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生之徒……
9
回覆列表
  • 1 # 平淡167191170

    此章教人外其身形,求身外之真身,所以無生亦無死。

    世界上凡產生的最終都要死亡。生者死之門,死者生之戶,修至純陽之體,以避生死。

  • 2 # 趙日金141

    大意,命長的三分之一,命短的三分之一,夲來可活的長卻自己找死的三分之一。原因是過分追求長生。聽說,善於養生的,陸上行走不用躲避犀和老虎,行軍打仗不躲避刀槍。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身上無致命的部位。

    這就給後來的人找到根據,追求長生不老,刀槍不入。

  • 3 # 陳廣逵

    第五十章

    [原文]

    [通釋]

    人生下來到走向死亡:出生以後自然生長到晚年的約佔十分之三,生下來便死去的約佔十分之三,人生下來因後天活動走向死地的人也約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類繁衍不息。聽說善於維護生命的人,在大地上行走遇不到兕牛和猛虎的傷害,上戰場不會被兵器傷害:兕沒有使用它的角進攻的機會,虎沒有使用它的爪撕擄的機會,武器沒有使用它殺傷的機會。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沒處在死亡的境地。

    [註釋]

    ①出生入死:從出生到走向死亡,即人的一生。《韓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謂之出,卒謂之入,故曰出生入死。”

    ②生之徒十有三:出生以後自然生長到晚年的佔十分之三。徒,一類人,……的。十有三,十分之三。王弼《老子注》:“‘十有三’猶雲十分有三分也。”有,用於整數和分數之間。

    ④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人生下來因後天活動走向死地的也佔了十分之三。第一個“之”,放在“人”與“生”這個主謂短語之間,是取消該短語獨立性的助詞。動,活動,如為生計奔波,為義氣毆鬥。第二個“之”,動詞,走向。

    ⑤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類繁衍不息。以,因為。生生之厚,繁衍眾多。生生,不斷繁衍的樣子。“以其生生之厚”河上公本作“以其求生之厚”。

    ⑥蓋聞善攝生者:聽說善於維護生命的人。蓋,發語詞。攝生,維護生命。攝,音shè,護持,保養。

    ⑦陸行不遇兕虎:在大地上行走遇不到兕牛和猛虎的傷害。陸行,在陸地上行走。“陸行”,有版本作“陵行”。兕,音sì,古書上說的類似犀牛的一種野獸,形狀像牛,頭上一隻角。

    ⑨兕無所投其角:兕沒有放它的角的地方,即兕沒有使用它的角進攻的機會。無所,沒有……的機會。參見第二十章註釋⑦。投,放置,這裡是“攻擊”的意思。 

    ⑩虎無所措其爪:虎沒有放它的爪的地方,即虎沒有使用它的爪撕擄的機會。措,放置,這裡指“用……撕擄”。

    ⑪兵無所容其刃:兵器沒有容納它的地方,即兵器沒有使用它殺傷的機會。容,容納,引申為插入、刺入。

    ⑫以其無死地:因為他沒處在死亡的境地。其,指善攝生者。死地,死亡的境地。

    [意義歸納]

    本章透過對人類繁衍生息的生死因素分析,闡釋循道的“善攝生者”無死地的道理。

    全章分兩層:

    第一層:“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分析人“出生入死”的比例。

    第二層:“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闡釋“善攝生者”無死地的道理。

    [考辨]

    眾多學者把“生生之厚”與第七十五章中“以其上求生之厚”聯絡起來,認為是“求生之厚”之誤。謬矣!“生生之厚”非“求生之厚”,生生之厚≠求生之厚,“生生之厚”與“求生之厚”談的是兩個問題。“生生之厚”之“生生”猶成語“生生不息”之“生生”。

    “以其生生之厚”河上公本作“以其求生之厚”——原來多把這句話解釋成“求生之厚”源於此。王弼也把“生生之厚”釋為“求生之甚”說是“貴生”的意思,後人多沿襲。“以其求生之厚”系傳抄者在錯誤理解基礎上妄改所致。生下來便死去、後天行動走向死地怎麼能是“求生之厚”的結果呢?而且如果將“生生”釋為“過分地奉養生命”,我們再用它套解“生生不息”,這個“生生不息”就變成“過分的奉養就會生命不停止”了,顯然,此種解釋大謬。

