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頋芝金
-
2 # 不要打架
這個問題的歷史原因很複雜,克里米亞是蘇聯時代劃歸烏克蘭的(再以前的不知道),烏克蘭投西方懷抱俄羅斯能爽嗎?就支援了克里米亞公投重回俄羅斯,烏克蘭不同意就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打到現在還沒消停,各有各的原因道理,這種情形下多是看誰的實力強就能得到利益,單就俄羅斯烏克蘭雙方來說俄的實力碾壓烏,但俄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國際上大都不支援俄吞併克里米亞,只剩下軍事上還有些實力,而烏克蘭雖弱但背後有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的支援,克里米亞戰爭也不算被打敗,他是斷然不會同意克里米亞被分割出去的,因此明知危險也要到亞速海去遊蕩,被俄羅斯連船帶人扣留,因而其總統也為自身連任考慮斷然不會就此罷休的。我認為西方會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打一場哪怕只有開始的區域性戰爭,看俄羅斯的反應程度,區域性常規戰爭俄的結局只有失敗,且戰爭越長敗的就越徹底,俄當然不傻,估計隨時會把戰爭從口頭上上升到核戰爭,迫使大家坐下來談判。俄那時的政治經濟形勢更加差,談判的實力也弱化。所以克里米亞具有極大的可能性爆發戰爭。西方這次要摸摸戰鬥民族的屁股了,看到底摸得不。
-
3 # 柯樂阿堅
烏克蘭本來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左右逢源的地緣政治基礎。本身與中國之間有不錯的國際交流,現在中俄兩國關係為歷史最好。波羅申科如果有一定的國家大局觀念,與之加強交流合作共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可現實卻恰恰相反,疏俄近美使自己成為了美國的棋子,搬弄是非失去了克里米亞這一美國看好的抓手將自己淪為棄子,可悲的波羅申科,可憐的烏克蘭人民!
-
4 # 寧靜無所謂
烏克蘭挑戰俄羅斯就是作繭自縛,他犯了一個極其低階錯誤,普京不會輕易的放過他,烏克蘭這次的挑釁應該是失敗的。
-
5 # 垚虎戰略
自蘇聯解體烏克蘭就上了美華人當,一個本來富足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變成今天悲慘下場,所以一個國家一個人千萬別跟錯人,西方人的煽風點火會讓烏克蘭死無葬身之地!
-
6 # 就事論事利萬事
烏克蘭缺一個商瞻遠矚的領袖!折騰來折騰去,總是在傍大國的爭議中度過!今天上來一個親俄的明天上來一個親美的。總是從一個極端的走向另一個極端。國家怎麼能發展?
-
7 # 向前走又是一道風景線
肯定會作繭自縛,以國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私利,會受到懲罰的。為了加入西方國家,不計一切後果挑釁俄羅斯,換取英美法德的信任和同情,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西方國家都是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最重,不會因為波羅申科的愚蠢魯莽而和俄羅斯正面開打,波羅申科到最後可以說,不用俄羅斯審判,就會被國內的反對派和民眾審判。
-
8 # 錦袍客
為什麼當年烏克蘭願意在北約與俄羅斯保證其安全的前提下消除進攻性戰略重器、自廢武功?
因為烏克蘭希望成為中立國家,重點發展經濟,像南、西、北歐洲國家的一樣,人民富裕,國家有錢!
悲催的是,烏克蘭忘了,她處在兩個大國的中間,且是弱勢一方的鄰居。
當年的承諾,我相信不管是唯我獨尊的美利堅,還是針鋒相對的俄羅斯,都願意遵守。
不過,美國的步步緊逼,已經讓俄羅斯退無可退。
烏克蘭如果初心不改,那就會得罪俄羅斯。如果只為自保,可以維持現狀,但藉助西方資本發展經濟就是黃粱一夢。
波羅申科選擇了前者,他始終只是個商人,明白錢對國家,對人民的重要性。但他無法評估選邊站的嚴重後果。或者說,他在賭,事實證明:他賭輸了,更賭不起!
不管是刻赤海峽事件,還是其它的挑釁行為,都顯示烏克蘭脫俄入歐的心情有多麼的迫切。無奈,歐美大國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只是利用,絕不會為了手中的棋子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糊塗事來!
烏克蘭是俄羅斯西部的戰略緩衝區,俄羅斯絕不允許讓北約的軍事力量部署到自己的家門口。
所以目前的烏克蘭爭端,已讓美俄的戰略博弈處於膠著狀態。
波羅申科裝著鎮定,其實心裡也怕。
美國就無計可施。
而俄羅斯也只能靜觀其變,期待烏克蘭明年大選的轉變。
所以,就算波羅申科願意作繭自縛,普京也不會讓他得逞。
-
9 # 啫維厲萊
首先要從地緣說起,自從蘇聯解體後北約不停東擴,俄羅斯己經沒有多少緩衝屏障了。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是最後一塊屏障了,所以俄羅斯不惜任何代價都不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美國要完成一超獨霸,俄羅斯.中國.歐盟都是美國的目標,在軍事上美國不敢正面和俄羅斯硬扛,只有透過經濟制裁和分裂或扶持俄羅斯曾經的衛星國來削弱打擊俄羅斯,烏克蘭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但是這樣做俄羅斯己經沒有退路,必要時可能會對烏克蘭進行打擊甚至滅掉烏,所以現在的烏只是美國的一個棋子和炮灰。
-
10 # 見腫消世界
普京和俄羅斯的總理梅德韋傑夫看法一致,那就是波羅申科故意導演了這出“刻赤海峽”軍事衝突,為的是明年3月烏克蘭的選舉。也就是政治盤算;事件導致三艘船隻被扣,15人被扣押,並在克里米亞受審,羈押期限先是兩個月,後面再依據所犯罪責承擔相應的刑期。普京在G20峰會上也表示,放回這些船隻和人員當前是不可能的——真相還有待調查,裡面有烏克蘭的安全域性人員(間諜類);這些人變成了普京手裡的籌碼。
普京在待價而沽——1.等待特朗普的出面,可以賣給一個人情索取一些回報。2.等待默克爾的出面,雖然默克爾提醒波羅申科不要當美國的炮灰,但是波羅申科並沒聽進去,這讓默克爾極度蔑視,可是為了北溪2的工程建設,默克爾可以與普京唱一出雙簧,套住波羅申科;3.當做改善俄羅斯和烏克蘭新總統關係的砝碼。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普京扣留這些人和船,使得烏克蘭民眾從最初寄予波羅申科厚望,快速處理危機,最後發覺,波羅申科放了一陣空炮之後,歐洲、美國、國際社會並沒有當一回事,那麼,民眾的失望就會認為是波羅申科是無能,是無事生非,是給烏克蘭丟臉,有多愛就有多恨,波羅申科自然玩完了,如此,波羅申科終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刻赤海峽衝突發生至今,波羅申科希望的事兒一件也沒有按照自己預期發生,只有土耳其的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可以從中斡旋。估計烏克蘭方面還沒有看得起他,並未回話。時間匆匆過去,波羅申科該怎麼辦呢?
2018年11月29日【環球新聞綜合報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訊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在召喚”論壇上發言時表示,黑海事件是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選舉前策劃的挑釁。
回覆列表
現在是高科技時代,又逢G20共同宣言發表,WTO改革在即,烏克蘭,俄羅斯都是中國友好國家。此事定當妥善而又巧妙地解決無尷尬一說。向前看,和平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