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白樺林0

    武王只反對商紂暴政,剝奪了紂的領導權,不反對商民,對商朝王子都給予了很好的安置,例如箕子,微子,武庚,進行了諸候分封。

  • 2 # 耳食記

    這涉及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政治傳統:二王三恪(kè,表示尊敬)。

    “二王三恪”的意思是:新得了天命的王朝要追封前兩朝的後裔為王,為“二王”;再追封再往前三朝的後裔為更低一級的貴族,為“三恪”。透過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這個新政權的合法性,以示正統。

    王者立三恪二王之後者,欲通師法之義。

    這種傳統最早來源於堯舜的禪讓。傳說當年舜帝繼承了堯帝的天下,把堯帝的兒子丹朱封為國賓,稱作“虞賓”,可以不向舜帝行臣子之禮 。後來夏禹得了天下,便也效法舜帝,把丹朱重新封到了“唐”地,把舜帝的兒子商均封到了“虞”地。

    等到周武王克商,當然是依循傳統,二王三恪,封前朝之後。當時周朝把夏朝之後封到了杞國(杞人憂天的那個杞國),把商朝之後封到了宋國,這兩國的國君都是公爵;然後更早的舜帝之後,則被封到了陳國,為次一等的侯爵。

    這樣的傳統,經過儒生們的發揚光大,其實後世一直都有遵循,算是對新政權合法性的一種解釋。比如漢魏嬗代時,曹丕也沒殺漢獻帝,反而封他為山陽公,“邑萬戶,位在諸侯王上”,而且不須向天子稱臣,祭祀天地宗廟時也可以用天子的車服。等到魏晉更迭,晉武帝一樣是把曹奐封為陳留王,“永為晉賓”,而且後來為了明確“二王三恪”,以漢、魏的山陽公、陳留王為“二王”,便把周朝後裔的衛公降到了“三恪”,變為衛侯了。(衛公是漢光武帝時分封的周朝後裔。)

    漢魏為二王后,夏殷周之後為三恪。衛公署於前代,為二王后,於大晉在三恪之數,應降稱侯,祭祀制度宜與五等公侯同。

    此後的南朝政權更迭頻繁,新朝雖是多有對前朝皇帝的弒殺,但依舊遵循這種規矩。比如劉裕奪了東晉的天下,雖然是大肆誅殺東晉的宗室,但依舊挑了個司馬元瑜做零陵王,加上曹魏後裔的陳留王,為“二王”。有趣的是,這零陵王的傳緒甚至比劉裕建立的劉宋的存在時間還長,一直存在到了齊、梁更迭之時。

    這種傳統一直傳承了下來,從六朝、隋唐、五代到宋,一直都有執行。元以後,雖然一樣有封前朝後裔的傳統,比如忽必烈封宋恭帝為瀛國公、朱元璋封元順帝的孫子買的裡八剌為崇禮侯、清朝封明朝代王之後朱之璉為一等延恩侯,這些都是這種傳統的影響,但此時和以前已經不大一樣了,主要是這些給前朝君主的爵位不再被視為“恪”了,也就是說這些前朝後裔們不再享受國賓地位,而是與其他公侯們一樣,同為臣僕,必須行臣子之禮。

  • 3 # 國病

    這是中國歷史上很有趣的一幕。

    如果長期看我文章的人,就有可能知道這是為什麼了。我也不展開說了,簡明扼要或許更容易理解。

    第一、堯舜爭鬥被司馬遷篡改為禪讓,實際上不僅爭鬥,而且還很厲害。陶寺遺址就遭到了虞夏石卯人的嚴重破壞。於是帝堯後裔北三苗等被髮配西部牧羊。在這之前則是帝堯集團趁著大洪水來臨擊敗了沿海大鯀集團,於是一分為二分別發配東北和四川。今天看也很明顯,大鯀族的跟隨民族C系和D系矮黑後裔在西南和東北都有。後來帝舜大禹由四川發跡,經過甘肅、陝北由石卯擊敗帝堯後裔的陶寺人也如法炮製分割了帝堯集團,尤其是把三苗及其聯姻物件以掃族一分為二,一半留下,一半發配西部。

