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尚育兒圈子
-
2 # 海之聲助聽器荊州中心
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死亡教育,或者說是生命教育,那麼讓孩子認識生命和死亡,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消除對死亡、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另一方面也要告訴他們生命有多寶貴,讓孩子知道要遠離那些危險的事情、好好保護自己。
表達觀點: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在於給別人帶來快樂;死亡並不是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
-
3 # 糖萱課堂
清明節,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言語來談論過世的人呢?又到一年清明節,對於孩子,他們的心裡都是純潔的,“人之初,性本善”,生下來都是善良的,沒有險惡。沒有心機,沒有任何的非分只想。對於那麼純潔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給他解讀人的生死。
記得之前我們家養了一隻小烏龜,從2014年就開始跟著我,記得當時買了好幾只,最後可能是因為優勝劣汰,就剩下一隻了,但是偏偏的這隻,尾巴斷了。當時心裡想,它肯定也活不了多久,就養著吧。沒想到的是,這是烏龜跟著我度過了四個年頭,後來有了孩子,生命的意義才更讓我感覺到生命的可貴。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千年王八萬年龜,想想都覺得它肯定能活好久,所以慢慢的我對它也越來越好,因為孩子,我想讓它跟著孩子成長,一起長大。每次想想家裡有這麼兩個寶貝,我就覺得很開心。希望它能陪著閨女一起長大。
可就是在2017年過年的時候,因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太過忙碌的我忘記了小烏龜的存在。而之前閨女都能想著給他餵飯,現在大家都忘記了他的存在。每一年過年的時候,烏龜都是冬眠的,但是忘記了,它是需要水的。忘記給烏龜加水了。
過來回來,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它的身體已經僵硬了。但是我的小心臟,撲通一下。天哪。這是真的嗎?後來得到了驗證小烏龜真的和我們真的失去了我們之間的這份緣分。讓我鬱悶 好幾天。
等閨女再回來的時候,她突然問,媽媽:小烏龜呢。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應該怎麼回答她,讓她明白了,而且也理解了。對於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我應該怎麼表達。當時我是這樣說的:小烏龜,想念他的媽媽了,他已經離開他的媽媽好久了,他媽媽說讓小烏龜回他的家玩。可能需要離開你一段時間了。
對於人的壽命來說,都是有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經歷過生死,他們怎麼知道是怎麼回事。
我們只能是用最委婉的方式來告訴他,人的生死是怎麼回事。可能是永遠也看不見的一種離別。人總有一死,總有需要離開彼此的一天,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眼前的這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4 # 萌橙親子
生死大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奧的哲學問題之一,別說孩子不明白,就算是成人,又有幾個敢說自己參透了生死呢?
我認為,沒有必要對孩子避諱談論生死,但要適時對孩子加以引導,讓他們知道生命的可貴,要珍惜生命。
不避諱談生死四五歲的孩子,開始變的深刻,會向父母提出“你以後也會死嗎?”“死了之後是什麼樣子的?”類似的問題。
父母應不避諱回答此類問題,並應鄭重地向孩子解釋生命的開始與結束,以及生命是如何寶貴,讓孩子珍視生命。
生命教育繪本可以透過繪本的方式讓孩子更直觀地認識生死。
關於生命主題的繪本有很多,比較有名的如《爺爺變成了幽靈》、《象老爹》、《一片葉子落下來》、《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獾的禮物》等。
我想推薦的是《有一顆星星叫阿亞克思》,作者是瑞典當代文壇的重要作家烏爾夫·斯達爾克。這本書描述了小男孩友安和狗狗阿亞克思之間跨越生死的友情的故事。狗狗在小男孩生命的最初幾年中親密無間地陪伴著他,直到7年後離開世界。小男孩用盡全身的力氣去尋找狗狗,並把星星的影子帶回了家。
這本書細緻入微地描繪了友安與阿亞克思之間的玩耍、相依相伴,以及狗狗去世後,男孩悲愴不已的情緒變化。不長的故事,卻讓我在親子閱讀中數次哽咽。
由寵物的生死來提示生命主題,對孩子來說更容易理解一些。
總之,當孩子提到生命這種深奧的話題,父母應當認真地回答,給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種上敬畏生命的種子。
-
5 # 人生莫可期
小時候我總是問奶奶,別人有爺爺,我為什麼沒有?奶奶告訴我:爺爺累了,去天堂享福去了。我很好奇,天堂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人老了都要去?我八歲那年,我小弟離開了。我抱著小弟,撫摸著他冰冷的小臉,求他和我說話,求他起來和我玩。大人們告訴我:弟弟去天堂了。經過那次痛苦的分離,漸漸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也不分老小。親人的離世對孩子的打擊非常大,自己最親的人再也見不到了,既孤單又無助,又害怕自己哪一天也會突然離去,在小小的心裡留下無可磨滅的印傷。建議大人在孩子面對親人的逝去的時候,要儘量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多陪陪孩子多瞭解孩子內心的感受,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清明節我們帶孩子去掃墓,你可以告訴孩子這裡面睡的是誰,你該怎麼稱呼他們,他們去了哪裡,又為什麼離去,為什麼現在我們又看不到,和孩子談淡家人對親人的記憶和思念。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現象,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今生只有一個你,要好好珍惜。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開啟另一扇窗。也可以從自然界的變化讓孩子瞭解生死,如一粒種子的發芽,從新出的嫩葉到長大到花開到結子到枯萎。這都是一個生命的過程。讓孩子懂得生生不息的道理,這是自然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有利於孩子成長!
