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Yetzat啊

    公元316年,司馬炎篡奪曹氏天下,不過好景不長,他的繼任者在位只是發生了八王之亂,國力損失嚴重,在經歷長時間的朝代更迭,西晉國力極其衰微,人口凋零,生產落後。這時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趁西晉國力衰微,紛紛內遷,引起漢族人口大量逃亡南方。這段時期就叫做五胡亂華。

    胡就是少數民族的意思,那時候入侵的少數民族包括鮮卑族,匈奴,羯,羌,氐。這些民族公然攻打西晉,衰微的西晉抵擋不住,逃亡南方建立了東晉王朝,至此,北方正式成為人間地獄。各個少數民族在中原燒殺搶掠,建立了幾十個政權,其中主要政權有五胡十六國。這個時期的危害主要有,胡人對沒有逃亡的中原漢人進行了殘暴的統治,野蠻的殘殺掠奪,使得華夏人數目劇減,農田荒廢,書籍文物損毀無數,社會嚴重倒退,北方的漢族人大量的從黃河流域逃亡到相對安定的長江區域。後人幾乎都認為這是漢族的一次噩夢災難,差點就要亡國滅種了。其中最為殘酷的是胡人稱漢族為“雙腳羊”意思就是能吃的有雙腳的羊。

    西晉滅亡時,漢族人口不到1500萬,五胡亂華之後只剩下300多萬,這就是五胡亂華帶給中華文化最大的摧殘。

  • 2 # 隨緣142378052

    都是當時南朝東晉為了驅除韃虜團結漢人力量,故意誇大其詞的繳文吧,如果五胡得不到北方漢人的支援也不會建立政權,這和蒙元滿清類似,蒙元滿清的軍事力量大部分都是漢人組成,當然屠殺過具有反抗能力漢人,總而言之改朝換代都是前朝過於腐敗造成的

  • 3 # 星火辰

    五胡亂華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混戰、極亂的時期,其間摻雜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各族上層野心家之家的私人矛盾等各種理不清、說不完的矛盾,普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要僅僅將這種亂局歸結於民族矛盾,說漢族差點被滅族,這既片面,也不符合實情。

    一、將這一時期總結為“五胡亂華”本來就有點問題。

    五胡是匈奴(代表為劉淵建立的漢趙政權)、羯(代表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鮮卑(代表為慕容家建立前燕、後燕政權)、氐(代表為苻家建立的前秦政權)、羌(代表為姚萇建立的後秦政權)五族,五族除開後秦只是稱霸於關中以為,其餘漢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都先後稱霸於中原,特別是後趙、前秦,幾乎是北方唯一的霸主。

    說起來中原大亂,原本不是五胡造成的,而是司馬家的西晉政權自己先亂了,給了五胡以可趁之機。五胡相繼起兵後,把中原弄得更亂。而五胡的起兵其內情就更為複雜,譬如最早起兵的劉淵,原本是本西晉的王爺拉入晉朝內部的諸王鬥爭中,許諾收南匈奴五部之兵,幫著司馬家的王爺打內戰,司馬家的王爺失敗後,他在南匈奴五部貴族的擁戴下,這才起的兵。而慕容家的起兵,其中更多有漢人謀士的鼓動。只是將亂局歸結於胡人,確實不符合實情。

    二、五胡亂華的根源,原本來自於東漢的民族諒解和融合。

    南匈奴劉淵是第一個亂華的胡人。不過呢,南匈奴到底是怎麼來的?那是在漢光武帝統治時期,匈奴因為內亂、災害,民不聊生,一部分匈奴投降東漢而來的。朝廷將這些民眾安置在沿邊地帶,將其視同為大漢子民(視同為編戶,但實際管理方式卻和漢族的編戶不同)而來的。到了東漢末年,南匈奴人口逐漸繁盛,越發強大,後來曹操將其分為五部。說起來,根源上是民族的諒解與融合,後來,因為司馬家的內亂,為了改變南匈奴在北方艱苦的環境,掠奪財富人口,劉淵起兵作亂。到後來,匈奴人都消失了,其實是融入了鮮卑、漢族等各民族之中。

    三、五胡亂華最根本的矛盾,不應該是民族矛盾,而是階級矛盾。

    在西晉的統治下,其實漢族的一般百姓和五胡百姓一樣,過得都極為艱苦,五胡所管轄的民眾和部隊中,都是既有胡人、又有漢人,只不過兩者的管理方式有差別。因為五胡生活地域的氣候條件艱苦而惡劣,他們想往中原掠奪更多財富,一些生活極為艱苦的漢人也這樣想。再加上五胡上層的野心以及漢人謀臣的野心,最終讓這場戰亂演變為一場大混戰。從史書上見到更多的是,五胡、漢人的上層野心家利用階級矛盾來實現其野心,而並非是民族仇殺。

