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伴讀紅樓

    在第八十一回,寶玉因為迎春在孫家受虐而悶悶不樂,聯想到近來大觀園中發生的悲歡離合,非常痛心。眾姊妹耳鬢廝磨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昔日那些女孩子一個個離去,寶玉的心境越來越淒涼,他最後出家也就不是偶然的了。讀小說如果你忽略這種地方,就不知道它的妙處和重要性。

    嘆青春之易逝,哀人生之須臾,悲世事之無常,這些真誠的慨嘆,發自享盡榮華富貴、繾綣溫柔、年僅十幾歲的公子哥兒賈寶玉身上,悲哀得這樣徹底,是相當驚人的。

    寶玉認為女兒最尊貴,她們應該擁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女子也要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能聽天由命任人擺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思想,他是堅決抵制的。賈寶玉一肚子悶氣無處可洩。能夠理解他,撫慰他的只有林黛玉,他一徑往瀟湘館來。這一徑是想都不想,近乎下意識的行為,是心底的召喚。寶玉是賈府的寵兒,身邊關心他的人實在太多。然而,當寶玉憋了氣後,瀟湘館是第一個能讓他發洩情緒和得到安慰的地方,那裡有他的林妹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知己,他的精神伴侶。

    賈寶玉本來正愁眉苦臉著,忽見大觀園裡女兒釣魚玩樂,他就一下子把憂愁拋到九霄雲外,顯出他玩的天性。寫美人釣魚,是《紅樓夢》續書的一絕。四美釣魚寫得很有情趣。美人垂釣,寶玉在旁打趣,惡作劇般的小情趣,使整個情節不失唯美;四美釣魚同黛玉葬花、寶釵撲蝶、齡官劃薔等一樣,都是唯美畫面。加上以其佔旺相,讖命運結局,具有暗示與預言作用。寶玉的釣竿折斷,象徵著希望的破滅,與下文瀟湘噩夢暗相連通。遠的悲劇不說,近前就有倒黴事,賈政逼其上學。此等寫法不失曹公範兒。

    寶玉長大了,將來還是要去考科舉,考科舉就要念八股文。寶玉小時候只為風流始讀書,與秦鍾情意綿綿。這回寶玉上學,全因父命,是為學而優則仕。寶玉當年在這私塾裡念過書,那時候他們大鬧學堂,如今這家塾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從此,賈寶玉的活動場所不再以大觀園為主,而是奉嚴詞去攻讀八股文。對寶玉而言,家塾就是一座牢籠。寶玉最討厭八股文,對那些文章深惡痛絕。他覺得聖賢之道很虛偽,然而賈政的威嚴無法抗拒,只好硬著頭皮去讀。黛玉為平靜寶玉心情和為寶玉將來著想,說八股文章代聖賢立言的書也不可一概抹倒。

    《紅樓夢》之所以偉大,家喻戶曉,是因為有程偉元和高鶚整理出來的一百二十回全本,能夠讀到它是我輩的幸運。可偏偏有些專家學者用前八十回否定後四十回,他們寧願信一個不知是誰的所謂脂批,而對傳世之功視而不見,對後四十回大加指責攻擊,什麼續㹦、瓦全、噁心、不屑一讀等大放厥詞。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心理作用和某種隱秘私心作祟,聽說是高鶚寫的就雞蛋裡挑骨頭。如果不是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人們會覺得很好,甚至會覺得比前八十回還好。

    後四十回的行文風格與前八十回有較大差異,某些人物前後有些矛盾,其實前八十回內這種矛盾也不少。其實要寫賈府的衰,文字跟前面本該不一樣。前面奼紫嫣紅開遍,那是盛的時候。衰了以後,就都是秋冬的顏色了。慢慢地累積跟嘩啦啦地垮掉,文字風格當然不同。

    續寫《紅樓夢》首先是因為喜歡它,試想,如果高鶚真心為朝廷歌功頌德,真心推崇八股取仕,他能喜歡那前八十回嗎?

    更重要的是,續書是為了刋印發行,首先要考慮的是不被封殺,得以存活。高鶚創造出一個前八十回所沒有的學八股文以應試的世界。讓人們感受到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的巨大落差。顯得自己思想保守和藝術拙劣而成功藏拙,使《紅樓夢》得以躲過文字獄,獲得傳世。不唯功不可沒,而且大智若愚。這後四十回把陰森恐怖的悲劇,巧妙自然地反轉成人們喜聞樂見的喜劇,讓《紅樓夢》有了一絲暖意。完成了一部至今都無與比肩的奇書,同時寫出很多值得點讚的精彩章節。如果把這故事架構、人物形象等巨大落差看成低階錯誤,我不禁要問,難道高鶚連你我都不如嗎?

