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巴客vlog

    玉米種植沒必要土壤翻耕的。

    首先種植小麥的時候已經翻耕好土壤了,來年種玉米的時候地仍然是疏鬆的。土壤翻不翻耕對產量影響不大,土壤過於疏鬆會導致玉米倒伏,反而會起到反的作用。再加上土壤翻耕需要成本,本來種玉米除去所有的成本收入不是很高,所以沒必要做土壤翻耕。

  • 2 # 啊石朋友

    種植玉米選擇優良品種是增收的關鍵,播種前種子使用玉米生物浸種劑和抗旱保水劑處理,出苗後要間苗,可合理密植,生長期施肥要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做好澆水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澤玉709玉米品種介紹

    澤玉709玉米是由長春市宏澤玉米研究中心培育出來的一個高產玉米品種,是選用玉米品種634150×TM選育而成,具有高產、穩產的特點,在種植中需要中等肥力,適合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進行播種,在生長中要注意預防莖腐病以及絲黑穗病。

    聯創825玉米品種介紹

    聯創825玉米的生長高度可達2.7米左右,株形屬於半緊湊型,結的果實每個重量可達760克,含有非常豐富的粗蛋白質,它的平均畝產量可達740公斤,適合栽種的地區有山東、河南、安徽北部等地。

    吉單96玉米種子特徵

    吉單96玉米種子為中晚熟普通玉米品種,出苗至成熟128天,株型緊湊,株高302.0釐米、穗位113.0釐米、成株葉片數21片、穗長18.3釐米、穗行數16-18行、百粒重35克。

    mc670玉米種子介紹

    MC670是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用京X005為母本、京147為父本選育而成的玉米品種,具有產量高、生育期短的特點。

    玉米多少錢一斤2018

    目前玉米價格在0.85元至0.99元左右一斤,具體價格會受到銷售時間、市場行情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波動。

    2018年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

    玉米是一種重要的農業作物,在全國各地種植廣泛,它的價格也不高,一般市場上玉米的價格在1元左右一斤。

    玉米畝產多少斤

    一般玉米畝產可達1300到1800斤,如果光照條件好、優質豐產抗病品種、規範化栽培種植的玉米會產量高。

    玉米什麼時候成熟

    玉米種植分春播和夏播,由於種植播種時間不一樣,全國各地成熟時間也不一致,一般玉米在9到10月成熟。

    高產玉米品種有哪些

    高產玉米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宏碩787玉米、鐵研31玉米、鐵研58玉米、世賓992玉米、美聯178玉米、欣煊1號玉米、遼吉939玉米等品種。

    蟑螂怎麼消滅最徹底

    現在常用的有效方法有投放滅蟑螂毒餌、噴灑殺蟲藥、塗抹殺蟑螂粉筆、撒藥粉、施放殺蟲煙霧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除了用化學方法殺滅害蟲的方法外,也可用粘捕盒、誘捕瓶等物理方法誘殺。

    粳米是什麼米

    粳米別稱大米、精米、硬米、白米、肥仔米等,是稻米中谷粒較短圓、黏性較強、脹性小的品種,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以北方為多,曬乾、碾去皮殼用,其粥有“世間第一補”之美稱。

    如何消滅跳蚤

    消滅跳蚤首先要保證家裡的衛生,把滅跳蚤粉劑撒在床單下,然後,用噴霧劑把受蟲害區域整體打一遍,把被子拿出去曬,曬完了要用噴射劑噴一下,再沿著家的四周布撒粉劑,平時要要注意保持室內的通風乾燥。

    胡蘿蔔種植技術

    種植胡蘿蔔選擇疏鬆、肥沃的土壤,種子浸種催芽後播種,出苗後進行間苗,三葉期後、肉質根開始膨大後結合澆水追肥,生長期中耕除草結合鬆土2到3次。

    豌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豌豆種植時間一般在2到5月中旬,種植前整地施足基肥,播種採用條播的方式,出苗後要搭架,生長期要做好澆水、施肥和病蟲害的防治等工作。

