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湃哥
-
2 # 淘兒學
智慧的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能忍住“但是”
“我們家孩子挺好的,但是……如果他能把這些缺點都改掉就好了。”這樣的家長可能一次又一次明確指出孩子身上的毛病,可孩子為什麼非但不改,還很煩、很生氣,原因就在於家長說的話孩子不愛聽。
智慧的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能忍住每次脫口而出的“但是”,把對孩子的否定咽回去,只說肯定孩子的話。暫時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或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時,寧可閉嘴不說話。
忍住“但是”,因為“但是”就像濃濃的大蒜氣味,是一種帶著否定氣息的“口臭”,燻得孩子難受。有的家長說:“我先誇孩子的優點,最後再說‘但是’。”就像有人說“我吃了大蒜後,嚼點茶葉”,張口冒出來的是茶葉加大蒜的味道,無論先說多少優點,新增多少肯定的“作料”,“但是”之後,孩子聞到的還是大蒜的臭味兒。
有家長問:“我心裡否定孩子,閉嘴不說,是不是就沒有大蒜味兒了?”
閉嘴固然比碎碎念好一些,但只要你心裡否定孩子,大蒜的臭味兒還是會從你的表情、你的動作、你渾身的每一個毛孔中散發出來,一樣會燻得孩子難受,會讓孩子討厭你。
不否定,就是全然接納孩子的本相,允許孩子做他自己,允許事物以它本來的狀態存在和發展,讓孩子對他現在的情況感到自在。
接納是大智慧的第一步,是幫助孩子的第一步。接納是無前提的,不能等到孩子變得完美再去接納他,不能等他改掉身上所有的缺點再去接納他,而是接納孩子現在的狀態。
家長會問:“孩子的優點我當然可以接納,缺點我怎麼接納?”
接納,就是承認孩子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是有道理的,允許孩子身上任何的不好存在。當你學會“藏汙納垢”,只看孩子的優點、只說孩子的優點時,孩子喜歡聽你說話,親子關係會改善,孩子願意接受你的幫助,你才能幫到孩子。
教育是幫好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把不完美的孩子變成完美孩子。
家長要把孩子當好孩子,肯定孩子哪兒做得好、哪個做法非常好,孩子就會不斷地繼續這樣做,自己就想當好孩子,就能從好變得更好,就會越來越好。
不會接納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忍住“但是”。當學會接納時,看著孩子現在就很好、哪兒都好,心裡就沒有“但是”了,就不需要“忍”了。
接納孩子不等於放縱孩子。學習接納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每天專注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寫暖言、寫幸福日記,讀給孩子聽,不斷地肯定孩子、鼓勵孩子,讓自己成為滋養童心的溫泉,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一起走向智慧和幸福。
-
3 # 小晗晗愛閱讀
溝通無處不在,不管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非常的重要。不管是我們與孩子之間,還是同事之間,還是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有效的溝通,都會讓關係更順暢,會讓衝突更容易得到解決,會讓我們心情愉悅。
在我們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煩惱不已,讓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糟糕,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而良好的親子關係又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因此,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學會,如何和孩子之間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當你學會了溝通,你會發現,原來讓你煩惱的那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孩子很棒。
我是一個六歲男孩的媽媽,之所以會感受這麼深,因為我經歷過,溝通帶給我和孩子的改變,讓我們之間的關係更親密,讓育兒變得輕鬆、簡單。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分享我的溝通經驗:
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我們都知道換位思考這個詞,可是當真正去做的時候就忘記了。特別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我們是大人,什麼都知道,孩子是小屁孩,什麼都不懂。所以,我們總是去否定他們的感受,忽視他們的情緒。而這正是我們和孩子溝通不順的最大問題。
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聯絡,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比起具體的某件事情和某個行為,更重要的是先去接納他的感受。與他產生共情,讓他感受到我們是理解他的,我們接納他的感受,那麼他就會騰出精力積極的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與我們對抗
