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額咳咳咳1

    壽慶俗稱“做壽”。 舊時富裕人家60歲開始做壽。做壽一般是早1個月向親友、門生、下屬發請帖,早3天佈置壽堂,張燈結綵。壽堂正中放一把披著錦緞的八仙高椅,椅前擺一張圍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燭盤點燃1雙大金統蠟燭,椅後造壁擺1張長畫桌。桌中間放自鳴鐘,鐘左右各擺1個插著卷軸的帽筒。牆壁上掛1帽紅紙金字的壽屏。 祝壽之日,做壽者穿錦緞壽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兒女媳婿及孫輩們的三跪九拜禮,並分子孫錢(用紅紙包好)。 第二天最熱鬧,接待前來祝賀的來賓親友。當客人帶壽禮到大門口時,專門司鑼的人敲雙聲鑼,高喊“客到”,樂隊奏樂,嗩吶絲竹齊鳴。做壽人正襟危坐高椅上,其長子侍立一旁。同輩親友上堂作揖,口稱“祝壽”。做壽人起身回禮。若下屬、晚輩上堂叩拜,則由其子代為回禮。若佃戶來賀,則不讓上堂,只收下壽禮,帶他去廚房吃餐飯就走。如果上司來賀,做壽人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入客廳敘談。 拜壽結束,設宴請酒,一般辦3天酒。生日的當天晚餐最為豐盛,稱正餐。舊俗酒宴間幾道粉食點心必有一道用帶芽頭(俗稱“壽桃嘴”)的壽桃,客人吃壽桃時,不能吃掉芽頭,要先把芽頭掰下,放在桌上,稱留芽,意為後代也會長壽。 做壽的習俗,建國後已基本廢除。 如今民間還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習俗。凡是長輩生日時,兒媳們做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請他們吃,俗稱“做生日”。已嫁出的女兒,則送些壽麵、糕點、生日蛋糕之類,有的還做新衣送去。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佈置壽堂外,還要準備供品祭神拜祖,並準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麵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面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麵時,要將壽麵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麵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助我在寫有關抗戰的文章求助日本各個戰區將領的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