    四、傳說中五胡與漢人間的仇殺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我們想象的不同,五胡政權雖然大多暴虐,但卻不全都是以殘殺為目的的。不可否認,漢趙政權殘殺司馬家宗室不留手、後趙石虎更是殺人不眨眼、鐵弗(匈奴鮮卑混血種)赫連勃勃將人築入城牆中,都是極為殘暴的,但這其中有的是各勢力上層中的仇殺、有的是不分民族的暴政,說到底,和民族矛盾關係不大。恰恰相反,五胡政權需要普通民眾的力量,否則,有國無民、何以為國?他們不但需要本族民眾,也需要其他民族的民眾,當然也包括占人口多數的漢族。因此,五胡大多有大規模遷徙民眾的習慣,而不是將這些人殺盡。後趙末年,冉閔搞民族滅絕,幾乎殺盡後趙首都附近的羯族最為出名,但其根源,還是在於冉閔與羯族上層的私人矛盾,因為這些羯族人是後趙最重要的軍事力量,而不光他們是羯族的原因。至於說五胡政權有沒有殘殺漢族,從戰爭的個例上是有的,因為戰爭是為了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而且他們也在國中實行過暴政、不但壓迫漢族,也壓迫各族的普通百姓。但說五胡要殺盡漢人,多半來自南方東晉政權的策略和謠言。實情應該是,戰爭中屠殺民眾的個例肯定有,而且次數還不少,但其長期政策、立國方針上不會有,也不可能長期執行下去。

  • 4 # 史思明先生

    是的,差點就成了中國第一次亡天下了。

    在西晉建立沒多久,就爆發了皇室內部為了奪權的“八王之亂”,持續了整整7年,中原空虛。

    同時,當時正是中國古代,一次小冰河時期,北方的氣候異常,草場退化。

    於是,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鮮卑、羌、氐、羯。為了生存開始大肆南下搶掠,從此開啟五胡亂華,古代漢人最黑暗的時代。

    不管後來,有人說,這是民族大融合,還是多民族之間的衝突與交流。

    但無疑,這段歷史,一定是漢民族的災難,差點就成了漢人的第一次亡天下。過程極度慘不忍睹。

    在《晉書》中,對這場災難的記載,中原計程車族,“十不存一”那對於普通的漢人老百姓而言,可能就死亡更多了。

    五胡之亂前,原來北方漢人的數量約有1200萬人。後來在冉閔消滅羯族的後趙時,北方漢人已經不夠400萬人了。

    匈奴人稱漢人為“雙腳羊”,屠戮漢人。捉了的漢人女子,晚上用來行樂,白天居然就把女子蒸熟用來吃。

    羯趙的石勒,更系直接就把漢族女人抓起來,然後殺掉做成軍糧。

    後來,根據《晉陽秋》的記載,石勒有一次攻下鄴城,居然就屠殺數十萬百姓。而他的侄子,居然還在冀州建立了一個縱橫百里的牧場,而他把裡面生活的百姓當作是獵物,和其他人進行競賽殺人。

    而鮮卑族的拓跋和慕容部南下來時,搶奪財寶是一定的,還邊走邊掠奪漢人做奴隸,還邊走邊吃人。

    後來,回到幽州的易水邊上,剩下8000人,吃不掉也不捨得放走,最後居然把這8000人,趕到易水裡面淹死。

    這時的北方,真是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

    要不是冉閔後來擎起“殺胡令”,滅掉了當時最有可能南下成功的後趙,才讓當時剛建立脆弱的東晉,得到喘息的機會。

  • 5 # 歡樂的禿子

    五胡亂華是對中華文明的一次重大打擊,但是說五胡亂華會讓漢族滅族有一定的誇大性。五胡亂華指的是匈奴、羯、氐、羌、鮮卑五個少數民族,趁著西晉八王之亂入侵中原之地,並建立少數民族政權。

    在五胡亂華期間,北方漢人地位低下,尤其是在羯族政權統治之下的漢民,一些漢族少女甚至被稱為兩腳羊。這些政權的殘暴統治激起了北方漢民族的反抗,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冉閔和他釋出的屠胡令,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冉魏境內的羯族幾至滅族,少數逃亡的羯族最終也被剿滅。

