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Kant孟

    把康德稱作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一點都不過分,否則,他的“三大批判”如何可能呢?

    一,康德的人生是反人性的。佛家說人性的貪婪有五種,即財、色、名、食、睡。康德雖然沒有出家修行,但自身的戒律遠不在大德高僧之下,人性的五貪幾乎杜絕。他每天行住坐臥十分規律,以至於他的小鎮上的人每天都是以康德散步的時間對錶。僅有一次失靈,是因為那天康德看盧梭的《愛彌爾》入了迷而忘了散步的時間。都說“食色性也”,但康德對女色很不感冒,因此終身未娶。他的學生好奇,想知道老師是不是有毛病,硬是把一個女人帶到他家過夜,那天,康德完成了他人生的“處男作”,但僅以此證明他的男子漢尊嚴。至於日常生活,他是真正“吃飯為了活著,而不是活著為了吃飯”的人。

    二,康德的思想是純理性的。康德的代表作是“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不錯,康德的書很難讀懂,因為他是用理性的語言在說話,而且為了嚴謹很少舉例說明。但他保證:“一切在其中被視為假設的東西都是禁品,即使以最低的價格也不得出售,一經發現便予以封存”。做到這一點古今中外可有幾人?他的“三大批判”基本上結束了人類的思維混亂,他為人類認識劃定可知界限的同時(第一批判),也為人類道德和信仰留存了地盤(第二批判)。“可知”的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可信仰”的就是人內心的“道德律”。另外人類還有一種認識物件,就是“美”,它既不屬於知性理性也不屬於道德理性,它屬於“審美”判斷力(第三批判)。有了“美”,我們才感受到Sunny、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三,康德的貢獻是世界性的。康德不僅屬於德國,就像孔子不僅屬於中國,因為偉大的思想家的胸懷是向全人類敞開的。康德的思想無任何政治、種族、意識形態的色彩,相比之下,黑格爾就遜色多了。康德之後儘管號稱哲學家的人很多,但都不過是在康德的衣褲上打了補丁或者是為了時髦做了亂七八糟的剪裁,除了留下一點名言警句看不出任何高見。對喜歡哲學的人來說,不讀康德如同沒登過泰山,也不會領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種快意和滿足。

  • 2 # 默先聲

    康德是現代哲學的一座高山, 很多普通人對他的學術望而卻步,康德有那麼難懂麼?弄明白了其實發現都是康德自己的錯,而不是讀者的問題。

    1、歷史背景

    所謂現代性就是現代社會的屬性,它定義了什麼是現代社會。現代性的西方的起源來自(科學)理性和基督教信仰二元分離,它最早是在加爾文教中孕育的。加爾文教徒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個現代社會,現代科學的誕生和生產力超增長使其成為歐洲的中心。而法國在宗教改革後本是一個半新教半天主教社會,國王為了避免社會被宗教分歧撕裂,重返天主教,並在天主教的支援下建立絕對君主制。因天主教成為官方意識形態,遏制新教使其和現代價值相對立。所以法國啟蒙運動在張揚現代價值的時候,一開始就指向顛覆宗教,力圖把整個現代價值建立在科學理性之上。隨著法國啟蒙運動普及,這種笛卡爾式的的理性主義傳遍整個天主教世界。

    當時唯有英美思想界意識到科學推不出道德,即宗教信仰不僅是道德的基礎,聖約(來自加爾文教)還是民主憲政的支柱。對堅持理性推不出宗教信仰和道德的堅持,醞釀了經驗論和懷疑論,它和Continental理性主義的對抗,一直把政治哲學保持在自由民主的軌道上。

    康德1724年出生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已經四十年了。當時力學的世界觀已經建立,啟蒙運動剛剛開始。康德是在1804年去世的,這正是法國大革命衝擊歐洲是整個天主教文明現代轉型之際。也就是說,康德在世的80年恰好是Continental理性如日中天,並有可能壓倒英美經驗主義的時期。所謂Continental理性主義,是指笛卡爾開啟的那種用數學精神(幾何般清晰地思考)來解釋自然現象、自我意識及人類社會制度和行動的思想理論,並用其來取代歷史遺留下來(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康德是在對牛頓用數學如此精確地解釋天體執行規律的驚異中長大的,目睹了法國啟蒙運動中理性對宗教和傳統道德的顛覆。他作為一個力圖用啟蒙運動的火焰取暖而不是被其焚燬的哲學家,畢生努力是重建形而上學,來維繫現代性中認知理性和道德(信仰)二元分離並存的結構。

    當時康德生活在科學和經濟遠比英國法國落後的邊遠地區。在那裡雖可以知曉現代科學的成果,受法國越來越激進啟蒙思潮的影響,但對於康德這樣的“鄉下知識分子”,只能是現代科學研究和啟蒙運動的旁觀者。可以這樣講,康德在寫“純粹理性批判”以前,他做的任何工作都不重要。如果沒有他後面把現代性建立在形而上學上的貢獻,其工作早就被歷史遺忘了。

