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之善

    《老子》第一章 老子的認識論

    宇宙萬物有本體嗎?為什麼宇宙本體是這樣的本體,而不是其他的本體,為什麼這個本體就可以決定萬物?我們透過老子論道的學說,以確定的方式做出回答的時候,我們已經蘊含了一個前提,老子為什麼能夠把握宇宙本體,而且他已經把握了宇宙本體。並且老子還知道這個宇宙本體與萬物的關係,那就意味著老子對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可知的,而且他已經認識了它,他還能夠解釋它。那麼,中國古哲人的認識論的問題將如何解釋?

    老子所稱謂的“道”是宇宙本體,也是社會和人生的本體。並且,“道”本然地存在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而這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就是宇宙萬物必須遵從的行為規律,也是社會和人生必須遵從的行為規律。而且,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物理化學規律、生物規律、人類倫理及價值觀,都要遵從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

    《老子》一書,就是一部解釋“道”的學問,也就是解釋宇宙本體與宇宙本體行為規律的學說。也可以說,是解釋“誰”創造了宇宙世界與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動者的行為規律的學說。所以,《老子》一書,就是中國古哲人辯證法大師老子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現在我們就與古哲人老子的智慧心靈,進行交契、交流、感悟,來理解老子的智慧心靈與他所說的“玄”或“玄學”的本意。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 釋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常”,帛書甲、乙本均作“恆”。

    2、 無,名天地之始: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天地”作“萬物”。

    3、 有,名萬物之母: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帛書本皆同。

    4、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故,恆無,欲以觀其眇也;恆有, 欲以觀其所徼也”。

    5、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6、 道:是指“道之本”與“道之體”之合,或宇宙的“本與體”,即宇宙本體。

    7、 名:是指想要明白,通明、明白的意思。

    8、 無:是指宇宙“本與體”發生的精神屬性的事。

    9、 有:是指宇宙“本與體”發生的物質屬性的事。

    10、 道可道:意為“道”可以解釋為“‘道之本’生化‘道之體’”的“道”。“道可道”中的“可”是合意,認為正確、是、對、可真是、正是的意思。

    11、 非常道:意為人主觀認為的道,或者是人格化的神所認為的道。

    12、 名可名:意為想要明白是有認識方法的,或想要明白是有明白方法的。

    13、 非常名:意為人主觀或人格化的神所解釋的道,或僅從現象界以“形而下”的認識方法是無法認識道。

    14、 徼:現象界、終極的揭示。

    15、 此兩者:“無”和“有”此兩者。

    16、 玄:“無”和“有”互為共制同出的認識觀或學問。

    17、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指玄之又玄的各門類眾妙具體“有”的學問之門的學問。

    語 譯

    “道”是可“道”的,“道”是可以表達出“它”的行為規律的;而且道的行為規律是客觀的,非人為主觀認為的行為規律之道。要想認識“道”是有認識方法的,僅從現象界以“形而下”的認識方法是無法認識道。

    “無”是“形而上”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上”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德之勢的精神世界;“有”是“形而下”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下”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陰陽之生的物質世界。

    所以,要常“無”,以“形而上”去認識道之本體的行為精神之奧妙;要常“有”,以“形而下”去把握道之本體的生化之物相。“無”和“有”此兩者雖異名,但“無”和“有”互為共制同出的認識法則,稱之為“玄”。“玄”的學問,就是“道”的學問,它是各門類眾妙具體的學問之門的學問,即:哲學。

    進而論之

    老子云:道可道。

    老子就用了三個字“道可道”,在給我們說:“道”是可道的,而且“道”本然地存在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主觀的神或人來左右。這也就是說,人類認識主體要從宇宙物質世界與宇宙精神世界兩個方面進行相統一的認識,才能把握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也就是認識、把握“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之真理。而且是,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自然科學規律、社會科學規律、思維科學規律,都要遵從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

