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1
回覆列表
  • 1 # XIE說理論道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覆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瞭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 2 # 青雲有語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說文》注,平也。本意是指,一馬平川的遼闊的大平原,一眼望不到邊際,空曠得上面什麼也沒有。這裡引申指道無物無像無邊無際之意。

    希,《爾雅》注,罕也,罕的本意是說,一個杆子上面帶著網,用來捕捉鳥類,因為鳥比較靈敏,所以不能弄出來一點動靜,不然就會捕捉不到鳥兒。希,本意指少、罕見,幾乎什麼也沒有。這裡引申為道極其寂靜的意思。

    微,《說文》注,隱行也。指沒有行跡可察。搏,《說文》注,索持也。

    去看卻看不見它,這就叫夷;去聽卻聽不到它,這就叫希;去探索它,卻無形跡可察。這就是道啊,它既看不到,也聽不到,也無法探索的到。

    《道德經》第一章的第一句講“道可道,非常道”,闡述道不可言說不可描述的特徵。之所以道不可言說和描述,就是因為道既看不見,也聽不見,也無法索持探尋。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詰(jié),問也。

    天地萬物,都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窮究其根本。一層層的追問下去。一直追問到一個這樣的根源之處,它看不見,聽不見,也無形跡可察。追問到這裡,就沒法再往下追問了。

    此三者,夷,希,微,無法再向更源始的層面追問了。它們都是道的不同特徵,追溯到道這裡,就會發現,它們合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jiǎo),《說文》注,玉石之白也。這裡引申為明亮。

    昧(mèi),《說文》注,旦明也。指清晨天還沒亮的時候。這裡指昏暗不明之意。

    道,既不是明亮的,也不是晦暗的。

    明亮的,說明有輻射,可以探知。晦暗的,說明沒有輻射,大概相當於現在物理學界講的暗物質。而道德經認為,道,既不是有輻射的物質,也不是暗物質。它不明,也不暗。因為他本來就不是任何形式的“物質”。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說文》注,索也。很多人注本句,強把繩同冥,這樣很失當。繩,這裡就是指繩的本意。第一個繩是名詞,第二個繩做動詞用,繩繩,用準則法則去定義標劃的意思。不可名,不可描述之意。

    本句是接上句,因為道不明亦不暗,索無可索,求無所求,察無可察。自然也就無法用人為制定的準則和法則去定義標劃,並進而描述它。

    現在的科學,描述的只是天地萬物,只能窮盡“物”的層面。或者說,只能窮盡宇宙。至於宇宙怎麼來的,生出宇宙的那個更源始的存在,是什麼,這是無法探求的。

    索無可索,不可描述,不可說,一番探索之後,道還是道的樣子,只是它不表現出任何的“物質”形式和屬性。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惚恍,昏昏默默。

    道存在嗎?當然存在。可是對於一個看不到,聽不到,也探索不到形跡的東西,如何才能說明它存在的真實性呢。本句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無狀之狀,道的形狀,就是沒有任何形狀。

    無物之象,道的形象,就是沒有任何的物質形象。

    這太難以想象了,到底怎麼才能體會到,道的存在呢。

    道德經說,不看,不停,不索,不思。進入一種徹底的昏昏默默之境,道差不多就是那種樣子。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恍惚之境中,向前迎著道,卻看不到它的開端在哪裡。跟在它後面隨著它,卻看不到它的末尾在哪裡。

    因為道,無狀無像,故迎無可迎,隨無可隨。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有生於無,今生於古。

    天地萬物的一切,都起始於無,無又起始於道。

    認識天地萬物,窮究他們的根本,不正是要探求他們的根源嗎,只有瞭解事物的根源,才能瞭解它的本質。

    而現代存在的,正在發生的事,在足夠久遠的以前,都是不存在的。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物,則又是從久遠的不存在的空無中萌發出來的。