    康德思想受到過兩件事情的衝擊。第一件事是休謨經驗論對笛卡爾理性主義的批評,第二件事是受盧梭思想的刺激改變形而上思索的方向。分析這兩個衝擊對理解康德哲學極為關鍵。休謨對笛卡爾理性主義質疑集中在兩點:首先科學事實是“實然”,道德是“應然”,從實然推出應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從數學(笛卡爾理性的核心)得不出因果律。牛頓用數學推出天體執行規律,科學界接受了力學世界觀,力被認為是萬物運動的原因,對自然現象的因果解釋代替了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而休謨指出,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為什麼自然現象服從因果律,只是看到一件事情發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後而已。休謨這兩個基本觀點是對Continental理性主義的致命一擊。其經驗主義和懷疑論立場一直保護著英美基督教信仰和理性的二元分裂結構,使其避免受現代科學的顛覆。

    盧梭對康德的巨大影響,集中在法國啟蒙運動中對個人主體性的強調。康德意識到個人權利是現代價值系統的核心,基於這種價值,契約社會具有無可懷疑的正當性。康德雖不同意法國大革命這種建立現代社會的方式,卻完全接受啟蒙運動的價值。所以說,他是一個力圖用啟蒙運動的火焰取暖,而不是被其焚燬的哲學家。康德要做的是重建形而上學以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迴應休謨問題,包括回答為何可以用數學解釋自然規律,二是找到不同於當時理性主義的哲學來作為現代價值的基礎。康德所用的方法是重構(道德)形而上學,這使康德的哲學具有深刻的的矛盾性。一方面形而上學早已過時,是一種早已死亡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康德卻用它來建立了可以證成現代性的哲學。

    3、康德在說什麼?

    康德哲學的晦澀難懂使今日讀者印象深刻。其實,這種難懂並不來自其推理之複雜,而是其使用概念和方法的成就。十八世紀尚存(亞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學概念早已過時,康德卻用和這些概念類似的思辨展開自己的論述。康德所用的方法雖然陳舊,但他對笛卡爾理性主義的攻擊卻是一箭中的。康德主要哲學著作“三大批判”,正是為了否定笛卡爾理性主義。因此不清楚其批判物件的整體論述結構,康德哲學是無法理解的。換言之,必須以笛卡爾為靶子,才能看清康德的形而上學在講什麼。

    首先根據笛卡爾的理性哲學,數學是理性的純粹形態,用它來推出自然規律就是科學,牛頓力學就是例子。康德對其否定就是“第一批判”。笛卡爾式的理性主義認為理性在人類社會中的表現就是法治、個人權利和道德律,現代社會本質上是建立理性之上的制度和社會行動。對其反思即重新界定何為“實踐理性”,這構成了康德的“第二批判”。理性主義認為除知識和社會必須在理性主宰之下外,審美和藝術也必須是理性的。十八世紀歐洲繪畫和音樂,理性主義均是主調。(當然,對理性主義的反思就是浪漫主義)。對此進行再思考就是康德的“第三批判”。簡而言之,康德哲學本質正是破除理性主義(數學推理)把這三大領域整合的謬誤,指出理性在“認知”、“實踐”、“審美”中各自的位置和侷限。

    先看“純粹理性批判”。其關鍵是把數學歸為“先天綜合判斷”,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是人先驗具有的整理感覺的模式,它們和人的情感和意志一起構成了觀念世界。這樣一來,數學之所以可以認識宇宙規律,這是把感覺經驗納入先驗的整理經驗模式,它們和人的情感、意志一起構成了觀念世界。這樣一來,數學之所以可以認識宇宙規律,是因為相應的感覺經驗只有經過這樣的整理才有秩序。在此意義上,客觀的“物自身”永遠是不可知的,科學只能理解現象。康德一舉解決了休謨對因果律的質疑(因為因果律來自處理經驗的先天觀念),同時又透過“物自身”的不可知化解了理性主義中科學對宗教的直接否定。

    康德把數學定義為人先天具有的理性觀念,自然現象符合數學法則只不過是把感覺經驗納入人心靈中本來具有的結構。這樣一來,理性主義被顛倒過來。本來理性是客觀外在的,它是把數學、宇宙和人類社會法律進行整合的法則,先變成了人處理感覺的“一種”模式,從此人成為科學理性的中心。康德自稱這是一種對理性所圍繞中心類似與地心說向日心說的轉化。康德哲學被認為哲學界的“哥白尼革命”。

    數學是“先天綜合判斷”嗎?天體執行符合數學定律是人用“先驗理性”處理感覺經驗的結果嗎?這種對數學和因果律的認識是否正確?康德上述論斷統統不對。而且錯得離譜。數學和科學的本質是如此深奧,遠不是康德時代可以回答的。“純粹理性批判”中關於“時間”、“空間”及“因果性”的論述早在十九世紀就和物理、數學發展背道而馳,更不用講和二十世紀的科學成果格格不入了。康德的錯誤是用形而上學來講科學必然出現的。其實,除了不懂科學和數學的讀者外,科學界從來不認為“純粹理性批判”中關於科學和數學的看法有什麼意義。然而康德將其稱為理性主義的“哥白尼革命”並非虛言,因為它雖在科學上不正確,但卻有助於建構容納現代性的哲學。這種顛倒的真正重要性是康德據此提出他的第二批判,即“實踐理性批判”。

