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浮木盲龜

    我們歷史上各個朝代都尊孔子為聖人,但孔子成為聖人的證據是什麼?正如耶穌死而復活的證據是什麼一樣。奇怪的是,在同樣缺少可靠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相信後者卻相信前者,在西方基督教國家則是相信後者多而相信前者少。所以,很多事情是否真實不是依據“事實”,而是依據我們的情感和道德判斷。

    新的問題,“事實”和情感、道德對於我們來說,到底哪個才是“真實”,也就是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所謂的“事實”。

  • 2 # 老黃0071

    5892

    文化問答達人

    文化問答達人

    1、孔子首先是一位啟蒙主義者。在當時那個禮崩樂壞人命危淺的時代,他以天下為己任,高揚以人為本仁者愛人的主張,充分肯定人特別是士這個階層地位價值作用和尊嚴。《論語·先進》篇: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吾用之,則先進。什麼意思!先學習禮樂文化知識然後才做官,是草民如士,不學習就能憑身份地位做官,是貴族。如果我當政用人,就用透過學習文化知識有真才實學計程車!早期孔子最大的貢獻是使士這一階層不斷髮展成熟充實和壯大;2,憤青。孔子聰穎好學,才氣過人,少有大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敢想敢說。年青時曾到洛陽問禮老子,《禮記·曾子問》《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均有記載。臨別時,老子曾有一番對孔子語重心長的告誡:“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看,高人老子如此說年輕氣盛的孔子,應該不會無的放矢吧?3、教育家。以大無畏的精神和氣概首開私學,教書育人,用知識喚醒良知,讓士這一階層積極投身社會,改造社會,服務社會,修齊治平。學而不厭,成己;誨人不倦,成物。4、思想家。用什麼來改造社會?不以力而用德,禮樂教化,以德治國,講目的,更重方法和手段,動機方法和目的的統一,重規則,重秩序,講層次,講過程。5、政治家。《論語》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以德治國,禮樂教化,愛民富民教民,秩序社會,小康社會,大同社會。6、改革家。用禮制規範剝奪權貴和既得利益者,均平富。孔子周遊列國為何不見重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無論他到哪裡,總遭權貴的嫉恨和排擠。為何?因為孔子始終把批判的鋒芒鬥爭的矛頭對準這一階層。面對季氏八佾舞於庭,孔子怒斥:是可忍孰不可忍!季康問政: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齊國,針對田氏的陰謀和齊君的奢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宋國,痛罵當權派桓氏:如此不朽,不如速死……7、文化學者。《史記》《漢書》均記載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著《春秋》,系易辭。幾千年的文化賴孔子以蒐集編輯和儲存和傳播,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人類無孔子,萬古如長夜……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富有六個特質,基於此,中華民族屹立不倒儒家文化興盛不衰。一,向上。孔子唯一自豪的優點是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正如此,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好學成風,尊師重教,自強不息,勇於探索進取。二,向下。敬德保民愛民如子,以民為本,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湯誥》:古禹、皋陶久老於外,其有功於民,民乃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尚書·盤庚》,盤庚將都邑自奄遷於北蒙,聲稱“視民利用遷”。《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夫臨之無抗民之惡,勝之無犯民之言,量之無佼民之辭,養之無擾於其時,愛之無寬於刑法……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命矣。故世舉則民親之,政均則民不怨。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導以遠,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之民之所不能。《史記》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三,向中。政治講中君,哲學講中庸,建築講中軸,文化講中和。國家有中心,萬事講執中。《史記》伊尹曰: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四,向內。儒家思想最注重內省和慎獨,萬事萬物,首先從自身找原因,從自我做起,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忌怨天尤人,立志高遠,奮發圖強。五,向善。與人為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周急不濟富,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六,尚和。中和,和為貴。反戰爭,睦鄰友好,愛和平,天下大同……

    創建於2018.6.27編輯

    創建於2018.7.27編輯

  • 3 # 空空空42973354

    孔子的有教無類,早早打破了貴族壟斷思想和權力。直到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才有人人都有受教育權的觀點。在歐洲中世紀長達一千年時間和日本明治維新以前,一直是貴族世襲。

