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9431490344

    縱觀歷史,感觸最深的歷史人物恐怕要屬光武帝劉秀了,劉秀絕對是一個非常幸運的皇帝。

    劉秀28歲起兵舂陵,29歲昆陽大戰初試鋒芒,31歲即皇帝位。從起兵到稱帝,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可謂史上最幸運的開國皇帝了!又經過十三年,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從起兵舂陵到統一全國,僅用了十六、七年!

    統一全國後,光武帝仍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一方面致力於國家穩定,另一方面則致力於政權建設。

    二十年間,在對外經略方面,又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平西羌,二是徵交趾,三是降服南匈奴。

    光武統治時期,史稱“中興”,即中道復興的意思。劉秀也被稱為“中興之君”,意謂漢朝在他手中由衰落轉為興盛。

    南宋陳亮認為,“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龍川文集》卷五)

    劉秀一生事業以稱帝為界點,可分為前31年與後31年兩段。前段以打天下為主,後段以治天下為業。

    從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到十三年(37年),光武帝完成了從馬上奪天下到下馬治天下的角色轉換。

    自28歲起兵到43歲一統天下,十六載的戎馬倥傯、鞍馬勞頓,使劉秀滋生了厭戰心緒。這種“積苦兵間”的厭武心結在天下初定時轉化為偃武的決策。

    退武臣是偃武方略的關鍵所在。

    “光武終不任將帥以宰輔”(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六)。

    也就是不任命武臣擔任宰相級別的官職,也不允武臣擁兵眾於京師,讓武臣主動交出兵權,而用“高秩厚禮”予以回報,並“皆保其福祿”,也“不令以吏職為過”,就是不讓武臣擔任吏職以避免犯錯。

    偃武與興文,乃劉秀治國方略的兩個方面。偃武必興文,去甲兵方能敦儒學。

    西漢的開國功臣多出於亡命之徒,而東漢的中興功臣皆有儒者氣派。劉秀本人就是一太學生,曾在長安研習儒家經典。身邊的重臣“多近於儒”。

    鄧禹是光武帝最親信最得力的股肱之臣,13歲能誦詩書,受業長安,期間與劉秀結為學友,又是同鄉。鄧禹“有子13人,使各守一藝,修整閨門,教養子孫。”

    有其君必有其臣。光武手下的大臣大半多習儒術,與劉秀意氣相投。由儒君儒臣組合的東漢朝廷興學講經,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建武二十七年,有兩位大臣聯名上書,諫勸劉秀切莫“固守文德而墮武事”。

    光武帝用“柔能制剛,弱能制強”八個字回擊了對治國方略的責難,從兩個層面闡釋了“偃武興文”的道理:治國須行逸政而不可行勞政,須“舍遠謀近”而不可“捨近謀遠”;須“廣德”而不可“廣土”,須“安”而不可“殘”。這番道理體現了“霸道王道雜之”的漢家制度,“自是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

    自古以來,君臣關係最難相處,其中尤以開國皇帝與功臣的關係為甚。君主期盼臣子立功,又懼怕臣子功高震主,使君主難以駕馭;君主既要授予臣子官職,又要擔憂臣子擁權自重,對君主造成威脅。

    無論君主,還是臣子都難免陷入這個怪圈而不能自拔。

    光武收權與功臣交權基本上是互動的。功臣的迎合、順從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劉秀的得當處置為主要原因。

    光武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遠方貢珍甘,必先遍賜列侯,而太官無餘;有功,輒增邑賞,不任以吏職,故皆保其福祿,終無誅譴者。”(《後漢書·馬武傳》)

    據史籍記載,劉秀對待臣子能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分明,雖仇必賞,雖親必罰。

    例如,鄧禹中了赤眉軍誘敵之計,所部潰亂,僅率24騎逃奔,為此鄧引咎辭職。幾個月之後,劉秀又起用他為右將軍。建元四年(28年),鄧擊破割據漢水流域的延岑,重振軍威。全國統一後,鄧以功封高密侯,食邑達4縣之多。禹死後子孫相繼為高官。

