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二哥旅行
-
2 # 青竹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佳節來臨,萬里同慶,風俗儀式各不相同,但中原一帶祭祀月神,由來已久,流傳至今,流行的祭拜方式,一,敬月神,上祭品,在中秋節之夜,拜上月神牌位,奉上月餅水果,焚上香燭,二,全家人依長幼依次祭拜月神,而後由長者念祭文。三,賞月品嚐糕點月餅。
-
3 # 民俗點疏
中秋節臨近,關於中秋節的話題自然就會多了。古代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祭月的禮制,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春季在二月十五早上,秋天在八月十五晚上,因為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時間相隔半年六個月。俗語有,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合適。祭祀時,帝王常常身著白衣,騎白馬前往月壇祭祀。上行下效,後來達官貴人紛紛仿效,逐漸沿襲到民間,就形成了今天的仲秋節。
關於嫦娥的傳說,也避不開,還是后羿,這些傳說時間晚於帝王祭月。也有傳說唐明皇八月十五遊過月宮,遇見了嫦娥,在廣寒宮看到嫦娥身著白衣白鸞翩翩起舞,又聽到霓裳羽衣曲,回到家後,親自編制了此曲。召令天下民眾這一天過節團圓,這也是帝王期盼天下歸心,太平繁榮吧。從曆法上看,中秋是太陽經過秋分點最接近的一個滿月日,月亮圓圓的,大大的,特別明亮,又秋高氣爽,適合賞月娛樂。
月亮,是中秋的主角,月有月神,自然受到先民的崇拜,時間久了,演變成人格的化神,象夜明之神,太陰星君,逐漸月神貼近生活化,於是便有了,嫦娥,月姑,月姐,感到更接地氣。尤其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流傳,於是嫦娥也成了人人們祭拜月亮的神。至於儀式,各地方不同,都是在八月十五那一天晚上,擺上祭桌和供品,上香賞月,祭拜。就不一一述說了。
-
4 # 渣渣工程師聞西
中秋習俗
中秋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膠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裡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嚐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裡儲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迴天四個階段。
中秋食俗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各地習俗
求愛·祈子
中秋節,因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於詩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們踏歌覓偶的最好時光,因而又是追求愛情的節日。少年男女們於月下歌舞嬉戲,見到意中人便可成為配偶。到近代,這類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於情趣。
拋帕招親
福建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臺,佈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乞月照月爬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臺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
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臺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還盛行著求子之俗。這是古代生育 崇拜的體現。這是因為月屬陰、屬女性神,同時又有追求愛情的活動,故求子之俗流傳於中秋節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
5 # 追夢樂享人生
中國的月神是嫦娥,嫦娥,本名姮娥(因犯漢文帝忌諱而改名嫦娥),據史料記載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據說嫦娥與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
