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圓起名
-
2 # 月見草手診營養師
感謝邀請,我是愛分享愛養生的泡腳養生達人月見草,手腳冰涼這個毛病月見草本人也有,差不多都20年了,十幾歲的時候經常上山刨藥材採蘑菇,早上趟著大露水進山,還經常被雨淋成落湯雞,所以身體受到溼寒的侵害,現在明白了自己是陽虛體質,加上體內有寒溼,導致氣血執行不暢,有幾年一到冬天手和腳都會生凍瘡,還好吧,後來我開始關注養生知識,瞭解到陽虛體質的人必須要注意保養身體,最最要緊的是爭取三伏天不吃冷飲,儘量喝溫熱的飲品,不能圖一時之快喝冰鎮的東西,水果也是吃常溫的,另外多曬太陽,補充陽氣,
晚上堅持用帶有中藥成分的藏御堂浴足片泡腳,排寒祛溼,溫經通絡,堅持不懈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3 # 艾宜艾灸
日常艾灸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並且艾灸還可以調理很多疾病,冬季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也可以試試艾灸的方法來緩解。灸法是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透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
4 # 化繁為簡停下來
說一個簡單實在的,並且當下很容易做的到的。
薑末,薑末,薑末。
如果你吃麵放一點,如果你炒菜稍微多放一點,就現在三伏天。
親身體驗,吃到冬天。
說再多,再多的方法,做不到也是沒用的,找做的到的。
-
5 # 震言
“手腳冰涼沒人疼”這是一句老話了,當然沒有任何依據。今天咱們就從中醫角度瞭解下手腳冰涼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體質的分類,很多人都知道,在八種偏頗體質中有一種體質的表現就是手足不溫。什麼體質?----陽虛體質。
首先,確定手腳冰涼的原因是陽虛體質中醫中強調陰陽調和、陰陽平衡,簡單說陽虛體質就是陰陽失衡,陽氣不足。
陽氣對於人體有三大作用:
1.固護肌表、抵禦外邪侵襲,維持體溫和組織功能的正常執行。
2.濡養精神、保證形體的正常生長和發展。
3.推動、固護人體津液的順利迴圈。
《黃帝內經》有云“陽氣少,陰氣盛,故身寒如從水中出”,所以陽虛體質就會表現為畏寒怕冷、手腳冰涼、面色蒼白、小便清長、腰膝冷痛、易感風寒、腹痛腹瀉、精神不振、關節僵硬等問題。
其次,改善陽虛體質1.飲食調養--多吃溫補昇陽食物
日常多吃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羊肉、雞肉、南瓜、胡蘿蔔、韭菜、生薑、山藥、大棗、荔枝、龍眼、板栗等。最好選擇燜、蒸、燉、煮的烹飪方式。
2.飲食禁忌--跟寒涼食物說拜拜
3.日常生活--注意保暖減少熬夜
生活中多注意關節、腰腹、頸背、腳部保暖,儲存身體陽氣,少用空調電扇。減少熬夜,熬夜是最耗損陽氣的舉動,最好每晚11點之前入睡。
4.藥物調養--平和補陽防止燥熱
藥物調養要注意不能猛補,可能導致燥熱,破壞陰陽平衡。儘量選擇平和補陽的中藥調理,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肉桂等。
5.經絡調養--最冷最熱四穴艾灸
在夏季的三伏天或是冬季的三九天裡,選擇神闕、氣海、關元、中極四個穴位中的兩個進行艾灸,可以很好的補益陽氣。
手腳冰涼的話千萬不要認為沒人疼,這只是九種體質中的一種,很為常見,多加調理,很快會恢復正常。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健康非常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
6 # 中醫容平
很多人認為自己手腳冰涼是"寒"引起的,人們覺得"寒"就要用辛熱溫補的食物與之抗衡。確實,有的人在吃完這些食物後身體開始變得熱乎乎,手腳冰涼去了一半。但是,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對於有些人這麼做只會適得其反。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手足冰冷呢?在中醫經典醫書《傷寒論》中提到"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即冷,我們所言的手足冰冷在中醫術語中叫做肢厥又稱四肢厥冷或手足逆冷,或稱“四逆”,是屬於厥的範疇,總的病機不外乎陰陽兩端,下面我們就以“陰陽氣不相順接”的幾種情況來舉例說明手足逆冷的病因與治療思路:
一、基本病機人體四肢保持正常的溫度是需要我們人體的陽氣的溫煦作用,如果陽氣不能順達四肢,自然就會表現出手足冰冷等症狀,陰盛陽虛,陽氣不能外溫四肢而厥冷,為陰陽氣不相順接,熱極陽鬱,陽氣不得外達四肢而厥冷,亦為陰陽氣不相順接,寒熱都可以造成陰陽氣不相順接而至手足厥冷,故又有熱厥,寒厥。
二、中醫辯證論治2.1肝胃(脾)氣滯型
肝胃(脾)氣滯造成陽氣不能外達於四肢,陽與氣協同作用於人體,氣鬱陽亦鬱,此證手足輕微的厥冷,舌苔多白,同時可能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正常、腹痛、洩利等症狀。治療此症應以疏散氣機為主,根本原因是由於氣機不暢造成的,陽氣本身沒有出現問題,那麼只需要疏通氣機陽氣自然得伸。
針對以上症狀可以選用四逆散方
組成:柴胡 芍藥 枳實 炙甘草
2.2肺胃熱盛型(熱厥型)
肺胃熱盛困擾陽氣,致使熱邪壅滯,鬱結不得發越,四肢不得溫煦,此證手足冰冷較前稍重,多舌紅苔黃,同時伴有發熱,大汗出,口渴欲飲水等症狀。此症屬熱厥,不可用辛溫大熱的藥物,比如附子,乾薑等辛溫大熱藥物,或者牛羊肉湯等熱性食物,冒然使用只是加重手腳冰涼的程度,古人云“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意思就是發熱越重,手腳冰冷的程度也越重,發熱越輕,手腳冰冷的程度也就越輕,因為本屬熱厥,在用辛溫大熱之品反助紂為虐,百害而無一利。治療此症應應用滋陰清熱的方法,而不是溫補。
針對以上症狀可選用白虎湯
組成:知母 石膏 炙甘草 粳米
2.3痰食邪氣內阻型
痰食之邪屬實邪,實邪阻於胸中,陽氣被阻,不得佈於四肢,故手足寒,伴有乾嘔,胸中痞硬感等。此證為吐法,喝完湯藥以後會有強烈嘔吐感,體質虛弱,近期有失血過多的人不得用,會損傷脾胃。
針對以上症狀可選用瓜蒂散(體虛之人不得服之)
組成:瓜蒂(甜瓜蒂) 赤小豆
2.4、陽虛型
由於體內寒邪過盛,造成機體陽氣不足,影響了陽氣的溫煦功能,這種手足冰冷程度比較重,伴有怕冷,下利清谷(糞便中伴有不消化食物)、或乾嘔、痰白、胸中鬱滯感等(此處的乾嘔、胸中鬱滯感應與痰食邪氣內阻型相鑑別,鑑別點為此症的痰為白痰,並伴有身體怕冷的感覺等)。此症的治療應當用辛溫大熱要來回陽救逆。
針對以上症狀可選用四逆湯
組成:炙甘草 乾薑 附子
2.5血虛寒凝型
血虛感寒,寒性凝滯,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四肢失於溫養,手足冰冷,可有四肢關節疼痛,或身疼腰痛,或女性月經推遲,量少色暗等。此症本有血虛,復感寒,故治療應補血兼以散寒。
針對以上症狀可選用當歸四逆湯
組成: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 炙甘草 通草 大棗
三、自身經驗1、中藥打散
對於寒證造成的可以用生薑、乾薑、艾葉打散後放入溫開水中泡腳15~20min,此法對陽虛,寒凝症型的人比較適用,熱厥型禁用,血虛型慎用。
2、艾炙療法:
對至陰穴和湧泉穴進行灸法。具體操作是: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相距一定的距離進行艾燻,皮膚髮燙時即拿開。每天進行一至兩遍,每遍靠近,拿開共進行20次。灸後要揉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熱厥型禁用,血虛型慎用。
注意:上述湯藥必須在正規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 -
7 # 高三媽媽日記
我也是一到冬季手腳冰涼,沒有吃中藥調理過,就自己對抗寒冷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我居住的城市一年供暖6個月,10月15號到4月15號,換句話說一年四季冬季佔半年。因為北方的供熱大多數都很好,所以真正的冬天反而不冷,屋裡都能達到20度以上,最痛苦的時間是初春秋末階段。乾貨來了……
上床睡覺前泡腳,切記上床前!泡完腳趁著熱乎勁趕緊進被窩。這熱度堅持不到天亮怎麼辦?穿寬鬆的厚襪子睡覺,一晚熱乎乎睡眠質量也好。這是我聽一中醫講座學的,話說一位女生晚上睡眠不好來就醫,醫生把脈時感覺到她手冰涼,就建議睡覺時穿睡衣再穿襪子,從此睡眠質量大大改進,原來冷得睡不好的。我實踐了,確實效果很好,睡覺腳不冷了,可以舒展四肢舒舒服服的睡覺了。可能有人會說,開電褥子睡覺。據我不完全瞭解,手腳冰冷的女生體質敏感,還容易上火,睡電褥子上火,反正我是這型別的,這是陰虛還是陽虛呢,不清楚。過幾天也想看看中醫去,有了更好的方法再跟大家分享。
什麼運動啊、喝紅棗枸杞水啊、喝紅葡萄酒啊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
8 # 健康行僧
經常手腳冰涼應該怎麼辦?
