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面一些回答,覺得大家從不同的方面點出了問題,我試著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談一談。對於自己喜歡的人,第一反應便是想要親近,正如嬰兒看到了媽媽的臉,天然的會露出微笑的表情,並伸出了可愛的小手。但假如這個你想親近的人卻不能滿足你的親近需要,比如她缺乏理解你的能力、或者她不迴應你、以威脅撤消愛的方式來訓練你等等,那麼你在跟她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體驗到一種受挫的痛苦,於是自然的會產生害怕親近的感覺。害怕的並非親近本身,而是與親近相伴的受挫的痛苦。多次重複的經歷,特別是嬰幼兒期類似的經歷,親近的感覺與受挫的痛苦形成了一條神經連結,成為內化的關係模式。 於是,你會害怕、懷疑、憎恨一個你愛的人,這個人越讓你愛,那些負面情感就越強烈。所有跟你交往的人,特別是那些你喜歡的人,都要經歷被你害怕、懷疑與憎恨的過程,除非事實反覆證明對方確實喜歡你,你才可以放下那些負面情感。我猜你與丈夫在最初結識的階段,也經歷了這個過程。類似的關係模式在大多數人身上或多或少均存在著,分享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多年前當我剛進入心理諮詢領域時,曾經遇到過一個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諮詢師,我對他推崇備至,但又害怕接近他,每次跟他交談時不免既興奮又緊張。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他從我的視野中消失了,我偶爾會想起他,甚至有時會夢到他。但每一次想起他或夢到他,均是一種負面的情感,我會鄙視他,質疑他的能力,取笑他的諮詢方向,而我之所以對他存在憎恨,是因為愛的受挫——我覺得在他心目中我沒有其他人重要。由此可見,一個令你愛的人,由於過程中無所不在的愛的受挫(特別是原始的強烈的情感更容易會受挫),總會伴隨著恨的情感,以及與此相關的懷疑與害怕。有些人能直接的體驗到那些恨,有些人將它們壓抑進入潛意識裡;有些人能馬上體驗到,有些人要過好久。從改變的角度來談,當你迴避那些你喜歡的人時,一方面你暫時得到了安全,另一方面你失去了一次修正內在不良關係的機會,因為你潛意識裡把所有那些你喜歡的人都當成了那個令你受挫的原始物件(一般是母親),並採取了逃避的方式。人類對於危險的自我保護機制隨時都在運作,逃避便是最常見的方式,但有時候往往矯枉過正而失去了改變的機會。如果你能夠面對這些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對方並不像你想象中所認為的會拒絕你或者不喜歡你,那麼你便有了一次校正的機會,你也給了別人認識你的機會,你要相信那些你喜歡的人也很想認識你啊! 當一個你愛的人,他能夠理解和迴應你的需要,合理的對待你,那麼你在他身上體驗到的害怕與憎恨較少,更多的是被喜歡與接納的感覺,這種新的關係體驗有助於改變你幼時形成的不良關係模式,或者重新在你的記憶中建立起一種新的關係模式。這便是一段良好的伴侶關係或心理諮詢關係有助於提升安全感的原因所在。但這一切要發生的條件是這個人還存在著對他人的基本信任感,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格障礙者,連基本的信任感都沒有了,對人,特別是那些想親近他的人,他們總是過度的懷疑與害怕,也就喪失改變的機會。所以人格障礙者的心理治療往往是最困難的。
看了上面一些回答,覺得大家從不同的方面點出了問題,我試著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談一談。對於自己喜歡的人,第一反應便是想要親近,正如嬰兒看到了媽媽的臉,天然的會露出微笑的表情,並伸出了可愛的小手。但假如這個你想親近的人卻不能滿足你的親近需要,比如她缺乏理解你的能力、或者她不迴應你、以威脅撤消愛的方式來訓練你等等,那麼你在跟她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體驗到一種受挫的痛苦,於是自然的會產生害怕親近的感覺。害怕的並非親近本身,而是與親近相伴的受挫的痛苦。多次重複的經歷,特別是嬰幼兒期類似的經歷,親近的感覺與受挫的痛苦形成了一條神經連結,成為內化的關係模式。 於是,你會害怕、懷疑、憎恨一個你愛的人,這個人越讓你愛,那些負面情感就越強烈。所有跟你交往的人,特別是那些你喜歡的人,都要經歷被你害怕、懷疑與憎恨的過程,除非事實反覆證明對方確實喜歡你,你才可以放下那些負面情感。我猜你與丈夫在最初結識的階段,也經歷了這個過程。類似的關係模式在大多數人身上或多或少均存在著,分享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多年前當我剛進入心理諮詢領域時,曾經遇到過一個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諮詢師,我對他推崇備至,但又害怕接近他,每次跟他交談時不免既興奮又緊張。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他從我的視野中消失了,我偶爾會想起他,甚至有時會夢到他。但每一次想起他或夢到他,均是一種負面的情感,我會鄙視他,質疑他的能力,取笑他的諮詢方向,而我之所以對他存在憎恨,是因為愛的受挫——我覺得在他心目中我沒有其他人重要。由此可見,一個令你愛的人,由於過程中無所不在的愛的受挫(特別是原始的強烈的情感更容易會受挫),總會伴隨著恨的情感,以及與此相關的懷疑與害怕。有些人能直接的體驗到那些恨,有些人將它們壓抑進入潛意識裡;有些人能馬上體驗到,有些人要過好久。從改變的角度來談,當你迴避那些你喜歡的人時,一方面你暫時得到了安全,另一方面你失去了一次修正內在不良關係的機會,因為你潛意識裡把所有那些你喜歡的人都當成了那個令你受挫的原始物件(一般是母親),並採取了逃避的方式。人類對於危險的自我保護機制隨時都在運作,逃避便是最常見的方式,但有時候往往矯枉過正而失去了改變的機會。如果你能夠面對這些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對方並不像你想象中所認為的會拒絕你或者不喜歡你,那麼你便有了一次校正的機會,你也給了別人認識你的機會,你要相信那些你喜歡的人也很想認識你啊! 當一個你愛的人,他能夠理解和迴應你的需要,合理的對待你,那麼你在他身上體驗到的害怕與憎恨較少,更多的是被喜歡與接納的感覺,這種新的關係體驗有助於改變你幼時形成的不良關係模式,或者重新在你的記憶中建立起一種新的關係模式。這便是一段良好的伴侶關係或心理諮詢關係有助於提升安全感的原因所在。但這一切要發生的條件是這個人還存在著對他人的基本信任感,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格障礙者,連基本的信任感都沒有了,對人,特別是那些想親近他的人,他們總是過度的懷疑與害怕,也就喪失改變的機會。所以人格障礙者的心理治療往往是最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