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史也是史

    蘇麻喇姑是一位高壽的草原奇女子,她一生有兩大習慣,一個是一年一浴,另一個就是一輩子不吃藥。一年洗一次澡在現代人看來可能無法接受,但對蘇麻喇姑來講,這已經足夠了,而且這洗澡水最終的處理方式是喝掉並不是倒掉。

    蘇麻喇姑為何一年一浴?

    蘇麻喇姑出自草原貧苦牧民之家,小時候因美麗聰慧,就被選入科爾沁貝勒府給二小姐布木布泰當侍女,而這個二小姐便是後來的孝莊皇后。蘇麻喇姑就是當做陪嫁隨二小姐一起嫁給皇太極,開始了她傳奇的一生。

    蘇麻喇姑與孝莊相伴六十多年,終身未嫁,將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獻給了孝莊皇后。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逝,蘇麻喇姑此時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康熙為給這位功勞巨大的老人排憂解難,將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其撫養。

    蘇麻喇姑感恩康熙的如此信任,她兢兢業業的將胤祹撫養成人後,便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誦經唸佛成了她生命最後的寄託。康熙四十四年,九十多歲的蘇麻喇姑去世。康熙按嬪妃等級為其建造陵墓,葬於了清東陵旁邊。

    蘇麻喇姑能如此長壽,莫非是與終年不浴有關係?據說蘇麻喇姑一年中只在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擦一擦身體,然後再將這些洗澡水喝掉。其實這種習慣並不是蘇麻喇姑不注意個人衛生而養成,而是與她的家鄉的生活習俗有關。

    蘇麻喇姑生長於蒙古草原,淡水資源對於遊牧民族來講就是生命之源,遊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便可說明水資源對他們的重要性。淡水在草原只能為人和牲畜所飲用,其它的生活用水極為節省,刷完都被認為是浪費之舉。

    在缺水的草原進行洗澡,這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草原人認為這種浪費水的行為會受到上天的懲罰的。所以過去在草原生活,終年不洗澡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生存才是人們首要考慮的事情。

    只有在每年的除夕之夜,草原姑娘們才能迎來久違的洗澡,她們要以這種乾淨的身體來迎接新年。洗完身子的水並不會被倒掉,而是要虔誠的將其喝掉,以懺悔自己奢侈的用水行為。蘇麻喇姑作為草原人,自然不會例外。

    蘇麻喇姑不洗澡身上沒味嗎?

    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難道不擔心自己身上的餿味影響到孝莊和皇上嗎?我認為在這點上蘇麻喇姑還是很自信的,因為她雖不洗澡但身上並不會散出餿味。這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祕密就在清宮的各種胭脂水粉與香料。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作為女子的蘇麻喇姑,她雖有不洗澡的習俗,但這並不會影響她使用胭脂水粉和香料。古人的化妝技藝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末,到了清初各種化妝品已琳琅滿目,化妝已成為女子的常事。

    在清宮中有孔鳳春、謝馥春、戴春林等有名的化妝品,與現代的奢侈品旗鼓相當。宮外的各種化妝品都會被代購到宮中,所以蘇麻喇姑根本不用擔心身體餿味,這些胭脂水粉的香味遠遠蓋過不洗澡的餿味。

    清宮中的宮粉皆是由香料製作而成,胭脂也是用新鮮的玫瑰花瓣製作而成,還有名貴草藥研製而成的藿香散,這些化妝品用於面板之上都會使肌膚散發香氣。再有就是清宮中隨身所帶的荷包,裡面有香料會散發香味。

    由此看來,蘇麻喇姑根本不用擔心不洗澡所引起的餿味,這些胭脂水粉及香料完全蓋得過其它氣味。這是一方面原因,但可能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蘇麻喇姑在進宮之後是洗澡的,最起碼也是時常擦拭身體的。

    人們都說蘇麻喇姑終年不浴,這可能是指她在草原時期的生活習俗,在清宮中應該是時常洗澡的,畢竟宮中不缺水,而且以她的資格完全可以做的到。不管是蘇麻喇姑終年不浴還是其它原因,總之她的身上肯定不會散出異味來。

