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花石雜談
-
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元末蒙古人北遷是遷的哪些人。元順帝迫於形勢放棄中原,北遷蒙古故地,實際帶走的只是蒙元皇族、貴族還有一部分官僚,剩下的基本都是有作戰能力的軍隊,很多普通蒙古族百姓並沒有被帶回漠北。而恰恰這些長期和漢族百姓雜居的蒙古族百姓才具備從事農耕的可能性,皇族、貴族、官僚從事農耕,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軍隊,北元得以自保的最後救命稻草,怎麼可能解甲歸田?剩下的蒙古故地之人,除了遊牧,似乎也不會幹別的了吧?
其次,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但是實際上漢化程度並不高。皇族、貴族如此,普通蒙古族百姓亦然。他們雖然佔據了廣大的農耕區,但從事農耕作業的蒙古族百姓其實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從事農耕作業的大多還是漢族百姓。換句話說,就算元順帝帶走了所有的蒙古族百姓,這其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懂得農耕作業。
再者,還有自然因素。農耕生產是靠天吃飯,需要充足的雨水,農作物才能正常生長。這就是為什麼400毫米等降水線成為遊牧、農耕地域分界的原因之一。蒙古高原屬於高緯度地區,位於400毫米等降水線以北,降水稀少,其氣候根本不適合從事農耕作業。即便勉強為之,也根本無法養活自身。因此,迴歸蒙古故地的蒙古人繼續從事遊牧活動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得先養活自己再說啊!
-
3 # 蕭武
蒙古入主中原之後,向中原各地派駐了不少蒙古軍隊。在元朝時期,這些軍隊在駐地基本上不從事生產,完全靠財政供養,屬於特權階級,但戰鬥力退化也很快,並沒有蒙古早期那麼強。到中後期,元朝稍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基本上是依靠漢軍的,只是將領多數仍然是蒙古貴族子弟充任,漢人官吏基本上是承擔輔助功能,比如參謀軍事、籌集糧草等等這種任務。
到明朝興起,徐達率軍北伐中原的時候,蒙古軍隊在北伐主要是三個集團,但軍隊主體同樣已經是漢人為主了,只是將領是蒙古貴族。而元順帝脫歡鐵木兒北逃時所帶的基本上都是蒙古貴族及其家屬,軍隊數量並不算太龐大,因為當時北京能夠用於作戰的軍隊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了,尤其是蒙古人,這時候在北京附近並沒有比較大的集團。
跟隨元順帝及其他將領分別退出中原的幾個大的軍事集團,因為其中漢人比較多,而這些人在逃到蒙古草原之後,並不適應當地的生活方式,所以後來逐步南下向明朝投降了,比如關中地區的一個軍事集團,還有河西走廊的軍事集團,都是如此。所以北元重返草原之後,能夠依靠的主要軍事力量,一開始也是漢人為主,漢人逐步逃回中原地區或者南下投降明軍之後,北元才又依託原本留在草原的蒙古部落,重建了軍事力量。
而且,因為明初的多次北伐,不斷掃蕩北元的殘餘勢力,窮追不捨,很快就控制了長城線以北原本適合農耕的地區,讓蒙古人被迫繼續向北撤退,完全變成純粹的遊牧民族,也就是恢復到入主中原之前的狀態。因此,北元並不控制長城線以北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夠進行農業種植的地區,只能退回草原,繼續遊牧生活。
原本被元朝派駐內地各地的蒙古族軍隊,在明朝興起時,也基本上分別投降了明軍,之後逐步與當地漢人融合,變成了農耕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因為長期遠離元朝中央政權,也遠離草原,所以在元順帝北逃的時候完全沒有機會、也沒有條件一起逃回蒙古草原,只能留在當地。這其中,除了蒙古人,還有一些被元朝從其它地方徵調而來的其他民族的軍隊,也就是蒙古人說的色目人,比如畏吾爾人等,也基本上都在內地就地逐步融合了。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仍然保持著聚居狀態,而且保持了一些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比如湖南就有一些畏吾爾人,還有云南的蒙古族,也是在元朝時期的梁王下屬的蒙古軍隊。而這些民族即使保留了原來的民族文化習俗,在生產方式上也基本上就地變成農耕為主了。但總體來說,這樣的情況不太多,大多數蒙古人都逐步與當地漢人相互融合,失去了自己原來的民族特徵,變成漢人了。