    如:人類認識主體在認識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過程中,某人率先發現了自然價值取向本然物質有放射性元素,並實驗證明及公佈發表說明,那麼他就能獲諾貝爾物理獎;也就是說,無論人類存在不存在,本然物質就存在放射性元素。所以說,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這可不是科技上的發明而能獲得的。又如:愛因斯坦的能量與質量的關係 E=mc^2,不是愛因斯坦發明的,而是愛因斯坦發現了客觀就存在能量、質量、光速三者的關係。

    所以說,認識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過程中,需要“形而下”與“形而上”互為共制相通的認識觀,以及辯證思維與思辨。

    老子云:非常道。

    老子就用了三個字“非常道”,在給我們說:道是可道的,但是,人們往往主觀或透過人格化的神來解釋“道”,以及主觀認為的、符合自己合意目標的行為準則之道,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非常道”的意思。

    如:主觀宗教之神的創世觀。又如:某國把自己取代英國,打敗德、日、蘇,都視作其普世價值觀的勝利,而且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天定的命運”。然而,他們主觀認為的“價值觀”其本質是零和博弈的為己的價值觀,殊不知最高的“道之德”之“和”的行為原則,才是人類共同的、最為普世的價值觀。那麼,人道中某些國家的政客自認為自己是“上帝”,自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天定的命運”,那一定不是道的行為規律,一定不是“自然的目的”,一定是“非常道”。

    老子云:名可名。

    老子就用了三個字“名可名”,在給我們說:要想認識“道”,是有認識方法的。“名可名”,前“名”的含義是:想認識、想明白;“可名”含義是:有認識方法、有明白方法。這就是說,老子針對前句中的“道可道”告訴人們,要想認識“道”是有認識上的方法。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名可名”。

    老子云:非常名。

    老子就用了三個字“非常名”,在給我們說:人們不要僅僅採用“形而下”的方法論,來認識、解釋“道”,解釋“道”的行為規律,那是不完整的“認識論”,是無法名“道”的行為規律。這也就是說,人們僅僅採用“形而下”的方法論,是無法解釋“自然的目的”,進而也就無法解釋“人類的目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非常名”。

    如:德國哲學家康德正因為無法解釋“上帝”,無法解釋“自然的目的”或“事物的最高原因”,使得他的哲學問題始終無法解釋“人類的目的”。他的“道德律”最終還是要回到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這兩個“懸設”(上帝之性的行為與人之性的行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始終無法解釋)。進而,使得德國哲學家康德也說“給信仰留下地盤”。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闡明瞭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知識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他認為人的知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層級(其中,理性又分消極的辯證論和積極的方法論)的認識活動,即將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之“有”的雜多,透過人的感性→大腦的圖景規則思辨→理性分析獲得知性範疇的“多”,作為“有”的思維與思辨。那麼,康德哲學的知性先天原理(即,人的認知本性及思維的一般方式)只是對“現象”有效(即,人的器官對事物或現象的感受→大腦的圖景規則思辨→理性分析獲得知性範疇的“多”的思維方式 ),對超越現象的“上帝”之“本體”則無效(即人的器官無法感受到上帝),它嚴格地劃分可知的“現象”和可思而不可知的“本體”的界限,這就決定了西方哲學注重知識的立場。這也使得西方哲學的知識立場的思維方式無法直接針對“上帝”這一超越現象的“本體”的物件進行反思。

    老子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一句話,是緊跟前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話,進一步說,如何去“名”或解釋“道”。老子稱謂的“無”、“有”,在哲學範疇具有最為普遍性與最高的抽象性。針對認識論而言,老子稱謂的“無”,就是“形而上”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的“知性範疇”的“多”→“自然共性圖景”→“悟性”本體的“一”的辯證思維與思辨。而“有”就是“形而下”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雜多的“感性”→“事物圖景”→“知性範疇”的“多”進行辯證思維與思辨。所以,老子在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要“無”,只有“形而上”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氣之勢,才能知道天地之德之精神。同時,老子在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要“有”,只有“形而下”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精之陰陽,才能知道萬物之體之現象。

    《老子》的第一章中“無”與“有”,有其如下蘊意:

