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妹的微笑

    1.花棒:用柳樹枝截成一段段小棒,棒上面有不同的圖案,幾個女生天天放學席地一坐就玩的不亦說乎

    2.橡皮筋;因為條件窮,基本上玩具都是自己做,像跳的橡皮筋都是比較奢侈的了。有時想想以前就算窮,但是好開心

    3.過家家:從家裡找些破銅爛鐵,幾個男生女生就玩起你當爸爸我當媽媽的角色。還有模有樣的學做飯洗衣服攢錢

  • 2 # 聽風聽雨yy

    跳皮筋,活泥巴,打蛋子,抓蝦摸魚等太多

    吃的有跳跳糖,果丹皮,唐生肉,酸梅湯,石花粉,辣片,米花

  • 3 # 常州過眼雲煙

    小時候比較窮沒有什麼玩具。會和小夥伴一起玩抓石子、彈彈珠、跳皮筋、跳房子、折飛機。看到有的小朋友家裡有買,玩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機,各種小拼圖。

    零食有:北京泡麵、鍋巴、冰棒、奶糖、大大泡泡糖,等等

  • 4 # 健康的翅膀

    80後小時候最難忘的玩具,零食。哪個時候中國才剛剛出現變形金剛。

    遙控車。

    四驅車比賽(我兒子自己買零件組裝小四驅車,少年宮有四驅車學習班,然後參加比賽)

    輪滑鞋留旱冰,兒童腳踏車,集一種卡片叫什麼名字忘記了。

    吃的零食有泡泡糖,跳跳糖,伊利雪糕,乾脆面,無花果絲等。比現在的少很多。

  • 5 # 虎奴與香奴

    80後的時代,生活逐漸富裕,物質開始豐富,相比70後,兒時的玩具再不是僅僅用泥巴捏輪船、小人模型,摺紙飛機,疊煙盒塊了,吃的東西品種也多了很多。

    玩具:鐵皮青蛙、雞毛毽子、印章、鐵環、陀螺、玩具槍、過年的煙花爆竹、彈弓、變形金剛、電子遊戲機......簡直不要太多!

    零食:大大泡泡糖、大白兔奶糖、脆脆面、冰棒、娃娃雪糕、山楂片、老式爆米花、辣條.......

  • 6 # 奮鬥清依

    作為農村出來的80後我們小時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比如陀螺,都是自己上山把茶樹砍回來自己做,小彈弓也是自己做,還有就是玩泥巴,抓石子,玩的遊戲就是跳繩和跳飛機

  • 7 # 愛下廚的文藝設計師

    先說說小時候令人難忘的零食吧,它們不貴,也不精緻美觀,也說不上特別好吃吧,但那個味道卻至今不能忘記,是80,90後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分吧。現在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零食在商店的零食貨架上已經找不到了,儘管很想吃。回憶這個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趁現在,努力回憶,把小時候吃過的零食儘可能回憶起來,記錄下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記憶的衰退,我們終究會忘記一些事。

    1、口哨糖

    說它是零食,還不如說它是玩具,每次買來都是跟小夥伴比試誰能吹的更響亮,吹著吹著糖也就沒了。

    2、大大卷

    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口香糖,“大大卷”以利用包裝盒子,隨意控制切斷泡泡卷的長度,非常有趣,這一創意受到小朋友的喜愛。

    4、娃哈哈AD鈣奶

    雖然沒有現在的酸奶、乳酸菌飲品那麼有營養,味道也比較單一,但至今也深受不少人喜歡啊

    5、小浣熊乾脆面

    對於80後來說,對它一點都不陌生,並不是因為它好吃,而是為了集齊面中的水滸108將收藏卡,集齊可以獲得大獎,獎什麼現在是記不清了,多數人撕開包裝就把面扔掉,卡片才是主角,乾脆面顯得多餘,記得是1元錢1包,當時為了集這108個,除了透過買乾脆面獲得新卡外,大部分是透過和小夥伴們交換相互缺少的卡片,以小遊戲的方式贏得自己想要的卡片。弱弱的問一句,有誰集齊過嗎?哈哈,我至今都懷疑這就是個“騙局”,小編記得當時差1張排名54的小溫侯呂方就集齊了。

    6、蝦條風味的零食咪咪

    物價飛漲的時代,咪咪零食還是5毛錢1包,有點小感動,以前一包往手心一倒,一下就沒了。不過現在吃沒啥感覺了。

    7、無花果絲

    8、老冰棒

    那時候好多學生寒暑假就出來賣冰棒,腳踏車後架上的保溫箱裡裝有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冰棒,沒有現在花花綠綠的包裝,只有一層薄薄的紙,肯定沒有現在的雪糕好吃,但甜甜的味道還是那樣令人回味。

    再來說說玩具吧,這麼多年過去了,80後,90後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如果讓你再來玩這些玩具,你們還會像以前一樣的厲害嗎?

