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日金141
-
2 # 張妙公印
圈子團伙文化,當然對圈子內的說仁,圈子外叫作芻狗。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暗示圈子內的人,麵粉鋪對面不能讓賣石灰的存再
。(佛教)
-
3 # 驚世傑作189
不好回答你,因為仁有情況發展到頂點要當局者保持克制,又有自己的意願要實現的意思,又有保持心態收斂的意思,反正孔子的仁是一種修為,其實這個修為人人都有的,但由於孔子過於解說“仁”顯示自己脈絡清晰所以不免關鍵時刻就不自然了,大家看看西方人沒有儒家學說,英華人不是有了如今的加拿大、美國、澳洲、紐西蘭等,而其他國家不是有了今天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我們呢二千多年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這塊土地上後一朝人殺戮前一朝人,東西南北長三百里的阿房宮也燒沒有了。結果仁義都沒有了,英國如果不把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國外這個國家也在國內自相殘殺無數代人了,一個國家子民隨時代發展肯定有矛盾,而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肯定要爆發,不轉移矛盾光靠“仁”能解決嗎?所以孔子沒有英華人聰明,好好學習他們。不要再研究愚蠢的孔子
-
4 # 藍先生易學研究
仁義禮智信!諸子百家中表述的是運動過程,春去冬來,春旺九十天,初春仲春未春七十二天十八天由信主權,正常執行為仁,遇銀河系氣場影響,稱不仁。氣候反常情況,孔子對五常的觀念,設入人情之中,君要臣死,臣必死,不死不仁,違背君意!儒家文化與大自然規律不同的區別,諸子百家對五常的理解是功成當退,將來者進,春去夏來的運動規律,論人情物理,規矩有度的觀念。
-
5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華人對仁字的理解實在是與仁的本意相差甚遠,簡而言之,施仁是自上而下,而效忠是自下而上,你絕不可以倒行逆施,向你的主子施仁,而是你不對你的主子效忠,你的主子就絕不會向你施仁,比如你沒有向周天子效忠,周天子就絕不會施仁於你。打個比方,一條狗先必須向它的主子效忠,狗的主子才會施仁於狗,給它一塊骨頭啃。所以仁字代表著強烈的階級性,是不平等的。儒術的鼓吹者動不動就拿仁來說事,實在是扯淡至極,他們根本就不懂仁字的含義,以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就是天下歸仁愛,實則意思是,愚民先要向周天子效忠,然後周天子才施仁於天下。仁字的正解,聽明白了嗎?
-
6 # 仁己及人
仁之意義,仁者愛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人的體現,仁即意味著寬厚,和合,慈愛,不充滿戾氣,會體貼他人,像日本有些便利店會專門提供一些孕婦專座,小孩活動區,買的商品有防刺手,等等的東西,都是仁的體現,另外,愛己及人,愛人者一般也愛動物,所以踢打流浪貓狗,電魚捕鳥這種事是萬萬做不得的,這也是和合的意義
日本的族名叫大和,也是取仁的意義,日本在古代禁肉,不打獵,所取名字很多都是動物名,如犬養,鹿川,龜田,鶴崗,白鳥等等,即人與自然一派和諧的樣子,另外,仁即是愛,日本的愛媛,愛宕,愛知等等都有這個意思在裡面,因愛得福,福岡,福島等等
仁是天地間一大德行
-
7 # 龍門村夫
錢穆在解釋《論語·里仁》第四章的時候說,仁乃一種心境,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桃杏之核亦稱仁,桃杏皆從此核生長;人心同桃杏之核,亦可稱仁,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從此心生長。如果失去此心,將如同失去生命的根核,就像失去了他可長居久安之家。
此言極是。
在孟子看來,仁是上天賦予人的最尊貴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住所。沒有誰來阻止你行仁,而你偏偏不仁,這就是愚蠢了。不仁、不智、無禮、無義,這種人,只配當別人的僕役。而這種人對待問題的態度,也必然地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賴在別人身上,總歸是自私自利之小人,成不了氣候。一個仁者對待問題的態度,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怨恨贏了自己的人,而是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4·2)
約,這裡是簡約、簡單、窮困、困窘的意思。 不可以,是不能夠、做不到的意思。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孔子的意思,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能夠做到安於仁道。聰明人知道仁是對他是有益的,他也會行仁道。
久約則為非,長久必驕溢。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其後果可想而知;沒有仁德的人也不可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驕奢淫逸,其後果也可想而知。只有仁者,無論在任何環境下、條件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正如 《中庸》所言:“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仁者固窮,但窮且益堅,終不墜青雲之志。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斷了糧食,弟子們都餓病了。子路很不高興,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雖然窮困,但還是堅持著;小人一遇窮困就無所不為了。”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15·2)
