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一
-
2 # 執斧談史說事
法軍在二戰中很慫原因主要有這麼三點。
納粹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打了法軍一個出其不意一戰後法國為了抵禦德國下次可能的進攻在雙方反覆爭奪的阿爾薩斯洛林等法德邊境構築起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自認為萬無一失的法華人於是在德國入侵波蘭時毫不擔憂只是待在堡壘裡發動靜坐戰,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盟友波蘭被蘇德聯手瓜分然後再戲看蘇德兩國相互撕咬。
結果沒想到納粹德國不按套路出牌不僅沒有進一步先去打蘇聯反而先打起英法來了,更讓英法意想不到的是納粹德國竟然不攻打馬奇諾防線,反而是從北部的荷蘭比利時打了過來讓英法聯軍猝不及防,本來有荷蘭比利時先頂一下英法聯軍還是可以組織起防線來的。
可是更加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北部只是佯攻納粹德軍主力竟然從被認為不可能的中部阿登森林沖出把英法聯軍給包餃子了,於是元氣大傷的英法聯軍一時無法組織起新的防線而法國又國土面積不大缺乏戰略縱深,嚇的六神無主的法華人就只好卑躬屈起的投降了做了亡國奴和德國的傀儡國。
不是法軍不夠強奈何德軍有高達讓法華人措手不及在二戰前坐擁300萬大軍和眾多先進武器的法國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軍事實力可一點都不在納粹德國之下,如果還是按一戰中蹲坑射擊你來我往的陣地戰來打的話納粹德國未必就能討到什麼便宜,可是奈何此時德軍在曼斯坦因古德里安等人的帶領下已經進化到了以大規模裝甲叢集快速突進的閃電戰戰術。
何況一戰後法華人極力的壓榨欺負德華人早已經讓納粹德軍怒氣滿膛迫不及待要擊敗法國報仇雪恨,面對戰術先進戰意高昂的納粹德軍戰術思維還停留在一戰的法軍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了,於是高傲的高盧雄雞終於低下了一片哭泣之聲。
一戰法軍傷亡慘重的陰影讓法華人普遍畏戰怯戰法國在一戰中雖然擊敗了德國可是自身也傷亡了幾百萬人可謂是損失慘重,這導致法國的青壯年人口非常缺乏而且產生了普遍的畏戰怯戰心理,於是法華人和英華人才會一味的對納粹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妥協退讓,甚至不惜製造慕尼黑陰謀滿足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
後來當納粹德國攻入法國時儘管法軍遭到重創可是依然還有百萬大軍可堪一戰,如果法軍激烈抵抗的話不說可能避免亡國至少也可重創德軍,可是已經畏戰怯戰的法華人早已經丟失了其祖先拿破崙時期的勇氣,於是向敵人卑躬屈膝投降也就不意外了。
-
3 # 政史琴話
長話短說,1一戰後,法國就知道德國會報復,所以建造了堅固的馬奇諾防線。一個國家的國家戰略,從一開始就是防守,沒有想過進攻。這樣的政府,這樣的軍隊肯定是不抗揍的。
2,德國繞開了馬奇諾防線從荷蘭比利時那裡開啟豁口進攻法國,和閃襲戰差不多,快速的瓦解了法國的國防和軍隊的信心,所以法國肯快就投降了。
3,德華人實在太強大,法國戰將凋零。
4,老虎帶領一群羊去作戰,那個每個都還是老虎,綿羊領著一群老虎去作戰,那麼個個是綿羊。整個二戰法國都缺乏拿破崙式的戰將。所以很慫。
-
4 # hording
之所以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個月迅速敗亡,這與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全面癱瘓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癱瘓遍佈經濟、政治、社會和戰略等各個方面。