    “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蘇轍揣測尚有十之一者“不生不死之道”系“《易》所謂‘寂然不動’者也”,並認為“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無思無為之妙也。”。

    我認為,老子既然沒有再說“十有一”,就是把三個“十有三”之和當作了“十”。老子的三個“十有三”只是個模糊概念,是大致估算的判斷,猶如我們今天說的三分之一。那時,常將事物分成十等份,然後取捨,如“什一稅”“什二稅”,有時推測也用“十之七八”之類。他不能說“十有三點三三三……”或“十有三有十有三有十有三……”(加點的“有”音yòu)吧。為什麼不說“三有一”呢,老子之時大概還沒有這種表述方法。當時單獨用的“三”是表示多數的一個概念,“三生萬物”即是一個佐證,它不是整數概念。在“十有三”中“十”是整數概念,是“全部”概念,“三”是表多數的“部分”概念。

    結論是,這裡的“十有三”就是“十有三點三三三……”的意思,就是“約佔十分之三”的意思。

    在這裡還要談一下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有助於釐清語言之間的邏輯關係。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王弼本的句讀是這樣的: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河上公本是這樣的: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河上公本無“亦”)

    首先,這兩個本子讓“出生入死”獨立存在,使它與後面的內容聯絡不起來;其次,他們都在“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嵌入了隔號,肢解了本來是一個整體句子,而且王弼本在“死之徒十有三”後用的還是句號,明顯將“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割裂出去了。

    我首先將“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直接處理成三個並列的單句,把王弼本“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河上公本“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中的逗號去掉;然後在“出生入死”與“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之間加了冒號,表示前後之間是解說與被解說的關係;發揮了標點符號“會說話”的作用。

    另外,我在“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後也使用冒號,明確了它與“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也是解說與被解說的關係。

    [解讀與點評]

    “出生入死”是一個過程,人人都要經歷的,只是長短不一。從出生到死亡,情況各異:自然生長到晚年的是“生之徒”,生下就死去的是“死之徒”,先是活下來後由於各種因素非正常死亡的是“人之生動之死地”之徒。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類繁衍不息,“生生之厚”。用“生生之厚”來回答自然法則使之出現“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動之死地(之徒)”。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的一問一答不是單純的針對“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而言,而是針對前面“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動之死地(之徒)”三個“十有三”來問答的。“夫何故”——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有生有死、有先死有後死?這是針對“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動之死地”三種情況發問。“以其生生之厚”——因為人類繁衍不息。“以其生生之厚”概括三個“十有三”來分析。“夫何故”隱含了“人何以猶甚眾”之問。也可以這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三個‘十有三’”?因“生生之厚”而物競天演,自然淘汰,適者(善攝生者)生存。“善攝生者”何以無死境?依道而行,知曉怎麼趨吉避凶。“生生之厚”不同於“貴生”。要注意,“求生”≠“貴生”。老子生活在落後的農耕時代,由於醫學不發達,醫療技術落後等原因,“死之徒”佔“十有三”,這個比例相當高;加之戰爭、統治者暴戾虐殺,“人之生動之死地”的非正常死亡比例也相當高。

    “人之生動之死地”是指“人出生後存活了,但由於各種原因走向死地”。走向死地的原因太多太多,如為生計而奔波,為義氣而鬥毆,為美色而引誘,為遊樂而歷險,為戰爭而陷陣,為吃食而中毒,為積勞而成疾,為無助而凍餒,為疫病而殃及……如死於戰爭人禍,如陸行遇兕虎,如入軍遭兵刃。“動之死地”之“動”,既有“赴死者”之主動情況,亦有“赴死者”之被動情況。“死之徒”是被自然淘汰的,“入之死地”是被“道”淘汰的。“生之徒”即“善攝生者”,“善攝生者”即循道而行者。