    一是,針對認識論而言:“無”與“有”,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認識觀之關係。也就是,“形而下”是“形而上”的本體,“形而上”依存在“形而下”之中相統一的認識觀。

    二是,針對道之本體而言:“無”,就是道中的“氣、始、德、勢、形而上、無體,以及精神世界”;“有”,就是道中的“精、母、有體、有質、形而下、實體,以及物質世界”。而且,“無”與“有”的關係,在“道之本”生化“道之體”的活動中,“有”是“無”的本體,“無”依存在“有”之中而共同存在。

    在哲學意義上,古哲人老子只用了三個字,“道”、“無”、“有”,就表達出宇宙之本與宇宙之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去探尋、解釋宇宙本體的認識觀及方法論。

    老子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或者: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正是,老子採用最為精彩、最為智慧的語言之一,在表達 “無”與“有”之間的關係。

    一、句子當作“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語譯是:“無”是“形而上”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上”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德之勢的精神世界;“有”是“形而下”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下”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陰陽之生的物質世界。

    二、句子當作“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語譯是:“無之名”是“道之德”,那麼“道之德”是天地之始之勢;“有之名”是“道之精”,那麼“道之精”是萬物之母的陰陽者。

    老子的這一辯證的名言,其內涵就已經真理性地涵蓋著“有”是“無”的本體,“無”依存在“有”之中而共同存在這一辯證關係。而“有”與“無”這一辯證關係反映宇宙之道中,是無體宇宙物質基因的精與氣之間的辯證關係,和有體宇宙物質世界之“有”與精神世界之“無”之間的辯證關係。那麼,根據本章的上下文的句義,還是當作“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進行語譯。

    老子云: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句話,是老子透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告訴我們如何進一步去認識“道”,或解釋宇宙本體。

    老子說,要常“無”;這就是說,我們在認識超越現象的認識過程中,要有“形而上”的認識觀。而且,是在知性已獲得理性的範疇知識上進行“形而上”的思維與思辨,並理性的“損之又損”地梳理所獲得的範疇知識,從中獲取最為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形成抽象到超越現象的概念運動,去領悟宇宙萬物生化演變的行為精神之奧妙。

    老子說,要常“有”;這就是說,我們在認識現象界的思維過程中,要在“形而下”的認識中,透過感性到知性範疇的思維與思辨,以理性的分析並獲得範疇之多的知識是“益”,從而去把握宇宙萬物生化演變的物之現象。

    老子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在認識論中,“形而下之有”是“形而上之無”的本體;“形而上之無”依存在“形而下之有”之中。這也就是說在認識過程中:

    “形而下”是“形而上”產生的基礎,那麼“形而下”就是“母”;即所謂“形而上”依存於“形而下”,併產生於“形而下”,沒有“形而下”則不能產生“形而上”,“形而上”的產生有賴於“形而下”,故“形而下”的“虧”,則“形而上”就“弱”。

    “形而上”是“形而下”認識昇華的功能態,又是推動“形而下”發展的動力源泉,那麼“形而上”就是“始”;即所謂“形而下”依存於“形而上”,又產生於“形而上”。這就是,在認識論中“形而下”與“形而上”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所以,在認識論中“形而下”與“形而上”之間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沒有誰正確誰不正確的問題,沒有誰唯心誰唯物的截然分離。

    老子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老子在進一步告訴我們,要常“無”、要常“有”,也就是說,在認識過程中要“形而上”與“形而下”,這就是“此兩者”。並且說,“形而上”的認識觀,與“形而下”的認識觀,雖然這兩種認識觀的名稱及認識方法不同,但同等的重要。而且,在認識過程中要“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辯證思維與思辨,這就是“同出而異名”。那麼,在認識過程中,透過“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辯證思維與思辨,同謂之“玄”。所以,老子稱謂的“玄”或“玄學”,不是後人主觀認為的“絕學”、“棄智”、“靜觀”、“玄覽”、“玄同”、“玄思”等,說不清、道不明而非理性的神秘化之“玄”。

