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言以兌

    每個時代戰爭的武器,戰法,兵士素養不同,導致戰爭規模不同,慘烈程度自然不同。

    以下列舉一些各個時代相對來說慘烈的戰爭:

    1.春秋時期-晉楚城濮之戰;

    2.春秋時期-齊晉鞌之戰;

    3.春秋時期-越國滅吳戰爭;

    4.戰國-長平之戰;

    5.戰國-公元前234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滅七國戰爭;

    6. 楚漢之戰系列-三秦之戰,彭城之戰

    7.三國-官渡之戰

    8.三國-赤壁之戰

    9.南北朝-淝水之戰

    10.唐朝-睢陽之戰

    11.北宋-宋遼歧關溝之戰

    太多了,此處省略100字

    近代最慘烈的非抗日戰爭-衡陽保衛戰莫屬。

  • 2 # 勇戰王聊歷史

    上甘嶺戰役:首先,此戰結束後,我們看看中美兩軍對參戰戰士的表彰:

    美方:兩臺內頒發三塊象徵著軍人最高榮譽的“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而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只頒發5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只才頒發了4塊。

    再看志願軍方面:志願軍15軍中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級戰鬥英雄共12347人,佔該軍總人數的27.5%!志願軍有至少38位有名有姓的志願軍戰士透過拉響炸藥(手榴彈,爆破筒)、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等方式與敵人同歸於盡。無名英雄更多。

    其次,我們看看雙方的彈藥消耗。

    上甘嶺戰役發生在3.7平方公里(3700000平方米)大小的山地上,美軍發射了190萬枚炮彈和5000枚航空炸彈,平均每2平方米,落下一發炮彈!要知道,一發105毫米榴彈炮彈的殺傷半徑是10米到20米左右。。。

    戰後,我方固守的陣地被削低2米,許多坑道別削去五六米。有人在上甘嶺陣地上隨便抓起一把土,數出32粒彈片。

    對於我守衛陣地的戰士來說,最喜歡的武器就是手榴彈,擲彈筒。這主要是因為機槍需要維護保養,同時,彈藥消耗大,後勤保障困難。四十五師一個師就消耗10.65萬顆手榴彈,4.6萬顆手雷和1500餘根爆破筒。

    最後,再看看傷亡情況。

    志願軍:投入4.3萬人,陣亡7100餘人,傷8500餘人。以1號坑道為例:前後投入三四百人,最後只活了8人。這八人中,有兩人在撤退時犧牲了。活著走到軍部的6個人中,又有一人吃餅乾和罐頭撐死了。這個1號坑道,就是“一隻蘋果”故事裡的主角。

    聯合國軍:投入4萬人,傷亡15000人。

    此戰中,志願軍兇悍的戰鬥作風,讓美軍膽寒。

  • 3 # 白玉湯1975

    您提出的問題一瞬把我帶到了1937年8月13日那血肉橫飛,硝煙瀰漫上海灘前。使我夜不能寐,提筆回答了您的問題。我心目中打的最為慘烈的戰役只有八一三淞滬會戰(日稱上海事變)這是一場中國軍民用血肉之軀保家為國,共禦外侮的慘烈戰役。七.七事變以後倭人亡我之心不死,屢生事端,海、陸、空軍集結上海,日本陸相杉山元揚言:三個月解決中國事件。1937年8月13日中國守軍先發制人,率先向日軍發起攻擊,戰役初期中央軍精銳盡出,87、88、36師三個德械師,中央教導總隊,就連宋子文的私人武裝全部德國裝備的稅警總團共三萬人(戰後僅剩二千人)都編入了戰鬥序列。開始還在觀望的各路軍閥看到老蔣絕心,國難當頭也紛紛趕往松滬戰場。川軍由薛嶽將軍指揮,穿著草鞋走出蜀地,再換火車日夜行軍,於10月13日川軍20軍134師打響了川軍抗戰第一槍,桂軍由白崇禧將軍指揮於桂林誓師,星夜開赴戰場,桂軍6個師,6萬將士,一下火車,隨既加入戰鬥,僅三天傷亡4萬人,組織萬人敢死隊無一生還,桂軍慘烈,川軍威武。東北軍67軍軍長吳克仁是戰死在淞滬的最高將領,自他而下67軍全部陣亡。戰鬥之慘烈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是場"絞肉機"似的戰鬥,國軍一個師的兵力三小時全部覆沒,倭國投入兵力二十餘萬,海陸空全面開火,我方軍民幾乎是用血肉之軀組成一道道防線,阻擊日軍進攻,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滬會戰中國軍人參戰80餘萬,死傷超過30萬,曰本投入兵力20萬。傷亡5萬餘人。這場戰役中國軍民頑強抵抗,同仇敵愾。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同時也拉開了華人八年抗戰的序幕。我輩當自強報國,不負先烈英靈。抗戰將士萬歲,國家昌盛,民族萬歲。

  • 4 # 花木童說史

    抗日戰爭時期,常德守城戰役打得極為慘烈,餘程萬的57師血戰30天,僅83人突圍。

    1943年10月,日軍集結了7個師團10萬兵力,和國軍16個軍21萬人在常德地區會戰。

    10月底,日軍116、68師團進逼常德。第六戰區計劃使用薛嶽將軍“天爐戰法”,派57師堅守常德誘敵深入,然後合圍殲滅。

    為什麼選57師,是因為餘程萬師長驍勇善戰,而且非常善於防禦戰。11月3日,57師進入常德城,開始搶修防禦工事及各項巷戰工事。

    日軍116師團率先在外圍陣地發起進攻,雙方激戰一週左右,餘程萬師長下令外圍部隊撤離,誘敵深入。

    日軍以為國軍主力潰逃,16日兵分三路肆無忌憚地朝常德東、西、北門進逼。當兵臨城下時,借調的74軍炮兵團萬彈齊發,打得日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

    18日,日軍11軍主力集結完畢,開始發動總攻,率先出場的日軍飛機,對57師陣地一番狂轟亂炸,然後步兵發起衝鋒。

    不過接連三天的攻擊都被57師打退,但57師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損失也很大。21日國軍空軍提供了空中支援,擊落了兩架日機,日機暫時退出了戰鬥,但日軍地面部隊加強了攻勢。

    又苦戰三日後,57師僅剩2000多人,餘程萬師長急了,說好了誘敵深入然後合圍,援軍呢?