  • 3 # 壯鄉小美

    對於玉米,相信每個人都知道,而且喜歡吃的人不少呢,像我就比較喜歡吃糯玉米。我家附近菜市場上就有不少人賣玉米,甜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等等,現在價格是2元/斤到6元/斤不等。玉米好吃,但怎樣種植呢?種玉米有必要耕翻土壤嗎?耕翻土壤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我家都是每年3月底四月初的時候種植玉米,一般在種之前都會耕翻土壤,現在大部分都是用機器犁地了,不像以前用鋤頭耕翻土地了,所以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耕翻的土壤,一般深度是20cm左右。其實耕翻土地也就是為了讓玉米株的根系能給更好的紮根泥土裡,這樣根系更穩,也能更好的吸收養分。如果根系扎的不夠深,遇到暴風雨就容易倒地了,同時也會影響玉米減產。

    玉米的適應性很強,大部分的土地都能夠種植,不過越是肥沃的土地,收成就會更好。土壤不同,產量也會不同。我家的土地算肥沃,我家每年都種玉米,但不是每年都耕地,一般是隔2年就會耕翻一次,只要管理合適,對於玉米的收成來說,耕翻不耕翻土壤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有一些土壤不好,很硬,那就需要耕翻土壤了,不然玉米株很難紮根,長得也不夠好,如果不耕翻,自然而然收成就不會好了。

    總之,要不要翻耕土壤,還是根據自己的土壤性質來決定吧。像有的地方土壤肥沃疏鬆就沒有必要每年耕翻土壤了,土地硬又結塊則是需要每年種之前都耕翻。我個人覺得能夠在種之前耕翻土地是最好了,對玉米的成長也好,後期管理也好很多,只是需要花的時間、精力會比較多。

  • 4 # 鄉村南人

    玉米種植是否需要翻耕土地,主要有兩點:其一,看上茬作物收穫后土壤是否影響玉米正常播種。其二,不翻耕,是否影響玉米高產豐收。

    別的地方不知道,在黃淮河流域的多個地方,小麥收穫後,直接播種,沒有災害的年份,只要水、肥充足,一般的土地每畝產量都在一千斤以上。有人也曾經嘗試過翻耕後種植,但是玉米顆特別容易倒伏。一但倒伏,有可能減產,收穫還麻煩。翻耕地花錢,收穫時多花錢,減產少賣錢,誰還會去翻耕地呢?

    但是,我們這裡種大蒜的,收穫蒜之後都會翻耕,主要是收穫大蒜時把土地弄的凹凸不平,不翻耕整平,沒法播種玉米。

  • 5 # 意隨風

    有必要耕翻土壤,原因是玉米相比其他農作物生長週期較長,玉米根系發達,地下鬚根雜多,牢牢地抓住地表淺層土壤。耕翻土壤的好處有很多,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使更多土壤曬到Sunny,起到殺菌作用,玉米種下去雜草較少;土質疏鬆利於玉米紮根獲取更多養分,最重要的是直接增加玉米苗成活率,收穫後的玉米產量頗豐!如果土壤沒有耕翻,直接影響到玉米出苗率,生長過程中影響玉米紮根,根系很淺,外漏於地表,太陽暴曬不易存活,另外土壤接受太Sunny照時間少,地表陰溼雜草繁多,影響玉米苗生長,增加農民工作量除雜草。

  • 6 # 川仔釣魚

    玉米種植有必要耕翻土壤嗎?耕翻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為了讓植株很好生長,不僅要耕翻土壤,還要進行細緻的深翻,翻土深度應控制在20-35釐米。這樣有利於玉米苗根系快速生長。

    翻耕帶來的價值主要體現:

    一、減少雜草

    翻耕前一般都會先去除土塊雜草,就可以帶走部分草種,經過翻耕也可以把部分雜草耙爛深埋在土壤種腐爛分解,生成有機肥達到肥土效果。所以翻土能減少雜草從生,又能避免雜草吸收土壤肥力。