    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是在說:我們在現象界的世界裡,無論學習哪門學問,此“玄”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學”,它是眾妙的各門類具體的學問之門的學問,即“智慧之學”或“哲學”。也就是,老子在告訴我們,要領悟“形而上”之妙處,要體察“形而下”之現象。而且,要能認識、把握“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認識方法,這就是,你在看世界,解釋世界的認識之門。那麼,我形象地說,這就是你的心靈和老子的心靈之間的“玄”,形成“玄之又玄”的心靈智慧的思想共振的和玄之玄,使得你更好地在各領域的學習與實踐中,不要在“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走極端。

    中國古哲人辯證法大師開山鼻祖老子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老子》第一章,就用了5句話,而且每一句含義是前後相互貫通的,這也充分地展現出老子思想與智慧。老子不需要長篇大論,不需要著作等身,而且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就能“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足以反映出老子針對認識論就有真知與灼見。

    道的定義

    根據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的哲理本義,我採用當下哲學語言給出最高概括性、普遍性之道的定義:

    “萬物之本之一”生化“萬物之體之多”的生命機制中,“有”與“無”共同存在,“無”依存在“有”之中,並且“無”以“勢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稱之為道。

    或者曰:

    宇宙之道,是道中的“有”與“無”共同存在,“無”依存在“有”之中,並且“無”以“勢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稱之為道。(即,道可道)

    其中:宇宙之道,是指“道之本之一”生化“道之體之多”的生命機制,或自然的價值取向行為規律。

    注:後人編譯的《道德經》第一章裡,不能簡單地說“道不可言”或“道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這樣非哲理的玄說,給人們雲裡霧裡的感覺。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注 釋

    1、見天道: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帛書本和傅奕書本均作“知天下”,與河上公本、王弼本句義相同。

    2、不見而名:帛書本“不見而明”。“名”與“明”古時通用,然今本作“名”對應《老子》第一章中的“名”。

    3、不出戶,知天下:意為道生化萬物皆有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天下雖大,若要想知道天下之所以為天下的道理,不須出戶就可以知天下之道理。

    4、不窺牖,見天道:牖,窗戶古建築中室與堂之間的小窗子。此句意為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不是用兩隻眼睛就能看出來的,是透過心中的慧眼,不需看窗外,所進行的辯證思維與思辨,來發現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

    5、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此句意為人僅僅透過自身的兩隻眼看天下,是不能識天下的;那麼走得越遠,看的越多,離道就越遠反而頭腦會被現象界所欺騙,其對道的真知就獲得越少。

    6、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意為體合道之行的聖人,不需遠求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就可知道,不需要看天下就能說出自然的行為原則,不人為非理性地造作施為,就可與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相融合而理性地為之。

    語 譯

    道生化萬物皆有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天下雖大,若要想知道天下之所以為天下的道理,不須出戶,就可以知天下之道理。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不是用兩隻眼睛看,就能看出來的,而是透過心中的慧眼不需看窗外,所進行的辯證思維與思辨,來發現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

    人僅僅透過自身的兩隻眼,走得越遠,看的越多,反而頭腦會被現象界所欺騙,其對道的真知就獲得的少。遵從“道之德行”的聖人,不需遠求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就可知道,不需要看天下就能說出自然的行為原則就是“道之德”,不人為非理性地造作施為,就可與道法自然的行為原則相融合而理性地為之。

    進而論之

    當下有些人,是這樣認為:老子提出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及“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是主張“絕學”、“棄智”,用“靜觀”、“玄覽”的神秘直覺方法,去體驗“無形”、“無名”的“道”,以達到所謂的與道“玄同”的境界。這是一條神秘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使認識真理性的客觀標準,陷入了懷疑論、不可知論。