    大觀園的小姐和丫鬟死的死,走的走,出家的出家,大觀園的青春理想王國幻滅了,悲劇基調和氣氛已經形成。王道士胡謅妒婦方充滿喜劇色彩,顯然是為了調節氣氛,為即將到來的家族悲劇和愛情悲劇作以暫時舒緩,積蓄衝擊能量。四美釣魚是這種舒緩的繼續,而且增加了情趣,豐富了色彩。作者將獨特創意寓於樂趣,不可不知。

    續書必須從整體上考慮結構和結局。後四十回的基本佈局,需要寶玉走應試中舉之路。第八十一回是一個關鍵的承接點,具有不同尋常的份量。回目的概括和情節構思,是具有匠心的藝術設計。回目前句近接迎春香菱的婚姻悲劇,作氣氛調節;後句遠承第九回情友入家塾,又為結局中舉鋪墊,可謂深謀遠慮。

    二次入塾的情節部署更具有全域性眼光。把它作為回目,目光直射寶玉中舉。雖然寶玉對八股制藝仍持反感厭惡態度,但是他已經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之後他逐漸失去性格光彩,直到那塊象徵自由天性的通靈寶玉失蹤,賈寶玉徹底失去靈性,除了與黛玉痴情如故,應試中舉成為必然歸宿。把二次入塾作為後四十回的故事起點,又與前八十回緊密銜接,以此作為樞紐前後關聯,足見作者用心之深,文思縝密。

  • 2 # 小路118

    當然!因為高鶚在文筆方面和曹雪芹是天壤之別。高鶚倒是小心翼翼的按照曹雪芹的故事梗概原有的思路去續寫。後面四十回裡面的抄家、流放和家破人亡基本上都是曹雪芹的原意,但是進士出身的官場上的高鶚,畢竟沒有曹雪芹的才華也沒有曹雪芹的大喜大悲的經歷,所以不僅僅是"文字百般無味",而且還按照當時皇家意願,給賈府狗尾續貂,加了一個"蘭桂齊芳"的尾巴。

    那就讓紅樓愛好者們感嘆了:世上三大缺憾就是鰣魚有刺、玫瑰無香、紅樓沒完。

  • 3 # 致力中國

    《紅樓夢》第一次讀,不受胡適和張愛玲的影響,讀完後憑感覺感到賈母和王熙鳳後面支援金玉良緣太突然,前面沒有一點鋪墊和伏筆,覺得不可思義,而且大結局也和前面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不同,不知是怎麼回事。後來聽說是高鶚續的後四十回,覺得也就合理了。再看第八十一回覺得文筆確實差很多,而且從第八十回起基調應該是逐步走向深入,開始描述賈府的敗落,而第八十一回卻不痛不癢地來了個四美釣游魚,讓人很難接受。可是整部書除了大結局有出入外,其它部分和前面還是吻合的。有人用計算機來測試前後的文筆還是一致的。所以我現在相信程偉元和高鶚說地是真話。他們蒐集到的後四十回已破損和不完整,(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先在書灘上得了二十來回,又再別處蒐集到了十來回,也就是說他們自己也增補添加了十來回才能連貫銜接在一起),是經過修補和整理後的東西,自然有許多不完美和不盡人意的地方。而大結局本人也並不認為是高鶚他們篡改了原文,本人認為是作者為逃避文字獄而改變初衷,來了一個賈府延世澤的美好結局。而前面又伏有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伏筆供讀者去做猜測,也不失為是一個完美的收尾。

  • 4 # 淺夏未央吖

    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還小,讀到後四十回的時候就是覺得突然沒意思了,也沒有了前面八十回的意境,感覺文字也面目可憎起來了,然後就不喜歡後面的部分。