首先是國民經濟的癱瘓。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得本來在列強中就是比較落後的法國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都以一種逐步瓦解的方式走向崩潰。這使得法國政府即使想要重整軍備,都連最低限度的資金都湊不齊,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戰爭技術突飛猛進的時期,這嚴重的損害了法國的軍事能力。
其次,比經濟癱瘓更嚴重的是社會分裂和政治癱瘓。由於經濟的持續疲軟,工人們關於勞動和生活條件的鬥爭被看做是俄國革命在法國重演的開端。在這種情況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治鬥爭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變得越來越激烈,黨派鬥爭和內閣頻繁更迭導致法國的政壇根本沒有穩定可言。更嚴重的是,右翼勢力對左翼勢力的意識形態敵視幾乎導致法國的內戰,甚至法國成為了西班牙以外親納粹思想最猖獗的國家。
其三,法國社會處於士氣崩潰狀態中。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損失和一戰後初期法國外交的失敗帶來的巨大精神損傷緊密相連,也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的經濟崩潰、政治動盪以及社會分裂緊密相連。在這種士氣崩潰狀態下,尤其是法國軍界的心理癱瘓對於法國的生存威脅最大,正如《至暗時刻》中丘吉爾成為英國戰時內閣首相後訪問法國時,所看到的那樣,法國軍界的因循守舊和麻木不仁已經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完全是一副災難降臨之際聽天由命的極度消沉的樣貌。
其四,也是最根本最致命的問題就在於法國在戰略方面,沒有任何真正可行的選擇,沒有任何可行的,能夠讓法國真正擺脫晦暗不明的命運的真正外交戰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權勢畢竟在本質上是矯揉造作的,它不僅有賴於德國的繼續羸弱,也有賴於俄國被排除在歐洲事務之外。法國的霸權肯定無法長期經受住這些國家的復興。不僅如此,任何與德國和解的企圖都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和幾乎完全不可測算的懸機。法國不可能使英國成為它在東方的盟友,另一方面它又無法在沒有英國支援的情況下過下去。然而追隨英國意味著法國同中歐的紐帶越來越沒有價值,而僅僅依靠大陸盟友則缺乏真正的力量。可以說,法國面對著空前的絕境,這種情況帶來的必然是法國戰略的自相矛盾和完全無序。法國的東歐戰略看似合理,但馬奇諾防線的修築使得德國可以放心大膽的東進而不用擔心兩線作戰的危險。更不要說,法國在經濟危機中實行的貿易壁壘政策,完全是在幫助德華人將東歐變成其附庸。而對蘇聯的政策時從尋求強化法蘇同盟體系的努力開始,而且在1935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即法蘇盟約,即蘇聯承諾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但這一承諾因為波蘭敵視蘇聯而拒絕蘇聯加入這一安排給告吹,而且更因為這之後的法國,出於對英德的畏懼,而遲遲不與蘇聯進入實質性的軍事磋商,使得法蘇盟約完全成為一紙空文。說到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國的對外政策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依賴英國,但恰恰在遏阻德國擴張這個對法國生死攸關的問題上,英國是不可依賴的。
而所有這些,構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迅速敗亡的根本原因。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法國,即使再出現一個拿破崙,也無力迴天。
-
5 # 野草的沉思
時勢不同。軍心不同。戰法不同。結果不同。