    在這裡我只能說,有上述觀點的人,他沒有真正系統地理解《老子》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沒有真正與古哲人老子的智慧心靈,進行交契、交流、感悟,來理解、解釋老子的智慧心靈與他所說“玄”的本意。而且,這些人只是以“形而下者”的認識觀,在字面上、簡單的、物象的、技術層面來理解《老子》。那麼實際上,以“形而下者”的思維方式,怎能看懂“形而上者”老子所表達的智慧呢?“形而下者”只能看懂《老子》表達語句中字義之現象,而沒有看懂《老子》表達語句中的智慧之奧妙,這就是,形成“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原因。

    道家曰:“三眼能識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這就是在說,兩隻眼只能看現象、兩隻眼只能模仿、兩隻眼無法創新、兩隻眼只能在技術層面打轉轉。也就是說,只有狹義的、專業技術層面的認識觀之眼,是無法認識大千世界。那麼,第三隻眼是什麼?那就是古哲人所說的“天眼”、“慧眼”。用當下的話表達,就是具有智慧的認識觀之眼(哲學的認識觀與科學的認識觀相統一)。而且,古哲人要用鞭子抽我們,要我們驚醒,要我們懂得“形而上者謂之道”,並且告訴我們懂得“形而上者謂之道”時,那麼我們一定要懂得“形而下者謂之器”。因為,“形而下”是“形而上”的本體。形象地說,我們長著兩隻眼去看“專業層面的知識論”,那是不難的事,天下人都知道如何去學習。難就難在“智慧層面的認識觀及思維與思辨”如何去學習。那麼,我們只有透過學習來豐富我們的知識結構,才有條件使我們長出第三隻“智慧的認識觀之眼”,才能明白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統一,以及哲學應用與科學應用的統一。當然,我在這裡所說的第三隻眼,不是人體上生理的長出第三隻眼,要是人體上有生理的第三隻眼,那麼這個人一定是怪物。

    老子云: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老子在告訴我們,我們要長出第三隻“天眼”、“慧眼”,我們才能“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也就是,讓我們知道,去把握“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個認識上的方法與認識觀,我們才有條件在認識上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可能。

    老子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老子在說:我們只依賴我們所長出的兩隻眼,那麼我們只能去“看天下”,不一定能“識天下”。“其知彌少”句子中的“知”不是知識的“知”,而是“真知”的意思。老子表達的意思是:我們走得越遠僅僅靠兩隻眼看現象,弄不好還看錯了,腦子會中毒的,反而得不到真知,得不到“形”的超越,以及在認識上的昇華。如:當下的人,都能走得很遠,與老子的時代相比,那是走遍世界在看世界,網際網路更是如此。但是,不代表你走得越遠、看的越多就有智慧,因為智慧不等於知識。有些人在網際網路上走得越遠、看的越多,反而頭腦中了病毒。原因是看現象看多了,現象界的慣性在頭腦裡會被固化,在現象界的圈裡就跳不出來,就會受到假現象的欺騙,腦子裡的慧根會中病毒的。這在當下的21世紀,這樣的人遠遠、遠遠地不在少數。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就告誡我們了,而到了21世紀我們竟然都沒有搞清楚老子所云“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意思。這不正是,我們走到了21世紀,我們已經走得很遠,看了很多很多,反而沒有靜下來,好好地反思老子告誡我們實言的本意。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就率先在世界上就解釋了宇宙本體,解釋了是“誰”創造了宇宙世界。並且,老子已經告訴後人“道可道;名可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為而無不為”等,這些實言之真理。這就是中國古哲人老子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這就是老子讓我們去深刻地去理解、去解釋、去發揮、去實踐、去創新。

    老子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老子在告訴我們,讓我們長出第三隻“慧眼”,懂得“形”的超越與認識上的昇華。這就是“形而下”不需要走得很遠就能得知,我們可以在現象界中、在學校中、在書本中、在網際網路中,就能學到。