健康苦行僧,開講啦!
經常手腳冰涼,多是陽虛體質,陽虛體質特別是在冬季容易出問題,冬季嚴寒經常會手腳冰涼主要原因就是陽虛,陽氣充足的人群就沒有這些煩惱,用一些簡單的言語來形容吧,陽氣的作用之一就是抵禦外邪侵襲,如果將陽氣比作力量,正是這股力量能夠推動人體的氣血,津液的迴圈,陽氣虧損會引起怕冷,身體禦寒能力的下降,是能夠直接感受出來的,那麼我們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
手腳冰涼,該怎麼辦?1:多吃些驅寒食物
驅寒食物可以在飲食中加一些茴香,辣椒,花椒,茴香等,不過消化系統不好的人群不適宜
2:陽氣不足做吃些熱性食物
熱性食物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牛肉,羊肉,這類的,其餘的還有,狗肉,韭菜,韭菜子,乾薑等幫助溫補陽氣,乾薑紅糖茶挺適合女性飲用的
3:陽虛比較嚴重的
可以吃一些較為安全的補益中藥,鹿茸,肉桂,人參,黃芪,益智仁,等,陽虛補氣建議四君子湯,益氣健脾,氣虛不足皆可食用
冬季養生,避寒就溫,不然容易傷及陽氣,天氣晴朗時多出去運動鍛鍊身體,促進迴圈,提高代謝
-
9 # waderlv
首先感謝你的提問。
因為問題過於簡短,無法準判斷是何原因引起的症狀。從中醫角度來講,手腳冰涼一般女性多為腎氣不足,氣血不活;男性多為腎陽虛。
建議:冬日注意保暖,少食、不食寒涼之物,多食枸杞大棗溫補,堅持每日熱水泡腳,一段時間若無改善,建議尋醫診斷。
希望早日康復。
-
10 # 客廳廚男
手腳冰冷是指手腳冰冷的一種病症,主要是心血管系統障礙和體寒造成。天氣一冷,就感覺全身發冷,手腳尤其冰涼的受不了,這種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陽虛”,也就是一般所俗稱的“冷底”或是“寒底”。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執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可以透過藥物、飲食和運動進行調節。
天氣一冷,就有許多人感覺全身發冷,尤其是手腳冰涼。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陽虛"。冬天手腳冰涼的現象,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一是胃腸功能不調或身體虛弱,機體散發熱量的能力低,抵抗力低,抗寒能力差,因而容易感到寒冷。
二是女性長時期處於營養缺乏狀態,患有貧血、低血壓或,也會引起區域性和全身的血液迴圈不良,特別是肢體末稍迴圈障礙,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人產生冷感。
三是飲食不調,夏日貪食生冷,消耗陽氣,身體代謝機能下降,到了秋冬就容易怕冷。
四是好靜少動,血液迴圈速度太慢,產熱能力不足,也會加劇冬季冷感。
以下是緩解手腳冰涼方法:
方法:將花椒1g、胡椒4g、。製作:1:將花椒、胡椒研末備用,準備醫用橡皮膠布一小塊;把藥末撒在膠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將神闕穴(肚臍)周圍洗乾淨,貼上膠布即可。貼一次7天左右有效。使用本方後,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穿很少的衣服也不會冷,用藥處會有一股暖流衝向全身,讓人紅光滿面,精神倍增。
一、按摩:平時堅持穴位按摩,可以緩解手腳冰涼症狀
2、點按勞宮穴(握拳時中指所點的手心處),緩慢用力,盡力抓握幾秒鐘,然後緩緩放鬆稍停後再重複抓握,只需幾下就可使手指轉暖。
3、按摩大拇指內側的合谷穴、手腕內側3 -125px的內關(在外關的反面)穴及膝蓋下方6-200px的足三里、腳底的湧泉穴。天天按摩,可緩解手腳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狀。
4、按摩三焦經上的陽池穴(位於人體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凹陷處),可治療手腳發冷,迅速暢通血液迴圈,平衡荷爾蒙分泌,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症。懼冷而無法入睡的人,睡覺前按摩陽池穴,然後立刻蓋上棉被,身體很快就會暖和起來。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刺激方法:
