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歌說歷史
-
2 # 邯鄲令
齊國的滅亡,是戰國曆史的又一極端個案。自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統一中國的戰爭,歷時堪堪十年。自滅韓之戰開始,每滅一國,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更值得關注的是,每一國的戰爭都不是一次完結的,抗秦的餘波始終激盪連綿。我們不妨以破國大戰的順序,簡要地回顧一番。南韓戰場規模最小,然非但有戰,更有滅國四年之後的一場復辟之戰。趙國之戰最慘烈,先有李牧軍與王翦軍相持激戰年餘;李牧軍破後又有全境大戰;國破之後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權代國,堅持抗秦六年,直到在最後的激戰中舉國玉碎,代城化為廢墟。燕國則是先刺秦,再有易水聯軍大戰,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權,直到五年後山窮水盡。魏國則據守天下第一堅城大梁,拒不降秦,直到被黃河大水戰淹沒。楚國老大長期疲軟不堪,卻在邦國危亡的最後時刻創造了戰國最後的大戰奇蹟,首戰大敗秦軍二十萬,非但一時成反攻之勢,且成為戰國以來山東六國對秦軍作戰的最大勝仗之一。再次大戰,更以舉國之兵六十萬與六十萬秦軍展開大規模對峙,直到最後戰敗國滅,殘部仍在各自為戰。六國之中,唯獨赫赫大邦的齊國沒有一場真正的戰爭,便轟然瓦解了。齊國的問題出在了哪裡?論尚武傳統,齊國武風之盛不輸秦趙,豪俠之風更是冠絕天下。論軍力,齊軍規模長期保持在至少四十萬之上,堪稱戰國中、後期秦趙楚齊四大軍事強國之一。論兵士個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號稱技擊之士。論攻戰史,齊國有兩戰大勝而摧毀魏國第一霸權的煌煌戰績。論苦戰史,齊國六年抗燕而再次復國,曾使天下瞠目。論財力,齊國據天下魚鹽之利,商旅之發達與魏國比肩而立,直到亡國之時,國庫依然充盈華人依然富庶。論政情吏治,戰國的田氏齊國本來就是一個新興國家,曾經有齊威王、齊宣王兩次變法,吏治之清明在很長時間裡可入戰國前三之列。論文明論人才,齊國學風盛極一時,稷下學宮聚集名士之多無疑為天下之最,曾經長期是天下文華的最高王冠。論民風民俗,齊人“寬緩闊達,貪粗好勇,多智,好議論”,是那種有胸襟有容納,粗豪而智慧的國民,而絕不是文勝於質的孱弱族群。如此一個大國強國,最後的表現卻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唯其如此,便有了種種評判,種種答案。在種種評判答案中,有三種說法比較具有代表性:一種是齊人追憶歷史的評判,一種是陰陽家從神秘之學出發的評判;一種是西漢之世政治家的評判。其後的種種說法,則往往失之於將六國滅亡籠統論之,很少具體深入地涉及齊國。先看第一種,齊人的追憶評判。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以三種資料方式記載了這種追憶與評判:其一,民眾關於齊王之死的怨聲;其二,司馬遷採錄齊國遺民所回顧的當時的臨淄民情;其三,司馬遷對齊人評判的分析。齊人的怨聲,是齊人在齊王建死後的一首輓歌,只有短短兩句,意味卻很深長:“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今日白話,這輓歌便是:“松樹啊,柏樹啊,埋葬了建。實際埋葬建的,是外邦之客啊!”按照戰國末世情形,所謂客,大體有三種情形:一種是包括邦交使節、外籍流動士子、齊國外聘官員在內的外來賓客,一種是外邦間人(間諜),一種是亡國後流亡到齊國的列國世族。齊人輓歌中的“客”究竟指哪一種,或者全部都是,很不好說。因為從實際情形說,三種“客”對齊國的影響都是存在的。因此,不妨將齊人的輓歌看做一種籠統的怨聲,無須尋求確指。但是,有一點是明白無誤的,當時的齊人將齊國滅亡的原因主要歸結於外部破壞,對齊王的指斥與其說是檢討內因,毋寧說是同情哀憐,且也不是輓歌的基本傾向。司馬遷本人在評論中則明確地認為,齊人輓歌中的“客”是“奸臣賓客”。司馬遷的行文意向也很明白,是贊同齊人這種評判的。《史記》記載的齊國遺民回憶說:“五國滅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遷於共。”烙印在齊人心頭的事實邏輯是:因為齊民完全沒有了抵抗意志,所以齊王降秦了。這裡的關鍵詞是:民莫敢格者。國破城破,素來勇武的齊國民眾卻不敢與敵軍搏殺,說明了什麼?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其一,齊國民眾早已經對這個國家絕望了,無動於衷了;其二,齊人長期安樂,鬥志彌散,雄武民氣已經消失殆盡了。在百餘年之後的司馬遷時期,齊國遺民尚能清晰地記得當時的疲軟,足見當時國民孱弱烙印之深。這一事實的評價意義在於,齊人從對事實的回顧中,已經將亡國的真實原因指向了齊國自己。第二種說法,是包括司馬遷自己在內的以陰陽神秘之學為基點的評判。