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花家社會人
-
2 # 該死的風
在得到江山之後,趙匡胤對與皇權的渴望已經到達定點。他不準再有人威脅到他的位置,很簡單他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才做的皇帝。不管是因為他的暗示還是那些將軍真的就是自發的,都讓他感覺到軍隊中的這些將領對他皇權的威脅。這讓他很是苦惱,不想因為猜忌而引起這些手握重兵的將軍反抗。很簡單就是他只想收回兵權,但那些大將要是害怕而反抗怎麼辦?這也正常不是有句話嗎?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沒有了兵權那些大將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個不怕那個能不怕?要是發生叛亂,一個是怕輸一個是怕百姓在受兵禍之災。就想出這樣一個辦法,找大家來一起喝個酒。又開始憶苦思甜,說今天對於大家都是好的錦衣玉食。可說著說著就哭上了,說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情。想起他是怎麼當的皇帝,要是有天這些將軍的手下也要這樣怎麼辦?大家一聽都很害怕,以為老趙要動手。可使老趙又說要不這樣吧,你們把軍權交給我。我給你榮華富貴,你們的孩子也會享受這些。大家一聽也行就同意了,這也造成了宋朝武將的地位低下。而一直飽受外族侵擾
-
3 # 漫威百科全書
按《宋史》上說的,老趙是把石守信,高懷德等高階將領都集中到一起,請大家吃飯,酒足飯飽,老趙突然哭了起來,眾人大驚,問老趙怎麼突然了,是不是吃壞肚子了,老趙邊哭邊說,哎呀媽呀,你們不知道,這個皇帝我是不想當了,整天提心吊膽的,害怕被人搶去皇位,還不如當個節度使呢,大夥都被嚇了一跳,這真是誅心的話,答不好就離死不遠了,石守信說,怎麼會呢,皇上,誰敢幹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呢,老趙說,你們是不敢,但是你們的手下哪天給你們整一出黃袍加身,到時候恐怕說什麼都晚了。大家都嚇得不輕,請老趙給他們指一條活路,老趙說,你看你們現在都功成名就了,不如給你們分個地方,再給你們一大筆錢,你們置些地,買些女人,整點戲班子啥的,當個歡樂的富家翁還不是美滋滋,眾人聽了這話,慌忙開口應諾,畢竟命是保住了,第二天紛紛上書要求辭職,老趙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分他們去各地做節度使,然後再削弱節度使的權力,再把禁軍權力一分為三,這就是杯酒釋兵權。
老趙能做到兵不血刃搞定這些人,有宋朝特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宅心仁厚,當然,老趙這個人是歷史上難得的厚道皇帝,而是因為老趙的天下不是打來的,是篡位得來的,這些人並沒有多少戰功,只有擁立之功,論名望,論資歷,論戰功都沒有到功高震主不得不殺的地步,這也成就了老趙杯酒釋兵權,宅心仁厚的千古美名。
-
4 # 微百科noland
說到杯酒釋兵權,乃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酒局!一席酒宴把手握重兵的將領們的軍權收回,這場充滿智慧與陰謀的酒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堪稱經典之作!
自古以來,天下平定,君主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往往會殺功臣,劉邦,朱元璋等皆是案例,但有一個例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非但未殺功臣,反而用和平手段讓他們各自安享晚年,富貴榮華。怎麼實現的呢!往下說:
一、皇權受威脅,坐立不安。自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宋朝開始,分別給他的手下委以要職,其中:主要的有韓令坤為馬步軍指揮使;石守信為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高懷德為殿前副都點檢等等。這些主要將領的權力對身在皇宮的趙匡胤構成了很大威脅,本來就是將軍的趙匡胤深知自己的皇位是怎麼來的,所以很怕失去皇位。尤其是趙普幾次建議趙匡胤解決此事,並書以利弊,趙匡胤深感自己受到來自部下威脅,決心必須解決領兵權的問題。
二、宴會施計謀,收回大權。公元961年,趙匡胤召集舊部參加宴會,當眾人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長嘆一聲:“如果沒有你們的擁戴,我是坐不上這個位置的,但是你們不知道做皇帝有多困難,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還不如當節度使的時候快樂!”