    長官部回覆在調配中,但事實上由於軍委會和第六戰區配合失誤,援軍都被日軍牽制住了,現在57師只有孤軍堅守。

    28日一早,日軍對西門發起了進攻,戰鬥打得非常慘烈,但57師的戰士非常勇敢,7連的一個班長眼睛被炸瞎了,還在和日軍肉搏,連送飯的伙伕都加入了戰鬥。

    隨著戰事的吃緊,承德的警察也加入了戰鬥,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西門守軍打退了日軍四次衝鋒,成功守住了城門。

    不過由於敵我兵力懸殊,當天晚上常德北門失守了,慘烈的巷戰開始了。29日,前來增援的第十軍,遭到日軍兩個師團圍攻被擊潰。

    而常德城內已彈盡糧絕,被巷戰打急眼的日軍開始使用毒氣彈。至12月1日,常德守軍僅剩500多人,其中大部分還是借調的74軍炮兵團戰士。他們決定和常德城共存亡。

    12月2日,常德城全線失守,餘程萬看到已迴天無力,為給國軍儲存一點精銳,他下令炮兵團突圍,不過遭到了團長柴意新的拒絕,他力主掩護餘程萬師長撤退。

    雙方誰也沒說服誰,又一起投入了巷戰。3日凌晨,57師師部開會一致要求餘程萬率炮兵團突圍,剩下的一百多人退後掩護。

    會議後餘程萬帶著炮兵團170人開始突圍,後來乘水路離開了常德。3日白天常德城內57師戰士全部壯烈殉國,常德徹底落入日軍之手。此戰57師加74軍炮兵團9000人,僅倖存83人。

  • 5 # 孔見文史

    凡爾登戰役可以說是相當慘烈了。

    這場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德意志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凡爾登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

    戰鬥對於法軍來說是艱苦的。德軍有27個師,1000門大炮,而法軍只有10萬人,270門大炮。但好歹算抵住了德軍的進攻。待法國援軍趕到之後,雙方開始了拉鋸戰。德軍未在頭天一舉拿下凡爾登,已經失去了戰機,雙方都在向凡爾登增兵,擺開了決一死戰的陣勢。激戰到4月,法軍的兵力已與德軍相當。德華人急了,由皇太子親征,並首次使用了毒氣彈。但法軍仍將德軍的攻勢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軍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高潮,但仍被法軍抵擋住,到秋天,法軍開始反攻了。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之稱。

    凡爾登戰役德法雙方投入了近兩百萬兵力,傷亡人數共計達七十多萬。德軍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法軍反攻開始以後,逐次收復了凡爾登以東的大片土地,德軍節節敗退。到1917年,德、奧陣營日益衰敗,終於在1918年戰敗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即結束。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戰役和轉折點,德軍未能實現它奪取凡爾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計劃,在耗盡兵力後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終失敗。

  • 6 # 二月一日

    太平洋戰爭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其戰爭慘烈程度至今讓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不寒而慄,而太平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當屬1945年的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位置)

    二戰後期,隨著戰爭形勢的不斷變化,美軍改變原本制訂的登陸臺灣島計劃,改由進攻小笠原群島,而硫磺島的戰略地位則日益凸顯。

    1944年萊特灣海戰後,日本海軍主力被消滅殆盡,而硫磺島擁有軍用機場,一旦美軍佔領硫磺島,就可以利用軍用機場成為轟炸日本的軍事基地,硫磺島也成為了日本守衛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

    而日軍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不斷增加島上的軍事防禦力量以及兵力,日軍將硫磺島上的日軍重新組建為陸軍第109師團,任命慄林忠道為師團長。

    (慄林忠道)

    在這裡介紹一下慄林忠道,慄林忠道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後擔任駐美國武官,對美軍作戰方法頗為熟悉,是日軍中少有的“美國通”。而後擔任騎兵聯隊長,騎兵旅團長等職務,並於1944年擔任任小笠原兵團司令兼109師團師團長,成為硫磺島戰役中日軍的最高指揮官。而他將成為美軍在硫磺島中的噩夢。

    (硫磺島戰役圖)

    1945年2月19日,美軍在硫磺島登陸,熟知美軍戰法的慄林忠道則讓出灘頭陣地,讓日軍藏在已經挖好的四通八達的山洞中,這樣既可以躲避美軍轟炸又可以佔據有利地位對美軍實施火力打擊,而這一招的確使美軍陷入了極大代價。

    美軍在戰役最艱難的時候,每天只能前進數米,在登陸5天后,美軍已經傷亡了6000餘人,美軍海軍陸戰隊第5師面對的則是硫磺島守軍中的主力,其傷亡高達75%。很多部隊的連長、排長等軍官全部傷亡殆盡,只能由士官擔任指揮長,甚至連後勤方面的炊事兵和司機都投入了一線作戰。

    而日軍方面慄林忠道也知道,硫磺島不可能守住,但是一定要不惜代價最大程度的殺傷美軍,所以他要求每名日軍必須殺死10名以上的美軍才可以“玉碎”。

    3月26日,慄林忠道率領殘軍向美軍發起了最後的攻擊,後這夥日軍被美軍殲滅,慄林忠道剖腹自殺。

    本計劃用一週左右時間佔領該島的美軍用了整整36天才佔領了該島,並且美軍也是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戰後據統計,美軍共陣亡6821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而日軍在硫磺島的守軍,除1083人被俘外,其餘22,703人全部陣亡,而此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中唯一美軍傷亡多於日軍的戰役,所以此戰役也被稱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

    由於大量日軍死在了硫磺島上,所以時至今日,日本政府還會組織人員收集日軍遺骸,在日本挖的四通八達的山洞裡,仍有上萬具日軍殘骸埋在裡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有名氣的戰役莫過於兩場,一場為索姆河戰役,一場為凡爾登戰役,這兩場戰役都極大的消耗了雙方的兵力,這其中又以索姆河戰役傷亡最為慘重。

    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中的屍體)

    索姆河戰役爆發於1916年7月,共歷時4個月,此戰役也是一戰中雙方爆發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

    其中,英法聯軍投入86個師,德軍投入67個師,交戰兵力達100多萬人,開戰第一天,英軍就傷亡了57000餘人,在四個月的作戰中,雙方進行了大量的炮擊,發射了大量炮彈。

