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書的的的
-
2 # 肯特M
我看行,如果真能如你所說“適當的遊戲”。只是要和孩子溝通明確一下,多少是“適當”。建議要固定的時間,比如週末,上午還是下午,還是晚上?每次可以玩多長時間?
達成共識後還要和孩子商量如果他不按照規定時間操作,該怎麼辦?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有的“行”與“不行”都是動詞,意味著計劃,溝通與實施。
-
3 # 手機使用者61808008537
有的家長視遊戲為孩子天敵,而我卻不以為然,我帶五歲女兒玩王者榮耀,每週末兩局,一直以來,說話算話,控制很好,這個是歷史和英語入門的法寶,因為裡面很多不同朝代的歷史人物,從此,她很喜歡學歷史,英語口語也還不錯,關鍵是,這遊戲還練反應能力,多好的寶貝!當然,前提是,從小培養孩子自律!
-
4 # 米媽談教育
一、我認為在有前提的情況下,是可以的。比如,您可以讓孩子自己定規則,自己在這個暑假裡學習上能有什麼樣的進步,可以具體量化。做多少訓練題?寫多少日記?如果他自己提的要求比較低,您可以再提高一點,但是要在孩子能做到的範圍內。如果他能做到,並且做到了,就可以允許他有時間限制的玩遊戲。可以以天為單位,也可以以周為單位。達到了,就滿足。但是玩遊戲兒要有時間限制,每天不得超過半小時。
三、有時間就儘量帶孩子走出去,感受大自然,或是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看看科技展覽,博物館展覽,藝術展覽等等,拓寬孩子多方面的知識面。這樣就不會天天都只想呆在家裡打遊戲,也可以保護孩子的視力。
四、小升初非常關鍵。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在六年級這一年多花點心思和精力在孩子學習上,初一同樣要把握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對後面的學業也是有利的。
最後還要說一點,家長的影響也很大,不希望孩子玩遊戲,家長千萬別玩遊戲。
-
5 # 紅雲文化社
能不玩就不玩,玩遊戲太容易上癮,一旦有了癮,對以後的學習影響特別大。因此,強烈建議不允許他玩,沒有什麼是適當的。
-
6 # 施富興
遊戲誰都喜歡,大人尚且入迷,何況是孩子。六年級應該是個關鍵時期,也是進入叛逆期的時候,稍有差遲,後悔不已。我認為,要絕對禁止。當網咖鋪天蓋地的時候,曾有許多原本聰明的孩子泡吧成癮,毀掉了自己的學業,當智慧手機滿天飛舞的時候,又有許多孩子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遊戲具有成癮性,是如今社會上的另類毒品,毀了不少人,也毀了不少家庭。而六年級的孩子自制力極差,一旦迷上了遊戲就很難回頭,到時,後悔晚矣。我覺得,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在高考結束前不能給孩子買智慧手機及其他能玩遊戲的電子產品,沒有原因,絕對做到。不少父母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最後後悔的十之八九。本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伯廷
“孩子馬上六年級,成績中等偏上,能不能允許他適當遊戲?”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從緊迫感來說,不允許他遊戲。因為,孩子馬上六年級了,課程難度加大,學習時間緊張,小升初又是學段節點等等。面臨這些問題,孩子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課程上,都不允許孩子有半點的懈怠。
第二,從學習成績上來說,不允許他遊戲。孩子成績中等偏上,而且不穩定。這樣的孩子,努力了成績就能上去,鬆懈了,成績立馬就下來了。所以說,假期裡還是多陪陪孩子,複習複習功課,打打球,散散步,逛逛科技園博物館什麼的,不要讓孩子一個人躲在屋子裡玩遊戲。
第三,從遊戲成癮的危害來說,不允許他遊戲。遊戲對人的吸引力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超強的。你說“適當遊戲”,什麼是適當?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長就是適當嗎?其實,孩子一旦接觸到遊戲,玩到進入境界,想突然停下來,是非常困難的,孩子也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你的孩子,以前沒有接觸遊戲,建議你還是不要讓孩子去玩遊戲。孩子一旦遊戲成癮。你就再也看不到孩子那活潑可愛的笑容,伏案學習的身影;家庭就會失去很多快樂,夫妻就會常常因為孩子而生閒氣。到那時,孩子的成績甭說中等偏上,不倒數就不錯了。
第四,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有很多,千萬不要選擇允許他適當遊戲。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積極上進,並且會採取各種激勵方法。去刺激孩子好好學習,比如有金錢刺激,有旅遊刺激,有玩具刺激等等。這些都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會為滿足自己的要求而努力學習。但是,唯有不能選擇“讓孩子適當遊戲”作為激勵積極學習的籌碼。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遊戲的誘惑,會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遊戲上,對待學習的熱情就會大大降低,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說實在的,遊戲是不是好東西,我覺得它跟罌粟一樣,適量能夠治病,多了就容易成癮。可是這個“適量”是很難把握的,除非那些自制力,毅力超強的人才能做到。如果你的孩子毅力,自制力不是超強的話。我勸你,還是儘量不要讓孩子去玩遊戲。
-
8 # 玩美教育
這個問題問的好。
任何時候,對於孩子來講,他們總是想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的自控能力,對待學習的責任心總是不如大人。這就是我不同意很多家長提倡的孩子要放養,給孩子自由自在的童年,要多點陪伴,多點高質量的陪伴,而不是將孩子扔給電視,電腦。
