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酒有黑幕
-
2 # 魂舞大漠
梁山好漢攻陷數城,分兵把守,具體兵員數字不詳,按照描寫,三萬人馬總有的,太多後勤供應易為累贅,太少亦不成。至說糧草,劫富掠財唄,過去農民起義都這樣解決的,並且解決得很好,可見貧富多麼懸殊。
-
3 # 一風2008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下屬當然成千上萬。如果要真正解決他們的後勤問題,數萬人的吃喝拉撒,絕非易事。單憑好漢們打家劫舍,攻城略地,劫富濟貧,大碗吃肉,坐吃山空是早晚的事兒。不生產,不種糧,光靠搶,短期可以,長期難以為繼。所以,招安是最佳選擇。
-
4 # 啟風說史
第一個問題,梁山有十萬之眾,是書中明言的。
從書中敘述可知,柴進推薦林沖上梁山時,那裡只還“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到宋江提議,讓花榮、秦明及清風山眾人上山時,晁蓋已經透過招募,“聚集著三五千軍馬”。在梁山擴充過程中,還不斷有江湖上的小山頭前來歸附。這些山寨都不大,最小的登雲山只有八九十人,隨著頭領上梁山的不過二十人;稍大一點的桃花山、清風山、對影山、黃門山、飲馬川,有三五百嘍囉;比較大的少華山、白虎山、枯樹山,有五七百嘍囉;最大的芒碭山和二龍山,前者三千多人,後者一千多人。粗略估計一下,這些山頭的人加在一起,大約在八千人左右。
此外,歷次征討梁山的官軍,隨被俘將領上山的也有不少。呼延灼丟下大軍敗走後,那三千連環甲馬,連馬帶人全被捉去;五千步軍盡數做了俘虜。關勝投降後,梁山“招安逃竄敗軍,又得了五七千人馬”。至於更大規模的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後,梁山得了多少人馬,書中沒有說明。反正招安前,燕青在東京對洪太尉的說法是“梁山泊十萬之眾”。
第二個問題其實更簡單,謀財途徑無非是搶劫土豪家產或州府國庫。
王倫創業時的那幾百人,打劫一下過往客商,基本就能過上“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強盜生活了。晁蓋、宋江接手後,短短几年間,梁山人馬猛增七八倍,一方面是延續打劫的既定“山策”,另一方面就要主動出擊了。
宋江要打祝家莊,名義上是祝朝奉父子欺辱梁山,實際上是“即目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打下祝家莊後,除給村中幾百戶人家每家一石糧米外,剩餘的“牛羊騾馬等物”“糧十五萬石”全部帶回山上。此外,李逵滅了扈家莊滿門,“把莊裡一切應有的財賦,捎帶有四五十馱”;梁山又騙李應山上,得了李家莊的全部家財。
曾頭市的實力還在祝家莊之上,共有三千餘家,養著“五七千人馬”。打破之後,同樣是“抄擄到金銀財寶,米麥糧食,盡行裝載上車回梁山泊”。大財主盧俊義上山時,也是“把應有傢俬金銀財寶,都搬來裝在車子上,往梁山泊給散”。
當然,來錢最快的還是直接攻打州城府縣,去搶糧倉、府庫。梁山打破的第一座城池是高唐州,“倉廒庫藏,盡被擄去”;再打青州,“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大鬧華州,“劫了府庫錢糧”;殺入凌州,“劫擄倉庫錢糧”;大名府是“五京”中的“北京”,財富更非他處可比,梁山“把大名府藏開啟,應有金銀寶物,緞匹綾錦,都裝載上了車子,將回梁山泊倉用”,怕是有個十年都用不完。最後,打東平、東昌兩府,亦是如此。
有了這些財富,梁山養兵十萬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
5 # 楓葉說電影專家
其實梁山的總兵力可以從書中的幾次好漢出征看出端倪:打祝家莊帶了將近7000人,考慮到是第一次出征為了揚梁山威名幾乎是傾巢出動,就算帶了2/3的人馬,那時應該有1萬左右兵力;打高唐州救柴進帶了8000人,考慮到是長途作戰為保大本營穩妥算1/2的人馬,則那時有1.6萬兵力;宋江打曾頭市可謂是新仇舊恨一起報居然帶了2.35萬人分5路大軍,因之前呼延灼的降將+打北京收的人+三山聚義後投靠梁山人數眾多,此時梁山總兵力應在5,6萬人左右;後來的童貫高俅打梁山水位雖未說到梁山兵力分佈但童貫帶了10萬人,高俅帶了13萬人共23萬人,這可不是小數目啊!當然,梁山是主場作戰是大勝而歸啊,雖說讓高球帶走一批,不過打完後算上降將怎麼著也得有10來萬,所以梁山鼎盛時期是在打完高球之後詔安之前,保守估計12萬.