    後來再讀,又發現人物性格好像也對不上了。老太太前面那麼喜歡黛玉,怎麼後頭就對她那麼冷血呢?王熙鳳雖然圓滑世故,但是從前八十回來看,王熙鳳是真心喜歡黛玉的,不完全是為了討好老太太的。她和黛玉是互相欣賞的,兩個人互動很多,相處的很融洽。後面那四十回裡,竟然由她出主意,用掉包計騙寶玉娶寶釵,我就覺得不太符合前面的人物設定了。就算老太太、鳳姐都不喜歡黛玉了,也該有個轉變過程,有個鋪墊吧?結果什麼都沒有,直接和換了兩個人似的。

    其他方面,比如服飾描寫、飲食描寫、詩詞歌賦的描寫,後面四十回與前面的差別就更大了。單說飲食,前頭劉姥姥來的時候,那道茄子就那麼複雜,寶玉捱打,要吃麵片湯,就那套模具就那樣精緻,可是,到了後頭,林妹妹竟然吃起了五香大頭菜,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最可怕的,是續書公然篡改了原著的總體悲劇的大結局,弄出一個“蘭桂齊芳”的小光明尾巴,使《紅樓夢》的藝術性大打折扣,落入了俗套。總之,後面的續作與前面八十回根本沒法比,說它是狗尾續貂都是客氣的。

  • 5 # 糾結女王亦超

    張愛玲曾經在一篇裡提到過,民國時期有雜誌還是報紙票選《紅樓夢》讓人印象最深刻的10個橋段。其中,大部分都在後四十回。

    當然,張愛玲本人宣稱她初讀《紅樓夢》就知道後四十回回索然無味。

    事實上,民國作家做《紅樓夢》研究者眾,如果不以考據為方向,大部分願意把百二十回放在一起說。

    即,在民國搞文學研究的專家認為百二十回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我作為一個看完《亂世佳人》還能把《斯佳麗》看完的俗人,若僅為消遣閱讀,大約不會排斥百二十回本。

    如果不為消遣,那麼,就要看你在閱讀時關注的方向了。比如,時人的生活狀態,那是要看完的。創作手法,修辭運用,語言差異也是要看完的。考據雖然論點往往是兩人作品,但也要對比,還是得看完。大約只有人物研究,就只需要前八十回。

    所以,一個問題是,你是看百二十回通行本覺得前80回好看,還是說覺得看脂評本好看?

    如果是後者,你看到長篇累牘的寫慧紋的時候也覺得寫得好寫得妙?

    如果是前者,那是改過的。有些人看完程高本前八十回,一邊痛斥襲人勾引寶玉,一邊譴責後四十回改得面目全非。那就是非常逗比的裝十三場面了。

    你都已經接受了高鶚的審美了,卻在罵他的作品?

    中國章回體小說大多有畫蛇添足的毛病,四大奇書,每一本都是寫完高潮還用幾十章篇幅去寫結局的。相對來講,百二十回《紅樓夢》非常有機的寫了每個人的結局而沒有那種拖沓,就已經是章回體小說的一大進步了。如果能把四大奇書看完,卻看不下去《紅樓夢》。不如問問自己為什麼呀!

  • 6 # 嘎瑪央金5596

    全劇的宗旨是一樣的,只是後四十回,在很多人看來,是看到了這四大家簇的逐漸衰敗,逐漸落寞孤寂了,元春的失寵薨世,給賈家一個重創,由此開始,走的走,散的散,死的死,從金玉良緣,木石之盟,也變成了悲劇,聰明絕頂的鳳姐也逃不過死時的命運,軟弱的香菱,尤二,二木頭都死於非命,探春遠嫁,也非好事,也是皇室的政治聯姻。黛玉死得清高,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夢迴金陵,唯有紫娟為其守靈。湘雲被淪為青樓妓,惜春青燈古佛伴餘生。從所有的人身上的悲劇,基本上能維合開頭,貫穿始終。從開始,就為結局埋下了諸多伏筆。

  • 7 # 玉山讀書號

    這是因為先抱了牴觸的心理吧。 後四十回是否續作,這個先不論。但就藝術成就來說,並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麼差。有些讀者讀後四十回感覺“生硬”,一種是因為先認定了這是續寫,水平必然較差;還有一種是因為小時候看了央視那個電視劇,先入為主了。

    今天看來,那部劇未免膽子太大,把《紅樓夢》改得面目全非(尤其在後半截),其實因為當時編創隊伍被一批紅學家把持了。可能專家們都認為自己比後四十回作者,或者乾脆就是比曹雪芹高明得多。謬種流傳,干擾了不少人閱讀文字的感受。

