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階術
要讓聽者理解某種現象,認識某個道理,必須為聽者鋪設思維前進的道路,循序漸進,就像登百尺高臺一樣,拾級而上。如果躐等,就會導致認識斷層,從而妨礙說理目標的實現。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主張施仁德,勸農桑,薄賦役。他四處勸說君王要勤於政事,善待民眾,而不能醉心個人享受。
有一次,孟子對齊宣王說:“您有一個臣子,出遊楚國,把妻子兒女託付給朋友照顧。等他回來時,他的家屬卻在挨餓受凍。對於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說:“和他絕交。”
孟子說:“假如管刑罰的長官不能管好他的下級,那又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說:“撤消長官的職務。”
孟子又說:“假如一個國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聽了面紅耳赤,不敢正視孟子,並轉移了話題。
孟子從交友之道說起,獲得齊宣王認同,登上第一級臺階;次及部門長官的政務,引齊宣王躋上第二級臺階;最後提出議論中心,使齊宣王不得不在內心贊同,雖然他口頭上不願表態,從而達到規諫國王的政治目的。
二、例證術
儒家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求人們的言談舉止都要合乎禮節。但也不是說拘泥禮節超過一切,而可視實際情況靈活變通。例如拿飲食、婚姻的重要方面與禮節的輕微細節作比較,那麼飲食、婚姻重於禮節。又如“男女授受不親”是一條儒訓,如果嫂嫂掉進井裡,做兄弟的也一定要援手以救,否則就是喪失人性的野獸了。
有一個任華人對孟子的學生屋廬子說:“如果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會餓死;不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能得到吃的,那一定要按照禮節去行事嗎?如果按照迎親禮,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行迎親禮,便會得著妻子,那一定要行迎親禮嗎?”
屋廬子茫然不知所對,轉而求助於老夫子孟軻。
孟子認為要這樣答覆任華人:“扭轉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便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著吃的,那你會去扭嗎?爬過東鄰的牆去摟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摟抱,便得不著妻室,那你會去摟抱嗎?”
孟子並不直接回答任華人的詰難,而是舉出兩個例子讓任華人判斷,間接表述自己的觀點,即應當根據禮節來待人處事,決不能違反禮節,任意胡作非為,幹出傷天害理之事。
三、譬喻術
孟子說:“魚,是我喜歡的;熊掌,也是我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是我需要的;義,也是我需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我就捨棄生命而選擇正義。”
孟子主張性善說,把“義”看作是性善論的主要內容之一。生命是人所共見的,人們都能切切實實體會到它的存在和價值,能唱能跳,善行會跑。但是,“義”是個抽象的概念,無聲無嗅,無形無狀,普通人難於把握。為了使“義”的價值能夠直觀現實在人們眼前,孟子採用了譬喻說理技巧。
所謂譬喻,就是用人們理解的東西來比較人們不懂的東西,從而使人由不知到知,由膚淺之知到深刻之知。魚是美味,人人可得而食之;熊掌是佳餚,比魚貴重許多,而且極難得到。孟子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具體形象地區別出“生”和“義”價值高下不同。因此,“捨生取義”的結論就易於為人們接受和實踐。
孟子的“捨生取義”觀點與先他近百年的孔子的“殺身成仁”理念一脈相承。這一觀念兩千多年來歷久而彌新,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捨己為民,捐軀為國的動人篇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無不字字珠璣,光華燦爛!誰能說這與孔孟提倡的“成仁取義”的學說毫無關係呢?儘管不同的時代對“仁義”有不同的理解。
除此之外,孟子的說理藝術還有淘金術、彈簧術和引用術。淘金術也叫歸納術,先列舉大量的個別事實,然後從這些事實中抽取出一般結論,如同沙裡淘金一般。彈簧術則以退蓄勢,伺機而進,先肯定對方觀點,作出退步,嗣後巧妙否定,使對方放棄原有觀點而接受自己的觀點。引用術是孟子廣泛援引歷史材料和《詩經》等著作中的詩句,表達或證明自己的見解。各種語言技巧,運用自如,收效顯著。