我們老家中秋節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祭月、吃團圓飯。拜月的時候,媽媽把桌子放在院子中間,桌上放一碗月餅,一碗自己蒸的小兔,一碗蘋果,一碗都是5個,點上香爐,燒三張黃紙,口中默唸些保佑全家平安的話。拜完月,全家圍在一起吃團圓飯。
-
6 # 小酒窩耶
中秋佳節每個地方的習俗各不相同
就拿我家我這邊來說:
中秋節這一天,我們會把桌子擺到能看到月亮的地方。
桌上會擺著水果呀、月餅呀、還有花生呀、糖果呀,柚子呀等等水果
最重要的是柚子跟月餅,一定要吃中秋節那一天。
吃月餅還有講究,要拿著月餅對著月亮吃。
代表著吃了眼睛更明亮,因為有月神保護。
吃柚子也是以同樣一個意思。
還有擂茶
遇到婚嫁、節日、增添子女、小孩滿月、過生日等喜慶日子,更離不了擂茶。其喝茶人數之多,場面之熱鬧,都是外地人所想象不到的。
更是待客的佳品
每當有客人來的話,好客的女主人都要當時做擂茶。煮好後,用大盆裝好端出放在茶桌上
擂茶也是我們客家人的特色。
擂茶的製作也非常簡單
有茶葉、有芝麻、有花生醬、還有米炒過的米。放一起搗碎,用開水衝燙一下就能喝了。
-
7 # 蟹都匯官方
中秋與嫦娥有沒有關係,的確是眾說紛紜,畢竟在古代神話當中,嫦娥居住地就是月宮,中秋拜月,也就難免會把她與節日聯絡起來。
其實關於嫦娥的神話傳說,原本也是有很多版本的,甚至在有些版本當中,人們印象中一貫的清冷美麗的“月宮仙子”變成了癩蛤蟆,多煞風景。
而嫦娥吃藥昇仙的原因,也實在是五花八門,有說偷吃的,有說為了不讓藥落入壞人手裡吃的,也有說是為了不受辱而吃的。
其實這裡我們祭拜的月神並不是嫦娥,大多數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相傳為月神太陰娘娘、月下老人及土地公生日,故拜月、祭土地為中秋的主要祭祀活動之一,道教尊月神為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
中秋節祭拜儀式較多,拿古代儀式來說南北朝之後,中國古代歲時文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隋唐以後,國力昌盛、經濟繁榮,為節日遊樂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形成於唐朝初年的中秋節,將皇家壟斷的拜月活動,發展為千家萬戶全民賞月的浪漫節日,聚會、宴飲、拜月、賦詩等習俗隨之興起。
宋代,中秋節更加隆重熱鬧,少男少女們對月祈福許願,成為當時京城的流行時尚。據宋代金盈之的《新編醉翁談錄》記載,當時京城賞月聚會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城裡十二三歲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飾,到樓上或庭院裡焚香拜月,男孩子祈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孩子對月佇立、默默許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這些都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一些祭拜儀式,還有一些朝代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來說一說現代的拜月儀式還有哪些:
比如上海還有中秋夜燒香斗(又稱斗香)的習俗,許多大橋的橋頭都燃著特製的大號香斗。人們將中秋夜結伴出遊賞月稱為“走月亮”,將女性結伴到寺廟祈福、到夜市遊玩稱為“踏月”,踏月女性在中秋夜至少要走過三座橋,稱做“走三橋”。
中國民間,至今仍儲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載。
-
8 # 取經路上z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月亮最圓的時候,家鄉人都要向著皓月擺著大月餅拜念月神常娥。家裡有幾口人就必須擺上幾個大月餅,這象徵著家裡家外的親人相互思念,像中秋節的月餅和月亮那樣圓而不缺,緊密的團圓圍繞在一起。
記得童年的時候,一到中秋節的晚上,老人就跟我們一群小屁孩說起月亮奶奶常娥的故事:
從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把土地都烤焦了,百姓無法耕種糧食,神仙也收不到百姓的供品。於是神仙派仙人神射后羿和他的妻子常娥一起下凡來射掉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太陽來造福於民。夫妻倆下凡後,后羿依循仙宮法令射掉了九個太陽,留下一個太陽來幫助百姓營生。
西王母知道后羿已執完仙令,晚上就給夫妻倆送來兩顆仙丹,服下後才能返飛天宮。后羿愛好打獵,還想在凡間多玩幾天,與百姓一起去山上打獵。常娥奉隨夫君后羿之意,就把兩顆仙丹放進了百寶箱。
河白小人見常娥貌美而生邪念,每天晚上都要來后羿家的壁縫間偷看常娥,沒料到仙丹放在百寶箱的事被河白知道了。
