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村姑

    所謂的後進生指的是在思想上和學習成績上都較為落後的同學,也稱之為待進生和雙差生。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和他們的接觸後,我認為這些後進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二、自尊心強。一旦科任和班主任的批評沒有到位,他們的心理與言行就會走到老師的對立面去。三、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在學習和表現上都較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教育;還有同學間的諷刺、挖苦,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四、逆反心理強。他們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在日常道德行為上言行不能統一。科任老師的對他們的言行的批評讓他們不滿意了,下節課他就講話或者做小動作,影響科任老師上課和其他同學聽課。針對後進生的以上特點,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愛心和耐心是轉化後進生的基礎。不論何種學生以及他們的何種行為,作為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應該以愛心和耐心來面對他們,接受他們,多關注班級的特殊群體——後進生,讓他們感受到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眼裡他們與其他同學是平等的。 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師生平等對話是轉化後進生的主要途徑 針對後進生經常違規違紀的行為,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師生平等交流對話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對話讓他們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規範性,使其從思想上得到認識。堅持正面誘導,以理服人,不簡單粗暴,以勢壓人,還可以利用集體輿論,給這些後進生以分明的獎罰。三、尊重信任後進生是轉化後進生的主要方法。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識的重要標誌之一,表現為對個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別人尊重自己的權利和人格。班主任應當特別尊重、信任後進生,逐步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和自卑心理,喚起他們的自尊心:(1)對後進生要求要適度。要求過高,他們會認為高不可攀,望而卻步;要求過低,不利於培養後進生的學習毅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2)讓後進生獲得成功。只有當他們真正體驗到經過努力而獲成功的喜悅時,才能幫助他們樹立起進步的信心和願望。有意識的佈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完成之後給以特別的鼓勵和表揚。(3)讓後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特別關注後進生的“閃光點”,在校運會或社會實踐以及其它學校文體活動中,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集體中發揮作用。 四、持之以恆,反覆教育,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為習慣 後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會出現多次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面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班主任不僅要有滿腔熱情,而且遵循教育規律,“反覆抓,抓反覆”,這樣才會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 2 # 莫離的雨

    學生學習不好並不代表學生在其他方面沒有任何成就。教師不應該透過學生學習不好去對學生進行一些 人身攻擊,畢竟你永遠不知道你身邊的人到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有可能學習不好的,奉勸這些對差生進行人身攻擊的教師,給自己留一波退路吧。世事難料。

  • 3 # 彈不走的灰塵

    不應該~我表妹現在初三!他們學校老師素質太差!沒事兒就侮辱那些家裡窮又學習不好的!這樣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壓力

  • 4 # 宅家男人123

    讀書不行老師是不會嫌棄你的,最怕是網上說的那種,你成績不好,一個47個人,有45個被你打了。這樣的孩子就沒得救了。

  • 5 # c1235678

    事情到這步了,也不是張老師所能左右了的!請不要再打擾張老師了,張老師心很痛,案子也不是張老師當時報案,張老師當時選擇沉默,原諒,開庭張老師迴避,你還能讓張老師怎樣!還有沒有人性!是你自己傳網上才出的事。看不出來常某,心理陰影難消,失眠、驚悸、做噩夢等,常某也考上了大學本科,也掙了許多錢,感情也沒有什麼障礙,得到村民支援,常某也算是個成功人士,有時沒事,還能開個黑色越野車,和朋友釣釣魚,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很自在,一切都很正常!怎麼看到清貧如洗得,很寒酸,騎箇舊電瓶車,很有點看不起,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於是調戲老師,拍影片上傳網上,真是無法無天,耀武揚威,飛揚跋扈,典型的沒事找抽,是掃黑除惡的物件,不讓常某坐牢天理難容!現在事情搞大了,糾纏著人家張老師幫他擦屁股擺平。可笑!無德小人!

  • 6 # 順風順水6666666

    老師要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會尊重別人,不管成績如何老師同學也應該尊重差生,這就避免了20年後打老師的現象的發生

  • 7 # vilb

    任何人在自己的專業方便做的不好都不會得到尊重,不管他是孩子老人孕婦或是窮人,當然我們只能同情和表面的尊重。

  • 8 # DKink

    這也是增強你心理承受力的成長過程。放輕鬆,馬雲被雷軍罵騙子的時候,馬雲也沒多說啥。努力做好自己的就行,很多老師也是希望你能優秀的,努力就好。

  • 9 # 聞濤生活114

    簡單回答該還是不該,那麼稍微有頭腦的都會回答不該。關鍵是要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以及如何改變這樣的現象。