    戰役結束後, 英法聯軍傷亡79萬人,德軍傷亡33.8萬人,總共損失100餘萬人,而此戰役也迫使德軍收縮防線,在西線被迫轉入防禦狀態。

  • 7 # Dark清帝國傅儀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時間發生在1916 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間,英、法兩國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於是在位於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作戰。雙方陣亡共30萬人,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放進戰爭的寶座,1916年初,根據協約國確定的戰略方針,英法聯軍計劃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爾河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徹底擊潰法國北部德軍。索姆河地區屬丘陵地帶,地形起伏不平,森林和村莊星羅棋佈。德軍在該地區構築有三道陣地,主陣地為階梯式塹壕和坑道工事,前沿陣地敷設多道鐵絲網。守軍是德第2集團軍13個師 (後增至67個師),防禦縱深 7~8公里。英法聯軍投入39個師(後增至86個師,其中英軍54個師,由福煦將軍指揮)、3500門火炮和300多架飛機。7月1日晨,經7天炮火準備後,英第4集團軍(由羅林森將軍指揮)從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英第3集團軍第7軍在其左翼採取保障行動;法第6集團軍(由法約勒將軍指揮)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當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為德軍坑道工事所阻。英軍採用密集隊形衝擊,遭敵槍炮火力殺傷,損失近6萬人。2~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攻佔德軍第二道陣地,法軍一度佔領巴爾勒、比阿什等德軍防禦要地。因聯軍為離心方向進攻,且組織協同不力,進展遲緩,使德軍得以迅速調集援兵,並於7月19日將第2集團軍分編為比洛指揮的第1集團軍和加爾維茨指揮的第2集團軍,加強索姆河上游地區的防禦。至7月中旬,聯軍僅向前推進數公里,未達成戰役突破。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兵器,作戰行動變成了一場消耗戰。9月3日,英法聯軍以56個師的兵力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深入德軍防禦縱深2~4公里。9月15日,英軍使用49輛坦克(實際參戰僅18輛)配合步兵進攻,佔領德軍第三道陣地的若干重要支撐點。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聯軍步坦協同發動兩次進攻,均未取得決定性突破。此役,聯軍以損失61.5萬人(英軍42萬人、法軍 19.5萬人)的巨大代價,奪佔德軍240平方公里的陣地,牽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德軍損失65萬人,被迫收縮防線,在西線暫時轉入戰略防禦。此役表明,進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佔優勢,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難以達到突破對方縱深防禦的戰役目的。

  • 8 # 細雨之魚

    斯大林格勒戰役,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雙方先後共投入兵力接近400萬,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人數【包括平民】超過200萬,結果德國喪失全國1/4武器裝備,最精銳第六集團軍15萬被全殲,從此蘇德戰場攻守易位,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轉折點,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開始。

  • 9 # 歷史伶俜者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性質的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次戰爭中很多新式武器也登上了舞臺,也正是因為它們,這次戰爭的傷亡超過了之前所有的戰爭傷亡。

    其中最慘烈的戰役當屬索姆河戰役了。此次戰役一共持續了141天,第一天的戰鬥就死傷了近6萬人,重傷亡超過140萬人。其中英法聯軍死亡65萬人,德軍死亡人數超過53萬人,受傷後得不到救治而死亡計程車兵大概還有15萬人。

    索姆河戰役中創造了一個人工火山口,這就是梅森山大爆破。英法聯軍在意識到與德國必有一戰的情況下,打算未雨綢繆實施地道戰,它們派遣工程師和工兵部隊在德軍駐紮的梅森山下挖掘了地道,將454噸炸藥放在了地道中。

    兩年後,戰爭爆發了,在開大的第一天,法國拉布瓦塞勒鎮德軍駐地下的炸藥群被引爆,6萬立方米的山坡瞬間灰飛煙散,只剩下一個巨大的“人造火山口”。近百噸炸藥消滅了陣地周邊三千米範圍內的近萬德軍士兵,待灰塵沉降後英軍佔領了這個陣地,卻不料德軍兩個火炮營又足足轟炸了這個陣地13分鐘。

    索姆河戰役中,總長度超過15英里的的戰場上,吉爾蒙特(Gillech)和金吉(Ginchy)兩個陣地尤為慘烈,4個火炮師整整轟炸了15分鐘,再由首度現身的坦克進行推進,死在這兩個陣地計程車兵接近40萬。