《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後的“太史公日”,對《周易》占卜田氏國運深有感慨,雲:“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田乞及(田)常比犯二君,專齊國之政,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若遵厭兆祥雲。”這裡的“厭”(讀音為壓),是傾覆之意;“祥”,尋常廣義為預兆之意,在占卜中則專指凶兆。司馬遷最後這句話是說,因為田氏連犯(殺)姜齊兩君而專政齊國,太過操切苛刻,不是漸進之道,所以卦象終有傾覆之兆。鑑於此,司馬遷才有“易之為術,幽明遠矣”的驚歎。司馬遷作為歷史家,歷來重視對陰陽學說及其活動的記載,各種曾經有之所以是異數,之所以不可思議,在於兩個基本方面。其一,春秋戰國兩大時代,對於整軍兵備的重要性的認識非常透徹。也就是說,在社會認識的整體水平上,對戰爭的警惕,對軍備的重視,都達到了古典時期的最高峰。而齊國絕非愚昧偏遠部族,卻竟然完全忘記了背離了這一基本認識,實在不可思議。其二,從實踐方面說,田氏代齊起於戰國之世,崛起於大戰連綿的鐵血竟爭時代,且有過極其輝煌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面興盛的高峰。如此齊國,面對如此社會實踐,卻竟然面對天下殘酷的大爭現實於不顧,而奉行了一條埋頭偏安的鴕鳥國策,更是不可思議。然則,無論多麼不可思議,它畢竟是一種曾經的現實,是我們無法否認的歷史。後世輯錄的《武經七書》中,最古老的一部兵書是《司馬法》,其開篇的《仁本第一》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兩句話之所以成為傳之千古的格言,在於它揭示了一個冷酷的事實:好戰者必亡,忘戰者必危;國家生存之道,寓於對戰爭的常備不懈之中。縱觀中國歷史,舉凡耽於幻想的偏安忘戰政權,無一不導致迅速滅亡。夏商周三代以至春秋戰國,大國將生存希望寄託於虛幻的盟約之上,置身於天下風雲之外而偏安一隅,甚至連國破家亡之時最起碼的抗爭都放棄者,齊國為第一例也。
-
3 # 大老二爺
這事的發生已到了戰國後期,齊國是被秦統一的最後一國,當時秦滅了韓、趙、魏、燕、楚五國。而面對五國的求救於齊,齊國卻不為所動。這是為什麼呢?後來更是不戰而降。
首先來講一下齊國的歷史,齊國是西周初年由姜子牙所建,一直到公元前221年亡國。齊國可說是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是不可小覷的諸候國家之一。
這事還得從齊宣王說起,齊國因燕國子之之亂而攻打燕國,佔領了燕國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裡,齊國士兵可以說是為非作歹,令人髮指,可能就跟日本人在中國一樣,掠奪財物,毀壞屋宇,肆意殺人,搶佔民女,無惡不作,這三年讓燕華人對齊國積累了深深地怨恨。至燕昭王時代,當時齊閔王以一國之力滅了宋國,此舉遭到其他諸侯國強烈不滿,於是燕昭王看到了機會,私下聯合其他諸侯國一起起兵攻打齊國,打的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城池,於是燕國又反過來佔領齊國,一佔就是五年。最後在即墨的田單復國,立當時的湣王子法章為齊襄王。齊襄王立太史敫的女兒為王后,就是君王后。齊襄王死後其子田建即位,君王后輔政。
就這樣,齊國經歷了這麼一場起伏之後,決定還是兩耳不聞天下事為好,你們其他國家愛咋咋的,跟我沒關係,我管理好我們自己國家就行了,我也不招惹你們,你們也別來煩我。採取這種明哲保身的政治態度,這樣就有了後來的秦國與趙國長平之戰,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沒救。最後趙國慘敗,元氣大傷。這就加快了秦一統的步伐,秦國看到齊國不救三晉。繼而攻打三晉,三晉又被滅。而當時如果齊國伸出援手,秦國還是會害怕的。三晉被滅以後,秦國的勢力更大了,而剩下的燕國和楚國相距甚遠,又被秦國逐一滅國,只剩齊國在苟延殘喘,齊國軍隊因為多年不參戰事,軍心渙散,毫無戰鬥力而言。當秦國軍隊兵臨城下時,齊王田建嚇得魂不附體,趕緊開城門投降,齊國滅亡。
-
4 # 狐筆恣史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代唯一一個壽比南山的諸侯國,前後歷時共八百餘年。期間雖然險些亡國,但憑著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很快崛起,發展為人口眾多、疆域遼闊、教育發達、武器先進的超級大國,再加上優越的地理環境及豐富的礦產資源,曾一度稱雄於列國。可就是這麼一個外表看似強大的齊國,卻在秦國的攻擊下,不堪一擊,很快不戰而降。原因何在?具體分析如下 :
一、戰略決策失誤
齊國先前曾被魏、趙、韓、燕、中山五國合揍,心生怨恨之下,獨自遊離列國之外,不拉幫不結盟。哪怕在秦王快要滅亡楚、燕兩國之際,也堅決作壁上觀,巋然不動。