    孔子的民本思想,也是在幾千年後的近代,盧梭才提出主權在民的觀點。

    孔子的政者正也(政治一定要正確);上好禮,上好信,上好義(要求國君行為正義,講信用,講程序正義);一家興仁,一國興仁(國君帶頭提高自己道德,注意了夫子的邏輯是從上而下,並沒有去批判老百姓素質低,劣根性);為政以德;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反抗君權);以道侍君,不可則止(違背原則就辭職不幹);有道則現無道則隱(不為暴政服務)……想想為什麼夫子周遊列國不被待見?孟子在夫子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獨夫民賊人人得而誅之的思想。而在這一脈下來,又有明末黃宗羲的《原君》《原臣》。而這一系列要求和限制國君的思想,在全世界其他古典文明裡幾乎找不到影子。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神道教都是講絕對服從君權。最近才有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質疑君權神授。

    孔子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士不可不弘毅,死守善道,君子憂道不憂食,當仁不讓,殺身成仁,臨危受命……一直源源不斷的為這個國家培養具有士族精神的民族脊樑。

    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給這個民族帶來的是深厚的道德基礎和在此之上的華夏文明。

    孔子的信而好古,使得孔門一直在揹負著傳承這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血脈的責任。

    難道還需要多問一句:孔子為什麼是聖人?

  • 4 # 閒看秋風999

    按照《史記》的說法,孔子是他父母親“野合而生”,也就是“私生子”。而來歷不明不白的孩子是進不了宗祠的。

    所以,儘管孔子的祖上當過朝廷官員,家底也應該不薄,不過由於孔子身世獨特,出生卑賤,其家族並不認可這個孩子。

    孔子少年以及青年時代和母親一起生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用現在的話說,孔子就是一個生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

    為了神話孔子,司馬遷在《史記》中 是這樣描寫的:

    “徵在(孔子的生母)夜夢二蒼龍,自天而下,固生夫子,有二神擎香露於空中而來,以沐浴之,天奏鈞天之樂,列於顏氏之房。空中有聲言感生聖子……”

    其實,孔子青少年時候的遭遇還是非令人唏噓的。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但是“認祖歸宗”卻始終得不到承認,單親媽媽拉扯孩子的生活可想而知。

    按照《論語》所說: 吾十有五而至於學。從十五歲開始,孔子就尋找謀生之計,自己養活自己。

    十七歲孔子去參加貴族宴會,由於身份問題,被拒之門外。二十歲說,才算是正式就業,當了一名倉庫保管員。

    不經過風雨,怎麼見彩虹。所以,孔子應該是一位勵志青年。自學成才,大約中,27歲左右辦起了“私學”,開始了教學生涯。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至於後來被董仲舒們奉為“聖人”,上了神壇,已經和孔子沒有一毛錢關係了。

  • 5 # qwaszxzxc

    小編又在愚弄愚人吧。孔子能成為聖人,他為什麼死掉了?一個連時間連自己都勝不了,還想成為聖人,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這難道就是中國的文化?所謂的博大精深,簡直是給自己臉上貼金而已。連這個聖字是做什麼的怎麼解釋,都不清楚。還搞個聖人出來愚弄他人。

  • 6 # 東相詡

    孔子如何不能成為聖人?

    儒家思想,有腐朽,也有與時俱進。舉個簡單的例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中的句子,依舊在教材中,在千千萬萬學子的口中,腹中。這難道不是儒家思想的光輝嗎?

    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四書五經,儒家經典,可謂中華文明之瑰寶。孔子為什麼不能成為聖人?

    說到這裡,有人就會說,儒家的中庸之道,奴役人的思想,使人不思進取。中庸是什麼?在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我取一箇中間量。多我一個,錦上添花,少我一個,如船沒有龍骨。

    孔子思想,是為了社會的秩序,建議那些人多讀讀書,對大家都有好處。

  • 7 # 冬98592

    在中國,只有得道的人,才稱之為“聖人”,而不是因為社會貢獻度或影響力。所以,解讀孔子之所以是“聖人”,關鍵在於說出孔子所悟的“道”,而不是從世俗角度和地位。佛家的道,稱之為“空無”,釋迦牟尼是佛家的“聖人”;道家的道,稱之為“陰陽”,老子是道家的“聖人”;儒家的道,稱之為“中庸”,而孔子則是儒家的“聖人”。這些人,對道的理解都有開創性,後人雖然也聖人輩出,例如十大弟子,五百羅漢,莊子,孟子……但都以開創者為尊。正是由於孔子對道的理解,有開創性見解,從一個新的角度對道進行了闡釋,所以被稱之為“聖人”。

  • 8 # 猛哥厲史

    孔子是邪教教主,不是什麼聖人。世道變壞,是從尊孔開始的。

    什麼教、什麼禮也無權剝奪人民的生命!但孔子的儒教,孔子追求的禮就能在夾谷之會時腰斬無辜的演員!可想而知孔子所夢想恢復的禮就是吃人的禮,就是邪惡的禮!這樣的儒教就是邪教!現在還在維護儒家的,都是迷失了人性的邪教徒!