梁山王倫在時,人數不多,也就幾千號人,偌大的一個梁山泊,光以800裡水泊就(實際就3.5公頃)足足有餘養活他們,並可以說是過得上小康生活;後面寨主換人變成晁蓋,人數不斷的增加,那個時候晁蓋手裡有錢,當初劫皇扛的黃金10萬兩,雖然沒有全部拿出來,至少還算是有錢吧,所以梁山的人馬還可以有錢賣糧吃。到了宋江當寨主時,人數更加的龐大,宋江的嫡系人數比原來整個梁山的人都多,那麼他們的口糧從哪裡來? 宋江平時的錢財都接濟江湖兄弟了,帶的一幫人中也沒有幾個是有錢的主,裡面除了柴大官人有錢外,其他的人有錢也不多;梁山之上是天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應該都是各個頭領才有的份,其他人等大概就是解決溫飽。 梁山就是一座山,一個水泊加在一起;水泊可以產魚、山上的土地可以種糧食,果樹,如果有人搞這些農業和水產,那麼夠不夠梁山全部人的口糧?可以說不夠,遠遠的不夠,再說了,梁山也沒有看到那個頭領帶一幫人做這些,何來糧食補給?劫富濟貧吧,倒是一條出路,三大祝家莊,那可夠得上樑上花銷個一年半載了,當然還要給窮苦百姓分一點。打家劫舍那就是隻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聚集一定的財源後,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隊伍要強大,不接受新來的不現實。梁山除了108人外,其他的人是不是有多數就是看著梁山有吃的才來的,樑上不能自給自足,只有繼續劫富,才能滿足梁山的日常開銷。 梁山周圍的富豪也不是傻子吧,既然知道有梁山要來劫財,第一個不說,第二個活該,第三個算是更活該,那麼第四個是不是沒有了?人家怕你梁山,躲你可以吧,既然要躲你,那麼錢財肯定轉移走了;你梁山就沒有財源了,還能大吃大喝嗎? 在董貫領兵來討梁山時,梁山人數不說多了,有八萬人吧,一天的開銷是多大,無人知道。宋江是第一個憂慮的,他必須要想到弟兄們的吃,沒有吃的,人心就會散,隊伍就會跨,到了那個時候,還能和大宋的官軍抗衡嗎?即使有信心,也沒實力可拼啊。
梁山老大開始琢磨,如果真的沒有糧草了,不用別人來打,自己就會散夥;那怎麼辦?幾大核心人物,像吳用、花榮、盧俊義、柴進、關勝等一合計,不如接受朝廷的收編,這樣可以解決梁山的口糧,也可以走上“公務員”行列。至於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不願意朝廷收編,給宋江出了難題,所以不好直接就接受收編,只有硬著頭皮和朝廷幹,哪知道幾次都把官軍打敗。宋江以為這下完了,誰知朝廷見梁山人多勢眾,只好開出優厚的條件來收編他們。這是梁山老大沒有想到的,這一搏還換來了更大的好處,求之不得呀。所以在接受朝廷的收編時,他不能在像前兩次那樣抬價了,因為他清楚,梁山此時不接受,後果很嚴重,一來梁山糧草不多了,堅持不了多久;二來此時條件優厚,機不可失,三來功名可圖,眾兄弟也可有個好去處,何樂而不為呢?其實第一點才是重要的,沒有糧草了,不得不接受。
-
6 # 大霖論歷史
梁山被招安後先後去攻打遼國和方臘,基本上是原班人馬,所以全盛時應該在5—6萬左右。
梁山作為一個黑幫組織本身不從事太大的生產,後勤供應有兩個辦法,
第一、搶掠。梁山勢力最早是王倫、宋萬、杜遷、朱貴四人組成的委員會,帶領著七八百個小嘍囉,規模比較小,實力也比較弱,因此只能劫掠過往的小規模商隊和附近一些人口稀疏的村落。