隨著秦軍殲滅五國軍隊,兵鋒直指齊國邊境。齊王才深切感受到秦國的威脅,慌忙之中急將40萬齊國軍隊集結於西部,準備和秦軍大打一場。誰知秦軍卻和齊軍玩起了躲貓貓遊戲,避實就虛,只留置少部分部隊佯攻,真實主力卻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40萬齊國軍隊來不及回援,齊國朝臣便在秦軍主力的攻擊下人心惶惶、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
二、戰前準備工作不足
齊王還幻想著秦國曾經立下的誓言,待秦滅五國之後,兩國劃地而治,秦王為西帝,齊王為東帝,以致於齊王信以為真,整天樂享安逸,軍事操練上戰備鬆弛,士兵戰鬥力低下。再加上齊國四十年未發生戰爭,舒適的環境磨滅了軍隊的進取之心,人人只知貪安逸、圖享受,和時常在戰爭中磨礪的秦國軍隊相比,簡直是螢火與日月,一旦碰撞,無異於以卵擊石。這一點,齊王心知肚明。
三、朝無賢臣猛將
隨著齊國老一批名帥名將的過世及被陷害,齊國卓越的軍事將領後繼無人。這一點從齊國集結40萬軍隊於西部可以看出,隨著楚、燕兩國滅亡,齊國已門戶大開,三面秦歌,任何一地都有可能是主攻的方向,而齊國偏偏認為秦軍會從西線進攻,集結40萬精銳固守西部防線,致使南、北線守軍孱弱。秦軍趁勢攻擊齊軍北部防線。以秦國的虎狼之勢,和齊國的西部防線精銳相拼都綽綽有餘,更何況去攻擊齊國更加孱弱的北部防線呢?不用腦袋想,齊軍失敗也在情理之中;朝堂上,丞相後勝派系掌握實權,但也早已被秦國賄賂收買。所謂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後勝自然向著秦國說話,慫恿齊王向秦國投降,更甭說抵抗了。
四、深知實力差距
自從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日漸增增日上。但齊國卻偏安一隅,經濟上,不銳意改革,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軍事上,久疏戰陣,野無精兵;朝堂上,政治腐敗,烏煙瘴氣;人心上,不願意用武力,想跟秦國和睦相處,對秦國畢恭畢敬(怎麼感覺這和東方某大國有點像啊)。一對比,立分高下,齊國朝野上下心知肚明。打是打不贏的,搞不好秦國憤怒了,再來一版“長平之戰坑降卒”,那更加得不償失。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投降算了。再說,秦王許諾的,只要投降,統統優待。到哪兒都是混生活嘛!
於是,齊國一干文臣武將紛紛踴躍走上了投降之路。可惜,秦王沒有遂他們的願,宰的宰,殺的殺。
-
5 # 珍珍兒的新新
一、齊國國力耗損下降公元前288年,齊國和秦國的君主同時稱帝,齊為東帝,秦為西帝,齊國的聲望達到了頂峰,是東方可以和秦國相抗衡的一個大國。然而齊愍王繼位以後,率領大軍滅了宋國這一舉動太過冒進,為後日的禍患埋下了禍根。齊國滅宋招致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公元前284年,韓、趙、燕、魏、秦五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齊國節節敗退,失去了70多個城市,整個國家幾乎都要滅亡了,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市。雖然最後齊國大將田丹率領部下復國,但齊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榮耀,再也不能和秦國相提並論。
二、齊國連橫合縱選擇錯誤秦國對待諸侯國的政策一直是遠交近攻,也就是籠絡齊國,攻打臨近的趙韓魏。齊國和秦國一直是盟國,再加上韓趙魏燕曾經攻打齊國。所以,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齊國也沒有和其它諸侯國聯合來反抗秦國。在這個過程中,秦國透過侵略其他五國獲得了巨大的戰爭利益,而齊國卻沒什麼作為,反倒因為君王不作為試國力下降,此消彼長之下,齊國遠比不上秦國國力!
三、齊國君主不作為的末代君主田建也是一位不作為的王,在他當政期間,齊國的大權一直由其母親君王后掌控。秦國攻打趙國的時候,曾經向齊國借糧,但被田建拒絕,趙軍最終在長平之戰中大敗。公元前249年,君王后逝世,田建便愈發的不作為了。田建任命自己的舅舅後勝為宰相,可後勝卻是秦國的爪牙,接受了很多秦國的賄賂。最終,在後勝的遊說下,田建放棄了合縱攻秦的打算,在秦滅其他五國的過程中,一直袖手旁觀,並沒有伸出援手。公元前221年,其它五國已滅,只剩下齊國,田建自己無德無才,後勝也在身旁不斷勸田建投降,秦國許諾如果田建投降,便給他五百里封地,田建不戰而降。可惜,田建的投降並沒有給他換來活路,最終被活活餓死。
總結一下,齊國對秦國不戰而降的原因,一是經過五國伐齊,齊國國力下降,沒有實力去抵抗秦國。二是齊國在連橫合縱中選擇錯誤,沒有聯合其它五國抵抗秦國,反而和秦國交好。三是齊國末代君王無能,近臣還被收買,不斷促成齊國投降秦國,最終導致齊國不戰而降,東方六國被秦國團滅,秦國一統天下。
-
6 # 古樓殘卷
古樓藏書,殘卷論史!
