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92151140

    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捨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三、珠聯璧合,相映生輝——《〈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為孟子的說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處。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異,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孟子說理散文的特點。是故,教學中採用比較法閱讀,可以收到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的效果。具體說來,可用如下“三讀法”教學。 一讀課文,掌握精要,探討文題與論點的關係。 此二章的標題,均是編者根據二章的結論語所擬。二章標題字數相等(皆八字),每章標題都是由兩個結構相同的短語構成,標題都用對比,觀點鮮明。然而,就標題與該文論點的關係而論,二章卻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論證戰爭勝負的條件取決於人心的向背,突出強調“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戰爭中的作用。是故,論點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時,戰爭的勝負又由統治者是否得道所決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這一番議論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心論點的深化,故而編者就把這一結論提煉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為該章的標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章主要強調艱苦奮鬥的生活對人的磨礪作用。標題為文章的“眉目”,這裡以論點為題,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顯豁。 綜上,二章標題並非都是論點,可見與現代語體文中的議論文一樣:有的文題即論點,有的文題只是揭示論題。如此差互比較,自然會獲得一種參差之美。 二讀課文,分析結構,討論二章的論證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當(皆由四段組成),但其結構各有特色。章一開篇提出論點之後,即以戰爭中攻守的得失利弊為論據,有力論證了前文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兩個分論點。據事論理,論證嚴密,且層次清楚。最後,在此基礎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題。顯然,章一採用了總起分承、最後總結的結構方式。章二與之則恰恰相反,文章一開始就列舉了一系列由卑微到顯貴的歷史人物為事實論據,然後分析論證,兼之正反對比,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顯而易見,其結構方法為先分後總,論證方法為歸納推理法。可見,二章章法參差多變而析理透闢,議論參通,殊途而同歸。 三讀課文,尋找修辭,體會孟文的語言特色。 孟子這二章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召力,這與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辭格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謂句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當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運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對比、對偶和頂針等修辭配合運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贅舉。 綜上,從課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窺”出孟子說理散文之“全豹”: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說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等等。無疑,孟子說理散文的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同樣具有多方面的啟發作用和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修辭手法“互文”和“對偶”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