後來林沖和以晁蓋為首的搶劫生辰綱團伙上山併成為領導集體後,委員會成員增加到11人,實力有所壯大,開始搶掠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商隊,同時具備襲擊人口相對稠密的城鎮的能力,比如鬧江州、攻打無為軍……
宋江上梁山後,委員會成員接近50人並不斷擴大,小嘍囉也有數千人,實力略有膨脹,具備了正面進攻中小型州縣和武裝富庶村落的能力。進攻祝家莊,繳獲糧食5000萬石,攻破高唐州、大名府、曾頭市、華州、東平府、東昌府,全部將當地的府庫洗劫一空。其中大名府屬於宋朝的一線發達城市。
第二、其他山頭實力和一些地方富豪帶著全部財產加入梁山。
山頭勢力主要有:燕順、王英為首的清風山,魯智深、武松、楊志為首的二龍山,李忠、周通為首的桃花山,樊瑞、項充、李袞為首的芒碭山……
富豪勢力:盧俊義、柴進、李應、穆弘
梁山唯一可以生產的就是八百里水泊裡的魚蝦和山上少量飼養的豬、牛、羊、雞、鴨、鵝。
-
7 # 搞事boy的爹
梁山共有頭領36人,加上嘍囉大約千把人,基本上就靠搶劫過日子,而且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劫富濟貧,管你是什麼人,哪怕只有一個銅錢也搶。後來被張叔夜團團圍困,死了大約三分之二,最後走投無路投降了。怎麼?聽起來失望嗎?是不是比《水滸傳》差遠了?可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梁山賊寇
-
8 # 泊圖泊途
看看梁山泊的後勤部隊。
梁山管錢的都是以前的大莊戶:柴進、李應;打聽訊息
迎接賓客的有四個酒店,也可以做後勤任務,有八人,孫新,顧大嫂,朱貴、杜興,李立、王定六,張青、孫二孃。
建造諸事的共16人,有殺豬的,蓋房子的,造船的,養馬的之類。也就是說26人負責後勤事宜,人數不少了。
再看梁山的人數,最開始王倫帶著僅僅百餘人佔山為王,晁蓋時期發展起來,重點來了,待到宋江一打祝家莊時,帶著6000布兵600馬隊,糧草由鄭天壽等二位把守小寨負責糧草。原文說村下三個莊園一共1、2萬軍隊,祝家莊最大,此時宋江帶下去的人至少是山寨的一半。
等到官軍來剿,又收下至少2萬人,保守估計,因為收下呼延灼5000、關勝5000,高俅、童貫的兵梁山未必敢大量收俘虜,少量還是有的,這一點存疑。燕青說梁山10萬人應該是虛張聲勢,造聲譽而已。
梁山巔峰時期應該就是徵遼國之前,此時軍馬不摻雜官軍,當時他們派10個左右將領帶10000軍走,大隊人馬駐紮,少說也有6、7萬。基於之前燕青的誇口,梁山巔峰時期應該在7、8萬左右。
後勤解決其實還是如開頭,這些人各司其職,打仗時弱者運糧。
等到徵方臘時,還有朝廷官員運輸軍糧。
-
9 # 優己
按著水滸的說法,梁山在全盛的時候有十萬兵馬。大部分人沒有家小,都是小嘍囉上山的。除了一些將領們有妻兒老母。因此,士兵十萬,士兵連同百姓十來萬不到二十萬。他們基本上是沒有後勤的。在家喝酒吃肉,出門基本靠搶。這也是梁山不得不被招安的主因,因為沒有根據地,產糧不夠吃,一旦被堅壁清野就得餓死。
梁山的糧草基本靠搶!比如,打祝家莊,曾頭市等等,打著所謂替天行道的名號,實則是替天行盜,是衝著糧草去的。打下這些山寨,奪取這些山寨的糧草收作軍糧。這也是梁山被稱為賊寇的主因。