    根據康德第一批判,理性是人賦予物件的,它只是人“先驗觀念”的一種。既然這樣,法律和道德的存在不是因為世界符合數學法則,即它們不是外在法則在人心中的反映,而是人認為“應該”遵循理性(包括這些法則)。換言之,自由的個人意識到必須追求道德規範才是實踐理性本身,人的道德自律成為理性最高實現。“第二批判”全面展開休謨“實然”不能推出“應然”的觀點,指出理性的社會實現本質是自由的個人遵循道德和服從正義的法律,這和宇宙法則以及用理性認識宇宙(實然世界)完全是兩回事。何為“實踐理性”?康德將其定義為具有自由意志的個人自覺服從規範(理性),法律是否定性規範(禁止什麼),道德是肯定性規範(人應該做什麼)。它和理性主義講自然法則落實到社會行動中完全不是一回事。在歷史上康德第一個把道德定義為向善的意志。從而把“道德律令”和“自然法則”區別開來,道德哲學從此誕生,這是一件劃時代的事情。

    在古希臘哲學中,追求道德和認知不可分離。基督教視道德為神授之法。只有康德透過“第二批判”,才建立了基於形而上學的應然世界法則。從此,正義的法律也好,自然法人權也好,倫理美德也好,都基於實踐理性,和神學無關。這無疑為整個現代價值系統找到一個和笛卡爾理性主義完全不同的基石。它是建立在個人自由和主體性之上的,而且也和理性主義的科學一元論劃清界限。本來現代價值系統只能立足於宗教和科學的二元分裂,宗教是道德和個人權利不可抽離的基石。現在,康德將其歸為獨特的理性形而上分析。換言之,康德哲學中科學(認知)理性和實踐理性亦呈二元分離之結構,康德哲學信奉者可以從兩個方向走向上帝,一個是作為“絕對命令”的道德,二是神秘的“物自身”。一種可以容納現代心靈的哲學出現了。

    “第三批判”進一步將“第一批判”對認知理性的限制推廣到人類生活的其它領域,闡明“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的關係。“判斷力批判”分為“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判斷力批判”。前者屬於藝術哲學,論證主題內在的自由;後者進一步凸顯道德追求和自由互為前提。用人們熟悉的說法,康德“第一批判”是講“我能知道什麼”;第二批判”講“我能做什麼”;“第三批判”講“我能期待什麼”。三者構成了“人作為人的條件”,即“人是什麼”。其中,個人自由成為整個哲學系統的“拱頂石”。

    4、康德的歷史地位

    今天,我們在討論康德哲學對證成現代性的意義時,千萬不要誇大或誤解其真實的歷史作用。雖然其誕生在十八世紀末,但一直要到二十世紀下半葉,哲學家才意識到它應該成為現代性的哲學基礎。為什麼如此之晚?對糾正啟蒙運動對現代價值論述的片面性而言,康德三大批判來得太遲了。而且作為啟蒙運動本身而言,它不展開自己的全部邏輯,不燒光全部燃料之前是不會結束的。在啟蒙運動還沒有完全展現出弊病之前,人們是難以接受康德哲學的。《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問世,這時法國大革命的烈焰已將被啟蒙運動點燃。《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完成,《判斷力批判》發表於1790年,法國大革命已經開始。Continental的理性主義藉助啟蒙思潮所向披靡。康德哲學成為了邊緣思想。

    撇開社會歷史因素從思想內部邏輯看,康德哲學對西方現代性的證成之所以沒有影響,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康德哲學在十九世紀影響力所達範圍是德國,而德國因康德哲學開啟的觀念論和浪漫主義結合,迅速孕育出德意志民族主義和黑格爾主義。前者透過德意志民族國家改變十九世紀的世界,後者促使馬列主義誕生,籠罩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此過程中,康德的二元哲學反而被淹沒,其意義在現代性探討中突顯出來,要等到二十世紀末,即冷戰結束以後。

    第二個原因是康德哲學的類似於形而上學的性質,形而上學及其相似的哲學論述在二十世紀怎麼是一種處於人類自然語言含混而造成的錯誤。今日它在人文領域之所以存在,乃是因為道德哲學和哲學史的需要,而不是本身有意義。

    5、康德的餘暉

    康德哲學在二十世紀冷戰以前都是不重要的,今天才變得重要起來。為什麼如此?