    所謂的“差生”被諷刺挖苦打擊,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在學校“差生”受歧視由來已久,一方面是學習不好的孩子的確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孩子們不懂事,簡單以成績論優劣,但是更重要的恐怕還在於學校,家長沒有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生觀,如果老師就帶頭對學習不好,稍微調皮的學生諷刺挖苦打擊,那麼其他學生只會有樣學樣。還有想一想,多少家長都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和誰誰誰玩,不要跟誰誰誰學壞。

    那些學習不那麼好的,有這樣那樣毛病的,未必就是什麼都不行的“差生”,有的成績不好的同學真的可能天生在學習某一門功課當面有缺陷,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其他特長,如果就因為成績不好受老師同學嘲諷排擠,可能就真的什麼都不行了。

    學校裡的“差生”,畢竟是學生,不會“壞”到哪裡,如果老師能一視同仁甚至多一點關懷,就會引領同學們改變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才會令他們進步,改變。

  • 10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父母收入低,還被別人嘲笑;

    自己家買不起車或者是不買車或者是車的價位低,孩子被嘲笑;

    孩子用的書包、文具、水杯都是經濟型的,被別人嘲笑;

    孩子穿的衣服都是親民價的,被別人嘲笑;

    孩子父母職業身份不同,被別人嘲笑;

    孩子個子太矮、模樣不俊甚至有各種生理、心理缺陷,被別人嘲笑;

    孩子成績不好,被別人嘲笑!

    ……

    相信我們只要願意就還能夠找出來很多很多這樣的例項,我真的認為以上說到的或者沒說到的都不應該發生,大家在一起和和氣氣、團結友愛多好啊!可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就如同你不能夠要求別人喜歡你一樣,很多時候你也很難做到“要求”別人不要討厭你、嫌棄你、疏遠你……

    解決這些問題雖然的確需要有人(比如老師、學校、社會宣傳以及他們的父母等)要告訴那些人們他們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自身的“缺陷”、“不足”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改變,那麼像解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孩子們可以不用語言去“嘲笑”你,可是“眼神”呢?背後的議論呢?疏遠呢……這些事情我們是很難改變的不是嗎?

    沒錯,我又“不厚道”的把問題指向了問題者本身及其父母身上了。

    讓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小孩子追求“完美”在我看來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這種孩子在我看來會更容易陷入極端、陷入自我譴責以及長期處於“內疚感”之中。他們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別人的看法,甚至敏感的時候會對別人的一言一行都往自己身上進行聯絡。

    所以這種情況下即便別人並沒有“嘲笑”他們,他們內心也會認為別人因為沒有“積極的態度”本身就是對他們的嘲笑!

    這是很可怕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如此才能夠更加的自信和堅強。

    而這些則需要父母在日常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正面管教”,父母們要相信“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而不是直接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出去,或者給孩子或者給他人。

    鼓勵孩子的一些優點、進步哪怕是諸如愛心、仔細、情感細膩、做事有條理……你要相信,你越是鼓勵的事情,孩子往往會把這些事情做的更好——所以別人嘲笑的是孩子的成績的時候,你能不斷的鼓勵孩子、發現孩子的不斷進步,那麼一定會比你什麼都不做或者給孩子一樣施加“負能量”要好的多的多。讓孩子知道,不完美的自己並沒有什麼不好,父母依舊會很愛他,而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的努力可以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希望和不斷的努力!這個過程因為有父母的陪伴,他們會更有信心和安全感。

    幫助孩子積極解決問題

    解決不足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而這個而過程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壓力都推給孩子。

    我有如下幾個建議:

    1、解決問題的癥結。

    比如這問題中最關鍵的原因是“孩子學習不好”,那麼如果解決掉學習不好的這個問題,那麼顯然“嘲笑”就沒有施展的機會了。

    關於如何提高成績這點我的建議是先對孩子進行分析,看看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千萬不要只是一句“學習不主動”就把問題定性了!

    孩子學習成績差絕對不會僅僅是因為某一個原因才導致的,而是一系列的原因綜合作用才會產生的,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得大家都行動起來才可以。見效比較快的方式就是家長在孩子的預習、聽課、作業、複習以及各種作業的檢查上多花點時間,不要總是抱怨“家長作業”這些事情,我可以這麼說,那些成績好的孩子父母們雖然他們有可能會去抱怨,但是絕對不會只是抱怨,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儘管心裡是抱怨的,但是行動上卻是堅定地執行的。

    先從老師的最基礎要求做起,幫助、督促孩子把這些基礎的學習學紮實了,那麼孩子的成績就不一定不會再差的。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題主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問題,問的竟然不是“如何提高學習成績”,而是來質疑別人的“嘲諷”……唉!