石守信等人忙問為何如此?趙匡胤說到,我這個皇帝位置誰都想坐,我知道你們沒有異心,但是你們不能保證你們的部下一旦將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即使不想當皇帝,又能辦得到嗎?眾將聽完直冒冷汗,紛紛要求宋太祖只條明路,宋太祖說人生在世不過是積累財富求得富貴,讓子孫不至於貧窮,你們不如放下軍權,購置良田歌姬,飲酒相歡,為子孫留下永世產業,話說到此已再明白不過,這是用榮華富貴來向他們要兵權!
三,施恩永結好,皆大歡喜。眾將一看事已至此,不如放下兵權享受榮華富貴算了。第二天,眾人同時上表稱有病,請求解除兵權,宋太祖趙匡胤欣然同意,趙匡胤遵守承諾,給他們良田美宅,並把自己的妹妹嫁給高懷德,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奇的兒子等等,互為殷勤兩全其美!
後來宋太祖趙匡胤設立樞密院負責軍隊調動,將步兵,馬軍,殿前的三個都指揮使的統兵權與樞密院的調兵權分開,直接對皇帝負責,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兵變的發生。一場酒局徹底讓趙匡胤穩坐皇帝寶座!從此再也不用擔心被奪權了。
-
5 # 有書幸運馨
如果您想知道趙匡胤是如何做到“杯酒釋兵權”的,且聽我為您慢慢道來:
那麼,現在我就來講一講“杯酒釋兵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那是公元961年,也就是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登上皇位,建立大宋朝,號稱“宋太祖”之後的第二年。
宋太祖趙匡胤
因為在唐朝末年,朱溫滅唐,建立了後梁,就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以及南方割據的十國政權。因此到宋太祖稱帝的時候,天下仍然是藩鎮割據。
所以,當時趙匡胤就整天在盤算:如何平定後漢南唐等割據政權,統一天下。統一天下以後,又如何能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朝廷,不受藩鎮的危害。
有一天,他就和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來探討,趙普說:“啟稟陛下,因為每個節度使的手裡,又有兵又有錢,所以,戰亂一直不斷。如果您想要讓大宋朝長治久安,就要剝奪這些將領的兵權,如果您將兵權長時間的放在一個人手裡,時間一長,難免就會有反叛之心。即使他本人沒有此心,如手下有貪念,那到時他也會身不由己啊!”
趙匡胤仔細一想,冷汗直冒,的確如此,自己當年不也是深受周世宗器重嗎?最後自己也不是被手下推上皇位,背叛了周世宗嗎?
況且《五代論》中也說道:"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趙匡胤意識到,當務之急,就是先解決兵權。
於是,在七月初九,趙匡胤就在皇宮裡,設宴款待他的結義兄弟們,如石守信(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高懷德(殿前司副都點檢)、王審琪(殿前司都指揮使)、張令鐸(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虞候)、羅彥環(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等人。
這些人都是當年擁戴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有功之臣,都是他的得力干將,而現在都是大宋中央軍事力量的高階將領。
他們與皇帝大哥歡聚一堂,開懷暢飲,回憶起輝煌的過去,展望著美好的未來,個個都紛紛表忠心,發誓願為大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然而,就在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卻突然放下酒杯,滿面憂愁,眾位兄弟急忙追問,他長嘆一聲:“好兄弟啊,別看我做了皇帝,還不如當個節度使快樂呢,我沒有一天能睡個安穩覺,還不如你們呢,真苦啊!”
“陛下,您已經貴為皇帝了,萬人敬仰,還有啥苦呢?”趙匡胤表情更痛苦了,說:“我在想,如果我早逝,太子又年幼,你們的部下也對你們黃袍加身,你們會不會心動呢。”
在場的兄弟們一聽都僵住了,他們都曾經參與了“黃袍加身”,有的還是直接策劃人。
石守信當時酒也驚醒了,他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跪下,說:“請太祖明示”。趙太祖微微一笑,說:“你們跟隨我打江山,就是想圖個好的前程,現在我賜給你們財寶土地,你們不如放下兵權,多積點家產給子孫,自己也過過歌舞昇平,頤養天年的日子,這樣咱們君臣無猜,這多好啊!”