    邪教教主孔子的所謂貢獻和偉大,幾乎沒有任何實證。都是儒家信徒透過假設、想像、吹捧出來的!比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無恥的馬屁有證據嗎?美國沒有孔子出生,不但沒萬古如長夜,還成了民主燈塔。人民生活還挺美。

    劉邦在稱帝前其實極為鄙視儒生,但登上帝位後,上朝的時候一起打江山的眾哥們還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在酒宴的時候借酒發瘋拍桌子罵娘。自由、平等的氛圍讓劉邦很不爽,卻又礙於一起長大的面子,不好意思立威。

    大儒叔孫通及時出現,幫忙制定了三跪九叩的朝拜禮儀後,讓劉邦體會到了做皇帝的威嚴。於是對儒家的印象開始改觀,為了讓儒家的跪拜儀式更深入人心,劉邦就開始尊孔。這樣儒家和皇權相互利用,開始狼狽為奸。

    到了漢武帝時,董仲舒進《天人三策》,宣傳君權神授、帝為天子,再加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把華人全歸為皇帝的奴僕,一下子抓住了專斷獨裁的漢武帝之心。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更是讓漢武帝做夢都能笑醒。

    更利害的是,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尊卑,絕不許僭越。華人如果都嚴格遵守儒家思想,可以保障皇帝寶座永遠是皇帝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思想哪個皇帝不想利用?皇權最怕的是有人造反奪自家的天下,抬高這樣的思想,就等於給自家的帝位加固!何樂而不為!

    那皇權怎麼抬高儒家思想呢?一是尊孔,讓孔子從人渣變聖人,誰敢質疑聖人就殺誰的頭!二是科舉,高考的全是儒家那一套,不認同儒家的就永無出頭之日!三是給儒生們一點甜頭,讓愚民們羨慕,當然就願意學了!

    其他諸子百家,可沒有儒家那些花樣繁多的跪拜禮儀,更沒有儒家願意天生為權力之奴的賤骨頭,當然得不到統治階級的認可!誰願意把自己無邊無際的權力鎖在籠子裡?所以不盲目服從皇權的人和思想就被解決掉了!

    只是皇權們沒有想到,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全是奴才,國家沒有人才,是無法發展的!而落後了可能會被別的國家滅掉。不過外國侵略不常有,大不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只要鎮住國民,就能保住自家的皇位。

    漢武帝本來可稱是雄才偉略的一代英主,自從信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就開始混蛋殘暴,晚年更是殺妻誅子,不得不下罪已詔以挽民心。只是人死不能復生,這滅絕人倫的千古罵名,他是永遠也逃不掉的了。

    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到南宋程朱理學登峰造極,及至明清吃人的禮教盛行,儒教對華人的影響力日增,國家實力卻直線下降!終於淪落到差點亡國滅種。及至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引入民主、科學,中國才開始變強。

  • 9 # 擺渡天堂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有了三十的"志於學",才會自然的生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學習、探索後得來的,不惑的意思與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類社會階級的形成、人類情緒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論到了本末、根源上。簡單的說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會運轉的根源。《大學》裡講,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不就是讓大家實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終弄清楚,人就沒有惑。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意思是沒有把本末、始終弄清楚就會有惑,就會做不到,一個道理。這是孔子後來提出的重要思想"盡人事"。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下面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弟子飢腸轆轆、怨聲載道,孔子還在那裡懸歌鼓琴。要是我們平常人遭遇這樣的磨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而孔子此時的淡定靠的是什麼?就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是思想家,我是修道的,我的道已經修好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那是天不讓我伸張。這裡有一重要的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求仕為什麼不被重用?這是很多人認為孔子跑官、要官,一生沒有什麼建樹而否定孔子、儒家,後面重點分析。

    六十耳順,是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基礎上來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用但丁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一個人有了原則、有了價值觀、有了判斷力,不被世俗束縛、不人云亦云,反過來看我們普通人呢?思想行為如浮萍,無根……。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韋編三絕。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講一個分幣的兩面,講完整的大象。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礎,下面來看個事例。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我們平常人看到的是"得失",而孔子看到的是什麼?是奴隸、是遇難的人、是社會環境中的弱小。