大秦鐵騎東出函谷而一統天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五國,而冷眼旁觀的齊國最終不戰而降,究竟是何原因?
齊國先後兩次變法吏治清明;尚武傳統不輸秦趙,常備軍至少在四十萬上下,始終處於強國之列;漁鹽之富冠絕天下;文化昌盛,稷下學宮開百家爭鳴之先河!且在滅亡前夕國庫充盈,沒有任何亡國之象,與其他五國國情有天壤之別! 究其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民眾富足安逸,不願再戰
史記中對於秦軍入臨淄是這樣描述的:
五國滅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 秦軍入臨淄,百姓不敢阻擋,齊王遂降。
面對即將國破家亡的現實,一向勇武的齊民居然放棄了抵抗,令人大跌眼鏡! 因此天下一統民心所向的影響下,一向安逸富足的齊國百姓不願做統一車輪下的犧牲品,他們不願意因為戰爭打破他們安逸的生活!
二,小人進讒,間諜充斥廟堂
齊國曆來合縱從不積極,後期壓根不管天下之事,坐視秦國吞併五國而無動於衷,偌大一個國家,只求偏安不求上進,聽信小人讒言!
王建聽流說,信反間,用後勝之計,不與諸侯從親,以亡國,為秦所擒,不亦宜乎!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不只是百姓安逸慣了,就連國君亦是如此!國君如果想發憤圖強,幾個小人,幾個間諜又能如何呢?
資治通鑑說:
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賓客入秦,秦又多與金。客皆為反間,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其實綜合來說,齊國自上而下都不願再戰了,從當年田單復國之後,到秦統一天下幾十年間,齊國享受了幾十年的太平生活,這在大爭之世的戰國簡直不可思議!
長期的安逸富足的生活改變了齊國齊人的風格!自古以來忘戰必危,就連孔子都曾提出: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一個國家即使再安逸也不能不居安思危,不修武備!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多麼深刻的道理!更何況在伐交頻頻的戰國時代!自古以來自求偏安者,無一不是迅速滅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因此,對於求安逸的齊人來說,只要能過得安逸的生活就足夠了!當秦軍兵臨城下之時,齊王齊民選擇投降!
甚至在面對韓信滅魏破趙下齊之時,齊民亦是渴望安逸的!然而當暴徒項羽到了齊地,齊民卻憤而反抗,為何?因為大家明白,項羽的暴政只會離齊民的希望越來越遠!
這也反應出老百姓是反感討厭戰爭的,他們渴望和平!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珍惜眼前的和平,勿忘歷史!警鐘長鳴!也許這也是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吧!
-
7 # 亙古懷念說史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齊國極盛而衰,與其他五國也結下了仇恨
齊國曾經在齊湣王時期達到全盛的狀態,齊湣王與秦昭王並稱東西二帝,同時也就是這個齊湣王把齊國推向了深淵。早在齊宣王時期,齊國趁燕國內亂出兵佔領了燕國長達三年,後因各國施加壓力齊軍被迫退出燕國。
燕昭王即位後發奮圖強,立志一雪前恥!他時刻不忘向齊國報仇,並制定了“誘齊滅宋、孤立齊國”的方針,派蘇秦出使離間齊國。在蘇秦的策動之下,齊國齊湣王(齊宣王的兒子)果然中計,引起了列國不滿,燕昭王派出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軍隊,一舉攻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最後只剩莒和即墨兩城),齊國幾乎滅亡。田單復國後,齊國與列國也間隙日深,經常採取冷眼旁觀和見死不救的態度。
二.秦國遠交近攻策略奏效,齊國君臣主昏臣庸
秦國和齊國並不接壤,中間隔著三晉之地。秦相范雎施用遠交近攻的策略麻痺了齊國。齊國也不乏知道唇亡齒寒道理的人,無奈戰國末年的齊國君臣毫無進取之心,碌碌無為!
秦國滅掉其他五國之後,獨自面對秦國的齊國再也難獨善其身了。再激烈的抵抗也難以改變不了被滅亡的命運,於是齊王建選擇了舉國投降!
簡而言之,齊國在戰國末年已經強盛不再,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奏效。
-
8 # 河東來
齊國選擇投降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人文背景:國君死不了。
當時的投降屬於在周王朝內部的投降,國君投降並不必然導致被誅殺,投降並不意味著失去統治的合法性,因為既然沒有統治權,統治權都是周天子才擁有,統治權都是別人委託行使,何來失去一說呢?