    第一個意識到現代性的證成要回到康德那裡去的,非羅爾斯莫屬。羅爾斯的《正義論》是當代自由主義的里程碑,其提出正是英美功利主義不能解決當代問題而回到康德道德哲學。

    英美這樣的加爾文教社會,現代價值系統立足於科學理性和宗教信仰二元分離十分穩固,本不需要康德哲學。但是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上半葉,因為經濟大蕭條時個人權利不可欲(非自願失業工人在市場社會無法謀生),國家干預市場分配不可避免。而在加爾文教傳統中,來自自然法的個人權利是價值系統的核心,同時存在基於聖約的契約精神,兩者雖構成現代社會的基石,但唯獨缺乏同情市場競爭中弱者的道德。這時,福利制度和政府幹預市場分配不可能有正當性。

    羅爾斯的《正義論》提出差異原則,主張市場分配不平等的增大,只有當它對最弱方有利時才是正當的。這為福利國家和政府用稅收干預分配提供了理論依據。“差異原則”是立約者在無知之幕(每個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性別和社會地位等假想前提)下達成,它是建立契約社會必須滿足的前提。該前提保證每一個人的權利均為可欲。“差異原則”實為道德,羅爾斯所做的是用假想的社會契約匯出道德原則。這樣,“差異原則”成為建立契約社會的前提,即憲法和所有契約必須受道德原則約束。羅爾斯正義論本質上是“道德契約論”。

    表面上,“道德契約”的正當性來與立約者的同意,亦是立足於個人權利,實際上這只是假象。這只是在想象每個人會同意,即“差異原則”不會損害每個立約者的利益。其本質不是立約過程中的個人授權,而是把個人認為的“好”普遍化為眾人有利,即“善”。換言之,它之所以正當,是出於道德而不是個人權利。而個人認為“好”的東西普遍化,只是“善”的一個前提,他要成為道德的內容,還必須是向善的意志指向的物件。如何證明這一點?羅爾斯只有回到康德那裡去。因為唯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才存在應然法則的論證。羅爾斯為了迴應二十世紀對現代性的挑戰,不得不回到康德那裡去找資源。

    另一個試圖回到康德那裡去找資源的是漢娜.阿倫特,她作為20世紀最有原創性的思想家,一直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尋找資源克服現代價值的弊病。阿倫特認為,個人權利對“私”的過分強調是原子化個人出現的根源。現代人在維護個人權利的過程中日益退出公共的政治生活,這是二十世紀極權主義興起的原因之一。她以古希臘公民對城邦的參與為模版,構想當代世界的“人的條件”。對照著古希臘公民政治參與是道德要求,重新界定現代人權內涵,亦只有到康德哲學中找資源。阿倫特發現,在康德“第二批判”裡是找不到論證現代權利觀念以及個人公共參與高於私利的基礎的,故她到“第三批判”裡去找。這一努力集中表現在她晚年的教學之中。這些上課筆記出版後,有人很奇怪,說阿倫特是不是吃錯藥了,病急亂投醫啊。“第三批判”即美學裡怎麼可能找得到現代性基礎呢?阿倫特頑強地在“第三批判”(即人的共同感知)裡面尋找克服現代性問題的理論方案,一方面說明康德哲學對現代性證成的重要,另一方面,亦意味著所有這些努力都將無功而返。

    其實康德(道德)哲學無法迴應現代性的挑戰,是由其時代侷限所規定,因為它本質上仍屬於形而上學。20世紀對哲學最大的貢獻就是發現形而上學的錯誤,即任何形而上學的論證都沒有意義,它除了在哲學史研究中還有一席之地外,應該退出理論研究。二十世紀人類對語言和邏輯推理的本質有了全新的認識。語言是用符號系統表達物件,邏輯推理實為符號系統中包含關係和符號取代。而把握物件的符號系統有兩種型別,一類是準確的,數學是其代表;另一類是不準確的,這就是自然語言。形而上學和其類似的思辨是自然語言含混的結果,一旦符號系統嚴格化和準確化,形而上學論證和命題差不多都不能成立。

    6、終章

    從歷史的長程眼光來看,理性主義一開始就想把現代價值直接建立在科學理性之上,休謨的經驗論和懷疑論指出其行不通,。康德之所以透過形而上學的重建找到一種可以容納“應然”和“實然”分離以證成現代性之哲學,關鍵在於他實現了理性主義的“哥白尼革命”。換言之,康德的“第二批判”的前提是“第一批判”。實際上,正是因為康德對科學和數學的誤解,使得他自以為實現了理性主義中心從數學天文物理向人文的轉化,其實這一革命並沒有發生。康德是憑藉形而上學的含混,意識到科學遵循的數學法則中心的改變,可以證明實踐理性就是道德自律。實際上,他並沒有認清“應然世界法則”和“自然法則”之間的關係。本來科學界早就知道這種轉化是虛幻的。人文研究對康德哲學寄予希望,乃是以為可以弄假成真。今天形而上學不成立,只證明康德嘗試失敗,一切必須重新開始而已。

  • 3 # 琳娜610

    現代社會是繼農業社會或傳統社會和工業社會之後的社會發展新階段,又稱科技社會。康德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其自然哲學思想和哲學的批判精神對現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但說他是現代社會的基石,有些言過其實。

    康德的哲學著作分為前批判時期,批判時期。前期主要著作有《對地球從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轉中是否發生過某種變化的這一問題研究》又稱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宇宙發展史慨論》又稱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後期主要著作就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專講認識論,《實踐理性批判》專講倫理學,《判斷力批判》專講美學。