    二、撲滅病蟲害

    有很多病菌,害蟲卵或幼蟲都深藏在泥土中,經過深翻可以把這些幼蟲,蟲卵和病菌直接暴露在Sunny下,利用紫外線或鳥類撲殺,達到消除病蟲害的目的。

    三、保水抗旱

    深耕過的土壤保水透氣,能有效提供玉米生長所需水分,土壤水分含量高當然相對抗乾旱能力也會提高。

    四、不倒苗

    翻耕土壤最主要就是讓玉米根系生長旺盛,達到穩固植株不倒苗,倒苗一般都發生在玉米灌漿這段時間損失最大。因為這時的植株高大阻風,沒有發達的根系支撐很難沉受陣風吹拂。

    歸納在一起,耕翻土壤就是要保證玉米高產,減少損失。

  • 7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不只是種植玉米,種植其他的農作物也有必要進行播種前的翻耕。如果原茬播種,您就會發現土壤的保墒能力、肥料使用效果、根系生長情況以及地上部生長狀態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現在很多地區都在推廣免耕播種種植技術,我認為對於現今國內的農業種植情況來看,盲目的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土壤抵抗乾旱的能力、忽略產量和品質,是得不償失的。流傳前年的種植方式不僅僅是習慣,更是有著一定的科學道理支撐的。

    1、打破犁底層。農作物的根系發達情況各不相同,但是對於玉米來說,只要土壤深層的有一定得養分、土壤夠鬆軟,玉米的根系完全可以生長到接近1米的深度。但是實際情況下,玉米根系的下扎深度大概只有30釐米左右,是什麼原因影響了根系的發展?就是地下犁底層的存在。常規的整地深度大概也就在30釐米以內,這樣的話就會在土壤30釐米左右的深度形成一層大犁以及其他農具長期作業形成的一個不透水、不透氣的土層,類似於在30釐米左右深度的地方鋪了一層塑膠布,水、肥、根系都不能有效的穿透,自然也會影響根系的發展深度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國家推廣深松的目的,就是打破犁底層。而且,以現今的農具來看,犁地深度超過30釐米完全沒有問題,只不過是農機手為了減少作業負荷偷懶而已。

    2、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有利於保墒。土壤經過降水、風吹以及一些田間的管理活動之後,土壤會出現一定的沉降情況,土壤顆粒間的空隙變小、土壤變得黏重、透氣和透水性下降,這樣的土壤是不利於保墒、農作物根系生長的。經過大犁的翻耕之後,黏重的土壤被重新打碎成小塊,使得土壤變得鬆散、土壤顆粒建的空隙變大,這能有效的提高土壤吸納肥水的能力,也能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更有利於播種之後的保全苗、以及根系的發展。

    3、減少病菌、蟲卵和害蟲的殘留基數。犁地除了為了改善土壤的理化狀態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殺菌、消毒。我們都知道,土壤中都會有一定的害蟲存在,還會在地表殘留一定的蟲卵、病菌,如果不經過處理的話會對下季農作物種植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所以,透過翻耕、曬垡,把殘留的地下害蟲利用低溫凍死以及依靠紫外線來滅殺蟲卵,對土壤也是有一定的消毒能力。同時,也能把在地底殘留的有毒氣體釋放出來。

    所以,播種之前進行土壤的翻耕作業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於農業的安全生產、保證產量和品質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8 # 農村王小霞

    中國是農業大國,大部分的百姓是以種植農業為生。而在早些時間,中國農業種植方式仍是以手工的方式進行種植。比如最簡單的耕翻土地仍是以牛拉犁等方式進行作業。

    耕翻方式

    而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中國最早耕翻的作業方式已經由最簡單的牛拉犁或者人工的方式轉變為了一些機械化操作。比如現代農村常見的、常用的就是旋耕機,其構造簡單,它可以快速有效的耕翻土壤,並且其效果要遠比早期的手工作業效果好。