    但按屈原的說法,昔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就是說雖然彼此爭鬥的很厲害,但是並沒有趕緊殺絕的事發生。都是遵循一定的道的。帝堯的皋陶發明五刑最核心的就是流放,所謂流放其實就是把人放了。讓承認失敗的人去指定地點。就是說只是對部分人殺戮、割頭、閹割,大部分人則是放了。古人的思維與今天不同,很迷信。一旦承認失敗是要遵道按要求遠行的。另一方面堯舜各自體系裡既有黃種,也有白種。而且相互之間都是兄弟族群。幹嘛要趕盡殺絕呢?古人對待沒關係異族那是會殺光對方全體男性的。但雙方有關係就不同了。

    第二、商人與周人是同體系下的不同分支,商滅夏相當於帝堯集團南支滅了仇敵大禹後人。周滅商相當於帝堯北支返回滅了同體系的南支。這種情況更不會支援趕盡殺絕了。按史籍他們都是契的後裔。

    中國古歷史記錄是一種文化記錄,不要太執迷於具體說法,而要學會分析是否是一個體系的。比如夏亡於妹喜只是表明亡於哪個體系,並不是真的有一個惑主的禍水。妹喜就是代表帝堯體系,妹喜就是摩西一詞。摩西牧羊就是指北三苗、白種以掃族和烏拉爾民系。南支滅夏用了妹喜只是表明滅夏者的身份。西周亡於褒姒,姒姓就是指夏人。但這事扯不到夏人,但要表明西周自己是內陸支帝堯體系的,所以惑主者必然就要用仇敵的符號。包括虞姬都是,虞也是指帝舜大禹體系,這也是表明項羽的楚人是內陸支,它的失敗身邊有一個祖先仇敵的女人。這是一種帶有宗教式、宗派式的文化記錄。雖然沒有表現虞姬惑主,但都得這麼記錄。也許項羽身邊是有個女的,但未必叫虞姬。周滅商時則是妲己,而且是蘇妲己。意思就是指自己,帝堯體系裡蘇就是自己的符號啊。另外末代君王還會被賦予祖先的符號,紂王就使用了內陸支的宙,其名字帝辛則附會高辛氏帝嚳。帝嚳與帝堯就是一個體系的。無非帝嚳可能主要代表這個體系裡的白種,包括印第安基因和以掃族少昊氏後人。周和紂王也一致。歷史記錄則是說都是契的後人。實際上子姓代表全體內陸支,孫代表全體沿海支。孫並不是低一輩的,而是才後來這麼設定的。孫是子小,就是周人口中的小人了,因為他們帶著矮黑等跟隨民族。所以就是子小。周人唸叨的小人與給每個末代君王配發一個帶有仇敵沿海支符號的惑主女人是一個路數。就是說文化已經形成了這個慣性。就像西方囚服的紅色和橫條紋都是指內陸支。因為日耳曼就是沿海支聯姻物件,這也是文化慣性。所以蘇妲己自然是指自己。

    第三、周人中的北三苗羌人是由中東返回的以色列支系,與他們一同返回的是鬼方,正是沿海支。鬼方里就有日耳曼和大鯀後裔。鬼方就是大鯀族被髮配到東北的那部分的主體了。這部分在留下一部分人帶領矮黑留在東北後,大部隊去了中東。而北三苗被大鯀四川支後裔帝舜大禹發配西部,於是他們也去了中東。他們就是含米特和閃米特。在古埃及分為上下埃及,上埃及是沿海支的白冠,下埃及是內陸支的紅冠,紅白兩種婚服就是出自內陸支和沿海支的分野。上下埃及後來合併。最後除了白種猶大支系留在中東,其餘黃白族群則一同東歸了。就是說他們早已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也就有了殊途同歸這個詞。