    那麼,要懂得“形而上”的意義,不是靠走得遠看得多就能領悟。實際上,老子讓我們要認識到,透過“形而下”理性思維與思辨,去豐富我們的知識結構,來支撐“形而上”的理性思維與思辨。這才會出現超現象的抽象概念,才會有抽象到具體的概念運動,才會進一步梳理出最為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及思想物件的反思,這才可能“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老子云: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這裡的“牖”是房子內,室和堂之間有一個小窗子叫“牖”。老子所云的這句話,足以說明辯證法大師開山鼻祖老子的智慧。而這句話,在我說來,不正是體現老子智慧的表現嘛。老子不出戶就知道是“誰”創造了宇宙世界。而且,老子知道要想見“天道”,不需要兩隻眼睛透過“牖”來看“天道”,看了也沒用。就是當今的哈勃天文望遠鏡之眼,也看不到“天道”,也跳不出宇宙世界,只能圍著地球轉去看“天”的區域性現象。所以,老子的認識形象,反映在老子用不著出戶,用不著透過窗戶看,就像老子所言,甚至連“牖”都用不著看,就能見“天道”。這就是老子的第三隻智慧之眼在戶內見“天道”,這就是老子有“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本事,這就是老子身在地球,而能跳出宇宙世界,回過頭看宇宙世界的第三隻智慧之眼的本事,而且是在公元前6世紀那個時代就有此本事。這就是我為什麼說,老子的智慧,充分地反映在“道”的學說中,並且老子的“道”,可以作為哲學規定,確定為關於宇宙本體和最高原因的學說。進而,這就是為什麼說,老子的論“道”之學說,是後人難以企及的。

    中國古哲人老子認識到“陰陽原則”的普遍性與必然性。老子揭示了宇宙萬物生化演變具有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這就是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然,就是“自然的計劃”生“自然的目的”。“自然的計劃”是“道之性”,是陰陽之性,也就是宇宙本體存在陰陽之性;“自然的目的”是“道之生”,是“陰陽原則之行”之生,也就是宇宙本體按照“陰陽原則”的行為生化萬物。

    老子的認識論,其它章節的論述,參看《老子的智慧之學》一書。

  • 2 # 山澗一清泉

    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是學習道德經的鑰匙。道如果是可以言說的話,那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同樣名如果是可以用語言去命名的話,那也就不是不變的名了,比如你可以叫一樣東西為電腦也可稱之為計算機!從這個意義上講,開篇老子就對以儒家為首的諸子百家發起了批判,你們都著書立說創立“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家,名家,醫家,雜家,小說家”,可是你們說的都不是永恆的真理,一句話就把百家都否定了。故而老子給關尹子留下5000言後就騎牛西出函谷關了,史記說:其不知所蹤,因為他不想與人辯論!那在老子看來到底什麼是永恆的道呢?道又是什麼呢?

    在老子看來,世間天地萬物執行自有其規律法則,應該行無言之教,你只要開口說那你必然說不完整,故而後面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此去效天法地即可,仰觀天象以知天上星辰之執行規律、俯察大地以知飛禽走獸之情狀,以此指導人們的生活,這才是永恆的道!當然老子說的這些話主要是針對上層人士尤其是針對統治者,因為他們有極高的悟性,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而對於普通人,行無言之教還是過於理想化了,我們儘管不著書立說也應該學習孔子“述而不作”,也就是說悟性高有智慧的人應該給低一層次的人講解天地執行之法,至於理解多少那就看個人造化了,弟子三千至於是否有72賢人這不是孔子考慮的!這一理念對於我們現在的人的啟示是:讀書學習不要在個體的知識上去求極致,你永遠求不完也學不完,今天一個理論明天一個思想。本質上講,對知識的無限渴望只是另一種的“為物蔽心”,人既可為物所蔽,同樣知識亦是一樣,也會矇蔽你的心。君不見有些知識淵博之人,卻毫無智慧可言,不過是臺電腦而已!那應該怎麼辦呢?

    老子接著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地萬物出現之前一切都是空無的,是因為道生萬物之後,有才出現,進而人們給萬物命名張三、李四、王五!如果我們要去觀察探究萬物的起源其奧妙,那麼必須以無的心態。通俗點講比如你如果不放空自己,你便難以客觀的評價他人,因為你心中有是非觀,你心中的價值評判體系會自動給他人套上善惡美醜。而如若你內心先沒有這些理念,只是簡單的接受他人的資訊,你便會看的無比的清楚!這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的含義!而如果你要觀察探究天地萬物的“生、長、衰、亡”,那麼你應該以有的心態,迴歸到萬物“形”上來,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含義!孔子後來總結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可謂簡潔至真!