    康德的兩個自然科學假說,把辯證法思想引入天文學,打擊了統治歐洲的神學自然觀,批判了牛頓獨霸的形而上學自然觀。牛頓是科學巨人,提出過著名三大力學定律,但在追究力的起源時,與神學同流合汙,假期是"上帝之手的第一次推動"。康德嘲笑牛頓"不去鑽研而滿足於提出上帝的直接意志來,是一個苦惱的武斷"。康德提出了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化發展的,有它產生和滅亡的過程,運動的根本原因是星體內部的引力與斥力相互吸引相互鬥爭。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康德的兩個假說給予了高度評價"沒有這兩個假說……今天的理論自然科學便不能前進一步","康德的星雲假說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的天體演化理論,而且包含著一切進步的起點"。"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說"。從此,開始了19世紀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的發展,最後導致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如果現代科技社會要來追憶人類的科技發展史,康德無疑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主觀唯心主義與不可知論的思想體系。其特點就是調和與拆中,企圖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可知論與不可知論調和到自己的哲學體系中。在認識論上,說人能夠認識"自在之物"的表象,但不能認識其本質。知識有侷限性,知識不能達到的地方必須給信仰留地盤。提出了著名的四組"二律背反"命題來證明人的認識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否定"自在之物"的存在。在倫理學上提出過人不僅要遵守客觀因果律令,還要遵守內心道德的"絕對命令"。而"絕對命令"是人人都有的普遍的先驗的指揮能力。康德對道德的"絕對命令"情有獨鍾,死後的墓碑銘文上寫著"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的美學觀點是先驗論的,他認為做科學家可以學習,做藝術家一定要天才。對美的欣賞能力來自人的普遍的先天經驗。康德的批判哲學是主觀唯心主義與不可知論的思想體系,但他哲學的批判精神,不祟拜肓從權威,勇於探索,不斷追求科學知識,正是現代科學精神的體現。他對"批判"做過自已的解釋:"我之所謂批判,並不是指對於書本和體系的批判,指對於理性尋求獨立於所有經驗的一切知識的批判"。批判的意思主要是考察、研究、分析。把當代社會的科學精神與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作比較,無疑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 4 # 明貞

    康德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舉足輕重,是歐洲近代科學的根基理性和邏輯的重要開拓建設者,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自我建構基礎上使理性和邏輯開花結果,是近代科學的重要啟蒙者之一。他在西方哲學人文史上等同於老子在華夏哲學文化史上的地位,雖然當代理性和邏揖正面臨嚴峻挑戰,但康德理論的意義將持續有益於人類的進步,直至人類徹底解脫得大自在。

  • 5 # 一老沈一

    恕我孤陋,真有人這麼說過嗎?黑格爾、叔本華、剃利、羅素、海德格爾、波普等一大批哲學家和名人都評論過康德,不記得有誰這麼說過。1860年以後的新康德主義流派有可能說這個話,如果是,也顯然評價過高了——現代社會的基石是現代經濟、科技、文化、法律和政治制度。從經濟學說上,康德比不過亞當.斯密;從政治學說上,康德比不過洛克;從道德哲學上,康德比不過盧梭。當然,康德也很厲害,但以其一己之力,作為“基石”扛起現代社會,太勉為其難了。一,如何評價康德?《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說法可以作為參考——“伊曼紐爾.康德是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思想家,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由笛卡爾開創的唯理主義和由培根開創的經驗主義新思潮,集中體現在他身上。他開創了哲學思想發展的新時代。他在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方面的全面、系統的工作對後起的一切哲學,尤其是對德國的康德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各種學派,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是2017年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說法。有意思的是,1970年版《不列顛百科全書》裡還有一句話——“因為他(康德)從來沒有結婚,他把熱心向學的青年時代的習氣保持到了老年。”羅素曾經就這個話調侃——他說,“我倒真想知道這個條目的筆者是獨身漢呢,還是個結了婚的人。”反正後來的版本里,這句話就沒了。 (柯尼斯堡)

    二,如果從現在說,康德可以不算是德國哲學家,而是俄羅斯哲學家——因為,他1724年出生於柯尼斯堡,1804年去世於柯尼斯堡,一生都呆在這個地方——最遠的一次旅行是去了60英里之外的城鎮。柯尼斯堡,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不過,當年曾經隸屬過普魯士。康德的一生,按照美國哲學家剃利的說法,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種,他不太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他這一輩子,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從1755年取得大學學位,謀得柯尼斯堡大學編外講師職位,到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這是第一階段;從1770年到1804年去世,是第二階段。他在這兩個階段中,主要做了三件事——崇拜牛頓;批判萊布尼茲;寫作“三大批判”。 (柯尼斯堡大學)