    回到中國西部後羌方、鬼方與中原的商體系發生了激烈衝突。商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百越是夏人,這是死敵。二是苗蠻南支裡的苗瑤與羌是同支兄弟。只要苗瑤倒戈,天平就傾斜了。只有苗蠻體系裡的O2這個基因族群苦撐。再加上週人設立觀星臺獲得天下認可,那滅亡就是必然的了。周人確實採取合縱聯合的策略,很早就有人去到了吳地對殷人實施包圍。所以最後萁子族O2b北逃,融入北韓、日本和琉球了。O2a大部隊南逃變成了泰族。這樣的情況也沒法趕盡殺絕,大部隊都跑了。殷人裡的外族有的去了東北,還有的則隨泰族南逃了,就是融入泰族、高棉、緬甸裡的以掃族R1a。還有的可能真有人東渡美洲了。不過印第安大部分是大鯀時代後就東渡美洲的。文化裡存在大鯀,但沒有大禹。Q系是很特殊的一個群體,在每個體系裡似乎都有。可能是職業祭司階層。就是所謂溝通神與人的信使,歐洲的小飛俠可能就指他們。殷人頭盔上的翅膀與歐洲小飛俠的原型古希臘訊息之神 墨丘裡是類似的。殷人裡就存在著他們。另外商代以前是一個邦聯體制,不存在誰是絕對的王。目前看很像印第安Q和黃種O2更多主導著殷商。

    周人滅商後採取了一個摒棄恩怨的做法,不僅摒棄商周恩怨,還把夏人體系也做了分封。就是要大家放棄原有體系的對峙。《封神榜》裡的闡教和截教之爭最後透過封神讓原有體系變成一個合一的新體系,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羌方和鬼方返回後雙方化解恩怨的共識。更何況商周本就是一個體系。

    可是問題又來了,羌人和鬼方可是從古埃及的奴隸制返回的。他們就帶著一部分古埃及黑奴後代,德意志裡就有非洲的E系。而商代是邦聯制,各族群都是血親族群,內部是平等社會。商代是巫風盛行的文化,你還要搞世俗人本位。那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爭接著就引發了三監之亂。於是原有透過分封平息的地區不得不透過武力解決。這可能就是導致O2a大部隊和湖南境內少昊氏以掃族南逃的原因。這樣一來原來在中國境內的外族也就都被迫離開中原了,有的逃向了東北,比如穢貊。於是黃種中國確立了。

    當然商人中還有部分留下合作的,就是宋國、楚國內部非羌系民系,比如苗瑤和部分留守的泰族等等。

  • 4 # 牙醫說

    【歷史背景】

    周人就是商朝扶持來打擊西邊和北邊的的異族的,後來周族坐大了,帝乙二年,姬昌就造反了,戰敗後被囚禁在朝歌。因為東夷作亂地厲害,商大軍遠征東夷,害怕西陲被異族打破,帝辛才放姬昌回去。後面的事我們大家透過《封神演義》這部美化周政權的著作就瞭解了大部分情況。

    【分析】

    如果《封神演義》是周王朝有意對自己正統性的美化,那麼這個政權的領導人是相當有政治智慧的,所以把商的後裔封為宋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中國近代,袁世凱作為曾經清王朝的重臣實權派,以及民國總統,這種身份承上啟下的人,從輿論角度考慮,都是對前朝比較懷柔(清室優待條件),安定民心。

    我們假定歷史記錄是真實的。(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於公元前1114年封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於商朝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特准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與周為客。宋國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除了遵從當時的禮制,歷史也有一定隨機性,也不是必然。比如微子個人品行高尚,或者和周統治者關係好,使周不會懷疑微子的背叛等而今不為人知的原因。