    耕翻價值

    耕翻可以最簡單的理解為用一些犁頭或者其它工具對地塊進行土層翻土的一種作業,其最主要的價值是可以改善土地層的營養均衡,加強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的肥效。另外,耕翻也可以清除一些雜草,消滅一些深埋或者淺埋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可以為下季農作物創造一個比較不錯的生長環境。

    玉米種植不需要耕翻

    比如我們這邊常年種植的小麥、大蒜等農作物,在這些農作物種植之前,我們這邊都會更耕翻土地,甚至於深耕一下土壤。這樣才可以保證這些農作物的生根、發芽以及以後的正常生長,再可以在收穫時保證其有一個不錯的產量,而玉米種植卻唯獨是一個例外。

    為何玉米種植不需要耕翻

    一般來講,在我們這邊的玉米種植前,其上是不會耕翻土壤的。因為首先玉米的根系是非常的發達的,它分為胚根和節根。特別是其地下的節根,一般可長多層,並且其深度要比地上的玉米株還要長,並且非常發達。所以,即使玉米種植時不耕翻土壤其根系仍然可以有充分的生命力往地下生長,並且可以保證其對肥力、水分的吸收能力。所以,在玉米種植時基本上沒必要耕翻土壤,純屬多此一舉。

    再者,玉米的地上株杆一般比較高,並且在玉米的生長週期中多有一些惡劣天氣出現,比如大風暴雨。而如果土壤耕翻後勢必會千萬造成地塊鬆軟,這樣反而對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有所損傷,加大玉米倒伏的可能。

    所以,綜合多種因素,中國大部分地區在種植玉米時一般不會對土壤耕翻。

  • 9 # 農場鏟屎官小峰

    玉米種植有必要耕翻土壤嗎?耕翻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小編說一下我們商丘那邊的玉米種植情況,僅反應本地農情,有不當的的地方請指正。商丘位於豫東平原,玉米是我們哪裡最常見的秋季作物。我們那裡的種植夏玉米,基本上都是免耕播種。

    春玉米當地種植較少,應該和小麥一樣需要耕翻土壤吧,不熟悉先不說,只說夏玉米。

    小時候種植玉米,全是人工穴種。兩人一組,前人刨坑,後人撒種,前人蓋土,後人踩實。一直重複,效率低下。

    為啥沒有農民這麼做?

    第一,以前是沒有條件,後來有條件了,一畝玉米掙不了幾個錢,沒必要增加成本。

    自己算一下賬就明白了,翻耕加耙地需要多少錢?70塊。按8毛一斤的話,需要增產90斤左右的玉米才能收回成本。

    第二,現在小麥秸稈都是直接粉碎到田地裡。翻耕雖然有點好處,但害處也不小。和玉米秸稈翻耕一樣的壞處,而且更嚴重。

    首先,玉米種植是高溫的夏季,翻地后土壤水份很快流失迅速,不利於墒情。

    另外,夏季秸稈雖然腐爛快,但也不是一個月可以完成的。秸稈腐化產生的高溫,可能會燒苗。

    翻耕雖然能殺死土壤裡的蟲卵,但小麥秸稈上的蟲卵怎麼辦?又不能燒。只能翻到地裡“養”起來,蟲子能少嗎?

    綜上,夏玉米種植沒必要耕翻土壤,不僅會增加成本,造成玉米燒苗,而且不利於保墒,除蟲。耕翻土壤弊大於利。

  • 10 # 秦農視野

    眾所周知,農民朋友在種植農作物之前,基本上都會對土壤進行翻耕,那麼有必要翻耕嗎?翻耕帶來的價值是什麼?我覺得對土壤翻耕主要有這麼幾點作用。

    第一,滅茬和滅草。一般情況下,上一茬農作物收穫完成後,地裡都會留有一些比較短的秸稈,比如小麥收割後,地裡就有幾公分高的麥茬,這些麥茬在地面上不容易被分解,對下一茬農作物玉米的種植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為了消滅這些麥茬和雜草,人們就會對土地進行翻耕,把麥茬和這些雜草翻耕進土壤裡面,這樣一來麥茬和雜草更容易被地下的微生物分解,轉化為腐殖肥被玉米種子吸收利用,既消滅了麥茬和雜草,還把它們轉化成了有機肥。