  • 2 # 水煮汗青

    清朝的蘇麻喇姑是一位奇女子,她最初只是一名侍女,後來成為康熙的啟蒙老師,而且還幫助康熙將十二子撫養長大,成為大清皇室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蘇麻喇姑的傳奇不僅僅是她的生平經歷,據史料記載,她有一個習慣令人非常不解,那就是“終生不洗澡”。

    據《嘯亭續錄》記載:“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史料記載,蘇麻喇姑因為從小生活在高原地區,那裡極度缺水,這樣的環境使她格外珍惜用水。因此蘇麻喇姑一生從不洗澡,只是在每年的除夕那天,她才會用水拭擦身體,但擦完以後還要把盆裡的髒水喝掉,以示懺悔。

    有人很好奇,蘇麻喇姑這樣的習慣不會使身上產生異味嗎?答案是會!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汗腺,如果長時間不洗澡,汗腺分泌出來的汗液就會產生令人難聞的味道。歐洲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鼠疫,當時歐洲人認為不洗澡可以避免病毒的感染,於是他們開啟了兩個世紀“不洗澡的歷史”。當時的國王路易十三還被人稱為"臭王",而他的兒子路易十四則因此發明香水,用來遮掩身上的味道。

    蘇麻喇姑不洗澡,身上肯定會有味道,她在照顧康熙的時候就沒有被發覺嗎?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到康熙與路易十四之間是有過通訊的,會不會路易十四有送過香水給康熙?這個問題沒能在史料中找到答案,不過說到香水,早在路易十四發明“法國香水”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了。

    香水的歷史

    從史料上查閱,最早有香水記載的應該在五代時期,當時是從波斯引進而來,是用蒸餾的技術從薔薇花上提取香味,製成香水,當時又被稱為薔薇露。到了北宋時期,這種提取花香的技術已經被熟練掌握,而且當時不僅可以提取薔薇花香,還可以提取其他種類的花香,這就是最早的香水,也被稱為“古刺水”,是從波斯語譯音過來的。

    古代的香水用途很多,因為這是純天然蒸餾提取,所以不但可以噴灑在衣服上,還可以喝。明代的左懋第在《詠古剌水》中寫道:“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列皇飲祖澤,旨之如羹然。”又說“再拜嘗此水,含之不忍咽。”可見這是一種可以喝的香水。

    因此古人要用香水的時候,可以拿古刺水噴酒在衣服上,然後再喝上幾口,自然可以由裡香到外了。

    蘇麻喇姑身居皇宮,可接觸到的香料更多

    古代的古剌水被很多文人所描寫,可見這種東西已經廣泛流傳於民間,對於皇宮裡的人來說自然不是什麼稀罕物。除了古剌水,古人還有很多除異味的方法,比如香薰、香囊等。蘇麻喇姑身居皇宮,自然不缺各種香料。而且蘇麻喇姑信奉佛教,經常需要燒香拜佛,在檀香繚繞的環境中,身上自然也會留下檀香的味道。

    因此,蘇麻喇姑雖然從不洗澡,但她可以隨身佩戴香囊,經常處在香薰的環境中,還可以在衣服上噴灑“古剌水”,這樣就可以完全遮蓋住身上的體味了。

  • 3 # 微風之語

    蘇麻拉姑為什麼一年才洗一次澡,是懶嗎?

    還真的不是。這要從蘇麻拉姑從小生活的環境說起,她是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遊牧民族,都知草原傷一年四季風沙不斷,特別在小草發芽的春天,雨水是決定牧民收成的好壞的根本,如果沒有水,一切都是夢想(現在也是),尤其是對草原人最稀缺的就是水源,在草原上水被譽為神靈的賞賜,所以牧民們對待水源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

    蘇麻拉姑原名蘇茉兒,是一戶貧苦牧民家庭的女兒,在蘇茉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著父母放牧為生,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蘇茉兒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水的重要性。