    【對比】

    毛主席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再加上49年以後中國國內的政治運動看,新中國真的把前朝、前封建王朝都批倒批臭了。而這種情況是因為從階級角度的顛覆。

    而周代替商屬於統治階級內部更替,而不是“階級顛覆”所以處理手段不同。不過一個儘量少暴力的朝代會相對比較穩固,持續時間比較長。而比較暴力的朝代(秦朝)(英國中世紀王朝更替)比較短壽。

  • 5 # az2777

    因為做不到,也沒這個傳統。

    做不到有長久的原因,也有當時的原因。

    長久的原因在於山河分割人員分散。

    商周時代還有很多未開發的野地,遠征不但要面臨敵人的威脅,各種蛇蟲鼠蟻、野獸、瘴氣、懸崖峭壁大河小溪湖泊沼澤的威脅也很大(因為路不熟,未知因素太多),非戰鬥減員也多,這也是阻止中國走向統一的地理因素,後來隨著開發的熟地多,對應手段和知識也多,阻礙就減少了。

    這是山河分割。

    人員分散是指社會的組織形式:封建制,大封建主把多數土地封給小封建主,層層分封最後是平民,大小封建主世襲,這意味著君主能直接控制的力量很少。

    而當時的原因,指的是商周兩國的體量,商朝600年天下共主,其本身國力是遠超周國的,但是為什麼會被“弱小”的周滅了呢?

    其實主要是由於商內部分裂和錯誤的外部戰略導致的。

    一個內部分裂的商,一個內部統一的周,

    一個忽視西邊威脅的商,一個偷偷挖商牆角的周。

    以弱勝強也就不是不可能了。

    因為山河分割人員分散,周對商能形成的打擊力度也有限,而且商的體量更大,這種打擊其實只是滅了商王而已,其他原因服從商王的勢力還很大,徹底消滅不現實,如果繼續征戰反而激起其反抗,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所以削弱分錢原商的勢力,消化鞏固戰利品,假以時日周的實力就會徹底反超商了,這種方案更安全、保險。

    具體來說的話,天下的實力為100,商是20,周是10,還有70其他勢力,大多數臣服商。趁著商東征的時機,周征服一部分親商的勢力,最後團結大半的其他勢力打敗了商。(以上數字僅僅為了說明實力變化的對比,並不是科學統計產生)

    作為失敗的代價,商付出了10的領土和人口,其中一半被周吃了,剩下一半給其他功臣,商周實力對比從20:10變成10:15。

    為什麼勢力更強大的商會付出代價而不是繼續戰鬥呢?這跟商內部分裂有關,則有周的分化打擊策略有關。一個弱小的勢力要戰勝強大的勢力,就要分化敵人,消滅頑抗派、穩住中間派、拉攏親近派,因為周取得了微弱領先地位,而沒有對對方趕盡殺絕,那麼商內部的繼續戰鬥派和妥協派就會分裂,如此就產生了上面的結果。

    周戰勝商後,遷徒一部分的商人建立衛國,由周人(文王第九個兒子)王之,讓紂王的兒子繼續統治剩下的商人,並安排三個親信分別建國監視之。

    後來三個監視者和被監視物件聯合反叛,周朝再討伐之,殺死商紂王的兒子武庚改封紂王庶長兄微子,號宋公。作為懲罰繼續削減其領地,在三監之亂後,周才建立起徹底的優勢(以前是微弱優勢)。

    總結一下為什麼不徹底消滅商王后裔呢?