    三,康德在大學期間,深受一個叫沃爾夫的年輕教授的影響。這個沃爾夫是唯理主義的哲學家,康德的哲學來源於這個老師。另外,康德對於牛頓的崇拜,也來源於沃爾夫。康德為謀求編外講師的職位,寫了三篇論文——一篇叫《論火》,論證相互作用的形體以均勻分佈的可變精細物質為中介,這就是光和熱的基體;第二篇叫《物理的單子》,把牛頓的思維方式和德國大學裡流行的哲學方法加以比較;第三篇題目是《關於認識形而上學第一原則的新說明》,專門分析了充足理由律。康德擔任編外講師,最初講授數學和物理學,還講過火器、築城學和自然地理。後來又講邏輯、形而上學和道德哲學。這期間,他發表了幾部討論人種、風的性質、地震原因以及天體理論的科學著作,說明他對牛頓的崇拜以及對科學的熱愛,絕非裝裝樣子,更不是業餘愛好。或許羅素是太卓越的數學家,他對科學的理解也足夠深奧,在羅素眼裡,似乎對康德所有科學著作的水平,都不太以為然。四,康德後來有機會到柏林等大學任教,可能他對“詩學教授”這樣職位不感興趣,也可能寧願呆在家鄉過安靜生活,他在編外講師的崗位上幹了15年。這期間,康德展開了對萊布尼茨唯理主義哲學的批判。他學生說,康德是對萊布尼茨、沃爾夫和鮑姆加登一併攻擊的。1764,康德發表了《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基本原則的明確性之研究》,著重批判萊布尼茨哲學應以數學為模式的觀點。康德說,哲學與數學的方法不同;哲學不能像數學那樣進行綜合;它必須分析和澄清。康德在《把負數概念引入哲學的嘗試》這篇論文裡,批判了萊布尼茲關於因果的觀點。在題為《關於上帝存在證明的唯一可能的依據》的論文中,批判了萊布尼茨的存在概念。1766年,康德寫了《透過形而上學之夢解釋的視靈者之夢》一書,討論人具不具備瞭解這一世界性質的洞察力,指斥萊布尼茨主義者關於人的意志能力的觀點是錯誤的。 五,1700年,對於康德來說是個分水嶺的年份——第一,他終於被聘為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而上學教授;第二,他在讀了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之後,驚呼把他從“獨斷的噩夢”中喚醒。在《透過形而上學之夢解釋的視靈者之夢》一書中,康德的二元論傾向已經比較明顯;他的教授就職論文的題目是《論感覺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進一步發揮了《夢》中的觀點——他認為,感覺並非如萊布尼茲所說是思維的混亂形式,而是知識的一個來源,只不過它所認識的物件僅是“現象”,因為一切感覺活動都以顯現在感覺能力中的時間和空間的形式為條件,這些形式不是事物的客觀特徵或結構,而是“純粹直觀”。然而,雖然關於可感事物的一切知識都是關於現象的知識,這並不意味著,對於事物本身一無所知。當然,人沒有關於理智世界的直觀或直接的洞察,然而,顯現於他之中的某些“純理智概念”,諸如可能性、存在、必然性、實體、原因,使他具有某種關於理智世界的描述性知識。透過這些概念,他可以得到“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實在事物”的原型。這種原型賦予人一種關於理論和實踐秩序完善性的觀念:在理論上,這是關於最高存在,即上帝的觀念;在實踐上,這是關於道德完善性的觀念。 六,必須把康德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中來觀察——把康德哲學,看作是西方近代哲學史的一環。西方近代哲學,最早是由笛卡爾開墾並播種的。生長出來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物——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儘管品種不同,但它們發展趨勢一致——圍繞的核心問題,都是人的思維和知識問題——思維能力的邊界在哪裡?思維何以能獲得知識?知識何以可靠。到了休謨,情況有些不妙。羅素說,休謨智商太高。他對“歸納方法”的詰難,把經驗主義推入了死衚衕;其實,唯理主義也遇到了瓶頸——不解決方法問題,以前的討論似乎都站不住腳了——休謨說,你們不告訴我如何解決方法問題,我只能得出不可知的結論——一切知識都不可靠。梯利說,康德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謨的懷疑論,另一方面限制獨斷論;反駁和摧毀宿命論、無神論以及唯情論和迷信。”這就是康德面臨的任務。 七,康德1770年擔任教授之後,沉寂了11年。他在冥思苦想,於是從1781年開始,進入了他的“三大批判”時期。康德迫切地需要一種認識論——這種認識論要研究普遍和必然的知識的可能或不可能、來源、範圍和界限。他認為,以往的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行進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因此必須批判,以便不偏不倚地考察理性的一般能力。為此, 康德寫了他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考察理論的理性或科學;《實踐理性批判》(1788),考察實踐的理性或道德;《判斷力批判》(1790),考察美學和目的論的判斷,或藝術和自然中的目的。 