只要以此穴為中心,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熱的同時,陽池穴就會得到充分的刺激,從而達到溫暖全身的效果。按摩陽池穴,最好是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
5、按揉胃經上的氣衝穴(位於大腿根內側,腹股溝稍上方,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此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6、常灸太溪穴:太溪,是腎經上的穴位(位於腳踝內側後跟骨上動脈凹陷處,當我們用手指按在這個位置上時,馬上可以感覺到這裡動脈的跳動,見上圖)。用艾條灸穴位的方法:把點燃的艾條靠近穴位,以能明顯感覺到燙為宜,感覺到很燙的時候就要移開一點。有的人,別的穴位稍微灸一會兒就感到燙,但是這個穴沒感覺,灸了半天還是不燙。這說明體內寒氣太重。熱量全部被太溪穴吸進溫暖腎經去了,所以一直感覺不到燙,實際上是太溪穴在大口吸收艾灸的熱量!須將太溪多炙幾天,這是最直接補充你體內熱量和陽氣的方法.
7、按摩位於腳小拇趾生長處外側膀胱經上的至陰穴(位於足小趾末節外側趾甲角與趾腹外側緣連線的中點處,距趾甲角旁開0.1寸,是足太陽膀胱經的末穴
8、按摩湧泉穴(位於腳心部),它是腎經裡的重要穴位,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強筋壯骨。可用拇指快速按揉,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按揉100下,再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補腎壯陽,能讓手腳快速暖和。)(湧泉穴位於當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中央處)。次數皆為每天2~3次,每次按壓穴道各40~50次。
二、艾炙、跪行
9、用艾條,每天灸神闕、關元、足三里和太溪。
常炙太溪穴,可改善寒涼體質讓溫暖的生機進入寒體之內,讓"體內的冰雪"變成春天的涓涓細流。
10、跪行:在地板上(應有薄墊)、床上及較硬的沙發上皆可進行,臀部應向後坐,儘量接觸到腳後跟,心無雜念,雙目虛閉,頭正腰直,跪膝時間通常十分鐘或一刻鐘即可。最後練習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挪動3-5"步",對手足冰涼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對腰部及腹部肌肉也有良好的鍛鍊,對緩解腰膝部的疼痛及小腿抽筋頗有益處);
三、睡前熱水泡腳:
11、在足療盆(或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可促進末梢血液迴圈。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可改善末端血管的微迴圈狀況,並溫暖手腳。泡腳後,要立刻用毛巾擦乾,並趕快穿上保暖襪子。
四、藥物調理:
12、中醫大師梅鶴齡老先生提供的手腳冰涼調治妙方:潞黨參膏(可在藥房買到)每次兩錢(10g),早上配一枚核桃,晚上配兩顆紅棗,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和虛症輕重。用一個多月,各種虛症即可以得到根本治療。
13、服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能溫中散寒、振奮陽氣),能溫中散寒、振奮陽氣,有望改變體內的環境。吃艾附暖宮丸,能直接溫暖胞宮。兩種中成藥交替著吃,可以改變女性體內的環境。症狀嚴重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等藥物,以補腎溫陽;
中藥中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及預防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也可請中醫師開藥方。
14、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推薦VE和VC,可改善血液迴圈。V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迴圈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15、補充B族維生素:如B1、B2、B6,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VB族可促進代謝,可幫助菸鹼酸的合成,促進末梢血管擴張。鐵和鋅,可改善貧血並提高代謝率。每天或每兩天吃一粒複合營養素也有幫助,注意一定要吃飯剛結束時服用,以保證吸收率。