其次,靠其他山頭入夥,繳交家當。梁山曾一度招募其他山頭的人入夥,比如九華山,二龍山等等。衝的也是他們的錢糧。可是後來證明這種方法其實是敗筆,取死之道。人馬分散到那些山頭去反而容易募集到糧草。集中到梁山則徒增負擔。所以,梁山實則是烏合之眾小打小鬧。缺一個能夠帶領大家開荒拓土的政治家。
-
10 # 北門猿
第一個問題
梁山的人馬總數,書裡好像一直沒寫。不過宋江後來打這打那,帶領的都是本部人馬,朝廷沒給補充兵力,所以梁山人數一定不少。
燕青走宿太尉的門路請求詔安時,說:“梁山泊十萬人之眾,皆感大恩! ”雖然這很有可能是個虛數,也說明梁山人馬至少有幾萬人。
招安之後,有這麼一段:
又說樞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勞,不可輒便加爵,可待日後征討,建立功勳,量加官賞。現今數萬之眾,逼城下寨,甚為不宜。 ”有一點要注意,這裡說梁山有幾萬人,但這是招安之後的結果。在招安時,宋江遣散人馬,不願意進京,領錢回家的有三五千人。同時,家眷沒有隨同赴京,各家老小也都還在梁山上。我們在算梁山人數時,要把這兩部分也加上。
後來徵遼的時候,宋江兵分兩路,來打薊州,一路殺至平峪縣,一路殺至玉田縣。其中盧俊義的一路有三萬人,宋江本隊的人數應該不會比這個少。那麼梁山能當兵的作戰力量至少有六萬人,這還沒有把之前作戰的損失算進去。
後來打方臘的時候,也是宋江和盧俊義分兵兩隊,每隊三萬。
(水滸傳的版本比較複雜,簡而言之,徵遼可能是後插進來的,徵田虎王慶一定是後插進來的,徵方臘倒是原本。所以這裡只用徵遼和方臘的時候分析。)
從以上幾個地方可以看出,梁山有六萬以上的戰鬥人員,再加上家眷。梁山兵力的來源,一部分是各個山寨的土匪,後來到梁山聚義。另一部分則是被俘虜的官軍。土匪的成家率是比較低的,官兵更是不可能帶家眷來。所以除去各位頭領能有家眷,嘍囉中有家眷的應該不算多。
所以梁山人數按七萬到十萬之間估計,可能是比較合理的。
原來泊子裡好漢,但閒便下山,或帶人馬,或只是數個頭領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車輛人馬,任從經過;若是上任官員,箱裡搜出金銀來時,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其餘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錢糧廣積害民的大戶,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誰敢阻當。但打聽得有那欺壓良善暴富小人,積得些傢俬,不論遠近,令人便去盡數收拾上山。如此之為,大小何止千百餘處。不過因為梁山有【替天行道】的人設,所以打劫的下手目標也是有選擇的。主要是官員和大戶人家,不對普通客商下手。
還有一點,梁山是有副業的,不過很奇怪,沒見過樑山有發展農業的跡象。
晁蓋等人火併王倫後,和前來征剿的官軍打了一仗。這是上梁山後的第一仗,打贏之後,自然值得好好慶祝一番:
山寨裡筵會。自醞的好酒,水泊裡出的新鮮蓮,藕並鮮魚,山南樹上自有時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棗,柿,慄之類,自養的雞,豬,鵝,鴨等品物,不必細說。從這段可見,農林牧副漁,梁山至少佔了仨。
但可能是由於山上缺乏平地,在水泊之外墾田,又不利於防禦。所以梁山才不發展農業吧。
-
11 # 倚夕陽笑黃昏