    本章先後兩次出現“夫何故”的設問與自答,分別回答了三個“十有三”的原因是“生生之厚”,三個“不死”的原因是“無死地”。

    本章對“善攝生者”予以肯定,旨在宣揚“善攝生”之道。“善攝生者”就是第五十五章之“含德之厚”的“益生”者,是“心使氣”者。“善攝生者”繫有道者,“善攝生者”之“無死地”是尊道貴德的結果。何謂“尊道貴德”?“守柔”,“見小”,“處下”,“為之下;“知足”,“知止”;守慈,守儉;“後其身”,“外其身”;“以身後之”,“以言下之”,“善攝生”者“終日行不離靜重”(第五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七章、第六十六章)等等。

    因為“善攝生者”懂得規律,順應規律,知曉躲避禍患。“善攝生”就是珍重生命,就是不任性,不碰運氣,不亂跑,不亂吃,不暴飲暴食,不亂玩,不貪不佔,不樹敵,不爭強,不炫富,不恃才,不傲物,不冒險,不自悲,不貪慕虛榮等等等等。

    下面還要針對老子的“以其無死地”的結論說說我的不同看法。

    老子認為“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的原因是他“無死地”。

    是不是“善攝生者”總能找到存身的機會?我認為絕對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比如要使“善攝生者”做到“入軍不被甲兵”可能就有些難度,一是可能會出現“善攝生者”為使自己存生而犧牲他人的情況,二是由於長官命令或指揮失誤,迫使“善攝生者”進入“死地”。

    怕“遇兕虎”我們可以不“陸行”,但足“不出戶”不見得絕對安全,比如瞬間的地震,比如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原子彈那樣的情況。動車本來應該安全,可居然也會出現追尾;樓房本來應該堅固,可居然也會坍塌……突然降臨的災禍,碰到的都不是“善攝生者”嗎?糧油是生活必需品,購買選擇時標明為正宗品牌,可那是農藥糧、地溝油,吃它的都不是“善攝生者”嗎?“善攝生者”只是老子憑主觀想象編造出來的。人們可以趨吉避凶,趨利避害,這樣可能避免一些“動之死地”情況,但是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還需要補充一點,“服食藥餌以求長生”這類事產生於老子以後,恰恰是偽道家所為。“攝生”系老子後道家及偽道家從理論到實踐進行探索的過程。這種探索恰恰是“有為”,有悖老子所言之道——當然,我並不否定“服食藥餌以求長生”的探索,只是以為它並非老子提倡的。

    本章有成語“出生入死”和“生生之厚”,但意義都發生了變化。

  • 4 # 弘陽真人

    怎樣理解《道德經》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後。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老所措其爪。兵無所措其刃,夫何故,以其無生死地。〞

    人出生,必然死亡,屬與長壽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很長久,卻自已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

    老子認為有兩種錯誤的養生之道,一種是營養過剩,嬌奢淫侈,故爾短命,一種是意外傷亡。迷信刀槍不入,打仗不備甲兵,可措老虎的利爪。

    而老子的養生之道是清靜無為。奉勸人們要清心寡慾,不要愚蠢。

  • 5 # 李航解說老子

    第五十章:人文系統之死

    既然是人文系統的死,就應該和我們平常理解的人之死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有這種可能,一個人活著,但他的人文系統已死;而有的人已經死了,可他的人文系統依然活著。就如同詩人臧克家寫的詩:“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什麼是人之死呢,百度百科裡是這樣描述死亡的:“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學上說,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所有的本來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透過這樣的描述我們至少可以得到死亡的兩個特徵。首先,死是生的反面,死意味著生的喪失,意味著所有標註生的指標全都喪失。其次,死亡是不可逆轉的,一旦走向生的反面,則再無復生的可能。回頭再看百度百科中關於死亡的定義,發現它並不只是針對人的,它的定義覆蓋了所有事物,就是說,人文系統如果存在死亡,也會具備這兩個特徵。