有一天晚上月亮特別明,后羿跟著百姓打獵去了。河白趁機闖入后羿的屋內,硬逼常娥拿出仙丹給他服用。當時常娥想,不能讓河白這種惡毒小人得成,如果他成仙了天宮要被他鬧得亂轟轟的,同時百姓也會跟著遭殃。想到這裡,常娥就假裝伸手進百寶箱去拿仙丹給河白服用。常娥一抓到仙丹就閃電般的把它放入自己的口中一氣吞了下去。過了一會兒,常娥自感身輕如煙,飄飄然,不由自主的從窗戶間飛了出去,直升月宮。
后羿打獵回來,發現愛妻常娥不見了,於是到處去尋找,無意中他在樹枝上抓到一張手帕。攤開一看,手帕上寫的全是常娥如何應對河白小人的事情。無奈何,為了表達自己對愛妻的思念,后羿只好端著常娥平時喜歡吃的大塊圓粑到屋子外面去,向著月亮擺在地上拜念常娥。正巧,當天晚上月圓月明,正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
原來是這麼回事,中秋節吃月餅就是從常娥的故事流傳下來的。月餅象徵著常娥平時喜歡吃的大塊圓粑,後人拿月餅去拜念月神象徵著后羿對常娥的思念。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的隆重氣派,幾千年來一直傳承於中華大地,乃至整個亞洲,連各機關單位都要放幾天叚,讓各奔東西的親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吃上一餐團圓餅。
至於月神是不是常娥,有什麼拜神儀式,就不用我再說了吧。
-
9 # 有緣人153832681
月神並非是嫦娥,人之有男女,天之有黑白,正是人們所說的陰陽,有正有反,有東有西,有南有北,有黑就白。太陽屬陽應有陽剛之氣,而月亮則陰,屬陰柔之道。
月神正是月仙娘娘,人們稱之為月姑,月老,月光仙女,月光娘娘,太陰仙姑。嫦娥並非是月神,這不過是月宮中後來居上的仙子吧了。在人們眼中嫦娥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流傳千古,嫦娥奔月應該感動人心絃。
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擺上供果,五穀雜糧,給剛採收的豐收果實,一起來讓天地分享,祭拜是感恩,祭拜是希望月仙娘娘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
10 # 六甲番人
民間很多地方現在仍有中秋“祭月”的習俗,比如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晚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天井或巷子裡“拜月娘”,潮人所講的“月娘”就是月神,那麼月神究竟是誰?
很多人以為就是月神就是嫦娥,這主要是基於“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但故事基本情節則差不多,都講述了嫦娥吃了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從此居住在廣寒宮之中,但從各種版本中,我們卻可以判斷嫦娥並不是月神。
一、嫦娥與常羲:
清人畢沅為《呂氏春秋·勿躬》“尚儀作佔月”作注,認為:“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後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大意是嫦娥原型就是常羲,常羲又稱常儀,是《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的月亮之母,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所以一年十二個月。
但這種說法卻經不起推敲,眾所周知,嫦娥原本叫恆娥,《淮南子》為了避漢文帝劉恆的諱,是以才改其名為嫦娥。
二、嫦娥與月精:
東漢高誘《淮南子注》完整地講述了嫦娥奔月的過程:
“恆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恆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根據這種說法,恆娥後來成為了月精,但此處精指精靈,與神仙仍有差距,不能憑此認為嫦娥就是月神。
三、嫦娥與蟾蜍:
後漢張衡《靈憲》也有記載:
“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其大昌。’姮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在這段記載中,恆娥後來成為了蟾蠩,也就是蟾蜍,但這一說法也不足以支援嫦娥就是月神,只能說明嫦娥只是月亮的神靈之一,與玉兔地位相似。
四、嫦娥與山盟海誓:
古代男女熱戀時,往往會在月下山盟海誓,讓月神作證,但很多傳說中,嫦娥是后羿之妻,不論是嫦娥拋棄后羿,還是后羿贈藥,最後兩人都沒能長相廝守,情人們居然讓無法自主命運的嫦娥作證戀情,這當然是非常可笑的。
五、月神可能是誰?