    所以洗澡對於從小生活貧苦的蘇茉兒來說變得很奢侈。對於過慣了苦日子的孩子,對身邊擁有的一切都非常珍惜,這使得蘇麻拉姑在進宮後成了別人眼中“大姑姑”的時候,依然沒有“飄”起來。

    特別是來到了紫禁城生活以後,蘇麻拉姑仍然堅持在老家養成的習慣,一年中只有在除夕夜的晚上用少量的水擦洗身子,然後在把洗過澡的水留下來飲用,一滴也不浪費。據說這是在向神靈闡述因為洗澡造成的水源浪費。

    蘇麻拉姑是孝莊的陪嫁丫鬟,從小服侍蘇麻拉姑孝莊太后,兩人的感情早就超過了主僕關係,這也使得康熙從小便被蘇茉兒照顧特別是康熙小的時候出天花,是蘇茉兒一手照顧好的,據說蘇茉兒是個滿漢皆通的智慧女子,還是康熙的啟蒙老師。

    在康熙鰲拜,滅三藩的時候都是蘇茉兒的捨身相助,康熙才順利做穩皇位,就是身邊這麼一位有情有義的女子常在左右,康熙除了敬重估計什麼都聞不到。

    特別是在孝莊有次生病的時候,蘇茉兒更是發下誓言,願意用自己的命換孝莊的命,發誓自生病終身不再服藥。

    據說蘇麻拉姑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特別在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為了避免蘇麻拉姑寂寞,把自己的其中一個兒子交給了蘇麻拉姑撫養。

    清祖制只有嬪位以上的妃子才有資格撫育皇子,看的出來康熙對蘇麻拉姑的感情很深。

  • 4 # 小聰歷史客棧

    蘇麻喇姑是清朝初期孝莊太后的侍女,歷史上記載蘇麻喇姑有一個與眾人不同的生活習慣,那就是終年不浴,只在年終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的時候用少量的水擦下身子,然後再把用過的髒水喝掉。

    蘇麻喇姑為何如此任性,一年只洗一次澡:

    一、生活環境影響

    蘇麻喇姑出身於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的貧苦遊牧家族,後來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才成為了孝莊太后的侍女,作為蒙古族人的蘇麻喇姑從小就深知蒙古大草原上水資源非常匱乏。

    二、內心信仰

    蘇麻喇姑在蒙古因為缺水不洗澡也就罷了,可是來到水源充足的紫禁城還是一年洗一次澡,那就不只是因為缺水了,更多的還因為她內心的信仰所導致,只能說一個人生活的環境會變,可是信仰卻不容易改變。

    在清朝原禮親王昭槤的歷史筆記《嘯亭雜錄》卷四中有過相關的記載:

    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身上不僅沒有味道,還芳香滿懷

    一、生活方式清雅

    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個澡,在現代的我們看來,她身上肯定有異味,而且還會遭到皇帝的嫌棄,然而這蘇麻喇姑身上不僅沒有味道,還芳香滿懷,她非但沒有被嫌棄,反而贏得了康熙和孝莊太后一生的尊重。

    二:用各種香料

    蘇麻喇姑還可以用香水和香料薰香,因為在15世紀的時候香水已經在很多國家普遍使用了,在康熙時期的皇宮裡面,蘇麻喇姑用香水也是很平常的。

    況且蘇麻喇姑身在皇宮,還可以用各種名貴的薰香來薰染身體和衣物,她日常梳妝打扮用的頭油和胭脂水粉都是有香氣的。

    因此綜上所述,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經常在皇帝身邊轉,身上也不會有味道,當然一生未嫁的蘇麻喇姑不僅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她生病從來不吃藥,不過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一直活到了90多歲,不論在古代還是現在都算是高壽了,也是非常難得的。

  • 5 # 小姐姐講史

    一,信仰原因。蘇麻喇姑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她信仰的神就是“長生天”(蒙語“騰格里”)。這種信仰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認為水是長生天賜給人們的最寶貴的聖物,浪費水就是對長生天的不尊,會遭上天的懲罰。《世界征服者史》記載:

    蒙古人在“春夏兩季人們不可以白晝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銀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晾晒洗過的衣服;他們相信,這些動作增加雷鳴和閃電。