    以上兩段實際上是我們在討論人文系統之死前必須認可的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就是人文系統之死與人之死不是一回事。這一點很容易獲得認同,在我們的生活中提及老子、孔子、李白、杜甫這些已經死去的人恐怕比提及那些曾經認識、現在又不再聯絡的、依然活在世上的人要多很多。因此,對於某一個個體來講,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人的人文系統依然活在他的生活裡;而那些依然活著的已經不再聯絡的人之人文系統並沒有活在他的生活裡。可見,人文系統之死有它的獨立性,它並不是與人之死緊密相連的。第二個前提條件是,人文系統之死與人之死、與所有事物的死一樣具備“走向生的反面”和“不可逆轉”的特徵。人文系統並不因為它不是一個物質實體而在生死的概念上有任何獨特的性質。

    在我們認可了以上兩個前提後,需要有針對性地定義什麼才是人文系統之死。人之死有很多指標,但總體來講就是百科裡說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對於人文系統來說,也有一個簡單的判別標準:如果這個系統有道的輸出,那麼這個系統就是活著的;而如果這個系統沒有道的輸出了,對於道它只進不出了,那麼這樣的人文系統就是死的。這個判別原則可以簡單歸納為:出生入死。

    圖31,人文系統與社會(一)

    上面這兩幅圖我們在四十八章見過,它們分別展示了10到40歲的人文系統和一部分人48歲之後的人文系統與社會的關係。10歲之前由於天門還沒有關閉,人文系統並不獨立,我們可以從目前的討論中將其忽略。從上面的圖中看到,社會與10到40歲所有的人之人文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絡,而只有一部分人在48歲之後以輸出的方式與社會相連。由此推論,另外一部分48歲以上的人,由於不能向社會提供道而無法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與社會相連。於是,這一部分人與社會相連線的方式就在40歲後一直沒有改變,也就是從社會上輸入道。現在問題來了,社會上的道不是永久地提供給所有人的。道總是尋找身處黃金年齡段的人們,對他們的發展注入道,這是道的無為,是自動發生的,人們無法改變它。於是,就有這種情況,如果一個走到了48歲之後的某個時間點,他的人文系統沒有透過修煉使得自己可以向社會輸出道,而與此同時,他也無法再從社會中輸入道了,儘管他的人文系統還有輸入的功能,但社會不再支援他了。這種狀況的人文系統與社會之間既無輸出的連線,也無輸入的連線,他們就遊離於社會大網之外。於是,他們的人文系統與社會的關係就是這樣:

    圖32,人文系統與社會(二)

    由上圖可見,那些沒有輸出功能的人文系統在某一時間點後,社會大網不再對其提供道,這些系統也就因此而遊離於社會大網之外。由於這些系統與大網並不相連,從大網中看去,他們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對於大網而言,這些遊離於外的人文系統就已經“死”了!討論至此,或許我們會問,這些被迫遊離於社會之外的人文系統,他們之間是否可以相連,是否可以組成一個社會呢?答案很明瞭:不可以!因為這些系統都只有道的輸入功能,沒有輸出功能,他們之間沒有相互連線的可能性。這些遊離的人文系統中只有內部僅存的、不多的道在進行自我迴圈,與社會無關,與他人無關。因此這樣的人文系統符合死亡的定義,他們是死亡了的人文系統。人生髮展到一定階段時,只有透過修煉、獨立迴圈、試運轉,才能將自己的人文系統鍛鍊成具備“輸出道”之功能的系統,才能與社會大網相連,才是依然活躍在社會之中的,才是“活的”,因此是“出生”。而那些沒能修煉成輸出功能、甚至根本沒有修煉,儘管輸入功能依然存在的人文系統,由於已經無法從外部獲取道而遊離於社會之外,從而在社會大網上消失,他們是“死的”,因此是“入死”。

    現在問題變得簡單起來,我們只需要瞭解社會中的道究竟會對人生髮展提供到哪一刻。只要我們知道了那個時間,我們就知道了那些所謂“入死”的系統就在這樣的時刻開始遊離於社會之外。實際上,這個時間很明瞭,因為我們在這一章討論人文系統之死,而這一章所代表的是49歲,也就是說,人生走到這個時刻,社會中所謂“外部的道”就徹底離開了。從此時往後,人文系統的發展將不再有從社會中獲取道的可能。如果在此時,人們還沒有修煉成輸出道的功能,那麼,這部分人將從此遊離於社會之外。與此同時,從社會角度來看,這部分人從社會大網上消失了,這部分人的人文系統就“死”了。