    我以為,後四十回的藝術成就很高,不管是否續作,它和前八十回是一氣貫注的整體,沒有割裂。

    1,主要情節、人物,還有整體環境、外部關係,和前八十回是連貫的。人物結局和前面的伏筆如十二釵判詞等是契合的,細節上也榫卯相咬不亂,如寶黛間那幾條舊帕子,後面都用到了。

    2,強烈的悲劇色彩。後四十回完全不同於中國舊小說,不搞花好月圓,濃墨重筆渲染人生悲劇,夢境破滅,眾芳凋零,是舊小說裡罕見的氣象。

    3,文字臻於至境,並不比前八十回遜色。許多經典橋段,為人所樂道,如黛玉之死,營造氣氛,描畫細節,絕對是極品文字。

    我以為這些未必是缺點,而都有內在的道理:①賈家漸漸衰落,支撐不了原來的場面了。②人物不是前後衝突,而是成長,寶黛漸漸長大,開始懂事了。③蘭桂重芳,是又一個輪迴的開始,緣起緣滅,無非大夢一場,揭示了宿命的無奈。這是一個極具哲學意味的設計。夢中之人,原不知自己在做夢;那夢滅之人,飄然而去。

  • 8 # 大展宏圖3329

    樓主提出了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紅樓夢》研究學者專家,不懈努力,使紅學研究繁花似錦。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一般讀者受益匪淺。一般讀者即吃瓜群眾,受"引導"而讀,個人感悟不同,也會存在分歧。也有力爭有獨到見解,但終不能被人理解,而放棄遠離。試想,若無脂批"令芹"刪去天香樓一節,你會想到這裡是作者改動,而與判詞不同嗎?同樣,若無後人研究,你會認為六十七回,是後補的嗎?其實,一部小說,能從頭開始就知道結尾的,是很少的。正因如此,才引人入勝。甚至出乎意料,大相徑庭,令人拍案叫絕。當然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讀《紅樓夢》是讀者的事,研究《紅樓夢》是專家學者的事。因此,對巜紅樓夢》後四十回,仁者見仁,智者見者,不足為怪!

  • 9 # 使用者63678768872

    1664年左右因為明史案,吳梅村以賈府暗比明朝,寫下從天啟到明亡的歷史,前80回從秦可卿淫殤天香樓(紅丸案)往後寫的天啟年間的歷史,後28回從王夫人(朱由校)落水死亡,黛玉寶玉結婚往後是崇禎年間到南明滅亡的歷史,有心的人可以對照一下,風月寶鑑書名也可以證實他為史書(史書為鑑),第一回作者身份也能解釋作者被茫茫大仙帶到賈府陪寶玉出生,起到記錄的作用,寶玉為皇權,記錄跟皇權有關的事件的就是史官,癸酉本後28回可以讀到明顯歷史的情節。寧國府,榮國府對應朱元璋南京政府,和朱棣的北京政府。

  • 10 # 閒置紅樓

    一言難盡。續書不如原著,但也不錯。

    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還是一名學生,壓根沒發覺後四十回是與前面的有什麼不同。後來再讀的時候,已經知道有關續書的太多差評,但是由於本人的文化水平有限,還是不能明顯的感受得到其中的差異。直到最後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加,知識的增長,把小說細細看了,確實感覺到後四十回不如前八十回。

    續書沒有原著精彩。續書把故事情節交代好了,卻缺乏藝術性。人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那些美好的詩作也沒有了。寶玉總是“呆呆的”、“痴痴的”;黛玉總是“無言”、“默默流淚”;就連王熙鳳也失去了以往“鳳辣子”的形象,像只被拔了牙的老虎。舉個例子。

    一日,剛走進大觀園,到了紫菱洲畔, 只聽見一個老婆子在那裡嚷……鳳姐道:"你在這裡鬧什麼?"婆子道:"蒙奶奶們派我在這裡看守花果,我也沒有差錯, 不料邢姑娘的丫頭說我們是賊。"鳳姐道:"為什麼呢?"婆子道:"昨兒帶黑兒過來……今兒早起聽見他們丫頭說丟了東西了。我問他丟了什麼,他就問起我來了。"鳳姐道:"問了你一聲,也犯不著生氣呀。"婆子道:"這裡園子到底是奶奶家裡的,並不是他們家裡的。 我們都是奶奶派的,賊名兒怎麼敢認呢。"鳳姐照臉啐了一口,厲聲道:"你少在我跟前嘮嘮叨叨的!你在這裡照看,姑娘丟了東西,你們就該問哪,怎麼說出這些沒道理的話來。把老林叫了來,攆出他去。'