二、宗教背景:信仰大一統。
諸侯國大家都信奉儒教,只不過屬於不同的教廷而已,諸侯的兼併並不是大不了的事,當時戰爭的情況可以形象的比喻為“親戚打親戚”。
諸侯國國君及其宗親繼承人,其實就是當時的道家人物,就是高階道士,就是“巫”,可以陪同周天子這個“神”,這個“大巫”進行共舞的人。
三、軍事背景:戰爭打不贏。
秦國大兵壓境,齊國兵力無法對抗。
秦國及齊國,都是武士力量出眾的國家,但他們的武士階層還有區別。
秦國的武士階層組成的是“軍隊”,精通“兵家”,長於對外擴張,齊國的武士階層組成的則是“警察”,精通“墨家”,長於對內鎮壓。
所以,齊國整體投降,就全部變為了秦華人,墨家學說也就變成了秦國的主流思想之一,齊地墨家鉅子徐福成為秦始皇的心腹就是明證,只不過徐福利用秦始皇的信任實施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而且是兩次。
回覆列表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戰略攻勢下,在五國相繼被秦滅亡之後,初為春秋五霸之首,繼為戰國七雄之冠,立國長達845年的東方大國--齊國滅亡了。齊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訓是慘痛的。雖然以我們今天的歷史觀點事看,統一是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齊國曾一度稱“東帝”,與秦分庭抗禮,政治經濟文化在列國中均佔優勢,是有條件統一全國的。蘇軾在《六國論》中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時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但他也看到齊國不是因賂秦而亡,他的分析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五國既滅,齊亦不免矣。”事災上也確實如他所說。
一、齊國衰亡的過程
齊國自太公封齊立國以來,尊賢上功發展經濟,便利農桑漁鹽,建立國本,後經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田氏代姜之後,威王、宣王勵精圖治,再振大國雄風,在戰國之七雄之中,首屈一指,居七雄之冠,孟子說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重任,齊宣王進一步擴大了稷下學宮,經常躬聽有識之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廣泛招賢納士,選賢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驚人的膽略伐魏,破燕,合縱抗秦,聯合韓、魏以攻楚,齊國的王業得到快速發展。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子田地即位,是為齊國閔王。閔王即位之初,尚能承祖先餘烈,以兼併諸侯,統一天下為追求,以兼聽廣納,勵精圖治為要務,故齊國保持了強於天下的地位。他扶韓製楚,攻燕滅宋,合縱抗秦,使當時透過商鞅變法而崛起的強秦閉關多年“不敢窺兵于山東”。《史記·田完敬仲世家》記載:齊閔王三十六年,秦國派使者魏冉到齊國,傳秦王旨意,尊齊閔王為“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的齊國地域廣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實力強大,齊閔王正猶豫不決,恰好這時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見到齊閔王。齊閔王就問他:“好啊,先生來了,我正有一個問題問您呢?秦國派魏冉讓我稱帝,您以為這事如何?”蘇代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太突然,希望大王接受秦使的請求,但不要準備真的稱帝。為什麼呢?秦國稱帝,天下會很安在地接受,大王如果稱帝,就會帶來很多麻煩。況且讓出帝號,以博取好的名聲,有好處沒有壞處。秦昭王稱帝,天下人厭惡他,大王您不稱帝,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是大的好處。試想天下兩帝,大王以為各國尊齊呢還是尊秦呢?閔王說:“尊秦”。蘇代又說:“如果大王放棄帝號,天下人愛齊呢,還是愛秦呢?”“閔王說:“當然是愛齊而憎秦了。”蘇代又說:“兩帝立約伐趙與伐桀宋,哪一個更有利?”閔王回答:“自然是伐桀宋。”蘇代又說:“與秦共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放棄帝號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有好處,所以我勸大王放棄帝號來收取天下的信任。願大王仔細考慮一下。”在蘇代的分析勸說下,齊閔王放棄了“東帝”稱號。當時如果閔王能夠沿此思路繼續發揚威王、宣王遺風,積極進取,兼聽廣納,勵精圖治,保持好與五國的關係,一統天下的豐功偉業是有望得以實現的。
然而晚年的齊閔王,驕暴、好色、好樂、窮兵黷武,不聽諫言。《鹽鐵論·論儒》說他:“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 《戰國策·齊策六》則記載了齊閔王不聽諫言而殺死諫臣的事情:“齊負郭之民有孤?者,正議閔王,斬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子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為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可見,威、宣時代所形成的懸賞納諫、尊士Quest的良好政風,被閔王破壞殆盡。
