退卻屈服投降,有再多的知識又有何用?讀再多的書有再多的知識,不懂發揮利用,多少都是零。

  • 9 # 風聽雨說

    沈先生的火是正確的,這是必須肯定的!因為世人對財物的無限追求慾望已達到身心疲憊的頂鋒,猛然間,沈先生的曝光讓世人突然醒悟:活著,僅僅追求財物是遠遠不夠的,精神,才學,靈魂的充實與富足才能讓人不迷失方向。我相信,此事之後,更多的人都會反思審視自己,都會去讀書,修身養心。從這一點看,沈先生對社會作出了貢獻!

  • 10 # 脖力蓋兒卡吐嚕皮了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沈大師書讀的再多也無用,叫什麼書呆子,要學己至用。不是書讀的越多,越沒用,去幹一個字不識的活,分揀垃圾,流浪人。

  • 11 # 魯東居人1

    這麼說吧,如果殿堂裡的高蹺者手長且都向國字牌裡笑眯的眼掏(或買)大師帽戴的,那他不知抹黑當代行往藝途中人的多少隻襪子。沈巍出現請來的形象大師也對得起這個問題的現實。

  • 12 # 海東1656

    十天看一本書請問這跟搞學術是一回事麼?我看書差不多也是這節奏,問題是我只是看沒涉及到學術,也根本談不上看書的質量!通常要掌握一些知識點估計一本書怎麼說也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行,26年一千本書那得是天才中的天才才行!地球人估計是做不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是“為己”還是“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