    時間繼續流轉。萬物還在永不停息的向前演化。越來越多的,本來不存在的事物,被萌生了出來。這麼多複雜繁複,而有瞬息萬變的世界,到底要怎麼才能把握它們的本質呢。

    今天的有,都來自過去的無。

    好比,計算機,並非生來就有。在計算機本發明出來之前,關於怎麼製造計算機的學問和方法,只是靜靜地隱匿在一團虛無裡,等待有人去把它抱出來。諸如此類,現在的所有事物,都是先前不存在,後來被人從一團虛空裡抱出來的。

    所以,若要不被紛紜變換的事物變遷矇蔽了眼睛,並進而把握它們的本質。那就要返回到,萬物萌生的起源出,知道它們的根源,才能瞭解它們的本質。

    只有瞭解了本質與原理的事物,才可能駕馭它們。

    如果能夠了解掌握萬物變遷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跡規律和源流脈絡,那麼我們就可以駕馭現在正在發生的存在的事物。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紀,《說文》注,絲別也。把絲絲縷縷的理清楚的意思。後多引申為記載。

    能知道事物在過去是怎麼起源的,這就可以為道演化出萬物做出紀傳。

    有道者,通天徹地,無所不知,何以能如此呢。

    道德經認為,若要通天徹地,須要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自然萬物的總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道。能體察大道,就可以掌握萬物。

    按照現代人比較喜聞樂見的說法,就是讀史使人明智。而如果把道演化萬物的軌跡都探查一遍,都追本溯源,那麼天底下還有你無法理解的掌握它本質的事物嗎?

    既然自然萬物,天下之事,都洞若觀火,瞭如指掌。那麼,還有什麼事,是你不可以統御的呢。如此,則能有天下,治天下。

  • 3 # 手機使用者6844152672

    “少年不識愁滋昧,愛上高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就是第十四章勉強娩出的因果!

    2018.11.9.

  • 4 # 山澗一清泉

    一、原文解釋

    1.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你用眼睛去看卻看不見;你用耳朵去聽也聽不見;甚至你用手去觸控探索也是無物可尋。

    2.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用眼用耳用手這三種方法不管你如何去探索甚至窮根問底也是無法找不到他的源頭的,所以在這個飄渺恍惚的地方,已經合而為一了。

    3.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他的上面不明亮,他的下面也不黑暗。不管你如何小心翼翼、仔細探查也無法描述他,因為他本來就無質無相,無色無味,沒有人世間一切物質的形式和屬性。就如空氣一樣,你無法描述但可以感知。

    4.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就是說他沒有形狀,也沒有所有物質的形象,恍兮惚兮就是說不清楚,老子也沒有辦法描述。

    5.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你從正面看,看不到他的頭(引申為源頭)。你從後面觀,也看不到他的尾(引申為歸處)。簡單說就是不知道他怎麼來的,也不知道他要去何處。這就是典型的哲學觀點了,老子再探求天地萬物的起源與歸處,他老人家也說不清楚,不得已用“道”來定義。

    6.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如果我們能夠理清萬事萬物的起源後的發展規律(後天之道),那麼我們就可以統御今天的萬事萬物了。舉個例子,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意思就是我們要去做一件事前,先要搞清楚他們的背景源頭,如此我們就能理清事物起始、發展的脈絡,處理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7.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天地萬物是如何起源的,那麼我們也就明白什麼是“道”了(這裡個人認為是先天之道,也就是衍生萬物的道),也能明白萬物執行的規律(後天之道),如此人世間的一切還有什麼不能把握的呢!

    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一章,老子直接給我們描述什麼是“道”,但他老人家也是恍兮惚兮,不能說明白。開篇他也說了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他之所以一再給我們描述道(後面章節還有),就是想給我們加深印象,就是怕我們不明白。

  • 5 # 東方俊俠74412004

    這一章主要是講“道”的形象及運用。也可以說是煉功時的一種狀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恍恍惚惚,處在靜心打坐時的情景,執古之道,御今之有,“有”指自身,可參照第十章,有人說《道德經》是一本煉功的書,養生的書,此之謂也。一般來說,非修煉者很難理解。

  • 6 # 歸槽山人

    無聲無色亦無形

    神龍見首不見尾,

    祥鳳聞音未現翎,

    龍鳳皆可尋蹤影,

    道體無聲無色形。

    註釋:

