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02855052534

    建安時期是文學的自覺時期,建安文學中所反映的人在社會角色義務之外,還有個人的情趣、愛好,在公共的社會生活之外還有私人的日常生活,建安文學是充分展示個體生命的文學,它充分展示著偉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恆久的魅力和價值.本文試將從感傷精神、自由精神、文學創造精神三方面談談建安文學所體現的生命精神. 東漢王朝恢復,曹操便制訂了“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的治國方針。曹操在逐個消滅各個割據勢力,消除戰亂,實施一系列富國強兵措施的同時,身體力行,積極領導發展文學事業,“御軍三十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他的兒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隨他們的建安七子:孔融(唯其與曹操政見不一)、王燦、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及一、二十位文人學士亦仿照曹操積極努力創作。建安時期,無論是詩歌、辭賦,文章等都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尤其是詩歌,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創作高潮,使漢樂府詩完全成熟,五言詩體得以發展,七言詩體從此開創。曹操又率先衝破儒學的禁錮,打破當時盛行的駢體文格式,採用通脫的文體作文章,追隨他的文人學士亦積極響應。在北方,不僅出現了一個文學繁榮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風得以轉變。這一時期的文學被稱之為“建安文學”。建安文學為推動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尤其是對後來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二O四年,曹操徹底打垮了最大的軍閥袁紹,攻克鄴城,領了冀州牧,遂又平定四州,自這以後曹操基本上常住鄴城。“百川赴巨海,眾星環北辰”,文人學士亦緊緊追隨曹氏父子,多集聚在鄴城,這時的鄴城是俊才雲蒸、群星燦爛。曹操見此便大興土木,建造了銅雀臺作為文人名士集聚、筆會之地,以至文學的繁榮達到了頂峰。因當時的江南文風不盛,作品也很少,後人亦把建安文學稱之為“鄴下文學”、“魏國文學”或“北方文學”。 總之,這一時期的文學一改西漢、東漢兩朝近四百年死板、格式化的文體和以歌頌宮廷生活為中心的體式,轉向重點描寫黑暗的社會現實,吟詠戰亂時期悲涼的人生,高歌統一國家的理想,謳歌戰亂消除給人民帶來的安居生活,以及追求美好未來的願望。這一時期,不僅文體創新,形式多樣,而且辭藻華美,語言質樸剛健、清新自然,形成一代新的藝術風格。後人把建安文學時期慷慨激昂地傾吐胸襟,豪爽磊落地施展才華、抒發胸懷;闡明事理不追求纖細、周密的技巧,遣辭造句、描摹形貌唯求通順明達;以及慷慨悲歌,激越高亢的思想情調與剛健爽朗、清新自然的藝術形式完美地結合起來,稱之為“建安風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一個人一生中應該談多少次戀愛?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