    1、打彈球

    又叫“彈玻璃球“、“彈球兒”、“打珠子”、“打玻璃珠”, 其最早應起源於兒童隨意拾起地上的小石子兒隨意彈射,繼而有意彈射某一目標,最後發展成一種遊戲。玩法通常是“出綱”(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或“打老虎洞”(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完5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男生大多熱衷這類純技術性的遊戲,在玩時彼此之間還常互相攀比誰的彈珠較多,對他們來說,那可是一筆值得炫耀的財富。

    2、滾鐵環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鉤子也可以換成一根竹棍或其它別的,只要能推著鐵圈滾就行。大家排在操場上,看誰滾得快滾得遠。

    3、抽陀螺

    為木製的圓錐形,上大下尖。將尖頭著地,以繩繞螺身,然後旋轉放開鞭繩,使陀螺旋轉;或用手直接旋轉陀螺,待陀螺著地,以繩抽之,使之旋轉。

    4、彈弓

    對男孩子來說,彈弓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屬於女孩子一樣。因為有一定的“殺傷力”,經常被老師,家長沒收。

    5、踢毽子

    它對場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塊比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踢法多種多樣。既可以比次數,也可以比連踢的時間,還可以比踢的花樣。

    6、抓石子

    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沒抓起或沒抓夠數量,或者抓石子的時候手碰動了桌子上的其它石子,就結束遊戲,該對方開始。遊戲結束時,誰贏得的石子多誰就勝利。

    7、跳皮筋

    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跳皮筋是在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大都是女孩子玩。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8、搧洋畫

    也稱“拍畫”、“拍紙包”、“拍元寶”、“拍三角”等,但玩法是一樣的,就是用紙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紙包,扔一個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拍下去,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鏟翻個面,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

    9、放風箏

    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兩千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在中國南方一帶,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風箏,即紙鳶。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10、翻花繩

    又稱為線翻花、翻花鼓、挑繃繃、解股等等。只要你有一根繩子就能玩。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當然啦,想要翻出各種花樣,你還得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常見的花樣有飛機、牛眼、金魚等。

  • 8 # 三農創作

    小時候最難忘的玩具玩泥巴,跳皮筋兒,翻繩子,竹蜻蜓,丟手絹

    1.小時候最愛玩泥巴了,尤其是下了一場大雨之後,我們家的衚衕裡全是土路,我和幾個小夥伴在那裡捏泥巴做出各種不同樣的模型,比如做饅頭、捏泥人、蝴蝶

    2.跳皮筋可是我們女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了,兩個人把皮筋撐起來,中間有一個跳,跳時還有童謠唱著馬蘭開花21…

    3.小時候翻繩子我很在行的,每次我翻呀翻,翻出很難的繩來讓我的小夥伴來把它解開,但是很多都輸了,那真是興奮啊

    4.竹蜻蜓是媽媽趕會給我買回來的,用兩隻手搓呀搓,搓呀搓鬆手它就能飛4--5米高,看著它飛別提有多高興了

    5.丟手絹是我和小夥伴一起做的遊戲,在收完麥子的夏天天氣太熱,大家都拿著扇子搬著板凳出去涼快,於是我們小朋友就圍城一個圈,一個人在圈的外面丟手絹,我們一起唱丟手絹,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

    我們小時候最喜愛的那個辣條一毛錢一張,大白兔奶糖,泡泡糖在嘴裡嚼的沒有味道了還捨不得扔,粘牙的軟糖,還有北京泡麵,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地裡採摘野葡萄(龍葵),小麥快熟之前烤麥子還有烤玉米

  • 9 # 喝可樂的微小胖

    我是90後,可能我們有時候玩的東西和80後也是差不多的。

    上發條的青蛙,抓石子的石子,跳皮筋,豆包,飄糖紙,還有東南西北風,還有紙飛機,夜明珠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櫃與梳妝檯的擺放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