我們分析看提問者所給的資訊。孩子馬上六年級了,要面臨小升初了,那麼,學習相對來說是有壓力的。有大量的任務要完成。如果家長期望孩子能夠考入重點中學,還是要把重點放在學習上。
其次再看第二個資訊,孩子成績中等偏上,這樣的成績說明孩子在學習上還沒有全力以赴。就是為了成績提高,我們也不能把孩子交給電視電腦。
最後,家長提出,能否允許他適當遊戲。這位家長也許可能答應過孩子,只要孩子認真學習會,就獎勵他玩一會遊戲,或者沒有這種情況,只是家長認為是否可以用遊戲獎勵孩子玩玩。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自己主動要求的,或者說是和家長談判的。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要杜絕孩子玩遊戲的時間。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即使是學霸,我們也不能允許孩子偶爾玩一下游戲。
原因是因為,一樣東西上癮容易戒掉難,成人世界的賭博,玩遊戲,看抖音,我們就是這樣的偶爾為之。卻深深迷上了這些遊戲,何況,他還是個學生。自控能力又有多少。
我們不能將遊戲作為學習的附加條件,不能把遊戲作為獎品。有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戒網戒遊戲絞盡腦汁,甚至不顧親情將孩子生生的關進網戒中心,遭受電擊。這是何等的慘痛教訓。
慶幸的是,家長只是問偶爾能否玩一會遊戲,說明孩子還沒有遊戲的癮。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是在孩子學習之餘,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做點家務,多閱讀。開闊孩子的眼界,將孩子的興趣注意力吸引到有助於他健康成長的事情上來。
-
9 # 雙子未星
任何人都應該適當遊戲,更不要提小孩子了。
對於沉迷遊戲這點我給一個解釋,再來看如何對待孩子游戲的問題。
遊戲有一個內容定義:在理性條框下的自由活動
容易讓人沉迷的遊戲都是理性框架多,自由活動少,這樣人就不知不覺的順從了理性框架,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固定的物件,固定的行為模式,很容易沉迷。
就像《肖申克救贖》裡表達的人進入體制之中不能擺脫體制一樣,進入到遊戲世界的體制之中孩子就容易出不來,而且這部分孩子還都是比較聰明的,他們可以在一個全新的世界中找到一個有效的理性框架是很難得的。
我們一般認為的好遊戲,都是自由度很高的遊戲,這樣的遊戲就是給你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其餘全靠發揮,像《我的世界》這樣的沙盒遊戲自由度就很高。
遊戲有兩個目的,一是讓無限的自由度有一個適合的框架,二是讓理性框架有一定的自由度,出發點不同但相輔相成。
孩子的自由度高需要一個合適的框架,但這個框架最好不包括時間等強迫性成分,更不要包含孩子不應該接受的資訊。要保證孩子有一個可以釋放自己的空間,但不能讓這個空間束縛孩子,這是基本。
其實教育孩子的核心跟遊戲的核心一樣,理性框架和自由度,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孩子想做什麼都可以,出了範圍一概不行。反過來講,自由度一定要給,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孩子玩遊戲的時間,遊戲的內容是家長要把握的理性框架,一定要守住,絕對不能讓孩子越過去,絕對,絕對,絕對。
孩子要玩遊戲,家長要查查資料,孩子玩的是什麼,適合孩子玩才行,中國沒有分級制度家長就要受累了。
最後昇華一下,孩子幹什麼關鍵是看孩子的自由度在什麼方向,如果是精力旺盛,活蹦亂跳的,最好讓孩子去進行體育遊戲活動;如果是思維活躍的,讓孩子進行一些需要算力或空間思維的遊戲,(這個很有好處的,我自己就是,小時候玩的積木幫我解決了很多中學數學問題,感覺最奇妙的是拿金字塔累成做了一道數列題,同學都沒想到);如果是視覺、聽覺發展系的孩子,要選擇音樂、美術方面比較優秀的遊戲比較好;如果是孩子想要跟朋友互動,選擇要團隊合作的遊戲比較好,總而言之就是要對症下藥。
-
10 # 王班長論教育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我們從“量”這個角度分析。
量您的問題中,有“適當”兩個字,如果是適當的玩,我覺得完全是可以的。孩子的學習在忙碌,總也需要休息調整的時間,這個時間,我覺得完全可以交個孩子自己安排,看書也好,運動也好,玩遊戲也好。如果孩子覺得就算完成了學業,也要不停的複習,你說孩子還會抓緊時間嗎?遊戲時間,就像是一種獎勵,學得好可以玩,學得快可以玩。玩得好,就學得好!
要堅持“適當”,不能過量,任何事情過量了,都是不好的。
從孩子本身的角度分析孩子玩遊戲是否影響了學業和正常的生活。
如果孩子玩遊戲成癮,那就需要家長和社會的介入,那是肯定不能玩遊戲了。要合理引導孩子的價值觀,用優質的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去做一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孩子玩遊戲,僅僅是消遣,我覺得完全可以支援孩子玩遊戲,甚至於陪伴孩子一起玩,不但起到了監督作用,也拉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所以我與孩子是無話不說的朋友。
遊戲不是毒藥家長們不要談遊戲色變,遊戲開發出來就是為了讓大家消遣的,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只不過有些時候控制的不好,沒有做到“適當”兩個字,造成了不好的後果。
回覆列表
如果孩子還沒有沾染過遊戲,那是你家你孩子之大幸,勸你讓孩子像遠離毒品一樣遠離遊戲。如果孩子已沾染過遊戲,而且還能節制,那我勸你儘量做到用別的娛樂替換遊戲,可能這樣做到比較難,孩子不樂意。如果你嘗試做到了第一次,就可能做到第二次第三次,最終可能使孩子絕緣了遊戲。相反,你做不到妥協了,答應了孩子玩遊戲,有第一次也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終可能讓孩子沉迷遊戲,影響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