就像我們大人,當你因為某件事情而感到傷心難過時,這時你最需要的肯定不是一堆大道理,或者建議,或者是他人的感受來否定你的感受,跟你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怎麼怎麼樣之類的。你需要的是一個能傾聽的人,聽你把不愉快的感受說出來,發洩出來,需要他理解你的這種心情。然後你會覺得好多了。沒那麼傷心難過了,就可以積極的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去處理那件具體的事情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遇到事情會有自己的感受。孩子也一樣,他有他的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應該被接納。這就是尊重。所有的溝通都應該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接納孩子的感受,與認同他的行為是兩碼事。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大多來源於孩子的行為與我們期待的行為,我們要求的行為不一致。比如,我們希望他乾淨、整潔,東西擺放整齊,我們希望他早睡早起,我們希望每天刷牙,回家洗手,我們希望他先寫作業等等,可是孩子呢根本不在意這些。於是,我們就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調教他的行為符合我們的要求,符合大人們的規範。但往往我們態度越強烈,孩子就越反抗。結果也就事與願違。搞的我們心力交瘁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把我們當成了他們的“敵人”,站在了他的對立面。總是讓他去幹他不喜歡的事,不讓他幹他喜歡的事。他要維護自己的主權,於是,他的態度就是:我就要幹我想幹的
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就要去把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對立和敵對變成合作。讓他感覺到我們不是要控制他,而是鼓勵他、幫助他去做好一件事兒。讓他覺得這是他本來就應該要去做的,不是被逼的。那怎麼去做呢,從改變我們的態度和方式開始。
我們經常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飽含著情緒,責怪、批評,下結論,甚至人身攻擊。還經常喜歡說一大堆於事無補的廢話。這些都是孩子特別討厭,特別反感的。比如以前兒子洗臉的時候把水弄掉地上,地髒了。我就會說,你怎麼回事啊,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你沒帶耳朵啊。這麼一說,自己很生氣,孩子也不開心,有時候還會引發一場戰爭。現在我不會這樣了,我會很平靜的,沒有任何情緒,指著地跟他說:看。這個時候,他會立刻跑去把拖把拿回來把地拖乾淨,然後笑著說,不好意思啊。怎麼說和說什麼同樣重要。
鼓勵孩子獨立自主還有一件事情讓媽媽們很煩惱,就是孩子不聽話。我們是那麼的想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所以在溝通的時候都會以此為目的,而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他毫無自由,毫無權利,處處被動。這樣的溝通會是兩種結果,要麼反抗,要麼忍受。而這都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都不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所需要的。
世間的很多愛都以相聚為目的,而父母的愛卻以分離為目的。我們花時間、花精力,用心去陪伴孩子,就是為了有一天他能夠更好的離開,成為他自己,獨當一面。如果孩子什麼都聽我們的話,那他又怎麼會去思考,怎麼去體驗和嘗試,怎麼在錯誤和失敗中學會成長?
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家開始,從日常溝通開始,鼓勵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和決策,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對於不傷害安全健康,不傷害他人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嘗試。即使你明明知道那不是最好的方法,明明知道那樣會失敗,也不要急著去告訴他答案,不要急著去否定,急著去阻止,而是放手,而是去相信他。對於那些影響他成長的行為,我們需要去限制的行為,就去和孩子溝通,建立家庭規則,在規則的前提下,給他自由,給他選擇的權利,仍然讓他自己做主。
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那樣的好溝通,而且我們會共贏,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總之,溝通非常非常重要,而尊重,是有效溝通達成共識的前提。尊重孩子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中。我們必須記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誰的附屬品。我們的教育不是為了讓他聽我們的話,也不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而是為了讓他成為他自己。
-
4 # 可愛的嚶嚶醬
很多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總是習慣性的對孩子發號施令。“商量”“尊重”這些詞從沒有出現在他們之間,認為沒有商量的必要,直接要求孩子這樣那有就行,也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在助長孩子的任性,動搖自己的權威,有了這些想法,你怎麼可能和孩子溝通好呢?