晚年的齊閔王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致使國家破敗而百姓不堪。《大事記》雲:“齊之伐宋也,蘇代實啟之。秦之救宋也,蘇代復止之。代為燕反間,驕其君,勞其民,而速其亡也。其說燕曰:‘齊王長主也,而自用也;南攻楚五年,蓄積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疲弊;又以餘兵五千乘之勁宋,而包十二諸侯,此其君之慾得也,其民力竭也’。”從這段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齊閔王因誅士拒諫,而又好大喜功,在秦國說客蘇代的陰謀離間之下,中計敗國,使齊國國弊民竭,而這一切的結果,也導致了齊閔王自己的鼓裡殺身之禍,拉開齊國衰亡史的序幕。
齊閔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韓五國聯軍攻齊,敗齊師於濟西。閔王逃到衛國,衛國國君很客氣地收留他,但閔王仍然以“東帝”自居,擺架子。衛華人也就不再優待閔王,於是他再逃鄒國、魯國,兩國都不收留他;最後逃到莒,終於被楚將淖齒殺死於鼓裡。樂毅大軍長驅直入臨淄,將泱泱大國之都六七百年來所積蓄的財寶珠玉劫掠一空,攻佔齊國七十餘城。戰亂之中,閔王的兒子法章化裝成僕人躲進莒太史敫家中,與太史敫的女兒私訂終身。戰亂過去,莒地和齊國逃亡的大臣們商議立新君,到處尋找閔王的兒子,法章於是自己承認了是閔王之子,眾臣於是共立法章為齊襄王。襄王即位後,即封太史敫女為王后,王后生建。
襄王於公元前265年卒,其子建立為最後一代齊王,史稱齊王建。齊王建懦弱無能,胸無大志,一切國家大事悉決於君王后,君王后聽政掌權,慎微謹小,勉強維持局面,《戰國策·齊策》:“君王后事秦謹,與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餘年不受兵。”鮑彪在註釋中說:“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策略,而齊國也樂得暫時安寧,因此齊國事秦謹慎,這只是沒有明白秦國的計策而矣。”至於說齊“與諸侯信”恐怕未必然是這樣。《史記》說秦國當時日夜攻打三晉,燕、楚、五國各自相救,因此齊國四十餘年不受兵燹之災,這倒是實情。如果齊國真與諸侯信,怎麼能不助五國呢?
秦國採取遠交近攻政策,先攻韓魏。秦相範睢對秦王說:“我們說齊國的君王后素稱賢能,我要試探她一下。”於是命令使臣帶了玉連環給齊國,並且說如果有人能解開此至連環,秦王願意甘拜下風。君王后知道秦王是在試探她,使拿了金錘在手,照玉連環一錘打去,玉連環頓時斷碎。君王后對秦使者說:“回去告訴秦王,老婦已把玉連環解開了。”範睢知齊君王后也是女中豪傑,於是與齊國結盟。
齊君王后死,王建更是沒了主心骨,聽任貪財好色,昏庸糊塗的相國後勝擺佈。後勝是君王后的弟弟,由於君王后的威望和影響,齊王建對後勝過分地依賴,可謂言聽計從。秦國看到了齊國的這種局面,派人行反間之計,用大量金帛賄賂後勝,後勝接受賄賂,秘密與秦國往,派使者入秦,後來再讓這使者誇說秦國如何強大,多麼願意接待齊王去訪問。後勝常常為秦國侵滅各國開脫,當時秦大將王賁攻魏,魏王假派人與齊結好,共抗強秦。但後勝由於受了秦國賄賂,於是勸齊王建:不要答應與魏的聯合,不要惹惱了秦國,以免引火燒身。膽小怕事的齊王建聽信後勝的話,果然沒有答應魏國的請求。王賁很快消滅了魏國,立為三川郡。
齊王建六年(公元前259年),秦攻趙、齊與楚出兵相救,但趙國無糧可繼,向齊國借糧,齊國沒有答應借給他,可見這次與楚救趙也是做做樣子而已,結果長平一役,趙軍大敗,秦將王翦坑殺趙國降率40萬人。秦國不斷進攻韓、魏、趙、燕、楚等五國,齊國不但不救助五國,秦每滅一國,齊還派人到秦國表示祝賀。王建十六年,秦國滅掉了天下共主的周王室,齊國在昏君王建、奸臣後勝統治下,也沒有任何的表示,這與當年齊國先君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時代形成了多麼巨大的反差!秦國為了瓦解齊國,派人給後勝送了大批金銀財物,後勝就派了很多人到秦國的客卿,這些人接受了秦國的賄賂,都為秦國的利益說話。
齊王建二十八年,齊王建要入秦國朝拜、雍門司馬問道:“扶立君主,為了國家還是為了君主本人?”王建說:“為國家”。雍門司馬說:“為國家而立君主,君主為什麼拋開國家而去朝拜秦王呢?”王建只好還車返回齊宮。即墨大夫聽說雍門司馬勸止住了王建去秦,於是進諫說:“齊國地方數千裡,戰士數百萬。韓、趙、魏的官員多不願降秦,他們聚集在阿、鄄之間,大王可以招收他們並給他們配百萬之眾,使之收復三晉故地。這樣,臨晉這個關就可以收入。鄢郢的官吏不肯降秦,他們聚集在城南之下。大王可以招收他們,並給他們配以百萬之眾,使之收復楚國故地。這樣武關可以收入。這樣,齊國的威強可以再立,而虎狼之秦可以消滅。拋棄南面稱王的尊嚴而甘心西面事秦,我想大王是不會這樣做的。”但是齊王建不聽,終於入秦,秦王在咸陽置酒招待齊王建。
齊王建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30年秦國滅南韓。齊王建三十八年(公元前228年),秦滅了趙國。齊王建三十九年,秦國破燕,燕王逃亡到陳。四十一年秦滅楚。四十三年,秦王拜王翦的兒子王賁為大將,兵渡鴨綠江,圍平壤城,虜燕王喜,滅燕國。接著移師西進攻代國,代王嘉自殺。代王是承趙氏統緒和守趙氏宗祀的唯一宗嗣,代王嘉自殺國除。