    “有、無”這兩者,都是由道所產生的,故而稱: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如果我們參透了“有、無”之理,也就找到了破解天地萬物的鑰匙了,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含義!

    最後總結,什麼是道呢?道有三層含義:一、道是生天地萬物之源。二、道是天地萬物執行所遵循的法則規律,也稱之為“德”,故而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三、道是推動天地萬物執行的源動力!

    天地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人類幾千年了說法很多:西方說是上帝創造的,而我們的先哲老子說是道。在探求這個世界的本源上這兩者本質上其實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在指導人們生活上存在區別:

    西方上帝說認為上帝創造了萬物,同時認為萬物尤其是人類對於上帝是有原罪的,所以人類應該贖罪應該給上帝提供供養。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均持這一理念。而華夏文化裡,道雖生萬物,但卻不求什麼。所以老子在第八十一章總結到:天之道利而不害;進而推及到人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從文化層面上講這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區別之一:西方崇私,而東方貴公!

  • 3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第一章,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解讀第一章?其中“道”怎麼理解?理解,解讀,再理解如下:

    《道德經》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理解】

    道,如果隨便說得出來,就不是永遠不變的道了,名,如果隨便叫得出來,就不是永遠不變的名了。無,是天和地剛開始,有,才是萬物生命的母親。所以,從永遠的“無”中可以認識到道的奧秘,從永遠的“有”中可以認識到自然界的邊緣,“無”和“有”這兩者有著相同的來原之處,但名稱是不同的。它們共同之處叫做玄妙。玄妙又玄妙,就是所有奧秘的大門。

    【解讀】

    第一章主要是論“道”,“論說“道”的由來,產生過程,“道”不是叫出來的,“道”是思悟出來的,是認識天地萬物,自然生命的方式方法,是天地萬物,自然生命的原本,是運動變化規律形成的道,其實也是人類對自然規律探究出來的道。

    “道可道”中的前面的“道”是個名詞,後一個“道”是個動詞,這是一定的,毫無疑問!中間的“可”字就是個支配動詞,後面是跟著動詞,這只是從語法上理解。“道可道”也可說出來,說明白就是現實社會中的科學理論水平。也是可以走出來,就是人們現實社會中的實踐,實踐出真知千真萬確。

    “非常道”是了不起的道,是知難而進的道,叫出來的不是非常道,非常道是靠人的思想意志,實際行為落實出來的,是見成效的才是真正的“道”,這也是現實社會中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無”和“有”就是“道”的內函。“有”是從“無”中生出來的,“無”不是沒有什麼,而是孕育著“有”。無中生有,有從無中生這就是道理,引伸出來到現實中,就是人生要努力去創造一切才是道理。無和有就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糸,與“道德經”言論“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脈相承!

    【理解總結“道”】

    第一章的中心意思,主要告訴我們什麼是“道”,怎麼去實施行“道”。

    開始描述“道”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特性,再到進一步論述說明“道”具有不可言說性,這就是它確有的神妙之處。並指出了“道”的內函就是有和無。教導人們去實施,落實到行動中去便“有”,否則,便是“無”。勤勞就有富,懶漢無所有。認真去行“道”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 4 # 七萬歲靈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 5 # 化凡居

    道是什麼,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完整的道,因為思想認知,語言文字都是存在侷限性的,所以只能領悟,無法學道。舉個例子,我們設計一款網遊,裡面有天地萬物包括人,道就像那個完美的遊戲程式,遊戲裡面的一切,從它開機那一刻起就逐漸生成了,大到天體運動,小到細胞裂變所有的自然規律,始終遵循著這個程式來執行著,你看不到它,摸不到它,但在任何事物上,卻都有它的體現,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思路更直接。