1、不要粗暴的命令,而是使用商量的口氣
和孩子溝通時,用建議而不是下命令,不但能夠維持對方是的自尊,而且有助於促使他樂於改正自己的錯誤,並於與你合作,多用“你覺得呢?那是一個好主意嗎?我希望.......”這些詞語。
2、尊重不是放任
很多父母認為,如果什麼事情都由著孩子來那不會是慣著他嗎?真正的協商應是,對於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詢問孩子的意見,但是對於家裡的事情你可以選擇行的告訴孩子,聽聽孩子的意見,對於其他的事情,可以和孩子多交流, 聽聽他對整件事情的看法和評價。協商有時候就需要妥協,但是這個度父母一定要把握好,有些事情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都是必須灌輸他不可以做的,比如不可以打人、不可以撒謊。
所以為了孩子能更好的成長,為了以後的溝通更為順暢關係更加親密,那就從自己先改變吧。
再分享一個超好用的手機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
-
5 # 萌伶伶童鞋官方賬號
孩子和父母之間血肉相連更是心意相通,所以孩子的舉動我麼的大人要關心,問好,交流,陪伴,聆聽孩子的心聲,這樣孩子和我們大人交流起來很放鬆,說他的心裡話,沒有對我們大人什麼戒備心,我們大人也很輕鬆,和他她交流就像玩耍,孩子感覺我們大人對他她們是平等的交流,尊重孩子想法,孩子感覺我們大人認真對他的,孩子們也能感覺到,我們大人的心,這樣交流起來,很方便,孩子也有很自信,他們有了滿足感和安全感,孩子們願意我們說他她們的心裡話,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我們平視,蹲下來,聽聽孩子們內心的聲音,耐心聽完的聽完孩子心聲,作為父母要正確引導引導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很愛她他,但不是放縱孩子,對於孩子事情一定要問孩子的意見,可以和孩子多交流,聽聽他是對整件事看法和評價,讓他她大膽的說出來,我們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為了美好的成長,為了以後更好的溝通,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密關係,我們大人自己先好好學習改變,讓孩子和我們的明天更加快樂,
-
6 # 嗨皮豆兒童成長俱樂部
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放在家長的位置高高在上,而是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與孩子相處,孩子也是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同樣需要尊重和理解。多與孩子換位思考,多溝通。
-
7 # 讀心大叔
關於與孩子用心溝通,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先說一下溝通,兩個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縱有一肚子的情愫,沒有良好的情緒,說得再多也只是發洩。
也就是說,當做父母的與孩子溝通時,先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帶有情緒,然後再觀察孩子是否帶有情緒,任何一方有情緒,溝通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很多時候,是家長自認為自己很誠懇,可是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所以說先把氛圍營造好,再溝通。
另外,不同性格孩子,也要注意方式,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強勢,誰都不服,就要先給予尊重,
有的孩子是“順毛驢”,就要先找優點表揚一下,有的孩子,本來就很懂事,只是無意中犯錯,溝通時,就要點到為止
……
再就是,在溝通時,切忌做成了“說教”,姿態要降下來,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
-
8 # 明月入懷618
今天下午去一高開家長會,女兒放在課桌上的一封信,讓俺看得有點淚花閃動,因為上次作為家長代表參與了期中監考。下午的場次,五點結束後,就沒有回去,一直等到九點半孩子放學。無意中說到,坐在車裡等你的時候,睡著了,又被凍醒了。沒想到女兒聽後感動異常,專門在信裡向我感謝。就像班主任說的那樣,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監考,看似無聊乏味,其實,這既是家長跟老師一個長時間溝通的機會,也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多麼重視孩子的學習!
高二開學以來,女兒成績穩步上升,名次由班級46、年級76和班級34、年級55,前進到班級21、年級43和班級13、年級22。看到孩子孩子成績單,雖然說不能以成績高低評定孩子高下,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第三張和第四張照片,是期中考試的時候,孩子成績在年級段裡面,有兩門學科進入前十名,作為家長的俺,也確實有點成就感!
考試結束後,該子自己定的小目標,還是儘量保持低調的!不像她老爸,俺,八方香油何龍,有點小成績就有點飄飄然![調皮][調皮][調皮][調皮]
孩子大星期,兩個禮拜放假一回,考試成績也不錯,老爸老媽心裡高興,請女兒吃飯。她們都不想“拋頭露面”,俺不怕人家說俺長得醜,咱又不欠人家的錢或者怕人家說三道四,來兩張照片,曬曬幸福!
吃飯的時候,和女兒開玩笑:“你的成績單,除了你的辛勤努力學習外,還有爸爸媽媽的功勞,咱三個人,同心協力,才取得的。這就像射擊比賽,你是槍手,負責瞄準開槍。爸爸就是來回送子彈、媽媽就是那個負責架槍托的,俺兩個有一個出問題,你就無法正常發揮你的優勢!還有一年半,咱三個,還的密切配合,爭取高考有個比較滿意的結果!”
女兒親自給我們夫妻倆每人倒了一杯水,以水代酒,道聲:爸爸媽媽辛苦啦!