王賁滅趙之後,飛書報捷至咸陽,秦王賜王賁手令說:將軍一出兵,就蕩平了燕、代兩國、橫掃兩千餘里,與你父親王翦將軍的功勞,不相上下。但是從燕到齊,是回師的順路,齊在、秦國的一統江山就象人缺一條臂膀。願將軍奮其餘威,一鼓滅齊。王賁於是揮師南下,取燕山,望河間一路南下。
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擊齊,齊王建由於聽相國後勝之言,相信齊秦交好,秦國不會滅齊,等到聽說五國全部被消滅時,心中恐慌,才開始發兵守西界,防止秦兵侵襲。但是想不到王賁大軍從北方順勢南下,兵過吳橋,直犯濟南。齊國自王建即位,四十多年,不受兵戈,軍事戰略全無,士兵久不操練,全無戰鬥防守能力。王賁虎狼之師由歷下取淄川,直達齊都臨淄。所過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齊王建聽後勝之言,只得束手投降,全城百姓雖怒,但也無人敢出來爭鬥。王賁兵不血刃,兩個月之間,全部佔領了齊國領士,秦王聞捷大喜,傳令說:齊王建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現在將士拼命征戰。齊國被我消滅,本應把齊國君王全部折首,姑念王建四十年來對秦的恭順,免王建死罪,可與妻子遷往共城,每天供應一斗粟,讓他活命。後勝誤國,就地處斬。”王賁接命令斬了後勝,這個貪賄誤國的奸臣,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戰國策·齊策》中《齊王建入朝於秦》記載:秦使陳馳,引誘齊王建到秦國去,並答應給他五百里的封地。齊王建不聽即墨大夫興兵抗秦的勸告,而聽信陳馳的話,於是西入秦,被囚在共城松柏之間,飢餓而死。
被遷共城的齊王建,住處偏僻,只有茅屋數間,四圍松樹森森、無人居住,王建上下也帶了幾十口人,只靠鬥粟不能吃飽,於夜間又飢又冷,聽四周松濤陣陣,更感淒涼。想當初為齊王可等富貴,悔不該聽信後勝之言,成了亡國賤俘,受此飢寒,生死難料。不數日鬱郁而死,從人俱逃。齊地人聽說王建被俘寒餓而死,編了一首歌唱道:
松樹啊,相樹啊!
飢餓時不能當飯!
誰使齊王建到了這種地步啊!
可嘆的是他自己用的人不賢!
二、齊國衰亡的原因探析
本來有條件統一六國,建立一統帝國的齊國,在最後一代國君齊王建的昏庸和姦臣後勝的貪賄諂媚之中滅亡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由誰來統一中國,齊國為什麼從春秋五霸之首,戰功七雄之冠的泱泱大國被強秦所滅,是應該從各方面探討其歷史原因和教訓的。
《淮南子·泰族訓》雲:“齊王建有三過人之巧,而身虜於秦者,不知賢也。”這說明前人早已從政治上探討齊國滅亡的原因了:較為直接的近因就是齊王建不任用賢人,又昏庸無能,一味聽從奸臣賓客的詭言詐計,所以造成了齊國政治上兩方面的失敗:一是對外迎合了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破壞了合從亡盟,失去了其他諸侯國的支援,給了秦國各個擊破的機會;二是離間了君臣關係,渙散了內部的戰鬥力,使堡壘從內部不攻自破。更為間接的遠因則是齊國自閔王晚年,自己破壞了歷代先君的尊賢尚功、兼聽廣納的優良傳統,驕暴好色好樂,窮兵黷武,致使國貧民弊,賢士外流,使國家從政治、經濟上強大而迅速跌入谷低。襄王嫉賢妒能,使破燕復齊,功蓋千古且忠勇剛直的安平君田單無法安於齊國,不得不避禍趙國。西襄王死,王建立、君王后掌國事,也缺乏遠見卓識和振興齊國的膽略,所謂“事秦謹,與諸侯信”實際上是一種苟求自保的錯誤政策,為王建的先降後亡埋下了禍根。
其次,前人還從軍事上探索了齊國滅亡的原因:“後勝相齊……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五國已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在列國紛爭的時代,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不修守戰之備,不助五國抗秦,無疑是齊國最終滅亡的軍事方面的原因。
再作進一步的探討,我們還會發現,決定政治、軍事因素的根本在於文化觀念的差異。
(一)齊俗尚侈西秦作尚樸。
《漢書·地理志》記載:“太公以齊地負海澙滷,少五穀向人民寡,乃勸其女工之業,通漁鹽之剩麵人物輻輳。後四十年,桓公用管仲,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歸。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齊國在創業之初,由於自然條件限制、生產不發達、民風尚為儉樸,後來隨著生產力日益發展,齊國成為“泱泱大國”,奢侈浮靡之風,漸及全國,這個奢侈之風的源頭,可能就是“身在陪臣而取三歸”的管仲。《列子·楊朱》篇中說:“管仲之相齊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在管仲的推波助瀾下,齊國的奢侈之風一步步升級,到戰國時期,奢侈之風,愈演愈烈,在民間也有了廣泛的市場。張儀說齊王時說:“天下強國無過齊者,大臣父兄殷眾富樂無過齊者。”而《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狗、六博、踏鞠者。”由此可見當時的齊國到處瀰漫著一派玩物喪志,不思征戰的風習了,這種民風直接影響到國防的安全,直接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齊國國君“不修守戰之備”、老百姓則完全喪失戰鬥性,當秦國大軍壓境時,就出現了“民莫敢格者”的結果。