仁乃天地間之正氣、大氣。《中庸》曰:“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
仁者宅心忠厚,如同泰山一樣厚重、敦樸。仁者愛人,所以仁者心懷天下。心懷天下之人,匯天下人之心而聚其一心,故無敵。雖然儒家倡導智,但智者之仁,其本意卻是“利仁”,心知仁之為利,思欲有之。但總算行仁之人,亦可稱道了。
-
8 # 雅舍食客
《論語》中孔子講“仁”共有109次,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梁啟超言:“孔子學說,最主要者為仁。仁之一字,孔子以前,無人道及。《詩》及《尚書》二十八篇,皆不曾提到以仁為人生觀的中心,這是孔子最大的發明。”
當然,並不是說孔子以前未有“仁”字,而孔子是將仁作為思想體系核心的第一人。
01仁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倫理觀念,是處理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道德標準之一。
在傳統儒家思想裡,包括孔子,對於任何一種道德觀念從未作出過明確的定義,或是概念性的解釋,而是告訴你如何去做:即不會告訴你“what it is”而是“ how to do”。
換句話說,包含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哲學,從不作純理論的思辨,重視的是實用或實踐,即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去實踐它。這種重實踐輕思辨的特質正是中國哲學的特質之一。
所以,在《論語》中,仁縱然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但孔子每次的講解都不同,倒也不顯得奇怪了。因為現實是複雜的,僅憑單一的方式是難以應對這些複雜多變的問題。
況且,因為每個學生的資質、理解力不同,孔子需根據每個人的特性給予相應的回答,以便他們能夠在現實實踐中有效運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02透過梳理《論語》,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孔子是如何論述仁之內容的:
一、“孝悌”是“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此一句雖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言論,但也反映出孔子關於仁的主張。
二、“仁”的基本涵義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
三、“忠恕之道”是“為仁之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
四、“仁”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剛毅木訥近仁”(《子路》)、“仁者,其言也仞”(《顏淵》篇)、“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雍也》)。
五、“仁”是個人修習與實踐:“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曰:恭、寬、信、敏、惠”(《陽貨》)、“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
六、“仁”代表著一種人生修養的境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雍也》)、“仁者不憂”(《子罕》)、“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七、“仁”是禮基礎,是禮產生的內在精神:“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
以上是《論語》中有關孔子論“仁”的部分言論。由以上論述可見,“仁”在孔子那裡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其涵義是廣泛的。
03關於仁的解釋雖然複雜,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概括出孔子所講仁的重點。
一、“愛人”是仁的核心內容,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原始人道主義的體現。
也就是說應當把“愛人”作為“仁”這一觀念的核心內容與出發點。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愛人這一情感原則,那麼,孔子關於“仁”的其他論述都難以施行下去。因此,“愛人”是理解孔子仁之觀念的出發點,也是“為仁”之人所應有的基礎。
然而,西周的分封制從本質上講是以血緣為基礎、以等級為特徵的原始氏族統治體系的延續: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諸侯負責鎮守疆土、進貢納賦等義務,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安定。
因此,愛人作為仁的基本內涵,為維護這一體制的正產運轉,要求始於“親親”,成於“泛愛眾”。