    圖33,道在人生髮展過程中的覆蓋範圍

    上圖反映了社會中道的供應與人生髮展的關係,道對人文系統的推動在黃金年齡段的末端(36歲前後)達到頂峰,並在那之後逐漸減弱,一直到本章所代表的49歲這一年完全消失。

    清楚了社會中的道與人生髮展有著這樣的時段性關係後,我們自然會關心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返回社會的人有哪些?而由此開始遊離於社會之外的人又有哪些?首先,我們一直在說有一部分人在過去幾年裡經過修煉和試執行,成功的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重返社會,這部分人從社會大網的角度看是依然活躍的,他們是“生之徒”。正像上一章所提到的,這部分可以向社會提供道的人有個名字,叫做“聖人”,他們佔抵達這個年齡總人數的十分之三。

    同樣,有一部分人在40歲道開始退潮時沒有及時進行思考,他們還是延續著從社會獲取道的方式。顯然,這樣的延續走到這裡就無法再繼續了,而這些人也沒有再度回到40歲的那個思想沙灘的可能,他們在並不知情的情況下與社會脫節。為什麼說他們並不知情呢?因為他們在該轉變的時候沒有轉變,應該思考的時候沒有思考,他們憑藉慣性行走在人生路上,他們認為這樣的慣性行為是天經地義的,因此他們在社會斷掉道的供應時並沒有意識到。然而,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了,從社會大網的角度看,他們消失了,他們是“死之徒”。這部分人的數量也是抵達這個年齡總人數的十分之三。

    對於以上兩部分人,我們沒什麼好說的,因為他們都維持了自己所走的路,在40歲時的人生岔路口上分道揚鑣了,而需要討論的是剩下的那部分人。除去上述兩組“十分之三”,有一部分人在40歲的人生岔路口之前,社會中的道開始退潮之際,他們意識到了人生轉型的必要性,他們也發現了泛流之道退潮後留在思想沙灘上的貝殼,他們如同那組“生之徒”一樣,在人生的岔路口走對了方向,走進了“生之地”。然而遺憾的是,他們的思考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他們經由岔路口之後的單向通道從“生之地”轉入了“死之地”。最終,他們與那十分之三的“死之徒”一樣,沒有修煉成輸出道的功能,從而在社會大網上消失了,也成為了“死之徒”。而這樣的“人之生,動之於死地”的人數同樣是抵達這個年齡總人數的十分之三。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哪裡出了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看這部分人在走入“生之地”後做了些什麼。走入“生之地”的人是由於看到了道的退潮,注意到了留在思想沙灘上的貝殼。與那些直接步入死地的“死之徒”相比,他們開始了有關人生方向、人生意義的思考。可見,是思考中出現的偏差導致了已經進入到“生之地”的人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的確,當“人為何而生?將走向何處?存在的意義?”等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由此而引發的思考對於每個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儘管這樣的思考千差萬別,但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大致的歸納。總體看來,在面對以上問題時,人們的思考方向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自己的生命和命運放到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去考慮,進而思考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的關係。這樣的思考指向的恰恰是前面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可見,這樣的思考方向會引導人們進入到致力於擴大自身“德容器”的修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沿著這個方向思考,另一部分人則是將上述問題放到自身個體的生命之中去思考。他們在思考“我”存在的意義,“我”將走向何處。這種思考方向導致人們過於關注自身的生命,從而忽略了“人是道的影像,是道展示其美妙能力所造就的外殼”的含義。顯然,這種向內的思考方式絕對不會將其生命的意義與創生萬物的道聯絡在一起。於是,沿著這種思考方向的人就無從走進前面幾年我們所經歷的修煉,也就無從將自己的人文系統鍛鍊成一個可以提供道的系統。於是,這一部分在40歲的人生岔路口走入“生之地”的人,由於思考方向的問題而“動之於死地”。這種思考的方向以向內追尋“自我”為標誌、以追問“小我”生存的意義為特徵,這種過於在意“小我”的思考方式叫做“生生之厚”。