這和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匈奴、鮮卑、羯族、氐族、羌族情況一樣,也和遼國時期駐紮在漢地的契丹人一樣,和金朝時期的女真人的情況也一樣。原本跟隨王朝進入中原地區的人是本民族中文化上發展程度比較高的那部分人,但也正因此,他們在王朝衰落和滅亡之後,基本上都沒有返回原來的故地,而是留在當地,和漢人相互融合,變成了漢人的一部分。可以說,這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普遍的現象。
稍微總結一下,回到題主的問題本身:
第一,蒙古人在元朝的時候,留在草原的本來就不會種地,進入中原地區的蒙古人是特權階級,不用種地。
第二,元順帝返回草原時並沒有帶走太多已經進入中原地區的蒙古人,能夠依靠的本來就是留在草原上的遊牧部落。
第三,明朝初期把適合農耕的地區基本上都佔領了,包括河西走廊,留給蒙古人的基本上只剩下草原了,也就只能遊牧。
第四,一部分蒙古人學會種地,是在元朝已經滅亡之後的事情,而且是被迫的,等到他們學會種地的時候,也沒有必要返回草原了。如果不是想繼續遊牧,跑回到草原去幹什麼呢?
第五,蒙古人裹挾到草原地區的漢人絕大多數後來又都返回了中原地區,留下的很少,即便是有,他們也只能跟著蒙古人一起遊牧,而不可能繼續種地。
第六,這種情況是普遍狀況,在農業時代,要種地就只能在400毫米降雨量線以南,進入這條線以北地區,無論漢人還是蒙古人,都只能遊牧。
-
4 # 呵呵115588081
落後而野蠻的蒙古部落卻用武力創造了一個奇蹟,征服了大半個地球近6億人口,而這個過程中蒙古每到一個地方因為人口基數的不足,都依靠當地人治理當地,包括軍隊也是戰鬥力強的蒙古軍隊控制著大量僕從軍。但是自身落後的文明往往很快被先進文明侵蝕同化。西征的蒙古人在中亞二十多年時間就完全突厥化了,信仰了伊斯蘭教。而進入歐洲的蒙古人則嚴重斯拉夫化,信仰了東正教。蒙古帝國最終分裂成了四大汗國和元帝國的原因也就是信仰,語言和風俗,意識形態的全面分裂。忽必烈也是被四大汗國的可汗指責漢化了,不承認忽必烈蒙古大汗的地位。窩闊臺汗國乾脆自稱正統蒙古大汗。
另外不得不說,南宋已經很強了,整個歐亞大陸都扛不住,被蒙古鐵蹄踐踏的時候,南宋和蒙古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而且還互有勝負,從蒙古人手裡奪回不少淮河流域,漢江流域,四川地區等北宋時期丟失的故土。南宋拖死了三個蒙古大汗,蒙古大汗蒙哥更是在釣魚城下被南宋軍隊擊傷後不治身亡的。
有句話總結兩宋是:北宋無名將,南宋無良相。如果北宋的宰相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出生在南宋,代替秦檜賈似道這些奸相。南宋還真能扛到蒙古滅亡。
-
5 # 蘇綻
蒙古人就是遊牧民族,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後,依然還是遊牧民族,根本就沒有因為佔領了中原而成為農耕民族。
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後,曾經幹了一個很荒唐的事,就是把中原的良田沃土,改造成草原放牧。因此,蒙古人的遊牧本能,並沒有因為建立了元朝而改變,反而是改變了中原,變本加厲了。
此外,蒙古人在建立元朝以後,迅速成為了統治階層,大量的蒙古人是不用幹農活的。當時由於蒙古人數量太少,基本被分散到各地,成為各地的權貴了。
元朝規定,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第一職務都必須是蒙古人擔任,無論有才無才,前提一定要蒙古人。所以,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普通的縣令士紳,都必須是蒙古人擔任。甚至在鄉村,一些裡甲長都是蒙古人擔任的。而當時的蒙古人數量又不是很多,蒙古人被委以重任的數量可能都不夠,有時候還不得不由色目人充任。由此可見,蒙古人要有務農的機會,是基本不存在的。
此外,元朝還擁有龐大的軍隊,而這些軍隊的主要主力也同樣是蒙古人,這些蒙古軍隊自然也不可能務農。而留守蒙古草原的蒙古人,其接觸到的其實還是遊牧,也談不上務農的情況。
所以,明朝推翻元朝的時候,蒙古人根本就沒有務農,被趕回漠北以後,也沒有務農的本領,因此也只有選擇繼續遊牧了。
此外,蒙古人所處的北方,本來就只適合遊牧,而不適合務農,這種情況到現在也沒有變化。被趕回北方的蒙古人,不遊牧,還能做什麼呢?