  • 10 # 我來讀歷史

    要說最慘烈的戰役 這個毫無疑問 肯定凡爾登 雙方士兵失望近百萬 注意 死亡的都是士兵 沒有平民!!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和法軍於1916年2~12月在法國凡爾登築壘地域進行的戰役。戰役企圖和兵力部署1916年初,德軍統帥部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集中兵力對西線法軍的凡爾登突出部實施突擊,以牽制和消耗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受領進攻任務的部隊是德國皇太子威廉指揮的第5集團軍(轄7個軍共18個師,1200餘門火炮、約170架飛機;後增至50個師,約佔西線德軍總兵力的1/2)。其部署是:第7、第18、第3軍(6個半師,879門火炮、202門迫擊炮)在孔桑瓦至奧恩河15公里寬正面上實施主要突擊,第5軍掩護其左翼;第15軍在奧恩河以南6公里處實施輔助突擊,第6軍在默茲河西岸採取牽制行動。在主突方向上,德軍步兵比法軍步兵多兩倍,炮兵多3.5倍。為達成戰役突然性,德軍於同年1月在西線實施一系列佯動。凡爾登距法德邊境50公里左右,是法國首都巴黎的東北門戶,為雙方必爭之地。法軍凡爾登築壘地域橫跨默茲河兩岸,正面寬112公里,縱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禦陣地,前三道為野戰防禦陣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備工事和兩個築壘地帶構成的堅固陣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法第3集團軍(轄11個師,630餘門火炮,由F.埃爾將軍指揮;後增至69個師,約佔法軍總兵力的2/3)5個師防守凡爾登以北地區,3個師防守凡爾登以東和東南地區,另3個師作為預備隊配置在凡爾登以南默茲河西岸地區。戰役經過2月21日7時15分,德軍開始炮火準備。為隱蔽主突方向,德軍炮兵在寬40公里的正面上同時實施炮擊,航空兵首次對法軍陣地實施轟炸,摧毀部分防禦陣地,並殺傷大量有生力量。16時45分,德軍步兵發起衝擊,當日佔領第一道防禦陣地。在以後四天中,又先後攻佔第二、第三道防禦陣地,向前推進5公里,佔領重要支撐點杜奧蒙堡。2月25日,法軍統帥部任命第2集團軍司令H.P.貝當為凡爾登前線指揮官(5月1日起由R.-G.尼韋勒繼任),並調集一切可以動用的部隊,決心在凡爾登地區與德軍決戰。26日,貝當下令奪回杜奧蒙堡。法軍經四天激戰,損失慘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軍利用唯一與後方保持聯絡的巴勒迪克—凡爾登公路(又稱“聖路”),源源不斷地向凡爾登調運部隊和物資,一週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物資2.5萬噸。這是戰史上首次大規模汽車運輸。法軍大批援軍及時投入戰鬥,加強了縱深防禦,對戰役程序產生了重大影響。至月底,德軍彈藥消耗很大,且戰略預備隊未及時趕到,攻擊力銳減,從而喪失了突破法軍防線的時機。3月5日起,德軍擴大進攻正面並將主突方向轉移到默茲河西岸,企圖攻佔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軍炮兵的威脅,並從西面包圍凡爾登;同時繼續加強東岸的攻勢,由急促攻擊改為穩步進攻,但遭法軍頑強抵抗,付出巨大傷亡後僅攻佔幾個小據點。4~5月間,德軍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噴火器、窒息性毒氣和轟炸機,對西岸法軍實施重點突擊,但步兵進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線後,遭法軍炮火猛烈反擊,5月底停止進攻。在東岸,法軍頻繁輪換作戰部隊,不斷實施反擊,與德軍反覆爭奪,遲滯德軍進攻。6月初,德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經七天激戰切斷沃堡與法軍其他陣地的聯絡,迫使沃堡守軍於7日投降。6月下旬,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毒氣彈和催淚彈猛攻蘇維耶堡,在4公里寬的正面上發射11萬發毒氣彈,給法軍造成重大傷亡,一度進抵距凡爾登不足3公里處,但終被擊退。俄軍1916年夏季進攻戰役和西線索姆河戰役開始後,德軍在凡爾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爾後的進攻行動只是為了牽制當面法軍。經數月苦戰,德軍雖在凡爾登以北、以東地區楔入法軍防線7~10公里,但未能達成戰役突破。8月29日,E.v0n法爾肯海恩被免職,P.von興登堡元帥接任德軍總參謀長。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進攻。10月24日,法軍發起大規模反攻,於11月初收復杜奧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軍再次發動反攻,基本收復被德軍攻佔的陣地。戰役至此結束。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屠宰場”和“地獄”之稱。戰役中,法軍野戰工事與永備工事相結合組織防禦的經驗,成為大戰後各國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據。

  • 11 # 丨好好先生

    如果我們在中國歷史上只能關注其中一場戰爭的話,那就必須是長平之戰了。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記載最早、規模最大、圍殲最徹底的一場戰爭,戰敗的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抵抗強敵,而戰勝的秦國在統一中國的道路上也就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真可以說是“一戰天下定”。

    當時,秦軍的主將是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而趙軍的主將先是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後變換為是名將趙奢之子趙括,趙括也因為這戰失敗被稱為是“紙上談兵”的典範。

    那麼,趙國為什麼要中途換將?趙國又是為什麼戰敗了呢?

    01

    長平之戰,中國史上最波瀾壯闊的戰爭!

    如果我們覆盤長平之戰,其實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虎口奪食

    在公元前260年,秦國奉行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派王齕攻打臨近國家南韓的上黨,而上黨的守將馮亭知道自己打不過秦國,但又不想這麼便宜了秦國,於是轉將上黨獻給了趙國。

    趙孝成王聽了以後,找來叔叔平陽君趙豹商量,結果被他給澆了一盆冷水,告誡他不要想著白得利益,更何況這還是虎口奪食呢。

    可是年輕的趙王並不甘心,他又找來了平原君趙勝和趙禹一起商量。結果兩人都認為可以,上黨這麼個好地方,不要白不要,反正趙國和秦國本來就是世仇,為什麼不拿下呢?於是趙王就派平原君趙勝去接收了上黨。

    第二階段,堅守不出

    在公元前261年4月,被搶走嘴邊肉的秦國王齕帶兵進攻上黨,趙國這邊派出老將廉頗救援。結果當時上黨已經被攻陷,而兩軍第一次遭遇戰發生在玉溪河谷,趙裨將茄被斬殺,趙軍初戰就被打敗了。

    初戰不利的廉頗於是被迫往長平方向退卻,堅守在百里石長城,利用地利優勢形成全線佈防,居高臨下抵禦秦軍,任憑秦國怎麼約戰,都拒不出戰。

    第三階段,伐交用間

    在正面戰場打不開局面、後勤補給線長壓力大的情況下,秦國開展了一系列軟實力攻勢:先是利用趙國派使者入秦和談的時候示好趙國,讓其他諸侯國害怕秦趙勾搭而不願出兵支援趙國;同時秦國還派出間諜,在趙國的首都散步謠言,“秦國害怕的只是名將趙奢之後趙括,廉頗也就那水平了,早晚他就會投降了。”

    年輕的趙王由於一來前方戰線吃緊但老將廉頗卻始終堅守不出,他在後頭每天就看見傷亡人數不斷上漲;二來如此戰爭損耗下後勤壓力也真是很大,所以力排眾議換上了年輕的將領趙括。

    第四階段,風暴前夜

    公元前260年夏天,接管長平四十五萬大軍的趙括,第一件事是先把原有的軍事部署和防守策略改掉,並且撤換了大批中下級的軍官,同時開始收縮兵力準備主動出擊,力圖一戰殲滅秦軍。

    而趙括不知道的是,秦國已經悄悄把主將由王齕替換成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一方面針對趙軍的動作將丹河東岸的天然高崗建立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一方面安排了兩支隊伍,其中一支兩萬五千人馬準備切斷出擊趙軍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騎兵用來切斷留守趙軍和出擊趙軍主力的聯絡。