一,時勢不同。拿破崙時代,正值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新登上政治舞臺,朝氣蓬勃。掙掉了封建專制的枷鎖,民眾鬥志昂揚。拿破崙高擎民主自由的大旗,率領剛剛獲得解放的民眾組成的大軍,向各個腐朽的封建政權宣戰,所以橫掃歐洲,所向披糜。
二戰時期的法國,雖按實力說,不弱於德國多少,但政治昏黯,經濟不振,對戰爭目標不明確,士氣不振。以致稍有挫敗,便全面崩潰,舉國投降。
二,基本戰略失誤。這集中反映在馬其諾防線上。提起二戰的德法戰爭,就不能不提及馬其諾防線。在古代冷兵器時期,修築堅城固堡是有積極意義的。如中國的長城。但在熱兵器和現代戰爭條件下如二戰時期,再修築如馬其諾防線這樣的防卸設:施,就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了。這是法國的重大戰略失誤。而所以發生這樣的失誤,歸根到底,還是當時的法國政府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犯了重大錯誤。一一不是積極備戰,而是消極防禦。如此戰略,焉能不敗。
而當年的拿破崙,從始至終,都是採取積極進攻的戰略。
所以,不是二戰時的法軍慫了,而是二戰時的法軍的指揮者,遠遠不及拿破崙。
-
6 # 冷兵器研究所
法軍在拿破崙時代強大,有一個重要的國際環境基礎,那就是德國還沒有統一,法國在歐洲大陸相對其他國家擁有國力和人口的優勢。
比如按照《拿破崙時代》的記載,1780年,俄羅斯人口2400萬,義大利1700萬,西班牙1000萬,大不列顛900萬,普魯士860萬,奧地利790萬,而法華人口為2500萬。
《劍橋近代史》給的1800年歐洲人口數字是,俄羅斯約4000萬,奧地利2800萬,德意志地區2300萬(1795年,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瓜分了波蘭,所以三華人口暴增),英國1500萬,義大利1800萬,西班牙1500萬,而法華人口為法國2800萬。
這樣的人口,配合法國在拿破崙戰爭時代實行的徵兵制,當然爆出了大量的兵源,再加上拿破崙的指揮加成,自然在前期吊打整個歐洲。
而別說二戰了,就在普法戰爭前,法國已經沒有人口優勢了。當時,法國是3600萬人,普魯士是4100萬。
等到一戰,面對統一起來的德意志帝國,法國的人口劣勢更大。當時德國有將近6700萬人口,而法國只有4000萬。一戰爆發前,德國的適齡應徵人口是法國的兩倍。所以一戰中,如果不是英國和美國參戰。法國是肯定打不過德國的。
為啥法華人口在拿破崙戰爭之後人口不行了呢?
一方面是法國文化發達經濟繁榮,人民重視享樂,這情況下,出生率自然高不上去。
另一方面,英華人口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在拿破崙戰爭之後獲得了法國各界的認可。鑑於其提出“人口爆炸”理論,法國各界都有意識的控制人口,人口自然上不去了。
至於,二戰中法國跪的那麼快,一方面是德國的閃電戰確實超越時代,法國軍隊無法適應,另一方面也是國力有差距,而且因為國內經濟問題,戰備工作沒做好。
一戰讓法國政府背上了鉅額赤字,法國政府在1924年已經到了找法蘭西銀行借款都借不到的地步。於是法國政府在1924年大幅增稅20%,導致富人和金融機構的資本大舉外逃,法郎大幅貶值,跌到1914年幣值的五分之一。
而從1931年4月開始,著名的經濟大蕭條影響到歐洲。在1935年,法國鋼減產一半、鐵減產2/3,棉紗和汽車減產35%。
經濟出問題導致政治也不穩定。在整個20世紀20、30年代裡,法國共計有過40個內閣。從1929年11月到1933年11月,先後出現國由8位總理領導的12屆政府。
這情況下,法國自然很難做好軍備建設,面對擁有閃電戰戰術、窮兵黷武“要大炮不要黃油”,還有人口優勢的希特勒德國,當然硬不起來。
-
7 # liwei1518
不是法國不行,而是那些政客的大戰略出了問題,如果是法軍主動進攻,結果也不一定,法軍中戴高爾式的指揮官太少。
-
8 # 國輝影視劇
其實每個國家人民都一樣,能征慣戰的關鍵還是因為有偉人出現,只要在偉人的帶領下,綿羊也能被訓練成豺狼。
二戰的時候,離法國輝煌的拿破崙時期已經過去130多年了,所謂人事已非,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拿破崙那種軍事天才出現,所以二戰時期法國的表現很慫。