    因為征伐困難對方體量也大,所以採取分化打擊,逐漸蠶食這種更保險的策略。

    在取得徹底優勢後,商(宋)國已經跟普通諸侯國差不多了,繼續征伐可能引起其他諸侯國的反對和干涉,再說消化之前的成果也需要時間,如果前朝餘孽就儲存下來了,再後來自己都被手下諸侯反噬了,也就沒周天子什麼事了。

  • 6 # 君山話史

    文武革命,打的是“仁義”、“道德”的牌子,《史記》中屢屢使用“陰修德”這樣的表述。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能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聖王,也在於仁義與道德修養。因此,周武王不止沒有對殷商趕盡殺絕,反而善待殷商舊臣。

    在如何處置殷商舊臣上,周政權內部是有分歧的

    周取代商後,擺在周武王面前的一大問題是如何處理殷商部眾。

    首先,要如何處置戰俘呢?在這個問題上,高層是有很大分歧。姜太公力主對殷紂王舊部斬盡殺絕。召公奭(shì)則認為:把有罪的人殺掉,把無罪的人釋放。這兩種意見,都沒得到周武王的認可。

    周公旦認為:戰爭都已經結束,不如讓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裡,耕作自己的田地。不論他是舊政府的臣民還是新政府的臣民,只要有仁義德行就能得到器重。

    這一番話,讓周武王大為讚賞,嘆道:“你所說的話真是精深博大,可平天下矣。自古以來,士人君子之所以受到推崇,正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仁義道德。”於是下令讓戰俘們解甲歸田。

    在處置殷商王族上,周政權體現出罕見的寬宏大量

    除了紂王及其幾個妃子外,殷室王族並未遭到大規模清洗。紂王死後,他的兒子祿父不僅未遭處決,還繼續統治殷城,他也被稱為武庚,只不過不再是帝國之王,而降格為普通的諸侯。

    紂王的庶兄微子原本已經逃得遠遠的,周武王攻克殷都後,他擔心族人的安危,遂返回殷城。微子手持祭器,脫了上衣,把自己綁起來,前去見武王。這什麼意思呢?周武王當即把微子釋放,官復原職。

    以前裝瘋又被紂王囚禁的箕子,也得以重獲自由。箕子與比干都是紂王的叔父,德高望重,學識淵博。周武王求賢若渴,親自登門拜訪,向箕子討教治國之道。箕子作了長篇回答,後來被整理成文,收入《尚書》,這就是著名的《洪範》。在政治上,箕子推崇仁政與寬容,倡導王道,這些見解對周王朝的政策有一定的影響。

    可是箕子畢竟是殷商遺臣,不願意當週的臣民,他帶著一幫殷商舊民,最後到了北韓。箕子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政權,史稱“箕子北韓”。周武王把箕子的北韓國列為“不臣之國”,不必向周王朝稱臣,表達對箕子的敬重。

    表彰殷商賢臣,立為榜樣

    武王還表彰殷商幾個已經去世的賢臣,他下令為名臣比干修建一座高大的墳墓,以示尊崇。另一位賢臣商容也得到褒揚。周武王在他家門前立了一塊華表,以表彰其高尚的品德。這樣做,無疑使殷民覺得光榮,臉上有光。

    應該說,在處理殷商遺留問題上,周武王的做法是明智而謹慎的。正因為如此,避免了許多潛在的衝突,維護了前朝貴族與殷民的利益和麵子。光憑這點來看,周武王便堪稱為偉大。因為在中國曆代王朝更迭中,沒有任何一個君王能像周武王一樣善待前朝的王室,並給予他們相當多的特權與自主權。

  • 7 # 歷史倪說

    周武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當時各諸侯國都遵守一個“滅國不絕祀”的原則。

    1、周武王經過牧野一戰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但僅僅是推翻了商王朝的中央政府。對於商朝的領土、百姓以及舊有諸侯國並未直接加以征服。周王室雖然已經推翻了商王朝的統治,為了便於管理,周王朝在統治初期對商人採取了懷柔政策,賦予商人高度的自治權。在商的面前自稱小國,這在周初一些文告中表現的非常清楚。

    按照當時“滅國不絕祀”的原則,周武王“封紂子武庚為殷侯”以奉殷祀,管理原來殷直接統治的領土、管理殷的遺民。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防範安排“使管叔、蔡叔、霍叔監殷”。