    第二,改善土壤結板,增加土壤通氣性。我們知道,如果一塊土地長時間施肥而不鬆土的話,很容易結板,結板不但使農作物的根系生長受到影響,還使土壤的通透性降低,使得根系不能自由呼吸,根系無法壯大,農作物就容易倒伏,產量自然也就難以提高,因此,為了改善土壤結板情況,增加土壤通透性,很有必要對農田進行翻耕。

    第三,消滅地下病蟲害。病蟲害是造成農作物減產的重要因素,地上的病蟲害我們可以採取噴藥處理,然後隱藏在地下的病蟲害我們卻難以對付,在這種情況下,對土壤進行翻耕是一個消滅地下病蟲害的好機會,既然它們不出來,那麼我們就把它挖出來,透過太陽暴曬,紫外線照射,大多數病菌都會被殺死,害蟲比如蠐螬,地老虎等等也會被它的天敵吃掉,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 11 # 老百姓寧

    玉米種植與種植其它農作物一樣,土壤的耕翻是必要的工序。玉米是高杆大根的作物,視種植前茬作物的種類,間或一年也可以不耕翻,但不耕翻種植不可連續幾年。玉米種植前茬地如果是起壟種植的瓜類,洋芋,紅薯等不是漫灌的地塊可以不耕翻。但如果前茬是漫灌作物地塊,如小麥,玉米等,必須要耕翻。原因是前茬不是漫灌類作物地塊,有部分土壤沒有漫水,田地土壤比較疏鬆,土壤透水透氣性較好,種植玉米後保水性好土壤含氧量好,利於作物紮根生長,產量不會明顯減少或不減產。如果前茬作物是大水漫灌作用地塊,由於上茬作物連續數次澆水,土壤結板瓷實,土壤透水透氣性差,保水性差容易乾旱。而且雜草不能有所滅茬,雜草多而旺。玉米種植後,紮根淺生長不旺,會嚴重影響產量。因此玉米種植必須要耕翻土壤。總之耕翻的價值的體現就是提高玉米產量。

  • 12 # 小五哥看天下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播種前整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於種植的你可以有一點點的幫助,快點點進來看看吧。

    玉米整地的目的是使雜草容易消滅,使玉米播種深度能夠一致。理想的種床應該是緊密的,表面疏鬆而平藍,地上殘株很好地切碎並覆理。耕後用圓盤耙和釘菌耙耙地,可把很多小草消滅,剩下的在玉米長起來以後,可以用玉米中耕器來消滅。

    一、耕深

    玉米的耕地深度沒有一定。根據土壤的型別確定深耕或淺耕,前作物也可以對耕作深度有所影響,覆埋作物的殘茬需要深耕。表土層深厚可以深耕。所有這些因素以及很多其他因素對耕地的深度都有影響。

    粘重的黑土,幾世紀來有機質積累豐富,往往比其他土壤需要耕深一點。在這種土地上,耕地的深度往往決定於地下水位的高低。如果地下水位離地面較淺,需要耕淺一點。耕地深度根據犁溝底部土壤的溼度夾調整。如果土壤太溼,耕7英寸深時土壤便不容易從犁壁脫落,在這種情況下能耕4英寸深比較好。輕鬆的深2英尺以上、肥力一致的沙土,可以耕淺一點。草皮地,包括放收場和各種草地,可以比隣近沒有草皮的地耕深一點。與翻下的殘株相比較,耕深一點就可使疏鬆的泥土佔的比重高一點。疏鬆的泥土估的比重大,有利於用圓盤耙和釘齒耙整地。