    五胡亂華發生後,大量北方漢人南遷,為東晉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同時也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在封建時代勞動力才是保證國家平穩執行的重要支柱。東晉為安置北方遷徙而來的漢民發明了僑寄法,保障了北方遷徙士族的政治權益。

    東晉政權的建立確保了漢族政權的延續,同時也保證了漢族不會被滅族。至於說五胡亂華使漢族滅族,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說五胡亂華使北方士族的地位急劇下降,和自古以來的北方政治中心的南移,所以才會有五胡亂華使漢族滅族的說法,都是因為北方士族的地位下降和五胡亂華期間漢民死亡數量巨大。但是漢文化只要不滅絕那麼漢民族就不會滅亡,因為漢族是一個文化屬性而不是血統屬性。

  • 6 # 國史春秋

    戰爭是人口銳解的主要原因,五胡亂華只不過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大地進行了一場大火拼,受殃及的肯定是中原民族,如果說差點滅族就有點危言聳聽了。

    西漢建立,中原人口迎來從春秋戰國到秦朝建立戰火紛飛第一次的大修整。近兩百年的休養生息,人口迅速恢復,然而安定的生活又被王莽打破,到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中原王朝又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然而從東漢末年開始的黃巾大起義,到群雄逐鹿、三國鼎立,再到西晉一統,期間將近百年的戰火洗禮,毋庸置疑中原地區的人口一直處於負增長的狀態。而剛剛建立起來的西晉王朝,馬上又掀起了一場圍繞皇權血腥之爭的八王之亂。長達16年的內亂,8個王死了7個,被迫捲入戰爭的而列傷計程車兵及無辜百姓更是不計其數,因此西晉的國力大大削弱,北方少數民族趁虛而入,西晉王朝風雨飄搖。

    西晉滅亡後,少數民族政權雜草叢生,互相攻伐。為躲避戰火,永嘉之亂後,倖存的王室成員及中原百姓舉家南遷,建立東晉偏安政權,史稱“衣冠南渡”。與此同時,北方黃河流域成為匈奴、羯、鮮卑、氐、羌等5個少數民族爭殺的戰場。這5個少數民族分別建立自己的國家,相互爭霸,不斷有國家成立和滅亡。在長達130多年的時間裡,先後有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鮮卑)、西涼(漢)、北涼(匈奴)、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成漢(氐)等16個政權國家。這十六國與東晉政權處於長期對峙狀態。

    從公元386年開始,拓拔珪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公元420年劉裕南方建宋,南北朝並立的局面形成,由此中國的民族大開始進入倒計時。最終以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為標誌,中原王朝再次實現民族大統一。五胡亂華時期,確實是中原王朝經歷最黑暗、最慘烈的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為了奪取生存之地,在中原大地展開了前所未見的大拼殺,無處藏身的中原百姓,殘遭屠戮,無數年輕女子被殺、被奸、被烹食,被充當軍糧,供軍士淫樂。而在東晉政權庇佑下的漢民族,不斷髮展壯大,五胡滅亡之後,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漢民族。因此,說漢族差點滅族,肯定是片面的。

  • 7 # 網路施工隊

    滅族倒沒有,但是影響倒是挺大的五胡之亂的由來

    五胡現在一般指的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這些遊牧民族一直活躍在中國北方,從漢初記載時就有記載,當中原政權強大時,這些遊牧民族還能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從漢武帝劉徹徹底打敗了匈奴之後,歷朝歷代都花了很大的力氣去防護這些遊牧民族作亂,比如東漢時期一朝,強制將這些的邊疆北方操作的外族遷到內地,方便控制他們。曹操時期就不遺餘力的將這些民族內遷,目的仍是方便控制。歷朝歷代這麼做除了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外,還需要自身國本穩固,國泰民安才能有精力控制這些外族,一旦國家出現動盪便無暇顧及這些“外華人民”。到西晉時期,匈奴、羯、氐、鮮卑、羌這些“外華人民”已經生活的區域就圍繞在晉朝首都洛陽附近,這些“外華人民”猶如一顆定時炸彈,一旦漢族政權不穩,這些“外華人民”就會脫離管轄控制,極易形成新的團體威脅中原政權。