月亮崇拜最早見於《尚書·堯典》“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天宗,地宗合為六宗”,其中月亮與太陽屬於天宗,屬於天體崇拜,後來《山海經》等又將常羲視作月神,而道教吸收了各種遠古傳說,將月亮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併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其中月神就是“月府素曜太陰皇君”。
回覆列表
詳解中國古代的中秋“拜月”習俗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中秋之夜,一輪圓月高掛在深邃夜空,播撒下皎潔光華。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中秋拜月習俗。
據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黃濤教授介紹,拜月習俗興盛於上古之時,源於先民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周代以後,對日月的隨意性跪拜演變為固定時間場所和程式化的祭祀制度,併成為皇權象徵。《國語·周語上》記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南北朝之後,中國古代歲時文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隋唐以後,國力昌盛、經濟繁榮,為節日遊樂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形成於唐朝初年的中秋節,將皇家壟斷的拜月活動,發展為千家萬戶全民賞月的浪漫節日,聚會、宴飲、拜月、賦詩等習俗隨之興起。
到了宋代,中秋節更加隆重熱鬧,少男少女們對月祈福許願,成為當時京城的流行時尚。據宋代金盈之的《新編醉翁談錄》記載,當時京城賞月聚會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城裡十二三歲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飾,到樓上或庭院裡焚香拜月,男孩子祈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孩子對月佇立、默默許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來,親人團圓、拜月祈福成為中秋節最重要的主題。記載明朝北京風俗的《帝都景物略》一書中,對中秋節祭月有詳細的記載。京城之外,全國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團圓、吃月餅等習俗都很興盛,吟詠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詞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蘇軾在“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對月而作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據上海民俗專家徐華龍介紹,明清時期的中秋之夜,上海商賈、官紳之家都會供設天香案桌,擺放嫦娥、月宮、玉兔等吉祥影象,置備菱、藕、石榴、柿子等四色鮮果,取“前留後嗣”之意拜月祈福。上海人的中秋節晚飯,除了月餅和桂花糕,一般還要吃毛豆莢和芋艿。豆莢諧音“得吉”,芋艿諧音“運來”,以示祈福吉祥。
此外,上海還有中秋夜燒香斗(又稱斗香)的習俗,許多大橋的橋頭都燃著特製的大號香斗。人們將中秋夜結伴出遊賞月稱為“走月亮”,將女性結伴到寺廟祈福、到夜市遊玩稱為“踏月”,踏月女性在中秋夜至少要走過三座橋,稱做“走三橋”。
今年中秋,正值上海旅遊節火熱舉行期間,上海許多旅遊景點結合傳統文化推出了中秋拜月主題活動。上海桂林公園透過“吟中秋”“拜中秋”“樹中秋”三大板塊活動,再現繁華盛唐的古雅慶典。位於上海閔行區的韓湘水博園推出“中秋月浦江情”馬橋拜月遊園會,繼承發揚當地傳統的請月、拜月、詠月、走橋、挑燈、對歌等習俗,同時增添了民俗特色集市、大型LED祈福牆、互動遊樂等現代娛樂活動,古今交融,推陳出新。
space
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
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中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如今,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space
中秋拜月的由來:
早在古代,中國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space
中國的祭月儀式
拜月由祭月而來,中國的祭月儀式從周代起就有,祭月時間是在中秋月出時開始祭祀,中秋祭月,關鍵是向月神示敬,中秋無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處,都可以舉行,如遇陰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擺放祭桌。
拜月道具
1.祭桌或祭幾一張。普通的小桌即可。
2.草蓆若干條。行拜禮之用。普通草蓆。上可加軟墊。
3.香爐一盞,香若干。普通小型香爐。
4.盤碟碗盞等祭品盛器若干。
5.紅燭兩根。照明、烘托氣氛及點香用。
6.普通的酒一瓶.酒爵三隻。酒杯亦可。