    緊接著按著白起的指令,秦軍的先頭部隊假裝戰敗,將趙軍主力吸引到秦軍預防的戰場。不知中計的趙括到了後全力猛攻秦軍陣地,但頑強的秦軍在短時間內讓趙軍根本難以攻破。

    這時候埋伏的兩支隊伍依計行事,趙軍完全被切成兩段,最後趙軍出擊的主力失去了後勤的保障,而留守的部隊空守糧草輜重卻根本不敢增援。於是秦軍開始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最後被秦軍壓縮在了將軍嶺與韓王山所之間的一片山谷裡。

    第五階段,舉國而戰

    被困的趙括下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將趙軍合圍在谷地。趙軍主力被圍的訊息報到了秦國和趙國,兩方開始了新一輪國力的角力。

    趙王遣使求救附近的楚國和魏國,但由於楚、魏聽到的是趙國使者在秦國大受禮遇的訊息,根本不願出兵,於是趙王只能從本國抽調部隊趕往長平。

    另一方面,得知趙軍主力被圍,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並下令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丁都要出征支援長平,這使得趙國的援軍完全被阻隔無法前來幫助。

    該年9月,被圍46天的趙軍開始突圍,結果趙括被秦軍射殺,趙軍傷的傷,餓的餓,只能全體投降。

    但龐大的降兵隊伍令白起感到憂慮,於是他假意用好酒好肉安撫降卒,承諾年輕的會帶回秦國,老弱的會放回趙國。但是到半夜的時候白起卻下令所有秦兵以白布裹頭,吩咐“頭上沒有系白布的都是趙人,要全部殺光”。於是一夜之間所有趙國降卒全部被殺,只留下240個年幼的趙兵故意被放回去,從而威震六國。

    當數十萬趙卒被殺的訊息傳回趙國,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自此長平之戰結束。

    02

    以強勝弱,其實是一場並不意外的失敗。

    回顧長平之戰的慘烈,不只是中國史上空前絕後,世界史上也是非常罕見,以至於不少西方的學者對於長平之戰的趙國死亡人數表示根本不可能。但是,不管具體的數字多少,這場戰爭的成敗得失還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一、即使不上趙括,趙國戰敗也是大機率事件。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其實,秦趙兩國本來綜合實力相關就很懸殊。秦國從秦孝公(在位24年)遷都咸陽、推動商鞅變法以來,歷任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武王(在位4年)一直到主導長平之戰的秦昭襄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候沒有出過昏庸的國君,國家整體都在不斷髮展積累實力,秦軍到處打仗基本都是別的國家”多少城池被攻破,多少城池被用來割地求和“,秦國是一個強大的“虎狼之國”,已經是強大到要六國聯合起來才能抗衡,所以這不過是“強者恆強”的勝利。

    反觀趙國,自三家分晉立國以來,憑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國家的軍事實力達到頂峰,再加上趙國也注重用賢任能,所以像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這樣的良相名將輩出,所以也迅速成為了有實力和秦國叫板的六國主力擔當。

    但軍事實力的強大不代表國家真正的強大,強大應該是方方面面的綜合實力強大。強大的趙國抗衡秦國就像美蘇爭霸中的美國和蘇聯,綜合實力還是相距甚遠。

    二、讓趙括背鍋之前,趙王才是慘敗的第一責任人。

    任何的失敗,主要的責任首先都是領導者的責任。

    在戰國的中後期,傳統的強國如魏、齊、楚都在衰弱,而趙國的迅速崛起一方面讓秦國忌憚,其實另一方面也讓其它五國擔憂。而沒能看透這一層微妙關係的趙王,自恃軍事實力強盛而沒有外交舉措準備,最後被打的滿地找牙而周圍人都只是在看笑話,是為第一敗。

    同時,年輕的趙王對於“友軍”送上門的肥肉(上黨農業資源豐富,同時對於趙國軍事防禦來說是天然屏障)沒有基本的警惕,見利就欣然接受,從而輕易的將戰爭之禍引到自己的國家,是為第二敗。雖然從長遠看,秦趙兩個軍事大國早晚難免一戰,但誰準備的更充分,誰更主動的安排戰爭,誰才更有勝算。事實上,在趙王和平原君討論是否接受上黨的時候,他們只是簡單的分析了萬一秦軍打來,趙軍能否守住,而沒有通盤考慮,真是“見小利而忘命”!

    另外,把錯誤的人放在錯誤的位置上,則是領導人用人識人的罪過。某種意義上說,四十萬趙軍的性命,是趙王的焦慮症害死的。趙王在後方看到老將廉頗一味的堅守,軍隊和後勤消耗很大,於是就要求主戰,這是違背軍事戰爭“君命有所不授”的基本原則。而在選人上,名相藺相如曾經非常直白的告訴趙王,趙括這個人不行,“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不僅如此,當時連趙括的母親趙母也極力反對,認為趙括和他爹趙奢水平差別太大了,“父子異志,願王勿遣。”但是,趙王卻沒有人才的判斷力,強行讓年輕且沒有指揮過如此大規模團戰的趙括上陣執行自己決戰的命令,是為第三敗。

    有此三敗的趙王,無疑才是長平之戰的第一罪人。

    三、趙括得背的鍋,是他竟然能讓失敗慘烈到如此“難以置信”。

    事實上,敗給幾乎從未失敗的戰神白起,對於年輕的趙括來說並不丟人,也並不奇怪。但是他卻把一場大機率的失敗,上升到了小機率的完敗,則真是蠢到家了!

    古時打仗不像今日資訊發達,臨陣換帥是大忌,這就在於軍隊內部的軍事號令依賴於將士的配合。但趙括到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關鍵將領換了,從而來樹立自己的“控制權”。從這一點就看出了趙括是書呆子不是名將。如此換人確實可以增強他到中下級將領這一級的指揮權,但卻有極大的風險失去中下級將領到士兵這一級的指揮權,後來趙軍的戰鬥力下降和被大量斬殺,與此不無關係。事實上,三國時期陸遜奉命阻擊劉備時,也遇到了下屬多為老將難以服管的問題,但他卻選擇了自己忍辱負重,就是明白不能輕易讓軍事有管理癱瘓風險的道理。

    其次,趙括作為將領,犯下最大的戰之罪,就是“全軍覆滅”。諸葛亮六次北伐,每次打不一小會,看著打的不好,打的不合適了就撤退,就在於知道蜀國就這麼點兵,自己不能糟蹋了,因為一旦出點什麼問題,國家就危矣。但是趙括卻不顧一切的在自己剛接受國家軍隊絕對主力的時候全軍出擊,並且讓全軍從處於有利之地進入絕境之地,真是國之災也!