    因此蘇麻喇姑也認為人的身體是汙穢的,用汙穢的身體沾染聖水是犯罪,更是對長生天的褻瀆,所以那時的人們非常忌諱在河水中洗澡、洗衣服、甚至洗手、洗臉,更不許往水裡扔髒東西,水的汙染會給人帶來可怕的疾病和瘟疫。在他們的歷史上,對水的禁忌早已上升到法律中:

    二,水資源非常匱乏。

    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青草生長,牲畜無法生存,人類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例如,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進攻後,退到巴勒渚納,那裡非常乾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傑思汗的這段歷史時刻警醒著後人。蘇麻喇姑喝掉洗澡用過的髒水,應該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水好很多吧。

    可憐的牧民明白,每遇到乾旱就會水涸草枯,牧民就會陷入絕境,大批的牲畜和牧民死亡,水的缺乏給人帶來恐慌。另外遇到乾旱,乾枯的牧草極易發生火災,更讓人恐懼。蘇麻喇姑那時根本沒有水井,牧民們不會獲取地下水,多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來維持日常使用。殘酷的缺水經歷告訴她水是人們的生命之源,節約用水已經成了當時整個蒙古族的習慣,這一習慣自然延續到蘇麻喇姑的身上。

    身上的味道

    如果,人一年不洗澡,身上一定會有臭味,特別是夏天汗臭更是難聞,會讓人噁心嘔吐。例如路易十四不愛洗澡,他最愛的情婦說他:“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

    康熙為了回報蘇麻喇姑對大清的恩情,他按嬪禮重葬蘇麻喇姑,把她與與孝莊文皇后主僕二人葬在一起。

  • 6 # 剛日讀史

    有人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從這所學校畢業的男人都很優秀。

    這句話簡直就是蘇麻喇姑一生的寫照。這個被歷史學家高度稱讚的女人,如同天才。當然,天才大多都有一些怪癖。

    據《嘯亭續錄》載:

    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令人匪夷所思的謎底。 首先我們來看此美女的生平:

    難道歷史上的康熙審美能力有問題?多半是編劇胡編亂造了!

    歷史上,蒙古族從元朝開始就信仰藏傳佛教,在蒙古草原上,蔬菜比肉類更稀缺,允許信徒吃肉的藏傳佛教符合這一地區的現實需求。

    蒙古人信仰長生天,認為所有的東西都要還給長生天,包括自己的軀體,所以他們還流行天葬。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要受到長生天的"天譴″。

    蒙古這裡降雨量稀少,年均降水量360毫米,水資源比較缺乏,水是蒙古人和牛羊等牲畜的生命源泉。

    所以早年的蘇茉爾可能也保留了這樣的習慣,雖然不洗澡,但是,用某些植物來擦洗身上。

    加上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善於女紅,參與清初定冠服,所以雖然她只在每年除夕擦洗一次身體,但自己能縫很多衣服來換洗,加上宮廷流行對衣服薰香,蘇麻喇姑身上有異味?不存在的。

    也許,還有其他的科學道理吧,總之,喝恆河水的印度人大多抵抗力卻很好,這些汙濁的水也沒有縮短他們的壽命。

    與印度人喝恆河水情況相類似的是,蘇茉爾也相信水中有神靈,用水擦拭身體已經是對神靈的大不敬。所以,喝掉擦洗身體的靈水能夠得到懺悔,能夠得到神靈的庇佑,同時祛除疾病。

    所以蘇麻喇姑一生從來都不服藥,但令我們意外的是,這個從來不喝藥卻喝洗澡水的人,竟然活了90多歲。

    蘇麻喇姑,憑藉自己的聰慧好學和膽識,加之從小在孝莊皇后身旁做婢女,這個偉大的女政治家對她的影響極大。

    後來蘇麻喇姑又養大了康熙的第12個兒子胤祹,在康熙的多位皇子爭奪皇位的時候,蘇麻喇姑養大的這個孩子卻遠離皇位的爭奪,最後得以福壽安康。

    從這個好學校畢業的兩個男人都非常的優秀,足見蘇麻喇姑的人生智慧。

  • 7 # 畫素說歷史

    說起蘇麻喇姑,不得不說蘇麻喇姑堪稱是一個奇女子,冰雪聰明,兩次冒險找多爾袞,讓多爾袞先後兩次將皇位拱手送給了皇太極和順治帝,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最終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的盛名。