    以上列舉了三類人,他們各佔抵達這個年齡總人數的十分之三。現在我們看出問題了,還有十分之一的人跑到哪裡去了?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存在,因為人生之路並非向數學算式那樣分毫不差。走過三種不同道路的人不可能是準確的十分之三,一定會存在誤差。因此,剩下的十分之一是誤差。也就是說,這十分之一的人中並不能確定有多少人分別成為了“生之徒”和“死之徒”,又有多少人“動之於死地”。顯然,時代的發展狀況,所處的人文環境都會影響這個誤差部分的人群以什麼樣的比例分化。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清楚了什麼是“人文系統之死”,清楚了有多大比例的人由此開始遊離在社會大網之外。既然人群已經分化、已經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那麼他們在未來所面臨的問題也會大不相同。如果我們是在講評書,就會在這裡拍一下醒木,說到:“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然而,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是論述人生成長與道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題目下,那些失去與社會大網連線的系統,由於沒有進一步的自身發展、沒有與社會的交流,從而被認為是“死”了的人文系統。這樣的系統所要走的道路、所要遇到的問題將不會出現在自此之後的討論之中。關於這部分人的相關討論只有到了本書的最後一章才會再度出現,因為無論人們走的是哪一條路,最終都是以迴歸道的方式謝幕的。

    現在我們將討論集中到走在“生之地”路上的人們。我們或許聽過許多人生故事,而那些在後半生依然非常活躍的人總是笑對人生。聽他們的故事我們會覺得他們怎麼那樣幸運,甚至幸運得不真實。怎麼叫不真實呢?就是他們永遠也不會遇到兇險。就拿走路來說,在古代他們就不會遇到兇猛的犀牛、飢餓的老虎,在現代就不會遇到瘋狂的汽車。就算他們走進了戰場也不會被武器所傷。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會避開這些傷害,使得犀牛無法用它的角,老虎無法用它的爪,兵刃失去了使用的目標。看了解釋,我們還是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並非是這些“善攝生者”不會遇到兇險,而是他們處在一個可以足夠迴旋的時空之中,可以在兇險到來之時從容地避開。可見,能夠不遇兇險的原因並非運氣好,而是所處的時空好,是總處於可以迴旋騰挪之地,這種狀況就是“無死地”。為什麼這部分“生之徒”會身處廣闊之地呢?就是因為他們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連線到社會大網上,社會中流淌的道有他們的貢獻,同時也為他們的人文系統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之地”。於此相反,那些沒有輸出功能,而又無法再從社會大網中獲取道的系統,是一個遊離、飄零的孤立系統。當這樣的系統遇到問題、遇到兇險之時,他們沒有迴旋、轉身之地,他們無法避開到來的兇險。他們由於走入“死之地”而成為了“死之徒”。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6 # 愚翁良知

    我的理解非常簡單。有兩個關鍵點:何為出生入死?

    如果是指每個人都從生到死,對後邊的文字是一種解釋。如果理解為進入險境(比如戰爭,符合我們現在的用法),對後面的文字又是一種解釋。

    第二個是對“攝”的理解,可以有三種:養生(現在常用的意義);遵循道的要求;鬼神護佑(古代有這種用法)。對攝的理解,直接影響對全文的理解。特別是對“以其無死地”的解釋。

    我覺得是指人處險境更好。1/3的人生,1/3的人死,1/3的人自己作死(如果說是十個人有三個人或生或死,那另有一個人成仙兒了,不知哪去了)。為什麼是這個結果?就看對“攝”字如何理解。如果理解為養生,那就是說1/3的人要保護自己,1/3人的人不知道,1/3的人自己作死了。如果理解為道,那就是說1/3沒死的人遵循了道的要求,其他人沒有遵守道,所以死了,如果都遵守道的要求,就都會活下來。如果理解為神鬼的護佑,那是有宗教信仰人的解釋,是說活著1/3的人,因為遵守鬼神的教誨得到了護佑,所以活下來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應該把攝理解為即遵守道德要求,又學會養生才能長生。