    西晉時期北方各族的分佈圖

    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逝世,司馬炎的次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可惜這位晉惠帝是個傻子,傻子怎麼能治理國家呢,可是傻子皇帝有一位聰明的父親,司馬炎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傻,但是他還是將皇位傳給司馬衷了,他認為只要自己安排妥當,然後找人輔佐自己的兒子,兒子肯定能當好皇帝,這個國家肯定能相安無事的傳承下去。那司馬炎是怎麼安排的呢,就是大肆分封司馬一族,將司馬一族的族親分封為藩王鎮守在全國各地,分封了8個司馬藩王,藩地分佈在全國各地,這些藩王許可權極大,擁有自己的軍隊,司馬炎將藩王的私人軍隊充當國家正規軍,司馬炎想法很簡單,一旦有人作亂,這些藩王就能派兵平叛,司馬氏的政權就得到了保證。可惜這位聰明的爸爸沒有想到的是作亂的人有可能就是這些藩王。這不司馬炎剛死,八位藩王看到上位的是為傻子,大家就有了自己小九九,對皇位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都躍躍欲試。291年,史稱八王之亂 的故事就開始登場了。

    西晉政權忙著內亂,對這些少數民族的管轄自然無暇顧及,這些少數民族脫離了監管就慢慢壯大起來了,下面我們看看五胡是怎麼樣一步步建立政權的。

    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山西離石),國號漢(後改趙,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太子劉和即位。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在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鹿邑)殲滅晉軍十多萬人,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打洛陽,晉軍都被打敗了,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俘虜晉愍帝。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是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二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西晉滅亡之後,北方及中原一帶就落入了這些外族人之手。匈奴、羯、氐、鮮卑、羌這些遊牧民族,民風彪悍,從小就沒有受到禮儀廉恥的教育,再加上這些外族人之間在中原地帶相互爭奪政權,使得華北地帶長期陷於戰爭中,民生凋敝,人口銳減,中原士族十不存一,中原人民跟隨著東晉政權南移到南方一帶。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北方人口向南方遷移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南朝劉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萬戶,達到90多萬。這些南遷的北人,給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方漢人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糾合宗族鄉黨建立塢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

    漢族真的被殲滅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北方中原地帶從316年開始全面淪陷被外族入侵,到439年鮮卑北魏統一北方,在長達123年的時間裡,北方人民一直處於動盪不安中,走馬觀花似的政權更迭,最直觀的影響是人口銳減,但是漢族人民並沒有完全滅族,除了一部分隨東晉南移外,北方仍有漢族人士,只不過到五胡亂華的後期,除漢族和鮮卑族仍保持其勢力與明顯的民族認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戰敗後或被大量屠殺,或是逐漸被同化,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之後逐漸統治華北地區,此時北方的漢族純粹的漢族較少,但並不是漢族已經滅族。

    雖然晉朝漢人銳減,那麼整體人口在中國歷史處於什麼位置呢,從下面這個圖就可以看出。

    答題不易,查史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

  • 8 # 歷史哨聲

    若五胡亂華漢族差點滅族北魏何來的漢化改革

    不可否認,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漢人很多都遭受戰亂和屠戮,很多漢人因此而死,但還沒有嚴重到差點滅族的程度。

    在趙漢攻佔洛陽引發的永嘉之亂後,西晉滅亡,北方漢人進行大規模遷移:

    一、衣冠南渡,投靠東晉。《晉書 王導傳》:

    “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60%——70%計程車族遷移到江南,這數量可不算少。截至到南朝宋初年,南渡人口30萬戶,人口90多萬。

    因為東晉的旗號,衣冠南渡是北方漢人的主流。

    二、慕容廆的前燕。在永嘉之亂前後,都和西晉、東晉保持良好關係,因此成為北方漢人在戰亂時的一個避亂之地:

    “時二京傾覆,幽、冀淪陷,廆刑政修明,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襁負歸之。廆乃立郡以統流人,冀州人為冀陽郡,豫州人為成周郡,青州人為營丘郡,幷州人為唐國郡。”

    翼州、豫州、青州、幷州,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地的人,流入前燕。正是這批流入的漢人,成就了前燕差點一統北方的基礎和力量,也是日後北魏漢人世家的組成力量。

    三、張軌的前涼。《晉書 地理志山》:

    “永寧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

    《晉書 張軌傳》:

    “及京都陷,斐等皆沒於賊。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分武威置武興郡以居之。”“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

    前後涼、高昌國、唐朝皇室先祖、靖難軍、沙洲漢人等都是以西遷的漢人為基礎。

    沒有遷移的漢人怎麼辦?