一、臺階術
要讓聽者理解某種現象,認識某個道理,必須為聽者鋪設思維前進的道路,循序漸進,就像登百尺高臺一樣,拾級而上。如果躐等,就會導致認識斷層,從而妨礙說理目標的實現。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主張施仁德,勸農桑,薄賦役。他四處勸說君王要勤於政事,善待民眾,而不能醉心個人享受。
有一次,孟子對齊宣王說:“您有一個臣子,出遊楚國,把妻子兒女託付給朋友照顧。等他回來時,他的家屬卻在挨餓受凍。對於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說:“和他絕交。”
孟子說:“假如管刑罰的長官不能管好他的下級,那又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說:“撤消長官的職務。”
孟子又說:“假如一個國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聽了面紅耳赤,不敢正視孟子,並轉移了話題。
孟子從交友之道說起,獲得齊宣王認同,登上第一級臺階;次及部門長官的政務,引齊宣王躋上第二級臺階;最後提出議論中心,使齊宣王不得不在內心贊同,雖然他口頭上不願表態,從而達到規諫國王的政治目的。
二、例證術
儒家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求人們的言談舉止都要合乎禮節。但也不是說拘泥禮節超過一切,而可視實際情況靈活變通。例如拿飲食、婚姻的重要方面與禮節的輕微細節作比較,那麼飲食、婚姻重於禮節。又如“男女授受不親”是一條儒訓,如果嫂嫂掉進井裡,做兄弟的也一定要援手以救,否則就是喪失人性的野獸了。
有一個任華人對孟子的學生屋廬子說:“如果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會餓死;不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能得到吃的,那一定要按照禮節去行事嗎?如果按照迎親禮,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行迎親禮,便會得著妻子,那一定要行迎親禮嗎?”
屋廬子茫然不知所對,轉而求助於老夫子孟軻。
孟子認為要這樣答覆任華人:“扭轉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便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著吃的,那你會去扭嗎?爬過東鄰的牆去摟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摟抱,便得不著妻室,那你會去摟抱嗎?”
孟子並不直接回答任華人的詰難,而是舉出兩個例子讓任華人判斷,間接表述自己的觀點,即應當根據禮節來待人處事,決不能違反禮節,任意胡作非為,幹出傷天害理之事。
三、譬喻術
孟子說:“魚,是我喜歡的;熊掌,也是我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是我需要的;義,也是我需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我就捨棄生命而選擇正義。”
孟子主張性善說,把“義”看作是性善論的主要內容之一。生命是人所共見的,人們都能切切實實體會到它的存在和價值,能唱能跳,善行會跑。但是,“義”是個抽象的概念,無聲無嗅,無形無狀,普通人難於把握。為了使“義”的價值能夠直觀現實在人們眼前,孟子採用了譬喻說理技巧。
所謂譬喻,就是用人們理解的東西來比較人們不懂的東西,從而使人由不知到知,由膚淺之知到深刻之知。魚是美味,人人可得而食之;熊掌是佳餚,比魚貴重許多,而且極難得到。孟子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具體形象地區別出“生”和“義”價值高下不同。因此,“捨生取義”的結論就易於為人們接受和實踐。
孟子的“捨生取義”觀點與先他近百年的孔子的“殺身成仁”理念一脈相承。這一觀念兩千多年來歷久而彌新,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捨己為民,捐軀為國的動人篇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無不字字珠璣,光華燦爛!誰能說這與孔孟提倡的“成仁取義”的學說毫無關係呢?儘管不同的時代對“仁義”有不同的理解。
除此之外,孟子的說理藝術還有淘金術、彈簧術和引用術。淘金術也叫歸納術,先列舉大量的個別事實,然後從這些事實中抽取出一般結論,如同沙裡淘金一般。彈簧術則以退蓄勢,伺機而進,先肯定對方觀點,作出退步,嗣後巧妙否定,使對方放棄原有觀點而接受自己的觀點。引用術是孟子廣泛援引歷史材料和《詩經》等著作中的詩句,表達或證明自己的見解。各種語言技巧,運用自如,收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