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滇紅普洱崔賽先
-
2 # 微醺流年
很多茶友會有這個誤區,認為茶越貴越珍稀,產地和製茶名氣越大,茶就越好
我心目中的好茶,跟價格,品質,種類沒關係
有的茶無名,但一入口就很驚豔,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這就是好茶
有的茶普通,但跟很好的友人一起品,相談甚歡,這就是好茶
有的茶很淡,辛苦爬山到一寺廟,一壺水,幾片粗茶,也能滿嘴生津,這就是好茶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關於好茶的定義和標準
我覺得,你喝茶那瞬間的心境,才是最重要的標杆
-
3 # 普洱茶吧
我以為:天下從來無好茶!
什麼是好茶?
“什麼是好茶?”這一問題,我不止一次聽人說起過、議論過和提問過,卻從來沒有答案。
好茶的標準是什麼?價錢貴的?包裝精緻?好友送的?自己親自做的?…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多元性問題,每個人喜歡、深入的程度不一樣,一杯茶,怎樣才叫好,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稍微靠譜的答案是:自己好喝的就是好茶,即所謂“茶無上品,適口為珍”,這個回答貌似有道理,但仔細一推敲還是有問題,實際上似是而非,還是沒有回答“什麼是好茶”的問題。
後來當有人再次用“適口為珍”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準備了三條理由來說服他:
俗語說眾口難調,每個人的味覺嗅覺敏感度各不相同,這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是對“酸甜苦辣鹹”的菜還是對“香甜苦澀滑”的茶。您也許剛好喝到一款自己認為很不錯的茶,準備推薦給朋友,卻有沒有考慮過口味與您不同的這個朋友對這款茶是很難苟同的。
另外,對某種味道的喜好習慣不同,也會造成同一款茶的兩種相反的評價,比如您喜歡清淡的,他喜歡濃厚的;您喜歡綠茶,他更愛紅茶;您愛喝易武的柔甜,他獨好布朗的剛猛…
就好比一個朋友自遠方來,您為了盡地主之誼,非常熱情地請他吃了一頓自己最愛的海鮮,事後他卻不是很痛快,原因是他更喜歡吃豬大腸!
所以,您認為好喝的茶別人不一定認可,反過來,別人說好喝的茶,您也不一定認同。
現在好喝的茶將來不一定好喝
人的口味是會變的,隨著年齡增長和環境的改變人的口味會改變。小的時候我不愛吃青菜。長大了懂得吃菜的好處,慢慢喜愛吃。原來不喜歡吃甜品,我交的幾個朋友喜歡吃,受他們影響,逐漸也變得有點愛吃。以前吃蝦、螃蟹(海鮮)要過敏,後來一點點嘗試,現在也適應了。總之,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新的事物),透過接觸、嘗試、適應,有時則不知不覺地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或習慣)。
喝茶也是一樣,您剛接觸到某一款茶,非常有感覺,也許認為是最好喝的茶了,後來隨著品茶的次數增加,越來越多的好茶層出不窮,在某一個時間段,您又會覺得另一款茶吸引了您,它才是最好的茶,殊不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您不斷地學習、交流、品鑑和沉澱,對茶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和精進,發現當初喝道的所謂“好茶”,現在再喝已經很難入口了。
這裡好喝的茶別處不一定好喝
有一種情況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偶然在某處喝過一次茶,讓人印象深刻,換個時間地點,卻發現怎麼泡茶都沒那個味了。
有一年我在寧洱困鹿山上喝茶,那種清香甜潤的滋味讓我至今難忘,下山之後再衝泡同一批茶,味卻差了很多,無論在昆明還是在勐海,均找不到當初的味道,有朋友指點說是山泉水的關係,我才恍然大悟。
喝茶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要喝到好茶卻有許多條件的限制,如果要喝到兩泡完全相同的好茶,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因為,時間、地點、天氣變了,茶的香氣也隨之而變,也許因此還影響了沖泡者的心態、情緒,導致手法上有了差異,茶湯滋味因之而變;
因為,品茶的物件變了,也許要照顧朋友的喜好或受他們話題和觀點的影響,茶已不像當初那麼真實、客觀,直戳痛點;
因為,品者的目的、角度、立場也變了,無法複製當初那種自然、安靜、專注,“不需要哄世界,只需要哄自己”的狀態…
因為,品者對茶的理解又上了一個臺階,對好茶追求標準更高,喜新厭舊已經成為常態。
這已不是您當初品到的那杯好茶,您也絕不可能找回和當初一模一樣的好茶,您還能篤定您品到的是好茶麼?
所以, 天下從來無好茶!
好茶,首先應該是健康的茶,也就是喝了身體沒負擔,能加強自身免疫系統正向迴圈。
其次,好茶的標準應該是你自己喜歡的口感。所謂茶與好壞,適口為珍,說的是口感。
符合自己要的口感,不會給自己的身體增加負擔,就算好茶。
身體的反饋,可以歸結為:自然而然,無掛無礙,就是好茶。
回覆列表
好茶,首先應該是健康的茶,也就是喝了身體沒負擔,能加強自身免疫系統正向迴圈。
其次,好茶的標準應該是你自己喜歡的口感。所謂茶與好壞,適口為珍,說的是口感。
符合自己要的口感,不會給自己的身體增加負擔,就算好茶。
在我心目中好茶的代表: 比如喬木型普洱,大部分都生在高山高海拔地區,多種植物混生,自然生態完美,口感也上佳,算是好茶的代表。比如大葉種曬紅,原料和普洱是一類,發酵的工藝去除寒性,曬乾的工藝又去除燥感,無論怎麼喝,身體都沒有負擔,如果口感也不錯的,也算好茶。
身體的反饋,可以歸結為:自然而然,無掛無礙,就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