歷史如雲煙,悠悠數千年,翻開層層雲霧,帶你去領略北宋末年的滄桑鉅變,帶你去品讀農民起義起因結果,一部《水滸傳》雖然不同於真實歷史,卻讓我們對那段歷史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全盛時期的梁山人馬
具體數字,小說《水滸傳》裡面也沒有交代,再說了也沒有留下點名冊。我們只能從小說的字裡行間去找尋答案。
一是借朝廷官吏之口。梁山被招安後,駐兵汴京城外,有官吏向皇帝報告稱:“梁山有數萬人在城外,對汴京有威脅”。從這份小報告我們可以看出,此時梁山的人數應該有個幾萬人,低於十萬人。
二是看徵遼時的兵力。梁山軍兵分兩路,一路宋江帶頭,共三萬人,一路盧俊義帶隊,也是三萬人。從徵遼時的兵力看,梁山軍兵馬總數是6萬。
三是計算總兵力。除去徵遼的6萬兵力,再加上以下兵力:1、梁山軍在徵遼時,還有部分水軍未參戰;2、部分人不願接受朝廷招安而離開,約有三五千人;3、還有負責搞後勤的輔兵、民夫。
得出結論:全盛時期的梁山兵力保守估計8萬餘人,說不低於10萬也不為過。
如何解決物資供應的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再加上,小說中動不動就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小秤分銀”的描寫,那麼梁山的物資供應從哪裡來呢?
一是搶劫。這些人佔山為王,本身就是土匪,打家劫舍是主業;只不過隨著晁蓋、宋江的入夥,尤其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樹立以後,為了洗去“賊”的惡名,自稱為“義軍”,不是情非得已不再搶劫過往客商和過路群眾。而是殺贓官、除惡霸。
披上羊皮的狼依然改不了“狗吃屎”的毛病。為賺盧俊義上山,不惜害得盧員外家破人亡;攻打祝家莊、曾頭市真的是正義嗎?個人認為,裡面大多是狹隘的江湖義氣。
二是打劫。與搶劫的區別在於,這是先用武力征服,然後再搶。梁山大軍動不動就為了救人或其他去攻打城市,為救宋江打江州,為救盧俊義打大名----。一番打鬥,把政府軍打殘後,就開始了下一步動作,開倉開搶,能拿的拿走,不能拿走的以賑災的名義送給當地群眾,博得一個好名聲。
三是兼併。造反也是個技術活,沒有實力很容易被剿滅,很難生存、壯大,抱團取火才能凝聚力量,共同對抗更多更大的挑戰。
梁山就像是一個大公司,影響大,力量足,兵馬強,領導優,尤其是對抗朝廷的幾次大仗,打出了“土匪”的聲威,壯了“賊寇”計程車氣,各個分散的小山頭紛紛有歸屬之意,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先後有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等多個小公司歸入梁山。
他們的到來,不僅增加了兵力,也帶來了大量的物資。
四是繳獲。北宋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戰鬥力本就不強,再加上邊境連年戰爭、對梁山的勢力認識不夠,多次派兵圍剿梁山,多以失敗而終。
這哪是來圍剿的啊,簡直就是給梁山送給養的,梁山也不客氣,照單全收,不僅收降人,而且還把帶來的糧草、兵器、馬匹等物資一股腦拉上了梁山。
五是生產。梁山泊處於深山之中,種植業顯示不適合,但是靠山吃山,山上的樹木提供了木柴,山上的果也可以充飢,山上的草藥也可以治病----,再加上環山的湖泊,可以養魚-----。
-
12 # 張先生有話好說