    翎:翎毛,意為鳳鳥的翎羽。

    題記:道體的狀況,無色,無聲,無形。故而混沌,既不光亮,又不昏暗,卻能綿綿不絕。道體雖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打擊,但又實際存在。理想中的聖人,應悟出“道”性,運用“道”洞察萬物,駕馭現實。

    道德經·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

      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它看不見,就叫"夷";聽它聽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著,就叫"微"。從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渾融無名的元始。居於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現實世界是清晰具體的。它本身渺渺茫茫,無以名狀,不同於現實的具體存在。這就叫做沒有確定形狀的形狀,不可歸結於具體組分的顯象,它是不確定性的表徵。圍繞著它團團轉,我們永遠也搞不清它的模樣。維繫於古已有之的道,以駕御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 7 # 劉懿壬

    老子是道學的集大成者,道學又被稱做玄學,黃老之學。

    道是什麼?連老子自己都認為道不可名,道不可說,更不可強說,就是說不能用下定義的方法解釋,更不能用推理的方法推斷。但為什麼老子又嘮嘮叨叨地囉囉嗦嗦地向我們說道。原因是怕我們誤解了道,誤讀了道。語言與道之間始終有一層距離,像隔著一層窗戶紙,看不透,捅不被,摸不著,說不明。

    說不明也得說,變著方式說,打著比方說,說得心中豁亮的時候,就不說了。《道德經》第十四章不再繞著圈子說,直言道本體,用夷希微模狀道的玄之又玄,微之又微,不是我們認為的常態世界的物質狀態,道有道態,是一團無色無味、無形無狀、無邊無際的混沌。它不具備萬物的形態和性質,萬物生於其中,沒於其中,為萬物的生成賦予暗能,卻從不拋頭露面。如果將萬物稱為有,道就是無,無與有渾然一體,而我們只看到了有的世界,而忽略了有的背後的無才是世界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萬類的起點與終點。這個無始無終的傢伙仍然混跡在今天的萬有之有不離不棄,見了也不散,揮之不去,不招即來。

    最尖端的科學儀器觀測不到,最高階的學科證明不了。那道到底在哪裡?

    心外無道。佛學中空的境界,儒學中真的境界與道學中無的境界其實是同一個境界。當心中寧靜到無私無慾無求無我的時候,道就會在心中顯靈,其中的感覺與滋味自己知道。古人所謂的無心的狀態,即零思維狀態,即大腦的空靈狀態,心的澄明狀態。

    道是時刻在進化著的境界。當心靈不斷地否定有的世界,最後連同無的世界一併否定,就會無限接近大道,融於其中,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進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

    在前面的第六章和第八章中,老子借物說道,借有形的山谷和水比喻道的虛空和綿綿不絕。所以說老子是用道德來思維,告訴我們道無與萬有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常態的思維是從有到有,道學的思維是從無到有,再回到無。到底哪是世界的真理?需要靠我們自己體悟,即透過心法(無為法)達到沒有任何現象的境界。心若在,道就在。道若在,心就在。心與道合而為一,就是莊子所說的境界:全世界的人都在讚美你,而你卻沒有感受到一點鼓勵;全世界的人都在批評你,而你卻感受不到一點沮喪。達到如此心境,離道就不遠了,至少與道比鄰而居。

    附《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8 # 飄風憐堅玉

    朋友,真理是說出來根本沒有人在乎,沒有人相信,沒有人管你的痛苦,沒有人再乎你的生活,沒有人可憐你的人生,沒有人珍惜你的人生價值的,這個世界說真理的人一大堆,誰相信誰?好比耶蘇說上帝,伊斯蘭說安拉真主,佛陀說無相實相,老子說道,伏羲畫陰陽圖,周易寫六十四卦,黃帝寫內經,佛家寫金剛經,莊子齊物論萬物與我為一,孫子寫兵法,孟子說仁義,鬼谷子說縱橫捭闔,墨子說天志明鬼,還有很多道不盡的天下知識文化藝術,道不盡的官場是是非非,不公平不公正的人生錯折關,一人肚子疼有病不是你能感受到的,只有天知地知 ,你不知我不知,這個世界的理性和真理是虛偽和幻想的,沒有人會可憐不會說話的啞巴。只有上天和啞巴一個樣,啞巴有苦無處訴,訴不出聲,只有讓萬物聽它的雷聲,這些比喻不誇張吧!