而秦國的情況與之相反。據《苟子·強國》載:“應侯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孫卿子曰:‘其因塞險,形勢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力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孫卿子所見到的秦風民俗,質樸清雅,穿著從容有常無奇裝異服。這樣的民風就會使“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就會使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 (同上)。這樣,也就會使老百姓形成“修習備戰,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漢出·地理志》)的風習。朱熹說“秦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 (《詩集傳·秦風》注)這就無疑會大大增強秦國的兵員素質和在戰場上的戰鬥力。齊、秦風俗民習對其在統一中戰鬥力的不同影響於此可略見。
(二)齊人貪利與秦人好功。
齊人立國之初,太公首封,治齊以尊賢上功為尚,對齊國的立國施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形成了尊賢上功的優良傳統。但到中後期,由於經濟發達,奢侈之風的影響,又加上地處中原東陲,不諸侯各國互相攻伐的形勢下。“五國各自救於秦,以故齊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齊人的重功傳統逐漸被趨利所代替,並向私利和唯利發展。其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勝過了對軍功的嚮往。朝野上大形成一種追名逐利之風。“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荀子·強國》),而賣國求利之徒直接斷送齊國的命運。後勝受金誤齊,齊不貸粟於趙使趙敗亡都說明了這一點。
而秦人重軍功,上耕戰,立法度,修戰備已成共識,本來秦地處西陲其風俗就有濃厚的戎狄特點,“其人不讓,皆有鬥心。” “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獄,親戚相思。” (《呂氏春秋·高義篇》)是其特點。特別是自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之後,更是“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鬥諸侯。”秦國統治者用軍功,物利鼓勵人民作戰生產的辦法,激勵了秦人勇敢殺敵的熱情,使秦軍成為當時作戰最勇敢,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使秦國在戰國末期那樣列國紛爭的局面中,具有了取勝的優勢。
(三)齊貴黃老、陰陽之學與秦重法制。
黃老之學崛起於齊威王、宣王時期的稷下。最初它是出於政治的需要,宣稱田齊是黃帝的胤胃,為正名分作為維護田齊統治的思想武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提出“因道全法”的思想,指出“道”是“無根無基、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的靜因之道,宣揚效法天地,因任自然作為至高準則。這種學說對戰國後期當時處於列國紛爭。一切效勝於戰場的社會環境中的齊國,不僅不合時宜,而且是渙散民心,衰敗士氣的毒劑,直接影響到齊國地綜合國力維護。
在戰國後期齊國還有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學說。它講求“五法始終”、“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茲。”(《史記·封禪書》)鄒衍之語,多為“怪迂之變,”是些“閎大不徑”的話,距現實較遠,使人們往往難於推誠置信。同時,他的“五德始終”之說,把朝代交替,統一的成功,看成上天的安排。這在當時,群雄競戰、列國紛爭的形勢下,實際上是渙散了齊國的軍心和民心,對齊國的統一事業是大有其害的。黃老陰陽五行學說的盛行,更直接的是大量神仙方士的產生給齊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燕齊之士,釋鋤耒,爭言神仙方士,” (《鹽鐵論·散不足》),大量迂怪、阿諛之徒的產生和華人都放下鋤頭,不事農桑,專務空談神仙之風,使齊國在群雄爭霸中,從思想上自我解除了武裝。
而秦國的社會思想卻呈現另一種景象:他們君王專制、中央集權、重勢尚刑。在思想上主張排斥百家,實行文化專制,崇尚赤裸裸的功利主義,表現出強烈的輪倫理,重實利的傾向。這種倡專制,重法術、尚功利、提倡嚴刑峻法的思想,在以武力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在那種軍事勝負壓倒一切的情勢下,無疑是一種極合時宜的思想利器。大大地加強了思想的統一,步調的一致,大大提高了秦國的戰鬥力。
基於上述分析,在公元前221年秦國先滅掉韓魏燕趙等五國之後,再來攻打孤立無援的齊國,齊國又是朝無賢臣,野無精兵,人心渙散,就只有先降後已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