    2、尋求幫助

    最簡單的就是尋找老師的幫助——放心,只要你孩子不是差到已經讓所有老師都頭大的程度老師們終究是不會忍心徹底放棄你的孩子的,尤其是當你表現的更加積極地時候。

    原因其實也不復雜:因為改變一個孩子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如果老師看到家庭這邊也能積極參與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更有信心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效果,否則不斷的努力之後任何人都會放棄的。

    除了老師的幫助之外還應該有“好朋友”們的幫助。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沒有朋友,那麼這個問題恐怕就非常嚴重了——你的孩子可能已經不適合在那裡繼續上學了,因為能夠做到跟所有人都做不成朋友的人,他的問題一定會比較嚴重,而這些問題中一定會有“心理”問題,畢竟僅僅是淘氣、成績差這種事情還不足以讓所有人都選擇疏遠的。

    朋友之間的相互鼓勵,哪怕不是直白的鼓勵,僅僅就是一起玩的高興這件事情的本身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自信。

    最後就是各種外部資源的支援——比如親朋好友中比較喜歡、信任的人們給孩子一些積極正面的指導、比如外部的教育資源給孩子進行一些補充等等

    3、施以幫助

    人往往不怕被一些人嘲諷(追求完美的人除外),實際上只要他們有自己的“圈子”的話,那麼再多的嘲諷可能他們都不會在乎——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往往成績比較差的都比較“抱團”,因為他們面對同樣的困惱,而當他們“抱團”後卻真的能夠“取暖”找到心靈上的安慰,儘管很多時候這種事情往往是“飲鴆止渴”——因為“負負”可能會“更負”……

    我這裡的建議是希望家長能夠積極的幫助孩子打破“壁壘”、“隔閡”,這裡可能就要施展一些“套路”了(以下建議都很關鍵,但是僅供參考):

    1、家長積極參加班級的各種活動,注意,是各種活動!當你經常出現在孩子的班級中時對你孩子會起到非常好的影響。很多孩子都希望在學校裡見到自己的父母,甚至給自己父母展示不一樣的自己,所以他們就會特別羨慕父母能來的同學,這就會讓你的孩子更加自信。而當你比較多的參與到孩子班級活動、認識更多的孩子同學的時候也有助於他們更加認同你的孩子。

    相信我,這點上我可以保證一定是有用的!

    2、給孩子的同學們分發點小禮物。

    這點比較尷尬,但是確實是有效的,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對孩子也是一樣的。

    不用太貴重,關鍵是要有點意義,比如你出差去外地帶回來的糖果、飾品,比如就是簡單地文具等等都是可以的。

    雖然這種行為容易給其他家長造成很大的壓力——一定會有別的家長跟風也這麼做,這就會導致其他人有可能也要被動的去做。

    但是為了你的孩子,我覺得你可以完全顧不上這些了。

    注意:一定要合影哦!哪怕是沒有你的合影,光是同學們的也要有。

    3、組織一些小範圍家庭的活動

    比如露營、爬山、郊遊等等哪怕就是家長們之間的聚餐呢,這種互動一方面可以家長們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分享學習一下彼此的經驗、心得,另一反面也可以傾訴一下彼此的苦惱。但是最關鍵的是這種活動機會是可以促進你孩子跟其他孩子的友情的——孩子們的感情其實很多時候是需要在“非學習”的環境中才能夠更好的得到昇華。

    除此之外還可以有純同學的party比如生日會、慶祝節日節目等等。

    這些事情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並且也會讓孩子交往到更多好朋友的,如此一來外部的那些即便是依舊存在的“嘲笑”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被關注了,影響力會不斷地降低。甚至那些嘲笑孩子的人也因為想有這樣參與的機會反而想跟你的孩子做朋友了。

    不要笑話這樣的孩子,他們其實內心都是善良的,只不過在有些時候“嘲笑別人”的行為是他們刷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當然了,這都是輔助的辦法,核心辦法還是要讓孩子把他客觀的不足給解決了,您說呢?

    麻煩最大的是老子與老師的諷刺和挖苦

    因為正常情況下如果老師都能對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那麼說明你家孩子可能真的已經不僅僅是學習上成績差的問題了,極有可能是“綜合差”!

    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很危險了,最大可能就是“原來越差”,他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復”那些嘲笑、挖苦自己的人,用自己的自暴自棄告訴那些人“我根本不在乎!”……

    這個時候不管你的“面子”有多金貴,我還是建議你好好的跟老師交流交流,當然,你也可以給孩子選擇“轉學”、“調班”等方式,但是如果核心問題不解決,我怕換了個環境孩子的一切還是會重複上演。

    總而言之,我認為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其原因的,而任何問題我們都會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我不喜歡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別人,比喜歡等待別人的“處理結果”,我更喜歡積極一些、主動一些去參與解決問題,因為:這個過程我們不僅僅是在解決問題,也是在更加了解我們的孩子,而且會讓我們的孩子相信我們是愛他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康德是現代社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