16、食用肉桂山楂粥:
老年人腎陽虛弱,表現出手足發涼、怕冷,易患風寒感冒。老人氣血不足,血脈流通不暢,可用溫補腎陽及活血藥物相結合,使陽氣佈散到肢體末端。
肉桂溫中散寒,能擴張血管,使血液迴圈旺盛,疏通血脈。山楂活血化淤,促進氣血流通。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用法:肉桂4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將肉桂水煎20分鐘,與山楂、粳米同時入鍋煮成粥加糖即可食用。每日1劑,趁熱服食(不食肉桂)。由腎陽虛弱引起的手足發涼、脾胃虛弱及血脂高者服食本方效果好。
17、自制藥酒,一些四肢麻木、骨頭經常容易痠痛的病患,建議用高粱酒、米酒、或米酒頭,將中藥切成細片或是磨成粗粉放入,以八比二的比例,浸泡其中,大約2個月左右便可飲用,每天小飲2次。
五、食補調養,逐步改變畏寒體質:
18、當務之急是調理或治好胃病、貧血、低血壓、甲減(怕冷)等疾病,改善虛弱體質,可從源頭上解決畏寒怕冷。
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雞肉,大蒜、辣椒、生薑、桂圓等,以提高機體耐寒力。菸鹼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迴圈系統很有幫助。
20、多吃堅果.胡蘿蔔
飲食上應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金橘等;可藉由日常食補法,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它如牛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豆腐、芝麻、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或少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
21、適當吃些辛辣食物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蔥、咖哩...等辛香料,可促進血液迴圈,利用平常飲食時,搭配食用,例如吃炒麵、炒米粉時就加點辣椒醬;喝湯時就多加點胡椒粉;吃水餃時,配碗酸辣湯等等。
22、多吃些高熱量的食品或適量吃些補品,要補氣養血的需要鹿茸、肉桂、高麗參、紫河車、附子、人參、蓯蓉、補骨脂、菟絲子、熟地、當歸、阿膠、枸杞、龜膠等,在煎煮時,可以和雞、鴨、羊肉,鰻魚、土蝨一起燉煮滋補與美味兼收。
如果本身脾胃較弱,則可將各種處方先煎煮後,再去掉渣汁,讓它變成膏狀後,再加上冰糖,每天晚上以溫開水化開後,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樣,服一湯匙。這種方式,對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差的人最適合。
六、堅持體育鍛煉,多動少坐
26、每天堅持做手、腳"抓握"伸展,此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用劇烈運動,堅持即可迅速改變手腳冰涼的症狀。手腳抓握伸展:手指儘量張開然後屈指作爪狀,然後再伸開重複。腳趾也一樣如此運動。即可迅速改變手腳冰涼的症狀。
27、甩手運動:選擇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執行,全身就會暖呼呼,可讓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加速,整天充滿活力;工作40分鐘後,最好站起來踏踏步、走一走;工作中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皆可幫助血液迴圈。
28、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以加強血液迴圈;不少好靜少動性格的人一坐可以坐一天,這是不利於血液迴圈的,所以要多活動,哪怕是走一走也好。要看太久的電視或上網遊戲,在家中少坐多動;特別是平常久坐或工作中長時間站立不動的女子,應當有意識地讓自己多些走動,多做手腳和腰部的區域性運動,伸伸腿,彎彎腰等,促進血液迴圈。最好做那種不會讓你喘不過氣來,但是讓身上充分發熱的運動,再加上一些鍛鍊肌肉的無氧運動,對改善虛弱體質最為有效。