    “嘴上口若懸河但實際軍事無能;坑完自己再坑家人、坑戰友、坑國家”的這口鍋,趙括還是得自己來背。

    03

    思想巨人,贏得了口舌卻失去了靈魂!

    其實現實裡那些嘴上逞能的人,也通常沒有什麼真本事。

    如果我們用“孫子、孔子、老子”三家去看,會發現趙括的失敗完全是必然的,只是趙王的幫助下將他的這種無能放大了:

    孫子悟到:☆

    近年來,幫助趙括軍事能力洗白的論述很多,但是真正有客觀論據的少,很多隻是情感的寄託。

    《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對於戰爭要有清楚的認識,要有畏懼之心,因為這不是鬧著玩的,不是瞎比劃、搞辯論,而是賭上軍人性命、國家命運的博殺。

    可惜,趙括這個官二代沒有,因為他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鍵盤俠”。

    這點除了藺相如看破了,趙括的父親也看的很明白。

    趙奢是這麼說的,“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可以說,這一點上看,趙括連兵法的入門都沒有。

    司馬遷在《史記》裡曾經給了趙括這樣的評價:“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事實上,年輕的趙括由於真正的軍事戰鬥經驗有限,所以在“辯論”的時候反而能馳聘的更為大開大合,他就曾經在公開場合和父親趙奢,說的趙奢面紅耳赤、無法應對。

    所以,趙括自以為自己有才華,為了讓自己揚名天下,趙括連父親趙奢也不放在眼裡,不惜狂逞嘴上功夫,真是“巧言令色,鮮矣仁”啊!

    關於趙括的思想水平,趙母曾經對趙王說過這樣的話,“始妾事其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父子異志,願王勿遣。”

    也就是說,當趙奢為將的時候,趙奢會把得到的獎賞給予一起出身入死的將士,並且自己親自給眾將士們端茶倒酒,而且管理軍隊以後家裡的事情也就不再過問了;反觀趙括,自己當官了就高高在上,底下的人都不敢抬頭看他,主上賜予的獎賞他都自己藏在家裡,並且到處去看到好的房產田地就去購買。

    《道德經》有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可見,趙括這個人,還處在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上,處眾人之所善的情況,又如何帶動他人做到上下一心呢?

    所以,宋朝徐鈞的詩或者真是趙括一生最好的註解了吧:

    “少年輕銳喜談兵,

    父學雖傳術未精。

    一敗誰能逃母料,

    可憐四十萬蒼生。”

  • 12 # 趣說正史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檢閱軍事演習後被出生于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身亡。斐迪南大公的死亡便迅速地引起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大戰。而這次大戰也給人類帶來空前的災難和毀壞。其中有一場戰役至今讓人回想當時場景而感到觸目驚心。

    1916年2月21日,德國發動50個師的強大兵力以猛烈炮火,向法國東北部城市凡爾登一帶進攻,分別在23日和24日先後攻下法軍的第一陣地和第二陣地,但是由於凡爾登易守難攻,同時法國及時派遣大量援軍加強凡爾登的防禦體系,導致德國的軍隊難以攻克。兩方相持不下,法國防禦戰線得以穩定下來。

    在1916年6月24日至11月期間,英國和法國為了減輕凡爾登方面的壓力,聯合發起了索姆河戰役。德國與英法雙方先後在此戰役投入兵力超過150個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消耗戰,在此戰役中英國兵力損失了約42萬,法國兵力損失20萬,德國兵力損失50萬。索姆河戰役雖然沒有攻破德國軍隊防線,但是也成功地牽制了德軍在凡爾登的攻勢,為法國反攻德國贏得了時間。法國軍隊在8月份開始區域性反攻,至12月18日法國軍隊收復了自凡爾登戰役以來所失去的全部陣地。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時間最長的戰役,歷時10個月之久。德法雙方傷亡共70萬人,再加上索姆河戰役中所損失的110萬,這就意味著在這個長達10個月有大約180萬個生命為這場戰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凡爾登戰役也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

  • 13 # 歷史花布雨

    戰爭是一種極端的行為,是一種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所以無論戰爭大小,他都極為殘酷。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內部分分合合,朝代興亡更替,外敵時有入侵,因此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從古至今慘烈的戰役數不勝數,在古代有秦趙長平之戰、張巡睢陽之戰,宋蒙襄樊保衛戰、宋蒙釣魚城保衛戰等等,在近代也有臺兒莊血戰,衡陽保衛戰,淞滬會戰,松山戰役,上甘嶺之戰等等。

    對於這些戰爭,瞭解歷史的人想必都大概知道他們的過程,在此我也不再多做贅述了。今天要說的是一場發生兩千多年前的大戰,他名聲或許沒有那麼大,但它同樣慘烈,他就是發生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後的一場更為慘烈的邯鄲包圍戰。這是一場充滿絕望的戰爭,也是一場充滿勇氣的戰爭,更是一場充滿仇恨的戰爭。

    數月之前,秦趙在長平大決,數十萬趙國士兵被殺,他們有戰死的,也有投降後又被殘忍殺害的,趙國舉國青壯十不存一。好在,秦國沒有立時進攻邯鄲,給趙國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一個舔舐傷口的時間。不過,該來的總會來,數月之後,秦五大夫王陵的十萬大軍還是來了,依然是黑衣黑甲的秦軍,依然是長平戰場上的那一群屠夫,只是他們的統帥不再是白起。

    趙國終究是傷了元氣,雖經數月休養,但絕對不是秦國的對手,出城野戰絕對是求死,只能困守孤城,等待天降奇蹟。邯鄲城內的百姓,幾乎家家與秦國有血仇,長平戰場上亡故的有他們的父親、有他們丈夫、有他們的兄弟、有他們的兒子,此時秦軍又來,就算明知不敵也要拼死一戰。守城吧,讓著堅固但邯鄲城成為秦軍的修羅地獄。

    在秦軍攻來之際,精於內鬥的趙國竟表現出了驚人的團結,公子勝“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人人求戰,個個敢死,縱秦軍勇武,竟也拿這個僅剩殘兵老弱困守的孤城無可奈何。王陵率軍十萬攻城無果,丟下了四五萬具屍首。秦王又換王齕為將,又增兵十萬攻城,還是失敗了,又傷亡了大半,無奈只能去請白起,可白起病了。

    公子勝四處遊說,終於請來了魏國、楚國的援兵。援軍到來,本是內外夾擊之最好時機,然秦軍就在城下,傾巢而出作戰不力,立時就會城破國亡,趙國不能冒此大險。燕趙多康概悲歌之士!當次危難之際,名士李談挺身而出,率三千死士衝擊秦軍大陣,退秦軍三十里,於連軍內外夾擊,大敗秦軍,然李談戰死,三千死士也殘存無幾。邯鄲之戰,趙人用血肉之軀,捍衛了自己國都,捍衛了自己的母國,捍衛了自己的尊嚴。烈烈趙國,壯哉!壯哉!