始於親親,是因為人天生對自己親近之人有更深的感情,這是人真實情感的體現。但親親只是出發點,最後要上升到泛愛眾的的博愛境界。這是一個緩慢提升的過程。
許多人推崇墨子的兼愛說,認為他超越了孔子的愛有差等的仁愛說。
事實上,兼愛說與仁愛說最後所要達到都是博愛的境界,只是出發點不同。兼愛說一開始便告訴人們要平等的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而仁愛說則立足於人的心理情感。用哲學的話說,兼愛建立在理性原則上,仁愛則是由情感原則一步步上升到理性原則。後者更容易為人接受而已。
如何實現愛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忠恕”,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於別人;就是要求人要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簡言之,仁是一種人道主義,強調人們之間的相互關愛、體諒與寬容。
二、仁是禮的內在原則,賦予禮以精神生命。
在《論語》中,孔子又將仁與禮聯絡在一起,以“仁”釋“禮”,將禮的內在精神歸為仁。
西周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西周的政治體制,其特徵之一表現為複雜的禮儀規矩。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的權勢逐漸衰微,諸侯強於天子,以致最後出現“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
面對禮崩樂壞的混亂,孔子企圖借恢復周禮來實現社會的安定。在孔子看來,三代以來的禮儀規範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變的是蘊含在這些禮儀規範之後的禮的內在精神,禮的內在精神要高於禮的外在形式。
因此,所謂“復禮”不是完全恢復周代的禮制,而是說要重新建立起蘊含在禮儀規範背後的根本性原則,而這種根本性原則在孔子看來就是“仁”。
孔子對周禮是持肯定的態度,且他認為周禮是夏商周三代以來最好的。之所以會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不是因為周禮出了問題,而是負責周禮執行即貴族(西周貴族政治體制下,“禮不下庶人”)出現了問題,最主要的是精神生命出現了問題,使得他們難以承擔起周禮的實踐與推行使得周禮逐漸成為一種無生命的、無意義的形式,最終導致了“周文疲弊”的狀況。
要解決這一問題,最主要的就是使周禮恢復其生命與價值,或者說為周禮尋找一個依據。而要做到這些,就要求自天子以至於庶民,特別是貴族,做到“愛人”。
將仁視為禮之核心後,不僅賦予禮精神內涵,將禮的產生與人的內心情感相結合,使森嚴無情的禮變得溫和,這亦是原始人道主義的體現。
三、仁是內在的道德意識,是自我主體意識的覺醒,亦是理想人格的歸宿之一。
在禮崩樂壞的混亂狀態下,周天子無能為力,甚至曾經維繫社會穩定運轉的外在的力量——禮,也逐漸失去了對人、對社會的約束,孔子只好藉助個體內在道德意識的覺醒,把復興周禮的任務交給貴族的個體成員,讓他們自覺主動承擔起這一歷史重任。
所以孔子一直強調:“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
藉此,孔子將仁內化於人之心,成為內在的道德意識,極力主張貴族階級應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最後實現社會穩定。
西周政治制度乃是貴族統治制度,庶民無權參與國家政治制度的運轉,在這種情況下,貴族統治者自身的道德水平對於社會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所以孔子一再指出為政者需要有自覺修仁、踐仁的意識,並且強調透過上行下效的方式,提高所有人的道德素養。
孔子的這種觀點,類似於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提出的以哲學王作為城邦的統治者。所謂哲學王,即是有道德、有智慧的人。這都突出了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素養在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然而,僅靠統治者行仁是難以解決問題,人人若都能行仁,禮崩樂壞的混亂才能有效解決。所以,當仁成為人人都需實現的目標時,它便成為了一種理想中的個體人格之一。
如果每個人都能自覺追求、主動完善這一理想人格,一切問題自會迎刃而解。所以,孔子開設私學,廣收門徒,不僅教弟子如何學習知識,更教他們如何透過道德修養與實踐,最終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對理想人格的自覺追求,影響中華民族兩千來的精神風貌,湧現出無數仁人志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學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
不可否認的是,在孔子的影響下,中華民族確實也產生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國民劣根性”,但這真的完全是孔子造成的嗎?後人在沿用孔子思想的時候,為服務自身的目的,大加改造,於是有了董仲舒的孔子,也有朱熹的孔子,有漢儒的孔子,也有宋明理學的孔子。孔子本身的面貌也大大偏離。
所以,我們在批判孔子的的時候,一定要認清所要批判的到底是什麼,誠如李大釗所說:
“剖擊孔子,非剖擊孔子本身,乃剖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權威也。非剖擊孔子,乃剖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文字|智霖