眾位將領立即領會趙大哥打的什麼悲情牌了,跪倒一片,齊聲拜稱:“謝主隆恩”。
第二天一大早,石守信,高懷德等人就上奏,都稱有病,已經不能打仗了,請求交出兵權,宋太祖很坦然地接受了他們的集體辭呈,賞給大批財寶和土地,讓他們安度晚年。
杯酒釋兵權
這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趙匡胤兵不血刃“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不過,也有些人不相信,說這是傳聞,並不是真事,比如像專家學者王育濟、柳立言等人。
他們的依據是:這麼大一件事,為什麼北宋史官修撰的《太祖實錄》和《三朝國史》中,隻字未提?元末編成的《宋史·太祖記》,也沒有見到與此事有關的任何文字。
還有人認為趙匡胤不可能一次性的就免掉那麼多高階將領,因為當時大宋的天下還未統一,肯定還需要這些開國的高階將領鼎力相助吧。
其實有些人不相信,那是對歷史不太瞭解,實際上歷史上確有其事。
本人也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據史料記載,在真宗年間,大臣王曾所著的《王文正公筆錄》裡,就已經有記錄;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也記錄了“杯酒釋兵權”事件;後來,李燾編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也詳細記載了這個事件。
而且史料上還記載了,在“杯酒釋兵權”以後的戰爭中,那些被調任節度使的兄弟們,平時正如《宋史·石守信傳》所說的那樣“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
但由於己經獲得信任,仍然時不時被不斷召回,並被委以重任,繼續在宋太祖的直接領導下,為大宋朝發揮餘熱。這些情況可以從將領們最終的善終記載可見一斑。
比如石守信,在“杯酒釋兵權”後,也大肆地聚斂錢財,成為了百萬富翁,而當宋太宗需要他的時候,又無悔地跟隨著,出征遼國,被封為衛國公,他於公元982年去世,享年56歲。死後被追封為威武郡王,賜諡號“武烈”。
再說高懷德,他是趙匡胤的妹夫,被解除兵權後,任歸德節度,開寶六年,又加同平章事,而且也一直有加任。後來也跟隨宋太宗,消滅了北漢,被受封為冀國公。他於公元982年去世,受朝廷追贈為中書令,追封為渤海郡王,賜諡號“武穆”。
而王審琦,在交出兵權後,任忠正軍節度使,在地方做了八年官。後來歷任鎮守徐州,同平章事。他於公元974年,英年去世,享年49歲,被追贈中書令,琅琊郡王。而且他還受到特殊禮遇,當時下葬,宋太祖還為他停朝致哀,後被加封秦王,賜諡號“正懿”。
綜上所述,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不僅做到了,它還是中國歷史上“君王人性化”的一個經典案例。它不僅體現出宋太祖趙匡胤寬仁的性格,不願意透過殺功臣,來達到集權的目的,而且還是歷史上開國功臣與皇帝之間矛盾的最完美調和。
透過軍事改革消除了軍事政變的隱患,從此,宋朝再也沒有發生過武將造反的事情。這種君臣之間相互保全的默契,以國家利益大局為重,彼此共榮的雙贏策略,都折射出那個時代先輩們的智慧,而且人性化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同樣適用於當今社會,同樣值得現代人好好地借鑑。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供大家探討。
-
6 # 未鳴讀史
宋太祖趙匡胤汲取了五代以來武將專權的教訓,為徹底杜絕這個弊端,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策略,那麼,他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一:解除兵權,撤銷相關的重要職位
趙匡胤在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後,同時撤銷了他們在禁軍中兼任的一些重要職位;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軍都指揮使組成的“三衙”由職位較低的軍官來擔任。
二:三衙、樞密院、三司三足鼎立
趙匡胤規定三衙只有帶兵權,發兵權歸樞密院,而樞密院雖然有發兵權,卻不能直接帶兵;後勤糧草的調撥又歸三司,這樣,三衙、樞密院和三司互相牽制,軍權其實就牢牢掌握在皇帝一個人手裡。
三:強幹弱枝,加強中央禁軍
趙匡胤下令,挑選各地軍隊中身強力壯訓練有素的骨幹軍士,補充到中央禁軍中來,中央禁軍俸祿優厚,待遇崇高,由皇帝親自督導檢閱。這樣全國各地的精兵強將便基本上歸到三衙中央禁軍,地方上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再也不能和中央抗衡。
四:中央禁軍實行“更戍法”,邊戍邊邊換防