不過,明朝建立以後,並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是不務農的。比如沒有回到北方,而依然還在南方的蒙古人,也就慢慢適應農耕了。
-
6 # 夢香寒冰
中國歷史有個誤區:中國曆來是農耕民族。其實在元代,人們不種地,而是大量放牧。因為無法種地的人太多,元朝人大規模屠殺漢人。在元朝,華人自古種地為生的日子差點斷代。
之所以是差點,而不是斷代,因為不到百年。這期間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魯明善。
朱元璋時代,人們是不種地的。一方面國家不支援。更重要的,中國農業技術極高,比如大型水利、種質最佳化等內容,需要人才補充,一但斷代很難補充。朱元璋要恢復農業就出現了人才斷代的問題。
魯明善和朱元璋不是一個時代人,魯明善是維吾爾族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農桑衣食撮要>,是元代三大農書之一。<農桑衣食撮要>說白了就四個字:以農治國。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魯明善已死。但是朱元璋看到<農桑衣食撮要>,十分高興,大量推廣。朱元璋九字真言中的廣積糧,就是靠這本書實現的。和朱元璋同時代的人實現不了的重要原因,就是別人不重視農業。
明白了這些,再回看蒙古人。蒙古人在元代本來就沒種過地,幹嘛回到草原種地?明白了朱元璋費勁的恢復種地,就明白了蒙古人不種地的原因——蒙古人在中國就沒種過地。
-
7 # 風塵講歷史
蒙古鐵騎是十三世紀興起的一支軍隊,戰鬥力極強,橫掃亞洲大陸上的國家,甚至都遠征到了歐洲,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國也是個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後來忽必烈即位,改國號為元,蒙古帝國分裂成了四個汗國和元帝國。最後元朝滅亡南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蒙古人既然入主了中原,得到那麼多肥沃的土地,自然要派兵駐守,但同時蒙古草原上依舊留有蒙古人。與清朝這樣的外族政權一樣,外族人太少了,想要統治人數數倍於他們的漢人,自己的軍隊完全不夠,只能招募大量的漢軍,以至於軍隊中除了高階將領由蒙古人擔任外其餘都是漢人。而蒙古人也與滿洲八旗子弟一樣,入主中原後不用務農,完全依靠國家供養。久而久之這些蒙古人原來的部隊戰鬥力就不如蒙古帝國初期,也導致元朝崩潰的那麼快。
元朝滅亡時逃回去的蒙古人為什麼不務農,而很快變回遊牧民族?
在朱元璋北伐的時候,蒙古人所能依靠的軍隊也基本上都是漢人,蒙古人北逃到草原這些漢人肯定是不願意跟去的。所以元順帝逃跑時帶的都是蒙古貴族,並沒有多少軍隊,哪怕是後來到蒙古草原的漢軍也陸續南下投降了明朝,剩餘的蒙古貴族就沒有務過農,怎麼會種地?