八,康德三大批判的理論前提,是把真正的知識規定為普遍和必然的知識。 他同意唯理主義者的觀點,認為在物理和數學中有這樣的知識。他又同意經驗主義者的觀點,認為這樣的知識不是關於事物本來狀態的知識,而是關於現象的知識,即關於感官所感受的事物的知識。因此,他把唯理主義的形而上學(宇宙論、神學和心理學)排除在外了。 他還同意經驗主義者的觀點,認為我們只能認識我們所經驗者,感覺是知識的材料;同意唯理主義的觀點,認為普遍和必然的真理不能得自經驗——感覺提供知識的材料,心靈按照由它的本性所形成的必然的方式予以整理。因此,我們有關於觀念的秩序的普遍和必然的知識(唯理主義),這不是關於自在之物的知識(懷疑論),知識的內容來自經驗(經驗主義)。但是,心靈思維它的經驗,按照它先驗或固有的、即唯理的方式來思考這些經驗(唯理主義)。 “物自體”是存在的,我們能夠思維自在之物,只是不能象認識經驗世界的事實那樣認識“物自體”。如果不是因為有道德意識或實踐的理性,就不能回答、甚至無從討論這樣的問題,諸如和有因果關係的時空秩序不同的一個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自由和不死。 九,康德哲學的深刻之處,體現在他的四個二律背反上。對類似悖論的論證結論,最終肯定是摧毀對神的存在的一切純理智的證明——徹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康德哲學的真正內在矛盾,是他的核心概念“先天綜合判斷”與物自體的對立。 康德認為,知識總是表現為判斷的形式。但是,不是每一個判斷都是知識——判斷往往是綜合的,但並非所有的綜合判斷都給人以知識——比如說,所有樹木都是植物——這是一個綜合判斷,可是沒有給人以新知識。這是因為,有些綜合判斷來自經驗。他說,這種判斷缺乏必然性——理性不象迫使人承認數學命題那樣,迫使人承認這種判斷。這種判斷又缺乏普遍性——不能因為某些物體具有某種特性, 而說一切物體都有。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判斷或後驗的判斷,是不科學的。 他說,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導源於感覺或知覺,而是在理性、在知性中有其淵源,不靠經驗(並在這個意義上先於經驗),例如一個三角形的三內角之和等於二直角,而且永遠如此。因此,一個判斷要給人以知識,它必須是先驗的。 他說,知識存在於先驗的綜合判斷裡面。分析判斷總是先驗的。在科學中要求必然的確實性,只有在先驗的綜合判斷中,這種確定性才是可能的。 康德說,沒有綜合的心靈,就不能有綜合的判斯;沒有知覺空間的心靈,就沒有關於空間的判斷;沒有根據因果來思維的心靈,就沒有關於因果的判斷。據此,他認為知識當然有可能性和確實性。他說,休謨否定知識的可能性,那不過是一種“憤慨”。 但是,康德又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超越經驗,或者擁有關於超感性的東西、關於物自體、關於事物脫離其影響的本然狀態的知識。作為感官所不能認識的某種東西的物自體,是一個極限概念,它對感官說:這就是你的界限,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就是你管轄區域的終點。你只能認識現象,而非現象界,即本體界、理智可以思維的世界,是你不能達到的。康德所說的“物自體”,其實就是外部的客觀物質世界,對這個世界,不能徹底認識它,但可以思維它。 關於“先天綜合判斷”與物自體是什麼關係,康德沒說,大概說也說不清楚。 十,在康德之後,形成了早期康德主義和新康德主義兩個重要流派。何以至此,大約與康德哲學的開放性有關——不同的人,可以根據個人所偏愛的哲學傾向,自由地重構它的綜合。康德體系,既是強調經驗對於知識產生的作用的英國經驗論(表現於洛克貝克萊和休謨思想之中);又是牛頓的科學方法論;以及把萊布尼茨的哲學系統化、強調心靈作用的沃爾夫的形而上學先驗論(或唯理論)之間的一種調和或結合。它在不同起源和性質的因素之間建立了綜合,這使得研究者可依自己先人為主的想法來看待它。於是,康德主義中,有了把批判哲學認作一種認識論,或關於(科學)知識和方法論的純理論;有了把它認作形而上學批判理論,或關於存在(終極實在)性質的理論;還有了把它認作與倫理學(在行為領域)平行的規範或價值性反思的理論。這些型別,分別被稱作認識論的、形而上學的和價值論的康德主義。後來,認識論的康德主義包括像經驗論的康德主義這樣一些不同的立場,紮根於生理學或心理學的研究之中;馬爾堡學派的邏輯學康德主義強調邏輯的本質和運用;還有奧地利人A. 里爾的實在論的康德主義。形而上學的康德主義,則從德國浪漫主義的先驗唯心論發展為實在論,在批判哲學中看到一種實質上是歸納性形而上學的基礎,以適應現代科學的成果。最後,價值論的康德主義研究價值理論。最為明快的,是康德的第一代弟子黑格爾,他迅速跳出了康德哲學,但在其二律背反等精華思想基礎上,發展了辯證法。關於康德的後學,羅素的一段話很精彩:“‘物自體’是康德哲學中的累贅成分,他的直接後繼者們把它拋棄了,從而陷入一種非常像唯我論的思想。康德的種種矛盾是那樣的矛盾:使得受他影響的哲學家們必然要在經驗主義方向或在絕對主義方向迅速地發展下去;事實上,直到黑格爾去世後為止,德國哲學走的是後一個方向。”