    綜上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再來看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再來看另一個問題:"存天理、滅人慾"。《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憤怒、有所恐懼、有所喜好、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也非常認同大神所解釋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修身與和尚唸經、坐禪用意志和不見不聞滅掉心中的慾望一樣,是苦修,所謂吃不得苦中苦,就成不了人上人。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樣子,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自己的理解大錯特錯,因為<心不正>裡面不包含愛和快樂,愛和快樂同樣是人慾,所以滅人慾的說法不攻自破。也是禪宗裡面有名的公案: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意思是人慾被滅了,還是人嗎?人都不是,那還能是佛?除人以外的生物,他們都沒有人慾,按滅人慾的說法,那豈不是雞、鴨、魚、牛羊都是佛,或都能成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信奉、追隨者無數!!滅人慾只能成為殭屍,成為德山和尚所說的為他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系統"下,以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社會階級,以得之喜、失之慮而產生相關的情緒,進而誘發人性惡,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憤怒、恐懼、喜好、憂慮,才有佛家修行離苦得樂的產生,才有孔子"不問收穫"的產生。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名聲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沒有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就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不問收穫"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理解為,看輕、看淡、甚至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常人,在得失系統下的底層人。一個下層中的下層人連臣子都稱不上,和君子就更沒有關係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看法,這也反證了相同的價值體系下,相同的理解、相同的選擇,當然也是相同的誤會。不問收穫的真實意思是極致的收益最大化的代名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是靠嘴成為君的,得失價值體系下自稱君子的那是無知跟他開的玩笑而不自知罷了。

    君子是從得失價值系統而來的,立足於得失價值系統之外的,得失價值系統有他固有的缺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命。這個系統的缺陷就在"得失"上,因為"得失"而產生的社會階級、各種不良情緒、行為習慣是阻礙人行動的最大敵人。從人生成就出發,生命有限,想要成就越高,自然需要做的事就越多,而由得引發的各種毛病會嚴重影響前進的步伐甚至倒退,這是不問收穫價值體系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程式設計上忽略得,做事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得的各種產物影響,因此而高效、實事求是。一件事按正常的邏輯去做了,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之前講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內心沒有任何壓力,心境空明,思維清晰,這樣行為就會少過失,即使有損失也是最小的。這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帶來的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成富貴、貧賤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就是為了"得"。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綜上所述,把孔子成為聖人的本末搞清楚了,才能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言論。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才能發現他的偉大。那些四五豎子、六六小兒以坐井觀天、盲人摸像得出的結論,是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沒有把本末搞清楚,所以這些人的行為只能叫"無知"。

  • 10 # 莊子門下

    孔子成為聖人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成為聖人的,孔子成為聖人的過程總共有九個階段:第一階段:聖人血統

    《左傳》記載,在孔子年輕的時候,魯國貴族孟禧子曾對孔子說: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大貴族既然這麼說,民間自然也這般傳言,大家都認為孔子是有聖人血統的。

    第二階段:生前成聖

    孔子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被魯哀公,季康子尊為“國老”“國師”,加之孔子門徒紛紛為官,加之孔子名滿天下,坊間開始流傳“夫子聖者”的言論,雖然不敢說此個階段孔子已然成聖,但大家都從孔子身上聞到了強烈的聖人的味道。

    第三階段:學生造聖。

    孔子去世不久,學術圈和輿論界有些人開始抨擊貶低孔子,孔子的學生自然要站出來辯駁一番。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子貢聯合宰我、有若等人,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造聖運動,他們把孔子比作堯舜、百世之王、麒麟、鳳凰、泰山。到此,孔子聖人的身份被告知於天下。

    第四階段:繼承者造聖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繼承者,孟子把“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列為“四大聖者”,並把孔子的思想納入堯舜、商湯、周文王的道統,憑藉孟子的影響力,孔子聖人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第五階段:史家造聖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言道: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自此,孔子至聖的身份得到官方確認。

    第六階段:政治家造聖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儒學一躍成為官學,凡入仕做官者無一不研習儒家經典,孔子自然成為萬人景仰的超凡聖人。

    第七階段:學者造聖

    大學問家朱熹的《朱子語類》裡有一句很有渲染力的廣告詞: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是歷代文人學者對孔聖人絕佳讚美和敬重。

    第八階段:帝王造聖

    從西漢漢平帝到清朝的順治皇帝,期間有數十位皇帝對孔子進行加封,至順治朝,孔子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第九階段:民間造聖

    透過前面九個階段的轟炸,孔子在民間的聖人地位徹底紮根。以至於在我九歲那年去外公家,外公家客廳依然掛著“萬世師表”孔聖人的掛圖圖,兩邊的對聯自然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媽媽送給我的生曰禮物作文300字作業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