    但就是這麼一個奇女子卻有兩個令人奇怪的怪癖:一是不洗澡,二是不吃藥。

    其實蘇麻喇姑之所以不洗澡,這一點我們要從她出身說起,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在那個時代,蒙古族人的水是給人用來喝的、給牛羊飲的,他們覺得把水用來洗澡之類的,這些都是對水的一種嚴重浪費,是對老天爺的一種極度的不尊重行為。

    我們所看到歷史記載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完澡之後還要把髒水喝掉,也不要在覺得奇怪了,蘇麻喇姑自幼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作為草原的兒女自然會養成這樣的的生活習慣,即使後面到了中原地區不在缺水了,但是這一年只洗一次澡早就成了蘇麻喇姑的一種信仰。環境會變,但一個真正有自己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是永遠不會變的。

  • 8 # 丫丫說史

    蘇麻喇姑是孝莊文太后的侍女,雖說是侍女,但是在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曾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並且也是康熙帝幼時的啟蒙老師,前後共經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地位身份非同一般,但是有傳言說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這是真是事實麼?而且她整天在康熙皇帝身邊,身上沒有味道麼?

    據記載,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是真實存在的。

    蘇麻喇姑自幼時跟隨孝莊太后後,就一直在皇宮中,要說平常人家缺水,不捨得用水洗澡,可以理解,但是要說身在皇宮並且地位不低的蘇麻喇姑不捨得用水,那就是天方夜譚了。那是為什麼一年只洗一次澡呢?

    其實這跟她的信仰有關,對於常人並且是女人來說,兩個月不洗澡,她都難以忍受,更何況一年一次?這種煎熬常人難以忍受,而對蘇麻喇姑來說,這更能鍛鍊她強大的自律以及虔誠的信仰,對她來說,洗澡是一種儀式,這不僅僅是為了去除身體上的汙垢,更是為了清潔心靈,去除心靈的不潔,摒除對權力的慾望,對他人的傲慢,自己的不滿,所以希望通過一年一次的洗澡儀式,來去除這些不好的東西,找回最初最真實,最善良的自己,從一年的開始,用最本質,最樸實的自己去對待接下來的每一天。

    在一年洗一次澡的同事,蘇麻喇姑也會把洗澡水喝掉,因為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洗澡水上漂浮,沉落著自身體清洗下來的汙垢,灰泥,在別人看來很髒,但在蘇麻喇姑看來,這是屬於她自身的一部分,身體的汙垢,心靈的慾望誕生的汙穢都是屬於她的,也是自己身體上面的缺點,不足,而歷經風雨的蘇麻喇姑知道,人要強大,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的不足,負面東西,要正視,才能做代不恐懼,不逃避,從最根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那既然一年洗一次澡,身上的味道不會特別難聞麼?

    如果對於正常人來說,味道的確會讓人難以忍受,但是蘇麻拉姑身處皇宮,地位又異常尊貴顯赫,從她日常的飲食服飾以及用度上就可以來解決“臭味”的問題。

    吃的都是清朝或者當時其他國家進貢的名貴香果,用最精貴的香料粉飾來擦身體,同時在蘇麻辣股的閨房內又諸如沉香、檀香、麝香、龍誕香等高品質的香品在房間裡薰焚,氣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雖然她不洗澡,但是也可以用各種花的蒸餾液(相當於今天的精油),例如金銀花、玫瑰等,擦拭身體,不但能很好地起到潔淨作用而且能美膚。

    所以蘇麻拉姑一年洗一次澡是確有其事,但是因為身處皇宮,處理氣味的方式就特別的多,所以身上並不會有多臭,反而會奇香撲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電影《火柴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