    光武帝也是史上少見的一位不殺功臣的開國皇帝。中興漢室的佐命功臣著名者有三十餘人,他不曾殺戮一人。

    他的兒子劉莊繼承皇位後,追念前代功臣,把當年追隨父皇打天下的28位將帥畫成影象,置放在南宮雲臺,時稱“雲臺二十八將”,或稱“中興二十八將”,後又增4人,合為32人,而有些功臣,如鄧晨、馬援等,按其功績理應列名雲臺,只為他們幾位與皇族有這樣或那樣的親戚關係,皆未進入雲臺。

    “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與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諸葛亮集》卷二)

    光武帝成就偉業,並不仗運氣,而全靠人謀:“計出於主心”。

    《後漢書·光武帝紀》有一段記載,頗能反映劉秀的人格特質,大意是:

    光武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平定隴、蜀以後,除非緊急情況,未嘗復言軍旅之事。每天天一亮即上朝視事,直到太陽西落方才罷朝,又時常帶領公卿、郎、將講論儒學義理,半夜時分才肯歇息。

    皇太子見父皇勤勞不怠,勸他頤愛精神,優遊自寧,以享黃老養生之福。帝答道:“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我自己高興這樣做,不覺得疲累呀!

    明末王夫之評曰:劉秀“允冠百王”,“三代而下,取天下者惟光武獨焉。”(《讀通鑑論》卷六)一個“獨”字凸顯了劉秀的個性特質。

    劉秀死於公元57年二月,享年62歲。在東漢12位皇帝中最長命。但劉秀建立的王朝譬如數百年老幹之上突發一枝,雖極為暢茂,卻生氣已薄。他身後的幾位皇帝,明帝活了48歲,大多活了三十幾歲。殤帝不滿一歲,衝帝只活了3歲。獻帝雖活了54歲,但迭遭權臣劫持,皇位早已名存實亡。

    由此不難發現,王朝的興衰與皇帝的壽數不無關係。皇帝長壽王朝興盛,皇帝短命則王朝衰落。

    臨終前,劉秀留下遺詔,承認自己無益於黎民百姓,並明令後事“務從約省”,“刺史及二千石長吏無離城郭”,也不要派遣吏員或透過郵傳上奏弔唁。

    專制政體最高權力之交接,一般而言易出亂子,而光武帝移交皇權,雖出了點麻煩,還是比較順利的。

    劉秀有子11人,郭皇后生5子,許美人生一子,陰皇后生5子。其中劉莊繼承皇位,是為漢明帝,成功實現了皇位的交接。

    劉秀稱帝前娶陰氏為妻,稱帝后封其為貴人,立郭聖通為皇后。郭為河北著姓。更始元年,劉秀奉命“單車臨河北”,勢單力薄。抵達真定時,偏偏冒出了一個王郎,詐稱成帝子,被擁立為天子,還懸賞求購劉秀人頭,令劉秀措手不及。後爭取到真定王劉楊的支援,危局才得以逆轉。

    劉楊乃漢景帝七世孫,擁有十幾萬大軍。為了表示誠意,劉秀娶楊之外甥女郭聖通為妻。稱帝后封郭氏為貴人。建武元年,生皇子強,次年,郭立為皇后,強為太子。建元十七年,光武以“懷執怨懟,數違教令”為由,廢黜郭後。劉強辭位以奉養母氏,得到父皇首肯,遂立陰氏所生劉莊為太子。同為陰氏所生的劉荊為劉強被廢抱不平。劉秀一死,便傳書勸強舉兵以取天下。不料劉強“得書惶怖”,“封書上之”。明帝不曾料到自己的親弟弟居然如此大逆不道,就把他放逐到附近的河南宮。所謂出了點麻煩,即指這件事。

    對劉秀來說,實乃不幸之中大幸。不然的話,劉邦死後出臺的宮廷政變在他身後難免重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借題發揮打一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