七、改變生活方式
29、不要餓過頭
女孩子應當注意多吃些富含鐵的食物,如豬肝、雞肝、雞心、血豆腐、牛羊肉、鮮棗、山楂、黑芝麻、木耳等,以補鐵禦寒。這是因為貧血和低血壓是很多女孩子怕冷的主要原因。
30、不要過度減肥,要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
為了提高甲狀腺的功能,可以多吃些富含碘、鋅、核酸類食物,如海帶、紫菜、貝殼類、牡蠣、沙丁魚、螃蟹、菠菜等。
31、冬季注意保暖
平時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腿、腳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會覺得暖和。
1)各種保暖的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圍巾、口罩、衛生衣、襪子等,天氣冷時都要全部穿戴齊全。脫掉新增的外衣前,須確定天氣已經熱起來了,不要因煩躁、緊張、潮熱,或活動後感到發熱,就馬上脫掉禦寒的衣物。
2)不要穿太緊的衣服、鞋子,因為衣鞋過緊會阻礙血液迴圈。
3)要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體虛者更要注意禦寒保暖,特別是下半身的保暖。
4)不要在冷天穿裙子,也不要在深秋長時間穿露腳背的鞋子。對容易受凍或比較冰涼的身體部位,都要注意防護。
回覆列表
樓主提出問題:有的人經常感到手腳冰涼,應該如何調理身體?如果說,一個人經常感到手腳冰涼,這就是一種病態,應該屬於脾腎溼寒、氣血雙虧的病症。手腳冰涼的人,大多表現為:頭暈耳鳴、四肢乏力、失眠多夢、健忘易躁、腰膝痠軟、舌苔厚膩等,得這種病的人非常困擾,身上總沒有熱乎氣兒,還怕冷。其實,調理的方法有很多種,下面蓮花舉例說明,供您參考。
有的人經常感到手腳冰涼,應該如何調理身體?
一 藥物調理
手腳冰涼可以用藥物調理,建議大家不要去吃西藥,因為副作用大,應該吃中成藥。適合手腳冰涼的中成藥物有:六味地黃丸、金貴腎氣丸、桂附地黃丸、腎氣丸、右歸丸、杞菊地黃丸等。
二 中藥泡腳
眾所周知,人的腳相當於數的根,有句話“人老腳先衰”,腳能貫通全身的經絡,腳保護好了,氣血執行暢通,人的壽命就會延長。中藥泡腳配方:桂枝10克、乾薑5克、花椒20克、丹參15克,當歸10克、肉豆蔻15克、艾草10克,將上述藥材混合放入瓷盆中,首先浸泡20分鐘,然後大火煮沸,小火熬煮半個小時,晾涼至溫即可泡腳。此配方及藥量為一天用量,每天泡腳兩次,分早晚,早晨泡完腳後晚上繼續加熱使用,第二天再換新藥,同以上數量及藥材。
三 按摩針灸
按摩與針灸,都是根據人體的器官與穴位相吻合,而選取的一種治病方式,此種方式無任何副作用。堅持治療,效果顯著。按摩針灸穴位: 合谷穴、內關穴、湧泉穴、足三里穴。
四 切忌熬夜
大家記住了,熬夜是最傷身體的一件事情。因為晚11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是生血養血的時候,人必須睡覺。如果子時工作或不休息,就不能很好的生血養血,氣血的缺乏也會導致手腳冰涼。
五 注意保暖
手腳冰涼的人怕冷,因為虧氣虧血導致血液迴圈欠佳,血量不充盈,不能及時工給全身,所以怕冷,春季來臨,也不要過早脫去棉衣,保暖工作要做好。無論一年四季任何時候,應該注意保暖,即使是夏天也要準備一件外衣,以備冷時之需,切不可被夏天的炎熱所忽視,要知道,天氣如三歲孩子臉說變就變。
六 勤曬太陽
太Sunny就是我們所說的紫外線,這種光具有消炎、殺菌的能力,並且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不需要花一分錢。只要在中午陽氣充足的情況下,曬上一個小時左右的太陽即可,這樣既可以消除體內的炎症,又能保暖散寒,特別適合脾腎溼寒、氣血雙虧的人。
七 多運動 勤甩手
多運動、勤甩手,也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體內的陽氣與熱量。生命在於運動,陰陽五行學上講:運動為陽,靜止不動為陰。多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迴圈,勤甩手,可以疏通全身經絡,多運動,勤甩手可以幫助改善手腳冰涼的人。
八 多吃溫補食物
身體素質的強弱,與我們的飲食有密切聯絡。我們所吃的食物也分陰陽,體寒氣虛者應多吃溫補食物。比如烏雞、黑芝麻、龍眼、枸杞、小米粥、紅豆黑米飯、雞蛋、紅糖薑汁茶、當歸黃芪黨參排骨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