朱元璋進行了多次的北伐,不斷打退北元勢力,明軍也控制了北方適合耕種的土地,北元已經完全被打退到草原上了,草原本來就不適合耕種,逃回去的蒙古人想務農也沒辦法,只能幹起遊牧的老本行。
還有一些已經融入漢族的蒙古人沒有選擇北逃,而是繼續務農,到最後完全融入漢族成為了漢人,不得不感慨我們漢人的同化能力太強了。只要中華文化沒有徹底滅亡,就能一直傳承下去。雖然蒙古入主中原和滿清入關都對中華文化進行了一定的破壞,到最後的結果都是被漢人同化,蒙古族還好,元朝皇帝普遍漢化程度不高,但滿清到後期已經完全被漢人同化,滿清皇帝也是寫得一手好漢字,對於中華傳統文化都有一定了解。所以雖然中國的朝代不斷更替,但是中華文化一直沒有被徹底毀滅,傳到了今天,這也讓中國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沒有斷代的國家。
最後總結一下,蒙古人之所以變回了遊牧民族首先是因為逃回去的蒙古人在中原養尊處優不會務農,其次就是北元的勢力範圍內只有草原而沒有適合耕種的地方了,想務農也沒有辦法,最後就是蒙古草原上本來就留有蒙古人繼續遊牧,逃回去的蒙古人要依靠他們就只能繼續遊牧。所以他們不是不想遊牧,而是無能為力。
-
8 # F14560678
在內蒙的地界自然有適合農耕的地方,關鍵是那些地方被看作是保障畜牧興旺的根本。他們在種植牧草,作為冬儲!縱使現在種玉米也是為了青飼料!西藏偏遠不,當地還有青稞農業呢!地廣人稀自然適合牧業,農業耕種多累啊!有地我也放牧,產出也很高。
在元朝,普通蒙古人在中原自然也不會從事農耕,更不會在短時間內被農耕同化,戰後人煙稀少,更適合直接放牧而不是復耕。從戰時開始,蒙古人毀壞田地放牧的記載是有的!那是生活方式,不易改變的,何況環境還更適合放牧了!
-
9 # 海角天a
遊牧民族一旦進入中原,最終走上漢化的道路。同樣漢族進入草原,最終走向遊牧民族的道路,譬如匈奴部落原先是華夏族的一個分支,進入蒙古高原後,發展遊牧民族。
取決於遊牧和農耕的,主要看地理條件。
-
10 # 謀士說
據說蒙古征服中原以後,大約有40餘萬的移民進入中原。到元朝滅亡後,只有6萬多的蒙古人願意回到蒙古草原,30餘萬的蒙古人留在了中原各地繼續過著農耕生活。所以,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只佔少數,大多數蒙古人還是在蒙古草原生活。
其實,蒙古滅南宋以後,遷入中原的人都是一些貴族階級,人口比例很少。普通蒙古老百姓還是留在了蒙古,繼續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此外,蒙古人其政治地位都比漢人要高,他們當時把華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這個和印度的種姓制度差不多,高等級的蒙古人,一般居住在都會城市享有很高的政治特權。且都是以家族形式的遷移,進入中原的都是富裕家庭。所以,元朝滅亡以後,很多人不願意回去。
蒙古佔領中原,在北方沿襲了金人制度,地方軍閥的勢力範圍基本保持不變,不過元朝都有派蒙古人去督查。元朝時建立了行省制度,由於元朝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也稱“都省”。加上元朝地域遼闊,重要都會城市設立了十個行中書省,以分管各地區。按照元朝的說法就是“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在行省設立以後,元朝用中書省和司農司等一系列專屬司機構,使用漢人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在朝中任用了大批漢人。當年成吉思汗攻佔中原時,本想把中原人驅趕,變成蒙古的“大牧場”,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議向漢人徵收大量稅收為由反對這個計劃,成吉思汗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忽必烈滅南宋,只是在地方重鎮派遣蒙古人做州縣的首長。由於蒙古人做官的少竟然不夠分配,很多中亞人還賄賂蒙古官員到中亞當官,可見蒙古移民到中原的人,絕非普通的蒙古人。
上面我們也說到40多萬的移民,只有6萬多人回到蒙古,對於地域遼闊的蒙元來說其實幾十萬人在當時都是一個小數目。所以,移民中原的蒙古人很少。此外,朱元璋滅元朝以後,對歸降的蒙古進行了赦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鎮壓。結果幾代人的繁衍生息,大多數蒙古人已經習慣了農耕生活,所以很多蒙古人在明朝滅亡以後不願意回到蒙古草原繼續做遊牧民族。可能有人會問,元朝受中原文化影響,為什麼不把農耕文化帶到蒙古。由於蒙古的氣候寒冷,根本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所以蒙古人繼續過著他們的遊牧生活。
回覆列表
元朝退出中原之後,蒙古人為什麼又很快變回遊牧民族,而不是繼續務農?這個問題挺好的,其實在元朝時期是有相當數量的蒙古人遷居中原的。而元朝滅亡之後,有記載表明當時在中原的差不多40萬蒙古人裡,願意回到草原的有大約6萬人,而最後留存中原的則有30多萬人,而從中原回去的那些蒙古人怎麼沒有繼續在中原的農耕生活,又重回遊牧生活方式了呢?哪有地可種?