-
9 # 楊朱學派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先說狹義的仁。
狹義的仁是親親之愛。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符合人性,愛自己的親人:父母有慈、兒女有孝;丈夫有情、妻子有義;兄長有愛、弟妹有敬。
儒家把家庭和私德放在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有人稱儒家的道德很自私。此言不虛。
【依據儒家思想,《三國演義》的反一號不是董卓,而是殺妻的獵戶劉安】
儒家的公德是見利思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人誠信。不再贅述。
再說廣義的仁。
一、疑罪從無。
孔子主張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在此,只論疑罪從無。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時,曾引用《尚書》之言:“大辟,疑,赦。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其依據是“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續”,所以在審案時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從無的法治主張,客觀上也體現了儒家對最基本人權——生命權的尊重。與法家“刑用於將過”的寧枉勿縱主張截然不同。
儒家疑罪從無的主張體現了對生命權的尊重。這屬於仁愛的範疇。
二、言論自由。
鄉校是先秦時期,人民休息和議政之所。子產執政時,鄭人常聚集鄉校,議論子產之政。然明建議毀掉鄉校。子產卻認為,鄉校是人民休息,議論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則行知;民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何以毀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吾聞而藥治之。”
仲尼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子產死,孔子泣之曰:古之遺愛也。
若人民批評政治,罵天子。天子就扼殺思想,扼殺言論。此為不仁也。
三、執政者忠於人民。
執政者愛惜民力,使民以時。君守君道,臣首臣道。一心為民。謂之仁。
執政者橫徵暴斂,壓榨壓榨盤剝百姓。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搞的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此為不仁。
四、誅殺奴役人民的暴君。
法家主張臣民是君主的狗奴才。而儒家主張,奴役人民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
孔子一句湯武革命,指使中國改朝換代不斷。每次興替,百姓生靈塗炭裡。有人指責,是孔子的革命二字。禍害了中國兩千年。
其實不然。其一、日本萬世一系,照樣有戰國時代。其二、儒家最推崇的,不是革命。而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政權代替透過選舉實現。因為革命推翻一個政權,百姓生靈塗炭,成本太大。即使周王朝有周厲王這樣的暴君。也不必革命。誅殺之即可,周王朝依然存續。假如周王朝的歷代君主皆類周厲王。暴政虐民,扼殺思想已經成為這個王朝的文化制度。對這樣的王朝,萬不得已,才需要革命推翻。以造福萬民。湯武伐桀紂是革命,被儒家稱頌。朱溫弒君篡唐,是亂臣賊子,被後世唾罵!
-
10 # 擺渡天堂
先說說孔子的仁是怎麼來的?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孔子十五致於學、三十志於學,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啊,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人,感受最多的當然是磨難和痛苦,因為人痛苦才有志於學去除痛苦的心願,這和佛家離苦得樂是一個道理。
再來看孔子的仁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變成君子,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孔子仁的表現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孔子為了誰在吶喊?我想認真看過之後只要有點邏輯分析能力的都清楚。
回覆列表
《論語》說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單說仁,一本薄薄的論語,粗略統計,一百零六個仁,僅《里仁篇》前七段短短的文字,孔子一口氣就曰了十八個仁!
自相矛盾的《論語》。
當然了,孔子述而不作,《論語》為後人記載的孔子言行,出自多人之手,難免前言不搭後語,有損聖人光輝形象。
《里仁》子曰:吾末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吾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吾未見也。
我的天呀,一口氣河曰了七個仁,孔子也沒曰明白什麼是仁。
還是《易傳》解《易經》裡,孔子曰的爽快,直接給出仁的定義: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仁,體現在,聖人守住自己的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