    看鳳姐前三句語言,那還是語言犀利的鳳姐形象嗎!面對一個發潑罵人、欺負老實親戚的惡婆子,鳳姐應該是呵斥呵斥再呵斥:“放肆,這也是你撒野的地方!”換掉“你在這裡鬧什麼”、“無緣無故的,誰會說你是賊?”換掉“為什麼”、 “不過是白問了你一聲。沒拿就說沒拿,你就混賬起來?”換掉“問了你一聲,也犯不著生氣呀。”

    雖然最後續作者的描寫向王熙鳳的性格靠攏些,但還是稍欠力度。應該是“放屁!你們在這裡照看東西,不問你問誰!看人下菜碟的狗東西!糊塗油蒙了心,這種沒道理的話你也講得出!這還了得,把老林叫出來,攆她出去。”而不是軟綿綿的:“你少在我跟前嘮嘮叨叨的!你在這裡照看,姑娘丟了東西,你們就該問哪,怎麼說出這些沒道理的話來。”這麼綿軟的話接下來怎麼能“攆”呢!

    雖然續書有諸多的不足,但是也有它的閃光處。說它沒有原著精彩也是相對的!其中的精華也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它作為個體單獨呈現,也是一本不平凡的好書。

    續書第八十二回,黛玉做那個噩夢,真真的把一個夢境繪得十分“真實”。

    先是不知不覺,只見小丫頭走來說道:"外面雨村賈老爺請姑娘。"黛玉道:"我雖跟他讀過書,卻不比男學生,要見我作什麼?況且他和舅舅往來,從未提起,我也不便見的。"我們總是做些沒有由頭的夢,夢到的人和事都是荒誕無稽的,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所以夢境以賈雨村這個林黛玉不會有任何牽掛的人開始,是很符合我們的夢境的。

    雖然人物、事件是荒誕的,但是我們的心理沒有變,還愛的愛,該恨的恨。我父親去世得早,那些年夢裡,每次夢到父親,都是我歇斯底里的痛哭,竭力的挽留,都在哽咽中驚醒。

    小丫頭道:"只怕要與姑娘道喜,南京還有人來接。"說著,又見鳳姐同邢夫人,王夫人,寶釵等都來笑道:"我們一來道喜,二來送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個也不是白來的。我們可能經常夢不到自己想要夢的,比如和愛人團聚,但是可能夢到他和別人在一起了。因為憂慮的沉積比痴心妄想要入心,恨比愛痛!所以那些我們長期擔憂的事會在一個不經意的夜晚演繹出來!

    黛玉又恍惚父親果在那裡做官的樣子,心上急著硬說道:"沒有的事,都是鳳姐姐混鬧。"只見邢夫人向王夫人使個眼色兒,"他還不信呢,咱們走罷。"黛玉含著淚道:"二位舅母坐坐去。"眾人不言語,都冷笑而去。我們都會在夢境中著急,會在考試的時候做不完題;會找不到路;也會找不到東西,滯在一個心境心急如焚。

    黛玉兩腿跪下去,抱著賈母的腰說道:"老太太救我!我南邊是死也不去的!況且有了繼母,又不是我的親孃。我是情願跟著老太太一塊兒的。 "……黛玉哭道:"我若在老太太跟前,決不使這裡分外的閒錢,只求老太太救我。"……黛玉道:"我在這裡情願自己做個奴婢過活,自做自吃, 也是願意。只求老太太作主。"……黛玉抱著賈母的腰哭道:"老太太,你向來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緊急的時候怎麼全不管!不要說我是你的外孫女兒, 是隔了一層了,我的娘是你的親生女兒,看我娘分上,也該護庇些。"……看到這裡,真為黛玉揪心。可能我們每個人的心頭都有放不下的東西。潛意識裡讓我們放下矜持、放下尊嚴去維護。體現在夢境裡,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不管不顧、卑微又狼狽!我們誰沒有在夢裡這樣大哭過呢!

    續書把一個夢境描寫得這麼真實,可以說如臨夢境!不管別人怎麼看待續書,也不管續書不如原著,在我看來,它同樣是部非常高水平的文學鉅著,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超越的《紅樓夢》續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鳥站不穩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