趙匡胤規定禁軍要參加當地的生產勞動,自給自足,減輕當地百姓的負擔;同時部隊經常換防,禁軍將領也互相調換,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禁軍和地方、將領和士兵之間產生密切的關係。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策略和與之配套的軍事改革,雖然成功防止了五代以來的武將專權和動亂不安,使大宋王朝進入了相對穩定和繁榮的局面,但是他採取的這些措施也導致戰時會發生許多弊端,比如文武官員互相鉗制、武將之間互相扯皮以及軍令不暢等等。
但是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趙匡胤能結束五代幾十年的軍閥混戰,建立一個富足的大宋王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 -
7 # 狼之心2046
趙匡胤兄弟兩本就是無惡不作的地痞流氓。奪取義兄皇位後,為了維護趙家皇權重文輕武。得到好處的儒家門徒們把兩流氓奉若神明,歌功頌德極力美化。把流氓和儒家融為一體,流毒至今。
-
8 # 睡前沙雕小故事
“杯酒釋兵權”這一事件僅存在於《宋人筆記》中,在正史當中並沒有相應的記載。正史資料裡倒是記載有“宋初降王子第佈滿中外。”這說明什麼?這足以說明趙匡胤氣量寬宏,有過人的才略和寬廣的胸懷。以這種和平收回兵權的形式,解除了禁軍對皇權的威脅,沒有大開殺戒,誅殺開國功臣,這也符合宋太祖趙匡胤的性格。
宋太祖出身行伍,精通謀略,深深的知道兵權對皇權的威脅是多麼的大,在他看來必須要收回兵權,這個問題沒有商討的餘地。“杯酒釋兵權”具體是怎樣操作的呢?
削弱將領實權。這個削弱將領的實權,包括禁軍(中央的),還有地方藩鎮的。一方面宋太祖下令各個藩鎮挑選屬下精兵補充中央禁軍缺額,這樣一來,精兵強將都集中到中央的禁軍了。另一方面宋太祖趙匡胤將禁軍原來的9個將領減為4個,而且這4個職位也是由易於駕馭、才幹平庸的將領充任。
形成“三衙”體制。用今天的話說應該是叫軍種,分馬軍司、步軍司和殿前司,通俗一點講就說是分騎兵,步兵和侍衛兵。三司將領的級別相同,三衙鼎力,相互牽制,誰也不可能一軍獨大。
實行更戍法。所謂“更戍”就是禁軍定期變動駐地,將領不隨之同行,形成“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體制,也就是兵和將領是不會相處很長時間,大家也不會相互認識,培養出感情,使得兵將分離。更戍法的實行,客觀上杜絕了武將培養自己勢力,形成團團夥夥擁兵亂政的可能。
宋太祖趙匡胤收回兵權的具體措施,歸結起來就是對武將的“猜防”二字,而且這一思想貫穿整個宋王朝統治時期。收回兵權,在宋王朝建立初期,對於穩固政局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隨著西北西夏、遼、金遊牧民族的崛起,越來越成為宋帝國軍事發展的桎梏。
回覆列表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透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手中兵權。
背景:
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群雄割據的局面後,就想著如何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重現。趙匡胤就問趙普,趙普說原因就是君弱臣強,只能削弱他們軍權,控制他們的糧草,掌管他們的兵力。
趙匡胤因為當時已經掌控了局勢,就罷免了一些人的職務重新安排,同時削弱一些職位的職權。
並在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留下一堆高階將領一起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那些將領驚駭地忙問原因,宋太祖說:"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宋太祖說:"不不不,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宋太祖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宋太祖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迴旋餘地,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遵從。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
杯酒釋兵權雖然防止了武將傭兵自重,但是也導致了武將對軍隊掌控力不強,整個宋朝的軍隊戰鬥力不高。只能說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