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1908-1966),中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家書》出版十八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輯印在這本集子裡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對祖國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在藝術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這些家屬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著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是給予指點,特別是經常給他郵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有關繪畫、雕塑等藝術理論方面的書籍,鼓勵他多從詩歌、戲劇、美術等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讀者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養。 編輯本段家書名言 〈一〉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預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三〉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四〉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五〉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六〉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七〉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八〉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十一〉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十二〉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排程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理由坐井觀天的危險。 〈十五〉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十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50年代懷有如此“反動”的思想,想當不易) 格列佛遊記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 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專車把體積巨大的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他的出現幾乎吸引了小人國所有的人.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時,另一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國,格列佛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末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到不來夫斯古帝國,後來平安回到英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內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後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於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隻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三卷】『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遊記(飛島國)』 在家呆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賊船劫持,格列佛僥倖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後,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並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部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爾 後,格列佛又遊覽了拉格耐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四卷】『慧駰國遊記』 格列佛回家後五個月,受聘為"冒險號"船長,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變,把他囚禁了五個月,然後被放逐到"慧馬國".在這裡,格列佛遭到一種形狀像人的名為"耶胡"的畜生的圍攻.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馬"來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耶胡"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馬"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野猢",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格列佛很快學會了該國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那樣的"野猢"則具有理性,並且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馬"感到很震驚. 在"慧馬"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馬"國全國代表大會透過決議要消滅那裡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馬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汙。 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講述了航海醫生格列佛的幾次離奇經歷. 首先他來到一個叫“利立浦特”的小人國,幫助國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古斯”,受到華人的崇敬,但也因此得罪了朝中顯要不得已逃到“不來夫古斯”,在他們的幫助下“做”船逃離那個充滿是非的小人世界。 在大人國“布羅丁奈格”他成了國王的寵物...... 在飛島國“勒皮他”他見識了愚蠢、自負的國王和貴族;可笑的科學家和他們可笑的科學實驗——從黃瓜裡提取Sunny、從糞便裡提取營養...... 在巫人島“格勒大椎”的一位巫人貴族家裡他見到了形形色色的著名人物並瞭解到一些歷史事件的“真相”;見到了荷馬和亞里士多德及因不當註解兩位作品而羞於見作者本人的眾多“學者”。 在“拉格奈格”他見到了長生不死的“斯特魯布魯格”在得知這些永遠不會死但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原始意義後,他改變了以往的人生觀、價值觀,對與為什麼活著進行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在“惠馬”這個被善良、淳樸、智慧、優雅的馬統治的國度裡,他見到了一種叫“耶胡”的畜生對人類所有缺點、弱點以及隊人性中卑鄙與醜惡誇張的展示,併為自己也是一個“耶胡”而感到萬分的羞恥。 全書語言生動、流暢質樸,在諷刺小說裡獨樹一幟,特別是影射與反語運用的非常精彩 歷經社會和人生百態,最終看破紅塵,終生與馬為友。 《名人傳》 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基羅傳》三部“英雄傳記”。 傳記裡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 ,《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看似各自獨立、互不相干,實際上卻有著內在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既源於三位傳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於羅蘭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歐洲統一的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 《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他的英雄觀點,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僕’,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公眾服務。羅蘭自己也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為了突出英雄的這一本質,羅蘭改變了常規傳記的寫法,捨棄了對傳主生平的一般知識性介紹,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統一的精神品格,在這種把握中又投射進自己對英雄們的敬仰激情。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名人傳》記敘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了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博雷家書》;《格列佛遊記》;《名人傳》;《培根隨筆》
傅雷(1908-1966),中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家書》出版十八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輯印在這本集子裡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對祖國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在藝術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這些家屬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著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是給予指點,特別是經常給他郵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有關繪畫、雕塑等藝術理論方面的書籍,鼓勵他多從詩歌、戲劇、美術等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讀者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養。 編輯本段家書名言 〈一〉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預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三〉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四〉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五〉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六〉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七〉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八〉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十一〉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十二〉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排程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理由坐井觀天的危險。 〈十五〉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十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50年代懷有如此“反動”的思想,想當不易) 格列佛遊記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 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專車把體積巨大的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他的出現幾乎吸引了小人國所有的人.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時,另一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國,格列佛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末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到不來夫斯古帝國,後來平安回到英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內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後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於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隻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三卷】『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遊記(飛島國)』 在家呆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賊船劫持,格列佛僥倖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後,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並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部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爾 後,格列佛又遊覽了拉格耐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四卷】『慧駰國遊記』 格列佛回家後五個月,受聘為"冒險號"船長,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變,把他囚禁了五個月,然後被放逐到"慧馬國".在這裡,格列佛遭到一種形狀像人的名為"耶胡"的畜生的圍攻.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馬"來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耶胡"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馬"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野猢",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格列佛很快學會了該國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那樣的"野猢"則具有理性,並且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馬"感到很震驚. 在"慧馬"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馬"國全國代表大會透過決議要消滅那裡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馬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汙。 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講述了航海醫生格列佛的幾次離奇經歷. 首先他來到一個叫“利立浦特”的小人國,幫助國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古斯”,受到華人的崇敬,但也因此得罪了朝中顯要不得已逃到“不來夫古斯”,在他們的幫助下“做”船逃離那個充滿是非的小人世界。 在大人國“布羅丁奈格”他成了國王的寵物...... 在飛島國“勒皮他”他見識了愚蠢、自負的國王和貴族;可笑的科學家和他們可笑的科學實驗——從黃瓜裡提取Sunny、從糞便裡提取營養...... 在巫人島“格勒大椎”的一位巫人貴族家裡他見到了形形色色的著名人物並瞭解到一些歷史事件的“真相”;見到了荷馬和亞里士多德及因不當註解兩位作品而羞於見作者本人的眾多“學者”。 在“拉格奈格”他見到了長生不死的“斯特魯布魯格”在得知這些永遠不會死但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原始意義後,他改變了以往的人生觀、價值觀,對與為什麼活著進行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在“惠馬”這個被善良、淳樸、智慧、優雅的馬統治的國度裡,他見到了一種叫“耶胡”的畜生對人類所有缺點、弱點以及隊人性中卑鄙與醜惡誇張的展示,併為自己也是一個“耶胡”而感到萬分的羞恥。 全書語言生動、流暢質樸,在諷刺小說裡獨樹一幟,特別是影射與反語運用的非常精彩 歷經社會和人生百態,最終看破紅塵,終生與馬為友。 《名人傳》 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基羅傳》三部“英雄傳記”。 傳記裡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 ,《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看似各自獨立、互不相干,實際上卻有著內在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既源於三位傳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於羅蘭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歐洲統一的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 《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他的英雄觀點,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僕’,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公眾服務。羅蘭自己也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為了突出英雄的這一本質,羅蘭改變了常規傳記的寫法,捨棄了對傳主生平的一般知識性介紹,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統一的精神品格,在這種把握中又投射進自己對英雄們的敬仰激情。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名人傳》記敘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了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博雷家書》;《格列佛遊記》;《名人傳》;《培根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