    土壤肥沃的、上一年留有大量作物殘茬的玉米茬地,通常需要耕7~8英寸深,以便覆埋玉米茬子。一定要讓大量的土壤和玉米茬混合,殘茬需要埋在將來玉米中耕時可能達到的深度以下。如果地面上差不多沒有作物的殘茬,耕深可以確定為5~6英寸,這要由操作者決定。

    在美國某些地區,地表的鬆土作業是用鴨爪式鋤齒進行,以便使作物殘茬留在地面,保護地面不受風蝕。這些碳茬還能防止雨水過急的流失。採用這種玉米整地方法的地區,在美國87,000,000英獻玉米總面積中所估比重不大。在玉米地帶主要地區,以拖拉機代替畜力這一轉變對耕作有顯著的影響。大多數操作者當使用拖拉機夢時,增加了耕地的深度。但是當拖拉機高速執行中時候,情況卻不完全是這樣。有些人採用淺耕,以便於每天能多耕耘一些地。

    二、耕後整地工作

    在玉米地帶耕地後整地工作,通常用的農具是圓盤耙和釘歯耙,圓盤耙是一種轉動的切割機器,它能把土壤切開並把碎士移到一邊。釘斷耙實際上是一個大的花園中用的耙。草皮地通常需要用圓盤耙2~4次作業,直至土地充分平整細碎。玉米茬地和其他茬地往往用圓盤耙進行一次作業就夠了。不過圓聲耙耙後差不多一定要用釘齒耙再耙。釘齒耙不一定能消滅雜草和草芽,圓盤耙對消滅雜草效力較大。釘齒耙的作用在於使土地平整以保證播種深度較為一致。

    玉米地帶,有幾種機器裝有幾個鴨爪式助鋤齒。這幾種農具原來在夏季休閒地區使用,在玉米地帶的西部和北部逐漸普遍起來。這種農具有一列一列的爪狀鋤齒,箕際上是中耕器上的勁齒的加大,擁有寬的齒緣,在地面下2~3英寸深的地方均勻地鏟過。這種農具對多年生雜草,例如伏枝冰草的殺傷力比圓盤耙更大。如果一年生草高在12英寸以上,它們殺傷一年生雜草的效力也很大。

    當地上長有一些頑強的多年生雜草,例如有伏枝冰草和旋花屬雜草時,彈簧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整地工具。

    在犁的後面可以連結一租釘齒耙,這樣可以把上次耕關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犁溝耙平,把土塊耙碎。旋轉耙在較粘重的土堰上使用很好。這種裝置還可以用來平整上次耕起的犁溝。在玉米地帶,如果在犁上沒有連結任何共他農具,則在春耕後24小時丙進行耙地。

    在應用輪胎拖拉機之前,犁的設計是每小時前進2~3英里,並早耕作良好。以後犁壁的式樣和斜度有了很大的改進,保證在較高的速度下阻力最小,並且殘茬的覆埋最多。耕地是拖拉權來到腿場後的第一個工作。栽培玉米的農場並非都有拖拉機。在田塊小的地方,馬匹還是負擔著大部分的工作,特別是在中西部玉米地帶以外的一些地區。這個地區的南部和東部,包括密蘇里州的中部,伊利諾州的南部,印第安納州的南部和俄亥俄州的西部,特別是這樣。

    有雨種犁上的新裝量值得提出。在犁講底部的犁尾板上的施肥裝置已經設計出來,它能夠均勻地施撒肥料。第二個試驗性的設計是現在稱作底土鬆土裝證,它是一片堅硬的鋼,末端有一個鋤齒深入到犁講底下的土壤中。在比較乾旱的氣候下它能夠疏鬆了土壤,並且在某些型別的土壤上已經表現出效果。

  • 13 # 小夥眉骨突出

    根據氣候和條件來說,因地制宜。一般來說翻土是為了提高土地的“熵”通俗的講也就是土壤的水分。只要水分充足,基本上就不用翻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曉明版鹿鼎記:在雪山上韋小寶救了的那個外國女人是誰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