    如果把出生入死理解為每個人由生到死,那就更簡單了。是說有1/3的人天生長壽,1/3的人天生短命,1/3的人是自己找死。這就難以解釋以其無死地的結束語。

    對古經典的學習,只要有所領悟有所收穫就可以了。很難確定老子本人是什麼意思。按照河上公的解釋將攝解釋為養,結束時又將“其生無死地”解釋為神明護佑和養生的雙重作用。

    老子道德經的精華就是一個道字。

  • 7 # 張學紅871

    因為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對道德經看不懂,後來是一個叫袁步佳的作者寫了一本書,叫,老子與基督,因為我是基督教,我就叫女兒買了一本來看,作者說老子是神派往中國的一位先知,作者把老子的道德經和聖經裡的話作對比和解釋,我挺相信作者的觀點和見解,看不懂的人會認為作者胡思亂扯,聖經裡說,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該讓你明白的時候就讓你明白,可能現在是到了末時了,所以讓人來揭開老子與基督的答案,信不信由你,我是信的,信仰是很簡單的事,就因為太簡單,很多人就不輕意信,認為把自己信得沒有價值了,本來我們人在大能的神面前就是沒有一點價值的。

  • 8 # Lauzi

    道德經81章每一章都是一個深淺不同的謎語,有的挺直白、有的很玄妙,但謎底其實就兩個字。這一章屬於玄妙的一章,看看其他五花八門的答案就知道了。原文如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別說網上老子粉絲,就算曆屆文人學士也讀不懂老子,個人觀點古詩文網相比之下翻得比較專業,不如引用如下

    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據說,善於養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於其身無處投角,老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刺擊鋒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

    領會道德經的最大誤區之一就是不把經文的81章整體串起來理解而是望文生義、六經注我,道德經81章論述就是一個不能再簡單的倫理之道,而不是什麼養生之道:(對人)無為、(與人)不爭,它來自自然,亦稱自然之道,老子稱之為天道或常道(恆道)。認識到這一點,再去讀上述這個謎語就不暈了。事實上,道德經不必翻成白話文,因為一翻就往往翻錯,上述的古詩文網版就翻錯了關鍵一句。

    “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實意為“另外三成可以從死地逃生。何故?他們有可以生出生命的本事。”這就是謎語的開始,老子接著說,“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這個謎語的答案只可能有兩個:

    善攝生者是神仙,犀牛角、老虎爪、兵刃傷不了他;

    “以其無死地。”老子實際上明確地給出了答案。

    只是這個答案可以有兩種解讀:

    他身上沒有致死致命的部位,也就是神仙(不是鬼因為鬼已經死了);或者

    他就根本就沒去犀牛、老虎出沒的地方和兵甲的戰場。

    我們再來判斷一下,老子在說什麼?再去讀讀第47章的“不出門知天下”和80章的“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

    因此答案一目瞭然:無為,因為只有對人無為你才會呆在家裡不出門。與其他章節相比,這一章老子在論述無為的好處,相對有為的壞處,即“強梁者不得其死”等。

  • 9 # 歸槽山人

    虛懷若谷人中龍

    得道之人懷若谷,

    德高之士心藏鋒。

    不清不濁深難測,

    可動可安似潛龍。

    題記:老子在本章節中,講述得道之人的形象及神態,語言的解釋,都不能準確表達老子關於得道之人的思想。引申孔子拜見老子後,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最為恰當:“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真正得道的人,其虛懷若谷,猶如山谷之空曠,不鋒芒畢露,看似簡單純樸,實則內心能洞察一切。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妙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伏於大地而沉寂,如龍之應時變化,可直飛上九天。老子為得道者的代表,其形象就最具代表性了,老子是人中之龍。