    周人雖然推翻了商人的統治,既沒有佔領商的國都,也沒有吞併商王朝直接統治的領土,而是還讓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管理。後來武庚夥同管叔、蔡叔、霍叔反動叛亂,被周公東征平定。即使商紂王的兒子發動叛亂,周王仍然遵守“滅國不絕祀”原則“討武庚誅之,封微子啟於宋,以紹殷後。”

    2、周武王對待商紂王的賢臣也是寬容有加,並且歡迎他們能到周朝朝廷來任職。商紂王的長兄微子一直隱藏在民間。聽說周武王推翻了暴虐無道的商紂王的統治,他連夜趕來拜見周武王,並向周武王請罪。周武王歡迎他的到來,而且安排他來做對穩定周朝政權有利的工作。商紂王的賢臣膠鬲,賢能正直,沒有欺壓人民,周武王也請他出來繼續任職。

    3、講到周人之所以寬容大度地對待商人。我們還要特別提到一個賢德的人物,他就是周公旦,我們通常稱之為周公。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曾經獲封魯國。

    周武王率領眾諸侯推翻了商王朝,殺死了暴虐成性的商紂王。可是對如何處置商的遺民和上層貴族的問題,周武王一時拿不定主意。就這個問題,他先後徵求了姜太公、召公奭和周公旦的意見。

    首先被問到的是姜太公。姜太公說:“我聽說過,愛屋及烏。如果相反,人不值得一愛,那麼就讓他們連家園也不必保留了。”姜太公的意思是不光殺掉商紂王,連敵對的商人也不能保留,而要統統殺掉。周武王說:“唉,如果這麼做,天下就真的不能安定了。”

    第二個被問到的是燕國開國君主召公奭。召公說:“有罪的統統殺掉,沒罪的就讓他們活下來。”周武王說:“行,我知道了,這個辦法還是不能讓天下安定啊。”

    最後才問到周公旦。周公旦說:“首先要讓商朝的百姓安居樂業,至少要讓他們有房住、有衣穿、有田種、有飯吃。讓他們財產物歸原主,並且對那些沒有田地的要分給她們田,沒有房住的給他們建造房子。只有這樣才能打消他們的顧慮,減少他們的恐懼,消除他們對亡國的敵對情緒。最重要的,還要頒佈命令,不管是歸順早晚,都一視同仁,各諸侯國一律平等相待,親如一家。還要爭取商人當中有影響的、有仁德的人。”

    周公這種給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周武王的讚許。周武王命令召公釋放被關押的商的貴族;修整商容故居,並且設立了標誌;讓閎夭給王子比干的墳墓加高築土;命令南宮括散發了鹿臺的錢財,開啟鉅橋的糧倉,賑濟飢餓的商民。這一切措施都表明周武王要反商紂王之道而行之,給受商紂王殘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爭取商人。

  • 8 # 海哥fan

    周武王是周為中心聯合800多諸侯共同推翻了商紂的暴政,因此,周要平衡各方力量,商朝貴族中也有較好的勢力,可以好好利用,需要鞏固戰果。如果窮追猛打,剷草除根,一個要負出巨大,二來也傷害太多的老百姓,以仁為本的武王會得不到人民的認同。權衡利弊,還不如利用手中的力量,把權柄抓在手裡,逐漸鞏固中央集權,達到更好的統治效果。

  • 9 # 歷史麻辣鍋

    這是很有趣的一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夏商周三個朝代不是依次替代的關係。他們是三個同時存在的部族,只不過,他們之間的實力此消彼長,相繼成為了當時天下的共主。

    從《史記》的記載可以發現,他們的先祖都可以上推到五帝時代。暫且不說五帝是五位天子還是五個相繼稱霸的部落,現在還有爭議。單就時間線來看,他們的崛起基本上是在同一個時代。