  • 14 # 佳龍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法德戰場。

    一戰爆發之初,所有參戰國的決策層、人民們以及部隊官兵,都認為這場戰爭將是一場短暫而又大獲全勝的戰爭,興高采烈的群眾歡送著前往前線計程車兵們,開拔計程車兵們也抱著打完勝仗,聖誕節前回家的信念,高唱著自己國家的國歌坐著火車奔赴戰場…

    但是不久他們便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曠日持

    久、血淋淋的戰爭之中,這場戰爭幾乎徹底摧毀了整個歐洲文明。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在日記中寫到:“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他的評論相當有道理,而且其正確程度比他當時所想的還要大的多的多…

    在一戰爆發以後的三年中,西線法德戰場上,儘管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動用了大量的軍隊與重武器,不斷的互相發動大規模進攻,但諷刺的是,在這條戰線上,雙方的推進距離都未超過十公里。造成這一流血的僵持的原因是:在裝甲兵部隊、航母戰鬥群尚未普及的一戰戰場上,防禦性武器從一開始就優於進攻性武器。當時還沒有出現裝甲兵部隊的概念,傳統的進攻方式還是大批的步兵頭戴鋼盔,手拿步槍,在後方炮火的輪番炮擊後發起衝鋒。但是,這在由密佈的鐵絲網、一道一道的壕溝、到處掩埋的地雷和馬克沁機槍掩體所組成的防禦設施面前收效甚微,所取得的結果只是一批又一批衝鋒士兵的喪命。

    因而,一戰爆發之初四個多月,西線戰場的傷亡人數為:德國70萬,法國85萬,英國9萬。與戰爭之初各國參謀部計劃以及人民大眾的期待相反,西線的戰鬥此時變成了殘酷的陣地戰和消耗戰,雙方都無法戰勝對方,所得到的只是不斷的流血犧牲。

    1916年,凡爾登戰役爆發,德國統帥部寄希望於一次猛攻改變西線僵持的戰局,同盟國在短短八公里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重型火炮,對凡爾登進行持續的狂轟濫炸,協約國則立刻調動增援部隊,最後的結果是戰鬥再次變成了陣地戰和消耗戰,法軍傷亡35萬人左右,德軍傷亡人數為差不多一樣,俗稱“凡爾登絞肉機”。

    正當法國主力部隊與德軍在凡爾登鏖戰之時,為了緩解法軍的正面壓力,以英軍為主的協約國軍隊則決定向索姆河地區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進攻的開始仍然是與德軍相同的大規模的火炮的炮轟(此時英軍開始首次將坦克投入戰場,但數量較少,並未起到多大作用),在持續一週的炮擊之後,1916年6月1日進攻開始,結果是第一天英軍即損失了六萬人,這其中包括一半以上的參戰軍官(這是一二戰中最高的軍官傷亡率)。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幾乎等同於同歸於盡的戰鬥持續了四個月,或許這樣血腥慘烈的戰鬥連老天爺都不忍直視了吧,之後由於天降大雨,地面泥濘,戰爭陷於停頓狀態。戰爭的結果是英軍的進攻最多向前推進了大約七公里,英軍總共損失了40萬人,法軍損失20萬人,德軍損失50萬人。

    一戰所帶來的一個重要啟示大概就是,當交戰雙方能力對稱,國力相當時,決策層需要非常謹慎的考慮全面戰爭的後果,因為戰爭的結果很可能是雙輸的局面,白白讓第三方獲利。比如一戰中的美國,當德國領導的同盟國與英法領導的協約國在歐洲戰場與海外殖民地拼的你死我活的時候,美國則隔洋觀火,向雙方大賣軍火,付不了現金就賒賬。結果是當一戰後歐洲大陸經濟蕭條、滿目瘡痍之時,美國卻搖身一變,從一戰前歐洲的債務國變成了一戰後歐洲的最大債權國。

    今日中美雙方在處理雙方關係時,或許也能從中獲益良多。

  • 15 # 江山歸一統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圍殲黃伯韜兵團,黃伯韜兵團是雜牌中的王牌,頑強抵抗,在碾壓硬是堅持了十多天,華野在付出巨大傷亡,戰鬥後期每天發射三萬發炮彈,才消滅了黃伯韜兵團。

  • 16 # 蕭武

    淮海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圍殲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和杜聿明集團。其中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時候,解放軍的戰損比是最高的,達到一比二點五,而到圍殲杜聿明集團的三個兵團的時候,戰損比只有一比九點五,相比之下,圍殲黃百韜兵團是非常困難的,犧牲很大,也非常慘烈。

    黃百韜兵團原本下轄三個軍,除了他自己嫡系的二十五軍,一百軍,還有廣東的六十三軍個六十四軍,總共四個軍,約十萬人。但是從新安鎮撤退的時候,原本要從海路撤退的駐海州也就是連雲港的川軍四十四軍臨時改為從陸上撤退,從而臨時配屬給了黃百韜兵團指揮。

    黃百韜也是個實在人,別人對待這種臨時配屬的部隊都是用來當炮灰,但是黃百韜卻命令二十五軍和六十三軍掩護,結果耽誤了兩天撤退的時間。四十四軍過運河之後,二十五軍已經被解放軍追上,二十五軍只能邊打邊撤,六十三軍則因為行動遲緩,被解放軍追上包圍了。

    此外,四十四軍因為撤退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物資,以及機關工作人員和學生,在透過運河鐵橋的時候,一輛十輪大卡車卡在了橋上,不能動彈,影響了全軍的渡河速度。加之黃百韜兵團當時只有一個工兵營,被周志道強行要去輔助一百軍過河,所以也沒有其它橋樑,十幾萬人只能從運河鐵橋上透過,更加延誤了時間。