  • 6 # 日衝資訊 黃

    這段話詮釋了辯證法的基本思想,是道德經的精華所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首先定義了“常道”和“常名”,在這個基礎上,定義了“常有和常無”,之後是“妙”和”徼”,最後,提出了“玄”這一方法論。下面解釋一下這四組概念。

    常道和常名

    道就是規律,名就是概念,這很好理解。難點在於可道和可名的意義。所謂可道和可名是指物質實在的規律和概念。通俗地說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的規律和名稱就是可道和可名。這些道和名都不是常道和常名。所謂常道和常名是指非物質實在也就是虛空下的規律和概念。這兩個概念是道德經的原點。它提出了虛空也是一種存在的重要思想,為萬物起源於無做了鋪墊。

    常有和常無

    緊接著道德經把天地之始稱作無,萬物之母稱作有。一方面提出了宇宙起源是虛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指出萬物產生於它們自身的規律。結合常有和常無的概念,我們看到了二元論的思想,就是說物質和客觀規律是世界的本源,而客觀規律先於物質存在。沒有物質的虛空就是常無,而萬物起源的客觀規律就是常有。後面說到的二者同出而異名,則從辯證思維的角度上詮釋了常有和常無本質上是一回事兒。

    妙和徼

    細細品味一下,這句話真是滴水不漏。在強調客觀起源的同時,道德經沒有忽略意識的問題。用欲和觀兩個字便說出了,意識是客觀規律的反映的唯物主義觀點。同時,也詮釋了宇宙本源必須是虛無否則就會陷入邏輯的死迴圈,而虛無中必定存在著客觀規律否則便不可知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用妙和徼兩個概念詮釋對宇宙本源認知堪稱完美。

    玄-方法論

    最後,道德經用了一個同字,定義了所謂玄就是透過思考和實踐找出共同的普遍規律的認識方法,還非常辯證地說人類對宇宙的認知要透過反覆的歸納和思考實現,“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朗朗上口卻意味深長。

    道德經第一章所蘊含的辯證思維非常有見地。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受到當時科學爆發的啟發,提出了辯證法的思想,而老子則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想到了。我甚至要懷疑黑格爾是抄襲了道德經的思想,事實上黑格爾確實讀過道德經,而且還對道德經大加讚賞。想到這些我禁不住由衷地給道德經點100個贊。

  • 7 # 逍遙谷逍遙

    道德經第一章老子說了如下幾個概念。

    什麼是道?

    什麼是呢?老子開篇第一句話就說:道可道,非常道。

    道:在道家文化中,有體有用,從道體上看,它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天地萬物之始,它是無,具有物質性,虛空性。作為萬物之母,它是有,具有潛在性,能量性。它是體外的生機。是微觀物質和場。

    以道用來看,道是法則和秩序,具有周行不殆,天人合一,自然無為的規律。

    因為道無形,無色,無聲,人不能用語言來描述道,所以道不可說,不可名。

    老子在第一章接著就提出,無和有的概念:

    無名為天地之始,

    有名為萬物之母。

    無就是道,道是天地的始祖。

    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

    德是萬物之母。萬物由德養育的。

    老子按著就是講了如何修道。

    常無慾之人,能反觀內視,除情去欲,靜坐養神,時間即久,體外生機進入體內。從而在微觀中感悟道的存在。

    常有欲之人,貪淫好色,爭名奪利,追隨社會世俗趨勢而為名利。

    從宏觀上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道在世俗中執行,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無慾有欲都出自人心,它就叫同出而異名。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者,天也,虛空也。

    宇宙虛無,幽遠而無邊際,能除情去欲,凝神調息,靜坐養神,達到胎息時,體外先天一氣進入體內。虛空與人體能量交換通道開啟,這時玄關竅開啟,虛空中的道氣德能進入體內。玄關竅開就是眾妙之門開啟。

  • 8 # 真知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道 就是自然。究竟什麼是自然呢?自然萬物出來的地方?!就是 道。!所以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西方人說的。`聖父,聖子,聖神′創造了自然萬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工作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