    夏姑且不說,我們來說說商和周的關係。

    即使是在《史記》裡也記載著周和商同時二王並存的情況。也就是說,在周文王時代,周已經自稱自己為王了,而且是公開的,並有詩歌流傳於世。

    按照周自己的制定的禮法,自己是順應天命代替商成為天下共主的。在商王還存在的時候就自稱為王是一種僭越的行為。

    為什麼早期的週會有這樣一種矛盾的行為?唯一的解釋就是當時的商和周是兩個不同的並存的部族。

    但是,當時的商是天下共主,有著強大的實力,而周雖然也稱王了,但是在實力上和商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周對商的感情很複雜,第一是畏懼,害怕,第二是恨。

    怕是因為商的實力強,還有天下諸多的部族,國(城邑)都聽從商的指揮。

    恨是因為商和周之間的矛盾。

    有些事情在《史記》中沒有明說,但是可以大膽推測一下。周文王是被商給殺死的。很有可能是上面說到的,周稱王挑戰了商的地位。商採用手段弄死了周文王。

    後來周武王自稱太子發為周文王報仇或者是討公道。

    當然,第一次,周武王還不敢直接挑戰商,於是就有了孟津會盟,他向商顯示了自己的肌肉和力量,顯然,商紂王並沒有處理好這次政治事件。所以直接導致了周武王的第二次攻伐商紂王。

    第二次,周武王也沒有太大的把握。甚至事前都沒有滅商的把握和想法,只是想簡單的報仇或者討個說法。

    結果在牧野之戰中商的軍隊出乎意料的失敗了,敗的很快。這導致了周武王對商實力的重新評估。所以才有了繼續向朝歌進軍,取而代之。

    因為周武王事先沒有準備,攻入朝歌后怎麼安排商的遺民,還有那些諸多的封國,一時半會兒都解決不了。

    所以周武王採取了移民措施。商在造車,文字和青銅器方面的技術要高於周。於是武王擊敗商紂王后把商的大量的技術人員遷移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而商原來的地盤交給了商紂王的長子武庚進行管理,而周武王自己回到了宗周。

    到了這個時候,商的實力還是存在的。商真正被幹趴下的是後來的周召東征。這一場戰鬥比牧野之戰要艱難許多。不過那個時候,周武王已經掛了。是周公和召公的故事了。

  • 10 # 行雲流水1437995

    周武王雖然在牧野之戰中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但周族在當時卻是一個進入階級社會不久的族群。而商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王朝,商在東方還有很大的潛在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便於統治。周武王一方面把商族大部分變為周族的奴隸;另一方面又部分地儲存了商族原有的統治機構,採取以殷治殷,讓紂王子武庚在殷地統治其人民,同時派自己的兄弟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帶兵就近監視,稱為"三監"。商朝雖然滅亡,可是奴隸制度卻由周繼承下來。東方安置已定,武王才班師西歸,並把國都遷到鎬京。

    武王於克商後的第二年病死,子成王即位,因年幼由他的叔父周公旦掌管政事。管叔、蔡叔對此不滿,揚言"周公將不利於孺子"。武庚乘機聯合管叔、蔡叔和他在東方的舊勢力,如殷、東、徐、奄、淮夷等十七國,共同反周。

    周公旦調兵東征,一直打了三年,才把這場動亂平定。周公這次東征,是周族第二次克商,一併改克了商的許多屬國。此後,周族的統治勢力才真正達到東海邊。

    周都鎬京遠處西土,周公東征勝利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決定在東方洛水流域再建一座新都城,作為統治東部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從此周朝便有了東西二都,西都鎬京為宗周,東都洛邑稱為成周。

    同時讓未參與叛亂的紂王兄長微子啟的宋國管理殷族餘部,遷移一部分商部族於西部的甘陝交界處,比如秦朝的先祖被遷至今甘肅天水一帶,至此殷商之地才平靜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護理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