    所以,過運河之後比較完整的只有六十四軍一個軍,周志道的一百軍被消滅了一個師,二十五軍也有一個師基本上被打殘了,六十三軍更是完全被切割包圍在了運河以東,剩下能戰鬥的兵員總共大約只有八萬人了。其中四十四軍的戰鬥力沒有什麼保證,所以當時剩下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數量其實並不多。

    但即便如此,華野打起來也非常吃力。因為一方面要分兵繼續圍殲六十三軍,一部分要從魯西南直插徐州與碾莊之間去阻擊從徐州出來救援黃百韜兵團的國軍部隊,能用來全部投入殲滅黃百韜兵團主力的部隊,實際上數量也很有限。所以,華野只能先全力殲滅六十三軍,同時又要切斷黃百韜兵團和徐州之間的聯絡,為接下來圍殲黃百韜兵團主力做準備,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在粟裕的全力排程之下,六十三軍很順利的被解決了,黃百韜兵團其餘部隊在渡過運河之後,也沒有能夠突破解放軍的阻擊陣地,去和救援的邱清泉和李彌兵團匯合,所以還是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了碾莊的狹小地域。在此期間,邱清泉兵團奉國軍統帥部的命令,集中全兵團炮兵猛攻,對解放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這也是《亮劍》裡李雲龍說的,他從晉西北帶出來的老兄弟都已經犧牲了,他只能從找趙剛那裡死皮賴臉的要俘虜。而劇中的華野首長在面對來打小報告的師長說,不信你把你那個師拉到趙莊陣地上試試看?就是因為李雲龍當時就是在徐東阻擊戰的陣地上死守,為華野其他部隊圍殲黃百韜兵團爭取時間。

    而且,黃百韜兵團被包圍之後,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馬上奉命向東進攻,進行救援,這就讓黃百韜兵團的官兵覺得還是有希望得救的,所以士氣並不低落,戰鬥意志還比較頑強。這樣,華野打起來就特別費勁了,幾乎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傷亡作為代價。

    黃百韜兵團的彈藥相對而言也還是比較充足的,也沒有試圖突圍,所以陣地始終保持的比較好,華野只能從四十四軍和一百軍陣地上突破,六十四軍和二十五軍則始終堅持抵抗,這也是華野打起來特別費勁的一個原因。相比之下,杜聿明集團雖然有三十萬人,但是因為被圍而不攻十天,給養基本上消耗完了,到雪停了的時候,餓得已經沒有力氣突圍了,早已軍心瓦解,剛一開始突圍就全都潰散了。

  • 17 # 壺中壺

    遼瀋戰役的黑山阻擊戰,小時候聽一個老兵講的,他就參加過。(當時為了防止廖耀湘兵團撤回瀋陽,林彪在黑山一帶佈防,當時國軍黑壓壓一片,沒命的往上衝啊,戰到白熱化。剛開始解放軍包圍了國軍,國軍又上來一匹包圍解放軍,解放軍增援部隊又包圍了國軍,國軍又上來包圍解放軍,打的是裡三層外三層。國軍為了撤回瀋陽派了飛機,也分不清誰是誰了,就是炸啊,死老多人了)這個老兵很幸運活了下來,原因是他三天三夜沒睡覺躺到彈坑裡睡覺了。打掃戰場時解放軍還以為他死了,聽到打呼嚕聲才把他喊醒的。他一邊講一邊汗都從臉上流下來了

  • 18 # 小姐姐講史

    介紹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又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光聽這個別稱就可以看出這場戰役的傷亡慘烈程度。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多、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之一。

    爾登戰役發生的歷史背景:

    1914年德國沒有能取得迅速勝利,歐洲戰場在西線形成膠著狀態的戰壕戰,交戰雙方誰都不能前進一步,德國統帥部因此決定加強對法國的打擊,迫使法國投入本國全力兵力,消耗殆盡法國兵力,進而滅亡法國,德軍統帥部因此制定作戰計劃,選擇法國的凡爾登作為重點進攻地點,凡爾登是通往法國首都巴黎的交通要道,一旦拿下凡爾登,法國巴黎就會淪陷。

    戰役企圖:

    1916年初,德軍統帥決定在法國東線戰場積極進行防禦,在西線集中優勢兵力,在西線凡爾登地區突出部實行戰略突擊,以此消耗法軍的主力,迫使法國投降。

    兵力部署與炮火準備:

    德軍方便部署:第7、第18、第3軍擔任正面突擊,第5軍擔任左翼掩護,第15軍在奧恩河實施輔助突擊,第6軍在默茲河西岸採取牽制行動。

    法軍方面部署:法軍先後在凡爾賽部署69個師。

    德軍炮火方面:德軍為了不暴露主攻方面,在1916年2月21日,德軍動用1200門火炮,對法軍40公里的戰線進行持續數個小時的火炮覆蓋,法軍的正面防禦戰線被德軍炮火轟炸的慘不忍睹。

    正面進攻:

    德軍在火炮對法軍的正面防禦戰線覆蓋之後,德軍從3月5日開始在正面戰線集團型的進攻法軍戰線,遭到法軍的殊死抵抗,在付出慘重傷亡之後,德軍僅僅攻佔幾個小據點。隨後在4月至6月份的會戰中,德軍使用噴火器、毒氣彈與轟炸機的配合下,猛烈進攻法軍,法軍傷亡慘重,被迫放棄第二道防線撤退,德軍用強大的火力進攻佔領了杜奧蒙要塞。

    由於德軍德軍推進速度過快,喪失火炮方便支援的優勢,法軍在隨後援軍及時趕到,德軍遭到來法軍炮火覆蓋,德軍付出慘重傷亡。

    戰爭結果:

    凡爾登 戰役前後雙方交戰10個月,最終,法軍在付出慘重傷亡之後,抵抗住德軍進攻。最後法軍成功進行戰略反攻,基本收復收復而被德軍佔領土地。

    小姐姐說:

    此戰雙方共投入200萬兵力,發射了4000萬發炮彈,傷亡人數近百萬,創造了戰爭史記錄,使凡爾登成了駭人聽聞的“絞肉機”和“人間地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公賽劉詩雯3:4輸給19歲錢天一,是戰略性迴避伊藤嗎?東京奧運鐵定上女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