    (圖片選自網路)

  • 6 # 有恆

    我們知道歷史分為公元前與公元后,,以公元元年分,而這一年正是耶穌的誕生。如果用這種方式來劃分人類思想的歷史,那麼將會是康德前和康德後。這麼一說你會覺得有一種“天不生康德,萬古如長夜”的感覺。那麼康德能不能擔得起如此的評價,我為大家來一一道來。

     

    人類社會最初的思想模型是“以被觀察者為參考系”。如原始的薩滿教,強調萬物有靈,天人合一,故用天地萬物來指導人們的行為。在東方,人們卜筮,用火烤獸骨與龜甲,用被火烤出的裂紋的走向來指導人們的下一步該怎麼做,管這叫做天意。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也用類似的方法來打獵。同時人們崇拜日月山川等並以之為圖騰,這正反映了這一“被觀察者為參考系”的思想模型。

     

    中國傳統的薩滿文化在中原地區不斷的發展,有人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思想,當然還是用同一種思想模型。這個人叫孔子,這種思想叫儒家。儒家以遠古聖賢——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人為參考系,用來指導人們的行為,鼓勵人們追求聖人之道。

     

    與此同時,古希臘人用同樣的方式,比如以原子為參考系,則有“萬物皆原子”的說法;以水為參考,系則有“萬物皆為水”的說法。

     

    而這種思想,有一個大缺陷,那就是假定觀察者即人類的觀察能力是無限的。唯其如此,人們才能準確的認識萬物,準確的觀察到聖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指導人們的行為。但是,這對人的要求太高了,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康德出現了,他認為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應該基於此來認識世界。也許大家並不好理解這句話,我來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可見光是人眼可以看見的光,那麼頻率在可見光外的那些光,我們看不見,但卻是真實的存在的。同樣的還有還有超聲波和次聲波。

     

    因此康德認為凡是人類能認識的事物必定是符合我們人類認知模式的。在這個基礎上有兩大發展:

    第一,把符合人類認知模式的同類事物合在一起,稱為一個概念,進行研究,這叫科學。順便說一句,科學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全能,如超自然現象,科學家們認為其不屬於科學範疇,因此,對其不進行研究,因為它們不符合我們人類目前的認知模式。同樣的還有四維世界的概念。

     

    第二,發展科學儀器用來彌補人類感覺器官的不足,想想可見光與非可見光。

     

    正是這兩類的結合,人類社會才有了質的飛躍,今天我們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把人類送上月球(當然,還有把月船2號登月車扔到月球上),發展到擁有了毀天滅地的能力(核武器)。別忘了,撬起這一切的那一個支點正是康德。

  • 7 # 乖寶寶86057

    現代社會的標誌是科學,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基於康德意識與物質二元假說之上的。自從康德的二元認知理論誕生以來,人類從矇昧時代中解脫出來,開創了人類認知科學的新紀元。

    康德的最大貢獻是把人類的唯心論的一元論進化到二元認知。有康德和弗洛尹德的奠基,開創了心理學的基礎。從此有了人類翻天覆地的認知革命。科學與民主是現代社會的標誌。

  • 8 # 尹群輝108

    聽不懂,沒看這個什麼基石的科學理論,我的思維和生活很正常。有了這個基石人為什麼還那麼自私,一點也沒改變原始的想法,難道這就是科學的歸縮。有多少人按照基石的理論,思維創造人類先進有意義的高科技。

  • 9 # Bach的微笑

    哲學是西方社會取得進步的基礎,中國這樣的國家幾千年來迴圈著一部分人推翻另一部分人的遊戲對於民族來說是一個浪費資源的過程,缺的就是一個法制,更深層次就是有一種信仰給供養起來,不容許大多數人思考。否則中國幾千年的過程沒理由發展到今天還是落後捱打。

  • 10 # 大地與海GC

    宋明理學,在明朝後期,開始往西方傳播。康德作為一個教師在宗教的幫助下,用西方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理學。而理學對於科技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從而為現代科學提供了基礎,而現代科學又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基礎。

    康德最大的作用是讓理性成為了西方社會的運用。

  • 11 # 世界巴馬

    現代社會的標誌是科學,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基於康德意識與物質二元假說之上的。自從康德的二元認知理論誕生以來,人類從矇昧時代中解脫出來,開創了人類認知科學的新紀元。

    康德的最大貢獻是把人類的唯心論的一元論進化到二元認知。有康德和弗洛尹德的奠基,開創了心理學的基礎。從此有了人類翻天覆地的認知革命。科學與民主是現代社會的標誌。

  • 12 # 魯卡爾

    康德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調和者,他的"自在之物"是理性悟想家,又是不可知的,在客觀事物發展中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總之康德哲學在現實社會中是階級調和論者,對於唯護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提供反動思想理性根據。現代改良主義和修正主義者,都是在他這裡“摸著石頭過河"去彼岸找飯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棚葡萄架怎樣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