突然有種淚奔的激動:“辛苦也不說,你懂得就行!雖然父母不能給予你全世界最好的,但卻拼了全力,在能力範圍內給你最好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9 # 陪喬喬一起長大
尊重孩子,首先就要求把孩子當成有獨立思想與人格的人。
首先,所有人都是不一樣的,大人與小孩看問題角度也是不一樣的,溝通的時候第一要注意聆聽,站在孩子的立場,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看問題。
第二,大人不要用年齡經驗等壓制孩子,一旦意見不一樣,千萬不要倚老賣老,說些什麼“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多”“我吃的鹽鹽比你吃的米多”這種陳詞濫調打壓孩子
第三,如果孩子已經成年,或者未成年,請相信孩子,一些非原則性問題給孩子一些自由,讓他們享受自己拿主意的感覺
-
10 # 極客數學幫
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關係,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一、平等溝通很重要在現實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家庭的父母都習慣於高高在上,這樣是不利於溝通的。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史蒂文說:“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長捨得拿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以一種平等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對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
在平時的教育中有不少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總喜歡說一不二,認為“我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我說了算,不聽父母的話,那還了得。”在孩子面前總是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有時甚至將孩子當作出氣筒,又打又罵,殊不知孩子幼小的心靈,是脆弱的,經不起父母的高壓管教。
孩子在家長面前總沒有平等對話的機會,孩子有話不敢說、不能說,有意見不敢提,這樣長久下去,孩子將不敢甚至不願與父母交流,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還會阻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人為的形成了代溝。
二、學會傾聽學會傾聽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傾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技巧。善於傾聽的家長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尊重與關心。
要知道孩子也有渴望與父母相互交流的願望,孩子也希望自己的話能得到家長的好評。做父母的,不管多麼忙,當孩子有話要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都要儘可能放下手頭的事情,傾聽孩子的心裡話,這樣孩子才不會有任何的壓迫感,願意並且十分舒服地和父母講出自己的心裡話。
當孩子在受到委屈時,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指導,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傾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孩子的說話的內容,適當向孩子的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做不但可增進與孩子溝通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家長對自己的關心,當孩子遇到煩惱和委屈時,父母應該主動安慰。因為孩子會覺得父母非常理解他們,覺得父母和他們的內心很貼切,這樣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三、溝通要注意語氣和孩子交流時,語氣有時會勝過內容。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溝通時,多運用一些信任、尊重、商量、讚賞與鼓勵的語氣:
“媽媽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這次我尊重你的決定,但下次不能這樣了。”、“這件事情,我們先這樣,你看好嗎?”、“你太棒了。”、“沒關係,下次一定會更好。”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能適時地加以運用,相信孩子一定會樂於與父母交流。在這樣輕鬆、和諧的溝通氛圍中,孩子對於父母給出的一些建議一定會欣然接受。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可信賴的,值得尊重的,也是孩子的依賴。
四、和孩子的溝通保持連續性絕大多數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都是有事才問,沒事就不問。事實上,做父母的,要養成和孩子經常溝通的良好習慣。孩子在自己的身邊也好,不在自己的身邊也好,其實都會有很多事情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做父母的,要做個有心人,善於發現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時甚至要將和孩子進行溝通看成像工作一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要保持和孩子溝通交流的經常性、連續性,不可一暴三日,可有可無。
-
11 # 心理學敏
和孩子良好的溝通需要家長從自己做起。
首先家長要知道,和孩子溝通的時,不能用是用命令的口氣,儘量用商量的態度,要維護孩子的自尊,有助於讓孩子樂意改正自己的錯誤。
同時,尊重並不是放任孩子不管,有的家長會說如果什麼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那不就慣壞了?真正的商量並不是放任不管的,是指對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詢問孩子的意見,家裡有的事情可以有選擇的告知孩子,聽聽孩子的意見,有的事情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的想法看法。
所謂商量,也就是協商,有的時候就是需要妥協的,父母把握好這個度就可以了。
-
12 # 茯苓苓eko
帶著孩子旅行,在旅途中與孩子深度交流,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
13 # 從前說
1 尊重孩子就跟讓別人尊重自己是一樣的道理。你跟他交心了,在孩子面前你才是個好媽媽或者好爸爸。 其實孩子的世界才是精彩的,沒有任何汙染。每天都充滿這歡聲笑語。你要試著跟你自己在做著的挑戰,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家庭幸福。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領導者,無時無刻都讓你有很多挑戰的動力。
-
14 # 燦爛麻醬QN
要尊重孩子、就要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
回覆列表
孩子,都是父母親的一塊兒心頭肉,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都是所以父母的一個問題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其中脫穎而出,從而對孩子異常的嚴厲這讓孩子懼怕父母親,有什麼事總是自己憋在心裡不肯與父母交流,所以不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有的家長不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夢想總是以外自己是對的,不會害了孩子,對,他們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是這樣子總是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孩子想堅持自己的夢想,但是家長卻想讓孩子幹這幹那,孩子在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總會力不從心,也許他的學習不行,但是放到足球上是一塊兒好料,所以尊重孩子的選擇是重要的,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適可而止就行了,多與他交流不要總對他發脾氣,要對他和藹可親一點,當孩子跟你犟嘴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講道理讓他記住,事不過三,當他自己犯了好幾次的是時候還是犯,你可以對他發脾氣,但不要經常發,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