7.祭品:月餅、獵取節日野味、糯米圓餅、飲酒、瓜果、毛豆、雞冠花
拜月準備
拜月時間選擇:
在中秋月出時開始祭祀,祭後分胙,飲宴、賞月。華夏祭禮講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關鍵是向月神示敬,天氣因素不是關鍵。中秋無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拜月場地要求:
凡是月光能照射之處,都可以舉行。如遇陰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擺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轉移到船上、簷下或室內,但需開啟門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
拜月具體人員:
參加祭月的人中選一名主祭,一名贊禮,若干執事,其它人均為從祭。以年長的女性長輩或家庭主婦擔任主祭。集體祭月時,也從女性中選定主祭。按照傳統,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擔任贊禮、執事協助祭月,或從事其它協助工作。
拜月服飾:
祭月是要求相對寬鬆的祭禮,可不穿專門的漢服祭服。著適合秋季的漢服常服即可。推薦男子著深衣、袍衫、直身等,女子著深衣、褙子或襦裙。祭月前,需沐浴更衣,以示對月神的誠敬。
拜月物品:
月光紙:可在網上搜索月光紙圖片,打印出來。也可以自己畫。
祝文:祭月時向月亮讀祝,可更好地表達誠敬。祭月祝文,精短優美為宜,四言、五言、七言詩等形式均可。祝文應用毛筆,工整地謄寫在宣紙上
具體:
祭月祝文 ------墨澀
維庚寅年乙酉月乙亥日
延陵漢魂 集聚南門
拜月祈福 祝以文曰
水浴清蟾 凝光悠悠
點點稀星 葉影濛濛
觳皺波紋 曠豁人意
廣寒瑤臺 天上人間
素娥淡佇 丹桂參差
玉兔皎皎 銀蟾倥侗
漢家子女 正冠理裳
觥籌交錯 杯鼎瓏璁
燭光搖曳 香菸縷縷
仰揖顧菟 禋祀弗忘
霓裳當風 羅袖飛颺
佑我中華 風調雨順
掬誠告奠 伏祈尚饗
祀事既成 誠祈夜光嘉饗
space
拜月祭品的準備:
拜月禮儀
祭品使用簡單的月餅和水果即可。這些祭品是奉獻給月神享用的祭品。
1.中秋月餅:這是最重要的祭品。月餅以自制為佳,並且宜做成較大的形狀以方便眾人分切食用。用小型月餅時,應準備足夠數量,以便祭後之“餕”。
3.秋季時令水果若干盤:依各地情況酌定。
祭月時所用的漢族禮儀行法
正規的漢民族祭月儀式,不是站立,而是以民族傳統的“經坐”坐於席上,拜時不是站立鞠躬,也不是雙手合十(這都不是真正的民族禮儀),拜時,是行漢族正規的“拜禮”。連續拜兩次時,稱為“再拜之禮”。
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今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對於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衝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
應用: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雅坐。若在這種正規場合,您只能透過稍稍上下膝蓋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勞。當然,對於友人聚會等生活場景,大家箕距(臀部著地,兩腿叉開)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盤腿)都行。
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再拜:連續行兩次拜禮。即“拜-興-拜-興-平身”。
拜月儀程
1. 沐浴更衣
沐浴,穿上漢服。
2.陳設
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
3.就位
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
4.祭月
贊禮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
5.上香、祭酒
贊禮唱:“三上香”。執事遞上三支香,主祭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插於香爐中。如此三次。贊禮唱:“三祭酒”。執事斟滿酒爵,遞給主祭,主祭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6.讀祝:執事遞上讚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
7.焚祝文及月光紙:主祭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
8.拜月
贊禮唱:“拜月”。“拜-興-拜-興-平身”。主祭及參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
9.從獻
贊禮唱:“從獻”。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參祭者拜完。
10.禮成
贊禮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11.餕
12.飲宴
賞月撤掉祭桌,在月下佈設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賞月、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