-
6 # 太陽的秘密
目前孩子有一點點開始對生死有一點點意識,當他喜歡的花草凋謝了,他變的悲傷,一定要讓花再開起來,要讓小草再回歸原位,特別是斷掉的植物,他會大哭的一定要安回去,他不能接受植物斷了不能再接,花朵小草有自然的生命屬性。
前幾天,我們從水池邊叼了幾隻小龍蝦,他歡喜得不得了,早上上學前要看看它們說再見再走,晚上睡覺前說晚安再睡,把它們當朋友一樣對待,由於我的疏忽,其中2只大龍蝦被野貓叼走了,醒來沒看見,只有一隻小的了,急著說不見了不見了到處找,然後直到發現門外殘餘的蝦身,但是他貌似不接受被貓吃的現實,只是說蝦跑了不見了。
我們有一本爺爺變成了幽靈的繪本,和他讀的時候,他的反映都是給爺爺打電話,開視屏,爺爺在那裡。
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更好的溝通這個話題。
-
7 # 海棠和梅花
先引用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是踏青出遊的日子,更是紀念先人的日子。提起死亡,是很沉重的話題。
好多家長去給先人掃墓,當然了一般很少帶小孩子去祭拜,怕陰氣太重。但是,孩子會問,人死了是什麼意思?
死了就是沒有了。比如說孩子的姥爺不在世了,孩子問過多次,一開始我就會告訴孩子,姥爺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慢慢的,孩子長大了,我就會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死,死就不能再呼吸,不能吃飯,什麼都不能了,所以要好好的活著。生命僅有一次,珍惜生命。
-
8 # 樂多多兒童文學作家
當孩子理解了生死,脆弱的心靈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第一, 可以帶孩子去大自然看一看。
讓她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數個 “生死離別”在上演。
秋天到了,葉子要和大樹說再見,變成養料,回報大樹的養育之恩;
春風來了,蒲公英的種子要和媽媽說再見,變成堅強的個體,學著長大;
冬季寒風呼嘯,怕冷的小昆蟲受不了,要遺憾地和這個世界說再見。
第二,幫孩子留下一點“想念”
離別,並不等於忘記。孩子們總是喜歡把在乎的人和事,悄悄放在心裡,失去時,她們會躲起來默默地哭泣。
告訴孩子:與其哭著遺憾,不如笑著懷念。比如,我們完全可以幫助她們,留下一點可以笑著去想念的東西!
摯愛的親人離開了,那就種下一棵小樹苗吧,就像他還在你身邊,陪著你一起長大。最喜歡的寵物生病去世了,那就把它最可愛的一張照片,印在你最喜歡的杯子上,這樣,你每天都能和它笑著打招呼了。……第三,可以建議孩子給離世的親人寫一封信
告訴孩子,如果一個人很愛你,就算你會失去他,就算你們再也見不到,他的愛也會化作Sunny和空氣,永遠陪著你。
多多認識一個名叫瑤瑤的小女孩,在她6歲那年,最最疼愛她的奶奶不幸去世了。一開始,瑤瑤既傷心又害怕。早晨,她再也嘗不到奶奶的愛心早餐了,晚上,她再也聽不到奶奶講過去的故事了,就連有了心事,她都不知道該告訴誰了。後來,聰明的瑤瑤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法,一個可以和奶奶說悄悄話的辦法。她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全都寫到紙條裡,放進漂流瓶,扔進了大海。年幼的瑤瑤覺得,當漂流瓶遊啊遊,游到大海和天空交界的地方時,奶奶就能收到她的信了!在不斷的訴說和期待中,瑤瑤漸漸長大了,也知道了,她的信奶奶不會收到了。但是,她仍然習慣把自己的思念寫下來“寄”走。對於她來說,這也是她懷念奶奶的一種方式呢。
對於那些已經失去,已經說了“再見”,卻再也見不到的人,孩子們的心裡肯定是既懷念又遺憾的。那就幫她們寫一封信吧,不管那個離開的人會不會收到。
第四,做孩子的“安全感”,做孩子的“快樂源”
聰明的家長都知道,遇到“生死離別”,是孩子最脆弱無助,、傷心害怕的事情。孩子會捨不得,會害怕,會驚慌失措,甚至根本想不明白,為什麼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一下子就不見了,一下子就改變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不幸要面對失去和離別,你最好允許她悲傷一會兒。當然,別忘了給她擦擦眼淚,然後把她抱進懷裡,告訴她,不管發生什麼,你永遠都不會孤單。
除了幫助她去解開那些小疙瘩,還應該主動帶著她去尋找新的快樂。
可以給她講好玩的故事;鼓勵她交新朋友;幫助她養一個新的寵物;支援她培養一個新的小興趣;陪她出門跑跑步……轉移注意力,是化解悲傷和恐懼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從哭著不捨得,到總是忘不掉,最後變成心底那一片最柔軟的雲,微笑著去想念。這個過程,不也是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嗎?