    沒有遷出的漢人,雖然有很大部分遭遇戰亂和殺戮而死,但很多漢人都以宗族鄉黨為紐帶建立塢堡自保——雖然不能對抗大規模的軍隊,但對付土匪和小股軍隊還是可以勝任的。塢堡從王莽時期就開始出現,東漢時期雖然被禁,但在黃巾之亂後,大量塢堡駐有部曲、家兵。

    因此,漢人很久就有建立塢堡自保的傳統。東晉的幾次北伐,都有北方漢人的塢堡作為引導和支援基礎。

    總之,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漢人遷移有三個重點方向:

    南渡到南方的長江、珠江流域,根據葛劍雄等的估計,南遷人口約佔西晉各州總人口數的13%;

    東遷到遼東、遼西,因為鮮卑慕容氏對東晉友好讓漢人好感度增加;

    西遷到涼州,奠定西域漢人政權基礎。

    沒有遷移走的,在當地建立塢堡自衛。

    五胡十六國時期,似乎漢族是最大損失的,但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胡,在北魏時只有漢族和鮮卑族勢力依然明顯之外,匈奴、羯、羌、氐等或勢力不明顯,或變成別的民族,或同化為漢、鮮卑、柔然等民族。

    即:沒有搬遷的漢人,還是笑到了最後,比起匈奴、羯、羌、氐四族的命運都好。

  • 9 # 夏天的蟲4

    題主不要把小說當成歷史,請題主思考下列事實:

    2、五胡亂華開始的時候,匈奴人和氐人的國號是什麼?為什麼?

    3、據史書記載,除了大量的晉人南遷之外,還有大量的晉人北遷奔投‘五胡十六國’,導致北方諸國不得不重設郡縣以安置難民。。。那些‘五胡’為何要說漢語、用漢字?難道是因為他們殺光了北方的晉人,或者是屬下的晉人太少了,所以要保護漢語和漢字的緣故嗎?

    4、後來的隋唐發源於哪裡?難道北方人死光了,然後隋唐發源於江南嗎?

    ‘五胡亂華’的性質實際上與赤眉軍、綠林軍、黃巾軍差不多,只是領頭造反的是內遷的部族而已。。。但是很多時候‘民意’取決於媒體,媒體掌握在士人手裡,士人又受到門閥世家的控制。。。中國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吸取‘前朝’的教訓,後來的隋唐推行科舉以削弱門閥世家,是有深刻原因的。

  • 10 # 歷史的背面

    五胡是指漢朝以來在中原地區居住的匈奴、鮮卑、羯、羌、氐5個少數民族,其中還有少量的丁零 、烏桓、吐谷渾等民族。後來晉室八個宗室王爺,為爭奪晉朝最高統治權產生混戰,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直導致晉朝國力空虛,民不聊生,中原漢族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居住在中原地區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少數民族,趁亂起兵不斷壯大,在中原地區百餘年間,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不同的少數民族政權,史稱“五胡亂華”。其中又有十六個政權最具代表性,又稱這一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其中還有涼州漢人張氏成立的漢人政權。這些少數民族當權後(特別是石氏羯族),瘋狂壓迫和屠殺漢民族,中原地區由原有數千萬漢人,急劇下降到只剩下數百萬漢族人口。在食物匱乏的時候,這些少數民族政權還把大量的漢族女子當糧食食用,稱為“兩腳羊”,在中原漢族人民遭受了無盡的苦難。要說滅族倒還算不上,最起碼南遷東晉中原漢人和江南本地漢人加起來還有將近一千多萬人口,後來劉裕帶領北府兵還北上中原收復大片土地。

  • 11 # 使用者67724358697

    事實上,五胡亂華要看漢族是否被滅族,首先要看最終是哪個政權最終獲勝。

    其中胡人政權有:鮮卑族羯族前秦、前趙、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

    漢人政權有:東晉、宋、齊、梁、陳。

    最後由隋文帝楊堅,戰勝陳後主取勝。

    那麼隋朝是不是漢人政權呢?

    正確答案是:隋文帝楊堅,就是北周的將軍,鮮卑族政權。

    隋朝丞相重用胡人宇文化及,說明文化上認同自己為胡人,那麼就更應該是胡人政權。

    甚至楊堅本人,也改名普六茹那羅延。

    隋文帝楊堅,是北周將軍,屬於篡位朝代,得國不正,也不符合漢人傳統文化。

    因此隋朝才會在短短五十年不到的時間中,人心盡失而亡國。

    既然隋朝是胡人政權,但為什麼我們普遍認為,隋朝之後依然有漢人呢?

    原來,隋朝以及其他胡人政權,和元朝清朝一樣,漢人政權雖然戰敗,但漢人並沒有被滅族。

  • 12 # 鐵王座的遊戲

    沒那麼嚴重,禍害的是北方地區,南方還有東晉河西走廊還有前涼,而且胡族建立政權之後都在漢化羯族到石虎的時候對國內的漢人不友好,其實說漢族差點滅絕的都是冉閔吹,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冉閔漢族就絕種了”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關羞愧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