古代軍隊 ,前方要能夠打勝仗,就必須有充分的後勤保障。沒有吃的,沒有穿的,缺乏武器彈藥及時補給……前線就會軍心渙散,失去取勝的信心。所以,古人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雙方交戰,要選擇在“秋收以後”,可以背足糧草,做好軍衣,因此詩句有“沙場秋點兵”之句。古代有“斷其糧草不戰自亂”的例子。三國時期,還有曹操借斬“糧草官”的首級以穩定軍心的故事。
所以,梁山全盛時期出兵作戰,也同樣會提前備足糧草,並且有專門糧草官負責的。這是古人打仗時的基本常識,只是這些不是故事的重點,所以小說不做重點敘述。不過,成語故事“破釜沉舟”,楚霸王項羽為了鼓勵將士一定要奪取勝利,砸碎了鍋碗,擊沉了戰船,斷了後退之路,決一死戰,從而奪取了最後的勝利!
-
13 # 藍色櫻子熊貓
水滸傳中,梁山是由王倫建立的,剛開始只有幾百人,後來晁蓋做首領,黃安之戰後,發展到二萬多人,到了宋江做首領,最終在梁山大聚義時到達實力巔峰。巔峰時期的梁山實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光可以作戰計程車兵就有近八萬人,這無論放在哪裡都是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
梁山後勤保障剛開始勢力不大時此時梁山的後勤供給就是劫富濟貧,打官府貪官,一來可以滿足梁山的後勤供給,二來還能獲得一定的民心,樹立名聲,三來也能打擊官府,打擊朝廷腐敗,也算是一種得民心的情況。後來隨著勢力人數不斷擴大,靠劫富濟貧,不穩定也不能滿足不斷狀大的梁山後勤保障,宋江就想到類似屯田的辦法,帶領梁山眾人自己開墾土地,自給自足。
回覆列表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愚以為,梁山全盛時期,人馬最少在五萬以上。
根據120回本第83回所述,宋江率吳用、公孫勝林沖等一萬餘人先回,其餘大隊人馬,都隨盧俊義在京師屯紮。而在這之前,分金買市時候已經走了三五千人。各位想想,小隊就已經一萬餘人,大隊豈不是要翻倍嗎?再加上散夥時候不願意跟著宋老大玩命的三五千人,說五萬都是少的了。
現在再來說這麼龐大的隊伍是怎麼生活的。
強盜,自然離不開強盜的法則。
梁山都什麼人呀,雖然有一部分軍官或被逼、或被俘、或自願、或被迫的上了梁山當賊寇。但是還有很多一部分本人就是打家劫舍出身,所以霸搶劫掠是在所難免的。各位可以看看他們先打祝家莊、又戰曾頭市,接下來大名府,然後是東明府和東昌府。每次都是所得錢糧無數。再加上幾次官軍失利,或投誠、或繳械,這期間應該不用太發愁吃喝穿戴。
由於吃穿不愁,所以這夥人不用太為生計發愁,劫掠時候自然也不會考慮貧下中農。除了不讓你來水泊裡打魚偷窺之外,他們好像不需要打老百姓的主意。也因此若是客商車輛人馬,任從經過。若是上任官員,箱裡搜出金銀來,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見120回本第71回)。各位想想,誰出門不帶著金銀盤費,不帶能走路嗎?但是帶著錢方便倒是方便了,可小命卻不好保啊!
由此可見,梁山這幫人確實不太愛劫普通百姓,原因有二,第一,想落個好名聲;第二,老百姓確實沒什麼油水。
關於水滸更多故事,請參看拙作--水滸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