其實這個原因也是很簡單的,因為從中原回去的蒙古人根本沒地可種。說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傳說,怎麼可能沒地可種?草原那麼多地,不能開墾荒田嗎?但石頭君要告訴大家,真不能!因為農耕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你想去這樣做就能這樣做的,它有一個必備的條件,只有你生活的地區達到了這個條件,才有開展農耕的可能。
(圖中橙色區域和淡粉色區域就是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也是中國古代無法逾越的遊牧和農耕文明分界線)
這個條件就是年降水量400毫米,只要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超過400毫米,這個地區就有開展農耕的條件,而如果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這個地區就沒有進行農耕,成為農耕文明的可能。
在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400毫米的降水量的分界線,都是農耕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而在中國,這條線基本上就是長城-大興安嶺這條線。這條線以南是農耕文明,這條線以北就是遊牧文明。
(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在中國基本就是長城-大興安嶺線)
所以在蒙古人退回漠北之後,雖然有一些曾經在中原農耕地區生活過的蒙古人會種地,甚至可能也想種地,但卻完全沒有種地的條件。他們所處的草原地區降水量過少,不具備將草原轉變成耕地的最基本條件,如果強行種植農作物,結果也只能是乾死,幾乎沒法獲得收成。
400毫米降水線影響了中國古代文明程序所以在中國歷史的演變中,這條線才成了中原農耕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而且在中國古代,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將自己的文明跨越這條線帶到對方的區域。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只要一個民族進入長城,它唯一的選擇就是轉變為農耕民族,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環境中,這個轉變就是漢化。
(在古代,一旦哪個民族進入了中原農耕區,唯一的終點就是漢化,沒有任何別的可能)
而同樣,即使中原王朝能夠征服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區域,也沒法將農耕文明移植到草原地區,將遊牧民族轉化成農耕民族,進而和內地實現一體。而這種因為自然環境造成的天然差別,才是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幾千年衝突融合的根本原因。
所以瞭解了這一點,也就很好了解網上許多人經常問的“為什麼蒙古族沒有漢化”這個問題了。因為在留存內地的蒙古族確實是漢化了,大多數已經融入了漢族,極少部分分佈於河南、四川和雲南等地還保留了蒙古族身份的蒙古族,也都從事農業幾百年,完全和周圍民族融為一體,根本不會蒙古語,自己不說別人也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蒙古族了。
(但退回草原之後,再繼續漢化就完全不可能了,這是古代生產力水平制約決定的)
而那些退回草原的蒙古族,因為完全脫離了農耕區,所以也只能重拾遊牧生活方式,當然也就不可能漢化,因為漢化是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沒有了中原農耕文化的環境,當時的人是不可能長期保持和生活環境不符的文化的。
但這裡石頭君還是要說明一點,這裡說的農耕與草原的巨大差異是近代社會出現之前的情況。而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其實無論是農耕地區還是遊牧地區都已經或多或少地進入了工業社會,無論是農還是牧都在不同程度地實現工業化,所以雖然差別還是存在,但已經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了,所以在現代長城內外形成統一文化是完全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