    說個題外話,孔子向老子學道七天,就能說出這一番話,說明孔子也是虛懷若谷,大智若愚之人啊!孔子行的是入世之道,傳播入世的哲學思想,講究忠孝仁義,學說與老子略有差異,屬於師者的代表,為儒學之宗師,也是人中之鳳啊!人中龍鳳彼此都是相互欣賞,相互讚揚,相互交流。而我們現代人的思想,往往一人在學術上出名了,另一些人群起而攻之,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有成就,文人相輕的特性尤為嚴重。包容,謙虛,安定,靜寂才能讓心接近於大道,才是最好的修行。

    道德經·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譯文】

      古來善於當士的人們,微妙、幽深而通達權變,深邃得令人難以測識。正因為難以測識,所以要勉強作形容:有時候,他們遲疑審慎得像是在冬天裡涉足江河,警覺戒備得像是隨處都有強敵環俟,恭謹自持得像是一直都在做客;有時候,他們又像冰塊就要崩解融化一樣松跨散漫,敦敦樸樸的,看不出什麼突出的能耐,曠放豁達得就像虛空一樣;他們的那些似乎不相調諧的多面目表現使他們顯得很渾濁。

      哪些人能在混濁中保持本心的澄明?能注意守靜就能漸趨本心的澄明;哪些人能使安穩得到長久的維持?懂得靈動權變就能漸得長久的安穩。保持這種生存方式的基本點就是不去追求"無不具足"。正因為沒有"無不具足",所以能歷久而常新。

  • 10 # 山澗一清泉

    一、原文解釋

    1.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士,春秋時一般卿大夫的家臣謀士,這裡個人以為引申為有知識有智慧的得道之人。

    微,指微小還能觸控。妙指比微還小隻能體察了。玄,指小的深邃了已經無法體察只能意會了。

    這句話意思是:古時那些得道的人啊,他們看待萬事萬物都已經能微妙玄通了,高深的神秘莫測,難以認識。

    2.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因為他們深不可測、微妙玄通、難以認識,所以我也只能勉強形容以下他們的樣子了。

    3.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豫,說文解字曰:象之大者,在此個人以為是一種龐大的動物,因為體量大所以走路時時前時後深怕踩空。猶,也是一種動物,機敏,行動時左顧右盼。後來連起來成了一個詞語:猶豫。上一句說得道的人太深邃了我只能勉強來形容他,這一句給出具體的描述:

    他們像一種體量極大的豫冬天過結冰的河流一樣如履薄冰,他們也像一種機敏的猶一樣總是小心翼翼的還顧四周,進退維谷左顧右盼。這兩句想表達的就是得道之人無跡可尋。老子繼續描述:

    他們表面上看莊嚴的就像一個客人一樣靜靜的毫不起眼,有時又像冰雪將要融化那樣渙散而引人注目。這兩句想表達的是無法從他們的表面看懂他們。接著繼續描述:

    他們不動的時候敦厚的像自然一樣質樸,他們動起來時又像山谷一樣的空曠。也就是靜如處子,動若蛟龍的意思。

    最後總結:渾兮其若濁,意思是得道之人似乎什麼狀態都有,混濁在一起,看不清也道不明,還是那句話:恍兮惚兮其謂道。

    4.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誰能夠讓得道之人不再混濁,讓他沉澱下來從而清靜明亮看清他的本源?誰又能讓得道之人安定下來,從而能從他變換之中找出道是如何演繹出天地萬物的呢?

    5.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持道近道的人他們是不會自滿、自恃的,他們總是功成名遂身退,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這樣,所以道才能永恆不變,不自生亦不自滅。

    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上一章直入主題直接描述道是什麼,這一章則描述得道之人像什麼,如何去體察得道之人,言下之意就是要我們學著他們的這些表現去做。個人以為這一章“微妙玄通”最是能體現得道之人。可大道至簡、大象無形,若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那終究是不好的。老子雖然也知道不可言傳,可他老人家還是孜孜不倦的給我們描述,目的還是想讓我們有跡可循,其心天地可鑑。

    大哉,老聃,華夏文化之始祖!

    大家攜手,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個地方工作久了為什麼會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