  • 9 # 閒看秋風999

    《道德經》是一本哲學著作,其編書的人當然不止老子一個,而且各種版本不一樣,有《道經》在前的,也有《德經》在前的版本。

    另外,除了王弼(魏晉時期人士)的註疏以外,其他各種《道德經》的註釋和講解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更是使得人們對如何正確理解老子,讀懂《道德經》增加了不少難度。

    什麼是“道”? 什麼是老子心中的那個“道”?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講到了第十四章,還是沒有講清楚,所以後人才不得不將《道德經》列為“玄之又玄”的三本書之一。

    第十四章的關鍵詞是最後兩個字“道記”,也就是“道”的規律。那麼,規律是什麼呢?

    老子說了,是 謂 無 狀 之 狀 , 無 物 之 象 , 是 謂 惚 恍 。迎 之 不 見 其 首 , 隨 之 不 見 其 後 。這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

    這究竟是什麼呢?這就是老子說的“道”,看不見,摸不著,無頭無尾無狀無物,恍兮惚兮,象帝之先。

    其實說了半天,老子自己都沒有說清楚,可能他也不準備說清楚,這樣才給後學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什麼是“道”? 非常道。

    說白了,用現代哲學觀點來解釋,這就是叫做“客觀唯心主義”的那個東西——我並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是我認為它一定是存在著。這就是老子心中的“道”。

  • 10 # 西域狂徒

    傳說,此經為老子所著,老子諸弟子,可對其有所註解?先秦諸子,對此經可有註解?還是說,曾經的註解都為始皇所焚?

    “道經不可解”,此經中也有間接論述。解,即為“阻道”,為害。

    讀道經,不可斷章取義。“難、難、難”!

    何為“懂”?五經相通,能明悟其一,稍焉,則諸經皆明。不能皆明,則“不懂”。

    若斷章取義解此段,可以簡單的將其理解為:修行中的一種狀態(請仔細理解此二字),或者說一種層次,達到此種狀態,能有所“明悟”(請仔細理解此二字),為入道之始(也可以說二具其一為“始”)。

    所以,稱本人入“道記”。

    如斷章取義,它只能讓我們迷茫。

    道書可授不可解,或不可與眾人解;明悟道書且相合,即為天書。天書不可“授”,只能自解。

  • 11 # 天佑綿年

    《道德經》第十四章;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到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到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亊物。能認識,瞭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 12 # 行三千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是平易。“希”是少。“微”是細小。

    大道本是純粹、素樸、無色之元氣,又是清靜、自然、無形之虛空。故以目視而無色可見,是真色無色;以耳聽而無聲可聞,是謂大音希聲;用手捉摸而無物可得,是謂大象無形。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詰”是用語言詢問的意思。無色可見,無聲可聞,無物可搏,此三者,只可心悟,無法睹聽與捉摸,難以用語言互相諮詢。所以“夷”、“希”、“微”三者是混成一物。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皎”是潔白髮光。“昧”是黑暗昏冥。“繩繩”是連續不斷。獨立無偶的混元大道,是虛明靜體,它不上不下,不明不暗,陰陽由此而判,清濁由此而分。所以,在上而不見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覺昧昧之黑暗。連續不斷,無法命名。它“即色是空,即空是色”,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象。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它似空不空,無形無狀,無體無象。可謂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真空妙象。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道在九霄之上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低,在上古之先就存在,將來永遠不毀滅。它無頭無尾,無前無後,三界十方遍處皆是。所以,行之於前,而迎不到首,隨之於後,而見不到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如能執持先於天地的亙古之道,就可以支配駕馭有形有象的萬事萬物。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首章講的“無名天地之始”,五十二章中講的“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此章講的“古始”均是指無極大道。大道雖無形、無情、無名,但能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所以,無名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始和綱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乙肝真的能治好嗎?