如果孩子還有其他成長或學習方面的困惑,也可引導孩子閱讀我的作品《胡小鬧日記》
-
9 # 東極觀瀾者
華人喜歡討口彩,因此畏懼談論死亡。一年之中好像也只有清明節才能放下忌諱談論下死生的話題。節日期間,我們通常會帶著孩子去給逝去的親人們祭掃墳墓,這時也是我們幫助孩子理解死亡的契機。那麼如何給孩子講解生死呢?
一、要排除孩子幼小心靈中對死亡的恐懼。要讓他懂得,人為什麼會死亡,因為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就像一棵樹,一盆花,春天長出的新芽,秋天就會凋落,年復一年,新舊更替,沒有什麼可怕的。生命是一個圓圈,迴圈往復,永無休止。
二、要讓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貴。生命,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要讓孩子懂得珍惜。珍惜當下的時間、珍惜與親人的團聚、珍惜所有的生命。
三、要讓孩子懂得親情的無可替代。告訴他無論怎樣,父母親人對他的關愛無時不在。即使有一天父母可能不在了,但只要心裡想著他們對你的愛護,他們就會一直活在你的心裡。要懂得,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忘卻才是。
-
10 # Fandy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死觀。印度人認同多世說,相信生死輪迴。華人認同二世說,死後認祖歸宗。歐美國家一些人則認同一世說,人死如燈滅,過完今生就好。
不同的生死觀,會讓活著的人,產生不同的價值觀。相信輪迴的人,傾向於遵守善惡有報的價值觀念。相信死後歸宗的人,傾向於為祖宗負責。而只相信今生的人,有不確定的價值觀。
成人的生死觀,必然會影響孩子們的生死觀。中華民族講究清明祭祖,實際上就是相信人死後,會和陰曹地府的祖宗們再次齊聚一堂。陽間是否行善積德,是否孝敬祖宗,是否光宗耀祖,都直接影響著將來在陰間的生活。因此,清明是否祭祖,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在教育孩子上,首先必須要樹立孝敬祖宗、長幼有序的理念。其次要帶著孩子儘可能的履行祭祖的義務,相信祖宗在天之靈,會時刻庇護家人。最後還要告訴孩子,生死無常,但家人有常,對於死亡不必恐懼,列祖列宗們都保佑著呢。
回覆列表
生命伊始你只是個嬰兒,不久之後你便長成了一個孩子。再過七八年你就會成長為少年。當你到二十多歲時就是大人了。而大人階段則是你一生中最漫長的時期。大人會做不同的事情,比如工作、寫書、燒飯、生孩子、打太極以及其他有趣的事。
再過許多年以後,你會開始變老。一般來說,這時候你會成為一位爺爺或奶奶。成為爺爺或者奶奶是件非常美好的事!爺爺奶奶慈愛並且睿智,因為他們已經活了很長時間,見識過許多事情。
當然,人們越來越老,身體也會日益衰老。他們漸漸耗盡了生命,身體開始變壞,精力也日益倦怠。這是件悲傷但又極其自然和正常的事。
老人衰老至死,新生兒降生到這個美妙的地球,這是條很重要的規律。因為,如果人人都長生不老,地球上的空間和食物就會不足。其實,人去世之後就會成為這個世界歷史的一部分,這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
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爺爺去世了,我們都很傷心,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而我格外傷心,這是我的父親,我非常愛他。但我知道,雖然此時此刻他看不到我們,看不到我們所做的事,也聽不見我們所說的話,但也許他正在天上的某個地方看著我們。”
和孩子一起做什麼
我們可以為爺爺畫像、給他寫信——將畫和信燒給他。我們可以去上墳,在他墓前放上美麗的鮮花。我們可以在家裡供奉他的靈牌(貼有照片)。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表達我們再也見不到他的悲痛之情,也是為了保留孩子對爺爺的印象。也可以給孩子講有關祖父的事情,例如讓他們知道爺爺喜歡的冰激凌和鮮花是什麼。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某種程度上繼續和孩子一起保持與爺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