其實世界基本上都是風水輪流轉的,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同樣很遜,但是羅馬帝國時期,羅馬軍隊是多麼強大,打遍亞非歐無敵手;德國在拿破崙時期同樣被法國欺負,可是德國統一之後,基本上就成了歐洲第一強;就連波蘭也曾經輝煌過,還曾經打到莫斯科;俄國同樣如此,自從獨立以來,幾百年了,基本上沒有被人徹底征服過,不過也被人幾次打到莫斯科。
別說別人了,咱們中國還不是同樣如此,漢武帝時期、李世民時期、朱元璋時期,有誰敢惹天朝上國,可是面對元朝時期、清朝時期呢?天朝還不是一樣慫,再說曾經不可一世的大清,居然在鴉片戰爭時期被英國2萬人的遠征軍打敗,甲午戰爭同樣如此,正所謂國無名士,遂使豎子成名。
德國現在還不是一樣,雖然可能科技比法國還發達,不過要打起來,肯定是幹不過法國的,而且法國擁有核武器,想想德國在一戰、二戰時期是何等厲害,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單挑全世界。
所以說,關鍵還是人,特別是偉人、軍事天才的出現,而這個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的,用中國的俗話說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
9 # 大腳汽車
閃擊戰是從阿登森林透過才勝利的,按原來計劃是在馬其諾打不過在荷蘭打消耗戰,你能事先開過阿登森林向法國佬證明嗎?多造上萬坦克備用也許可以,戴高樂就如此鼓吹,蘇聯都被英國法國禁止參加國聯的,聯合國那麼牛和美國平分天下你能想象嗎,不然現在法語是經濟大語言,殖民地根本沒有獨立可能性
-
10 # 浩蕩揚子江
經過法國大革命以後,平等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法國士兵都知道自己是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而戰,拿破崙又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很善於鼓舞士氣。而縱觀歐洲其他封建國家,大多腐朽沒落,戰爭是皇帝和貴族的事情,和普通百姓沒有什麼關係,士兵們戰鬥意志也就比較低,所以拿破崙的軍隊所向披靡。
在二戰中的法國,無論是工業能力和軍事能力,都落在了德國的後面,人口也少於德國。一戰中人員巨大的傷亡,使厭戰成為人民中普遍的情緒,戰鬥意志是不能跟拿破崙時代的法軍同日而語。所以巴黎一旦陷落,法國政府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回覆列表
法國二戰中的表現和其國內環境,軍事策略具有很大關係。
首先,一戰的法軍厲害嗎?我不這麼認為,歷史上來看,法國實力確實強於德國,這得益於德國一直處於實際上的分裂狀態,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德國境內有一千多個城邦,這就很難調動資源進行統一的戰爭安排。
一戰前期,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謀劃下,德國完成了統一。從此以後,相同數量的法軍和英軍永遠不是德軍的對手。
一戰的法國厲害嗎?法國的背後是老牌帝國英國,兩國的實力遠在德國之上,可是你會發現,包括索姆河在內地大戰,德軍即使沒打贏,但是也沒吃大虧。何況德國的背後還有另一個巨人:沙皇俄國。
一戰後期,美國加入,形式逆轉,但是戰爭結束時,德軍依然在法國領土上作戰,根本就沒打到德國。
二戰時期,德國實力已經躍居法國之上,新式武器裝備,空軍,裝甲兵更是領先,尤其是閃電戰的運用得心應手。德國有專門的裝甲師,法國的坦克卻是與步兵搭配,難以發揮真正威力。法國仍死抱著一戰的塹壕鐵絲網加機槍的防守模式,戴高樂有閃電戰的理論,但是進攻理論在法國沒有市場,落後的戰術理論註定了捱打。
二戰初期,德軍進攻法國太順利,法國陷入失敗主義情緒當中,抵抗也逐漸減弱。
法國是敗在理論落後和失敗主義情緒,外加實力略遜於德國。
德國的普魯士素來以強悍耐戰聞名,是德軍精神的代表。相比之下法國計程車兵顯得散漫了一些,同等情況下,戰鬥力自然不如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